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电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61715发布日期:2021-05-07 20:02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型电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小型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向小型化、轻量化、薄型化方向发展,其配套的电磁继电器也要求向“微、轻、薄”方向发展,需要电磁继电器的体积越做越小。电磁继电器的体积做小后,为了确保其动簧部分的引出脚和静簧部分的引出脚的安全距离足够,通常是将动簧部分的引出脚和静簧部分的引出脚按错开方式设置。然而,这对于小型电磁继电器而言,其动簧部分的引出脚和静簧部分的引出脚的安全距离还达不到最佳状态,无法满足安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小型电磁继电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型电磁继电器,包括底座、磁路系统和接触系统,磁路系统立置在底座上,接触系统包括静簧部分和动簧部分,静簧部分和动簧部分分别插装在底座上,底座在磁路系统和接触系统之间设有隔墙,动簧部分位于静簧部分与隔墙之间,且动簧部分的引出脚与静簧部分的引出脚错开;磁路部分通过推动卡与动簧部分配合;动簧部分的引出脚朝隔墙所在的一侧折弯,隔墙呈非对称结构,对动簧部分的引出脚进行让位。

进一步的,所述隔墙靠近所述动簧部分的引出脚的部位呈l字形或u字形,形成用于对所述动簧部分的引出脚进行让位的让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动簧部分包括一第一簧片和至少一第二簧片、一引出片和动触点,第一簧片和第二簧片叠加在一起,且第一簧片和第二簧片叠加在一起形成的结构的顶部设置所述动触点,底部连接引出片,该引出片插装于所述底座,并设置所述引出脚;第一簧片靠近所述静簧部分,并连接所述推动卡,第二簧片背对所述静簧部分,并设有弧形拱起。

进一步的,所述推动卡设有朝所述动簧部分的方向延伸的两凸柱,该两凸柱分别一一穿过所述第一簧片顶部相对的两端分别设置的插孔或插槽。

进一步的,所述磁路系统包括装有铁芯及漆包线的线圈架、轭铁和衔铁,轭铁与铁芯连接,衔铁呈l字形,其设置在轭铁的刀口处,且其一边与铁芯的极面配合,其另一边通过所述推动卡与所述动簧部分配合,以通过所述推动卡驱使所述动簧部分动作。

进一步的,所述磁路系统呈倒装式,使所述衔铁一边位于所述铁芯的极面之下;所述轭铁连接有复位弹片,该复位弹片远离所述轭铁的一端穿过所述衔铁另一边设置的通槽,并卡于所述衔铁。

进一步的,所述推动卡朝向所述衔铁的一端设有凸块,该凸块插入所述衔铁另一边设置的插孔。

进一步的,所述隔墙顶部沿所述推动卡的移动方向设有滑槽,所述推动卡与该滑槽滑动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推动卡设有若干凸筋,该若干凸筋分别位于所述推动卡的移动方向上,并与所述滑槽呈线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推动卡设有限位凸缘,该限位凸缘位于所述隔墙与所述动簧部分之间。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动簧部分的引出脚在与静簧部分的引出脚错开的基础上,还朝隔墙所在的一侧折弯,使动簧部分的引出脚与静簧部分的引出脚的安全距离大大增加,能够满足安规要求。所述隔墙呈非对称结构,对动簧部分的引出脚进行让位,使本实用新型能够充分利用底座固有的空间让位动簧部分的引出脚,从而使整体保持小型化。

2、所述动簧部分采用包括所述第一簧片和第二簧片的叠片设置方式,能够增加载流能力,使本实用新型实现小体积大负载的功能。

3、所述推动卡与第一簧片采用凸柱与插槽或插孔配合的方式进行连接,使推动卡与第一簧片连接便捷、可靠。

4、所述磁路系统呈倒装式,使推动卡的位置较高,推动卡推动动簧部分动作时可以更省力,此外,磁路系统与接触系统之间的隔墙可以设得更高,从而增加磁路系统与接触系统之间的爬电距离,满足加强绝缘的要求。

5、所述推动卡设有若干凸筋,该若干凸筋分别位于所述推动卡的移动方向上,并与所述滑槽呈线接触,可以减小推动卡与滑槽的接触摩擦力,使推动卡移动更顺畅。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型电磁继电器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动簧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推动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衔铁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a-a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请参见图1-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型电磁继电器,包括底座1、磁路系统和接触系统,磁路系统立置在底座1上,接触系统包括静簧部分3和动簧部分2,静簧部分3和动簧部分2分别插装在底座1上,底座1在磁路系统和接触系统之间设有隔墙11,动簧部分2位于静簧部分3与隔墙11之间,且动簧部分2的引出脚211与静簧部分3的引出脚31错开;磁路部分通过推动卡4与动簧部分2配合;动簧部分2的引出脚211朝隔墙11所在的一侧折弯,隔墙11呈非对称结构,对动簧部分2的引出脚211进行让位。

