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模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66690发布日期:2021-07-06 20:41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模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一种电池模组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电池模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动力电池是汽车动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件,其结构的组成直接关系到生产安全和售后的方便性。电池模组作为动力电池的核心部件,其结构设计已成为电动汽车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目前的电池模组存在以下问题:
3.一,先并后串电池模组模块之间的电连接需要额外的软连接通过大量的螺丝来接通固定。不仅操作繁琐,螺丝接口过多,不利于机械化;并且加大了螺丝掉落的安全隐患;
4.二,现有电池模组模块间汇流板的连接位置位于模组顶端,汇流路径至下而上,这样不利于膜组间的电流均衡,均流性不好。
5.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电池模组连接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模组连接结构,旨在皆在改善使用螺丝固定,操作繁琐,不利于机械化,存在螺丝掉落的安全隐患以及电池模块之间电流均衡性和均流性不好的技术问题。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两个依次电连接的电池模块;每个电池模块包括多个单体电芯及设置于单体电芯两端的汇流板,所述汇流板的边缘设有多个导电部;所述导电部包括与所述汇流板连接的第一导电段及自所述第一导电段远离所述汇流板的一端倾斜延伸的第二导电段;相邻的两个电池模块通过相对的两个汇流板上对应的第二导电段挤压贴合形成电连接。
8.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导电部呈l形并设有四个,所述第一导电段垂直于所述汇流板,所述第二导电段与所述第一导电段的夹角为钝角。
9.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多对固定支架和多根穿杆;每个电池模块的单体电芯设置于一对固定支架之间,所述汇流板设置于每对固定支架远离对应的单体电芯的一侧,所述穿杆穿过所述汇流板将所有电池模块连接固定。
10.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支架上设有若干与多个单体电芯一一对应并供单体电芯的电极穿过的通孔。
11.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汇流板上设有若干与所述通孔一一对应的连接孔。
12.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每对固定支架远离对应的单体电芯的一侧分别设有若干卡扣和若干卡槽,相邻的两个电池模块相对的一侧通过卡扣和卡槽一一对应配合固定连接。
13.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汇流板的边缘延伸设有朝向单体电芯的采集端。
14.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于由所有电池模块组成的电池模组两端的绝缘固定隔板。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单体电芯的两端分别电连接一个汇流板,汇流板的边沿上设置若干导电部构成一个电池模块,电池模块与电池模块之间通过导电部抵触实现电连接,从而替代螺丝连接,避免螺丝掉落的安全隐患,且操作简单,连接方便,方便机械化操作。导电部设置在汇流板的中间边沿上,减少电流汇流时至下往上移动,且导电部设有多个,电流从每个导电部分流而出,提高汇流均衡性的同时,亦提高均流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动力电池模组电连接结构组装完成后的立体图;
17.图2为图1所示动力电池模组电连接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18.图3为图1所示动力电池模组电连接结构的俯视图;
19.图4为图1所示汇流板的立体图;
20.图5为图3所示两个第一导电段抵触状态示意图。
21.图中:
22.10、电池模块;101、绝缘固定端板;102、固定支架;103、收容孔;11、单体电芯;12、汇流板;121、导电部;1211、第一导电段;1212、第二导电段; 122、采集端;123、连接孔;124、固定孔;125、卡扣;126、卡槽;13、穿杆;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
2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模组100电连接结构,主要为了提高电池模块10之间电连接的方便性,以及提高电池模块10之间电流汇流时的均衡性以及均流性。
25.请参考图1

5,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包括:至少两个依次电连接的电池模块10;电池模块10的具体的数量由实际的使用空间而定并依次电连接。
2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每个电池模块10包括多个单体电芯及11及一对设置在单体电芯11两端电连接的汇流板12。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电池模块10都由多个单体电芯11和一对汇流板12组成,一对汇流板12分别设置在单体电芯11的两端并与单体电芯11电连接,其中汇流板12采用具有导电性能的材料制成,如铜,铜在导电金属中导电性能仅次于银,铜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高导热性、高导电性因此常被用于电缆和电气、电子元件上。
