复合屏蔽电缆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33741发布日期:2021-04-27 18:12阅读:61来源:国知局
复合屏蔽电缆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屏蔽电缆连接器。
2.

背景技术:

3.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逐步普及,电源线与信号线共挤的复合屏蔽电缆也在紧锣密鼓地开发应用,虽然复合屏蔽电缆的信号线与电源线之间屏蔽效果不错,但是这种电缆在使用的时候,很难对接,采用传统的连接器就会导致电缆对接处的信号线受到电源线的磁场干扰,影响信号线信号清晰度。
4.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对接的复合屏蔽电缆连接器,用于复合屏蔽电缆的对接,能够有效地避免复合屏蔽电缆对接处信号线受电源线磁场干扰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复合屏蔽电缆连接器,包括公接头和母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接头包括第一绝缘壳体,第一绝缘壳体前端设置有用于供母接头前部插入的插接槽,插接槽底面上固定连接有至少三个公连接端子,任一公连接端子包括柱形的导电芯棒和同轴设置在导电芯棒外部的第一屏蔽铜套,导电芯棒后端用于连接第一电缆的第一芯线,第一屏蔽铜套后端用于连接第一电缆的第一屏蔽层,导电芯棒与第一屏蔽铜套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隔离套,第一绝缘隔离套后端与第一电缆的第一绝缘层相连接;所述母接头包括第二绝缘壳体,第二绝缘壳体前端设置有与公连接端子一一对应的连接孔,每个连接孔内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屏蔽铜套,第二屏蔽铜套内同轴设置有与导电芯棒配合的导电套管,导电套管与第二屏蔽铜套之间通过第二绝缘隔离套隔离绝缘,第二绝缘隔离套后端与第二电缆的第二绝缘层相连接,第二屏蔽铜套后端用于连接第二电缆的第二屏蔽层,导电套管后端用于连接第二电缆的第二芯线,第二屏蔽铜套前部与连接孔内壁之间形成环形间隙,该环形间隙与第一屏蔽铜套紧配合,第一绝缘层位于第一芯线和第一屏蔽层之间,第二绝缘层位于第二芯线和第二屏蔽层之间,第二绝缘隔离套前端伸出第二屏蔽铜套外,第一绝缘隔离套的前端位于第一屏蔽铜套的中后部。
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绝缘隔离套的前端设置有与第二绝缘隔离套前端配合的环形槽,第二绝缘隔离套前端插接在环形槽内。
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绝缘隔离套的前端端面成前凸的圆弧面。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导电芯棒外部设置第一屏蔽铜套,在导电套筒外部设置第二屏蔽铜套,从而使公接头和母接头对接后,导电芯棒和导电套筒被第一屏蔽铜套和第二屏蔽铜套屏蔽,消除连接器内各导电芯棒和导电套筒之间的相互干扰,因此,应用于复合屏蔽电缆时也能够避免复合屏蔽电缆对接处信号线受电源线磁场干扰的问题。
10.附图说明:
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
14.图3是图1中的b部放大图。
15.图1~图3中:100、公接头,101、第一绝缘壳体,102、插接槽,103、公连接端子,1031、导电芯棒,1032、第一屏蔽铜套,1033、第一绝缘隔离套,200、母接头,201、第二绝缘壳体,202、连接孔,203、第二屏蔽铜套,204、导电套管,205、第二绝缘隔离套,206、环形间隙,207、环形槽,300、第一电缆,301、第一芯线,302、第一屏蔽层,303、第一绝缘层,400、第二电缆,401、第二芯线,402、第二屏蔽层,403、第二绝缘层。
16.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
18.如图1~图3所示,复合屏蔽电缆连接器包括公接头100和母接头200,公接头100包括第一绝缘壳体101,第一绝缘壳体101前端设置有用于供母接头200前部插入的插接槽102,插接槽102底面上固定连接有三个公连接端子103,任一公连接端子103包括柱形的导电芯棒1031和同轴设置在导电芯棒1031外部的第一屏蔽铜套1032,导电芯棒1031后端用于连接第一电缆300的第一芯线301,第一屏蔽铜套1032后端用于连接第一电缆300的第一屏蔽层302,导电芯棒1031与第一屏蔽铜套1032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隔离套1033,第一绝缘隔离套1033后端与第一电缆300的第一绝缘层303相连接;所述母接头200包括第二绝缘壳体201,第二绝缘壳体201前端设置有与公连接端子103一一对应的连接孔202,每个连接孔202内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屏蔽铜套203,第二屏蔽铜套203内同轴设置有与导电芯棒1031配合的导电套管204,导电套管204与第二屏蔽铜套203之间通过第二绝缘隔离套205隔离绝缘,第二绝缘隔离套205后端与第二电缆400的第二绝缘层403相连接,第二屏蔽铜套203后端用于连接第二电缆400的第二屏蔽层402,导电套管204后端用于连接第二电缆400的第二芯线401,第二屏蔽铜套203前部与连接孔202内壁之间形成环形间隙206,该环形间隙206与第一屏蔽铜套1032紧配合,第一绝缘层303位于第一芯线301和第一屏蔽层302之间,第二绝缘层403位于第二芯线401和第二屏蔽层402之间,第二绝缘隔离套205前端伸出第二屏蔽铜套203外,第一绝缘隔离套1033的前端位于第一屏蔽铜套1032的中后部。
19.所述第一绝缘隔离套1033的前端设置有与第二绝缘隔离套205前端配合的环形槽207,第二绝缘隔离套205前端插接在环形槽207内,实现更好的屏蔽效果。
20.所述第二绝缘隔离套205的前端端面成前凸的圆弧面,便于第二绝缘隔离套205的前端插入环形槽207内。
21.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是:如图1~图3所示,第一电缆300中的两根是电源线,另一根是信号线,第二电缆400中也有两根是电源线,一根是信号线,公接头100上连接电源线的两个公连接端子103与母接头200上连接电源线的两个导电套管204对应插接,公接头100上连接信号线的公连接端子103与母接头200上连接信号线的导电套管204对应插接。
22.当公接头100与母接头200对接时,母接头200的前端(图1所示母接头的右端)插入公接头100前端(图1所示公接头的左端)的插接槽102内,同时,每根导电芯棒1031插入对应的导电套管204内,与导电导管204实现电性连接,第一屏蔽铜套1032套接在第二屏蔽铜套203的外壁,第一屏蔽铜套1032与第二屏蔽铜套203实现电性连接,第二绝缘隔离套205对应插接在第一绝缘隔离套1033前端的环形槽207内,第一绝缘隔离套1033与第二绝缘隔离套205相抵实现绝缘,在导电芯棒1031与导电套管204导电时,第一屏蔽铜套1032与第二屏蔽
铜套203形成屏蔽层,对导电芯棒1031与导电套管204导电时产生的磁场进行屏蔽。
23.由于每根导电芯棒1031与导电套管204导电时都受到屏蔽,因此消除了三根导电芯棒1031之间的干扰,使得复合屏蔽电缆在对接处也不会出现信号线受电源线磁场干扰的问题。
24.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创造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部分运用的实施例,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