本实施例中,所述隔墙11靠近所述动簧部分2的引出脚211的部位呈l字形(或者,也可以呈u字形),形成对动簧部分2的引出脚211进行让位的让位槽111。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动簧部分2包括一第一簧片22和一第二簧片23、一引出片21和动触点24,第一簧片22和第二簧片23叠加在一起,且第一簧片22和第二簧片23叠加在一起形成的结构的顶部设置所述动触点24,底部连接引出片21,该引出片21插装于所述底座1,并设置所述引出脚211,所述引出脚211呈l字形。第一簧片22靠近所述静簧部分3,并连接所述推动卡4;第二簧片23背对所述静簧部分3,且其下部设有弧形拱起231,以增加第二簧片23的柔性。所述第一簧片22和第二簧片23的厚度一致,配合第二簧片23上的弧形拱起的设计,使吸反力达到最佳。

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推动卡4设有朝所述动簧部分2的方向延伸的两凸柱41,该两凸柱41分别一一穿过所述第一簧片22顶部相对的两端分别设置的u型插槽221。所述两凸柱41的厚度尺寸从其尾部向根部的方向渐大(若所述凸柱41的横截面为圆形,则凸柱41的径向尺寸从其尾部向根部的方向渐大),如此,可以使两凸柱41更易于插入所述插槽221;所述插槽221的上下两边分别朝同一侧折弯,可以防止毛屑产生。本实用新型启动瞬间,推动卡4仅推动第一簧片22,利于继电器启动,第一簧片22和第二簧片23叠加提供动合压力,以满足电寿命需求。所述插槽221可以采用插孔代替。

本实施例中,所述磁路系统包括装有铁芯9及漆包线8的线圈架5、轭铁6和衔铁7,轭铁6与铁芯9连接,衔铁7呈l字形,其设置在轭铁6的刀口处,且其一边与铁芯9的极面配合,其另一边通过所述推动卡4与所述动簧部分2配合,以通过所述推动卡4驱使所述动簧部分2动作。所述铁芯9具体插装于线圈架5中,且其两端露出,漆包线8缠绕在线圈架5外,轭铁6呈l字形,其一边与铁芯9远离衔铁6的一端固定连接(或者,也可以一体成型),其另一边配合在线圈架5侧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磁路系统呈倒装式,使所述衔铁7一边位于所述铁芯9的极面之下;所述轭铁6连接有复位弹片10,该复位弹片10远离所述轭铁6的一端穿过所述衔铁7另一边设置的通槽,并卡于所述衔铁7。具体,所述复位弹片10远离所述轭铁6的一端卡入所述衔铁7的两边交接处外部设置的卡槽73中,如图9所示。

本实施例中,所述推动卡4朝向所述衔铁7的一端设有凸块42,该凸块42插入所述衔铁7另一边顶部设置的插孔72。

本实施例中,所述隔墙11顶部沿所述推动卡4的移动方向设有滑槽112,所述推动卡4与该滑槽112滑动配合。具体,所述推动卡4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凸筋43,各凸筋43分别位于所述推动卡4的移动方向上,并与所述滑槽112呈线接触,从而减小摩擦力。所述推动卡4设有限位凸缘44,该限位凸缘44位于所述隔墙11与所述动簧部分2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型电磁继电器,由于其动簧部分2的引出脚211在与静簧部分3的引出脚211错开的基础上,还朝隔墙11所在的一侧折弯,使动簧部分2的引出脚211与静簧部分3的引出脚211的安全距离大大增加,能够满足安规要求。所述隔墙11呈非对称结构,对动簧部分2的引出脚211进行让位,使本实用新型能够充分利用底座1固有的空间让位动簧部分2的引出脚211,从而使整体保持小型化。所述动簧部分2采用包括所述第一簧片22和第二簧片23的叠片设置方式,能够增加载流能力,使本实用新型实现小体积大负载的功能。所述磁路系统呈倒装式,使推动卡4的位置较高,因而磁路系统与接触系统之间的隔墙11可以设得更高,从而增加磁路系统与接触系统之间的爬电距离,满足加强绝缘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型电磁继电器,其体积仅20mm*12.7mm*15.7mm,体积仅为目前市场同等负载水平主流产品体积的30%~40%,负载能力达到30a,安规距离达5mm以上,可满足加强绝缘要求。

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型电磁继电器,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