27.每个汇流板12的边缘延伸形成若干具有弹性的导电部121,在本实施方式中,汇流板12呈矩形,具有两条长边和两条短边,每条长边的中间剪出两个间隔的区域,将该区域朝远离对应的单体电芯11方向进行两段弯折使其形成导电部121,电流通过四个导电部121进行分流,从而提高均流性。
28.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电部121包括与汇流板连接的第一导电段1211 及自第一导电段远离汇流板的一端倾斜延伸的第二导电段121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段1211与汇流板12一体化连接,第二导电段1212与第一导电段1211 一体化连接,第一导电段1211朝远离单体电芯11的方向弯折,并垂直于汇流板12;第一导电段1211远离汇流板12的一端向远离单体电芯11的方向倾斜延伸形成第二导电段1212,其中,第一导电段1211和第二导
电段1212的夹角为钝角,当两个电池模块10受到相对的作用力相互靠近时,两个电池模块10上的第二导电段1212相抵触,随着作用力的持续,第二导电段1212与第一导电段1211的夹角从钝角逐渐往直角变化,使相邻的两个电池模块10上的第二导电段1212完全贴合在一起,且第一导电段1211亦相抵触,从而实现两个相邻的电池模块10电连接,同时,因导电部121是具有弹性的,使第二导电段1212 产生与所受作用力相反的反作用力,促使两个第二导电段1212即使失去外界的作用力后亦紧紧贴合一起,从而使连接更为牢固,连接方式简单方便,相比于采用螺丝连接可大幅减少装配时间,有效的提高装配效率。
29.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为防止在挤压电池模块10时,电池模块10 受到第二导电段1212产生的反作用力影响,导致电池模块10错位;在每个电池模块1212上都设有一对用于固定单体电芯11的固定支架102和多根用于固定电池模块10的穿杆13,每个电池模块10的单体电芯都设置在一对固定支架 102之间,汇流板12设置在固定支架102背离对应的单体电芯11的一侧;固定支架102上设有与多个单体电芯11一一对应并供单体电芯10的电极穿过的通孔103,使多个单体电芯11固定在一对固定支架102之间;汇流板12上设有与通孔103一一对应的连接孔123,单体电芯11的电极穿过通孔103嵌入连接孔中123与汇流板12电连接,汇流板12还设有四个供穿杆13穿过的固定孔,穿杆13设有四根,分别位于电池模块10的四个角落,穿杆13穿过固定支架102 和汇流板12,从而将多个电池模块10固定一起。穿杆13采用硬性材质制成,如铁、钢,铁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和较高的硬度,且成本低。挤压时,电池模块 10受穿杆13的限制,使其只能沿着穿杆13移动,直至导电部完全贴合,避免发生错位的情况。
30.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汇流板12上还设有采集端122,便于采集电池的温感和电压以及与外界连接;采集端122从汇流板12的一短边中间延伸而出,远离短边的一端朝向单体电芯11垂直弯折形成采集端122。
31.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为避免电池模块10在挤压过程中,因无法直观的确定挤压程度,导致挤压过度使导电部严重形变,甚至断裂的情况发生,同时防止在电池模块10失去作用力后受导电部反作用力的影响产生反弹,在每个电池模块10上的一对固定支架103远离对应单体电芯11的两侧上分别设有四个卡扣125和四个卡槽126,安装时,将相邻的两个电池模块10分别以设有四个卡槽126的一侧面向设有四个卡扣125一侧,当两个电池模块10靠近时,卡槽126将与卡扣125扣合固定。当相邻的两个电池模块10靠近后,卡扣126 与卡槽125扣合,扣合后的卡扣125与卡槽126的总长度要小于或者等于两个电池模块10上的第一导电段1211相抵触后的总长度,这样可以在卡扣125与卡槽126扣合后,相邻的两个电池模块10受卡扣125和卡槽126的阻力,已经无法在靠近,因卡扣125和卡槽126的总长度小于或等于两个相抵触的第一导电段1211的总长度,故此时两个电池模块10上的第二导电段1212已经完全的贴合了,通过卡槽126与卡扣125扣合可以直观的了解到挤压的程度。
32.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池模组100由多个电池模块10组成,因电池模块10的两端皆有汇流板12,导致电池模组100的两端会出现裸露的汇流板 12,为防止裸露的汇流板12和穿过汇流板12的穿杆漏电,于电池模组100的两端分别设置一绝缘固定端板101,隔绝汇流板12和穿杆与外界接触,防止发生漏电事故。
3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力电池模组100电连接结构,通过在单体电芯11的两端分别电连接一个汇流板12,汇流板12的边沿上设置若干导电部121构成一个电池模
块10,电池模块10与电池模块10之间通过导电部121 抵触实现电连接,从而替代螺丝连接,避免螺丝掉落的安全隐患,且操作简单,连接方便,方便机械化操作,提高转配效率。导电部121设置在汇流板12的中间边沿上,减少电流汇流时至下往上移动,且导电部121设有多个,电流从每个导电部121分流而出,提高汇流均衡性,同时提高均流性。
34.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描述,因此对于熟悉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优点和修改,故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代表性的设备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示示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