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欠压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61751发布日期:2021-05-07 20:02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过欠压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过欠压保护器。



背景技术:

过欠压保护器是指当线路中过电压和欠电压超过规定值时能自动断开,并能自动检测线路电压,当线路中电压恢复正常时能自动闭合的装置。主要用于家庭及商场配电(单相ac230v,三相400v)线路中作为过电压、欠电压、断相、断零线保护用。

现有技术中的过欠压保护器通常为36mm的宽度,此种规格的过欠压保护器基本采用左、右两半壳体的拼接结构,或者上、下两半壳体采用倒勾与卡槽配合的卡扣结构,此种卡扣结构设置的过欠压保护器其卡接点在的产品宽度方向,即位于接线端子附近。

由于保护电器朝向更加精密化、小型化的方向发展,如何进一步降低过欠压保护器的宽度就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市场上此种30mm以下规格的过欠压保护器基本采用左、右两半壳体固定的方式,而无法采用传统的卡扣结构。实用新型人发现如采用传统的卡扣结构存在设计空间不足,则需要改变卡扣结构的位置,而卡扣位置改变会导致产品极易开裂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过欠压保护器的宽度较宽,体积庞大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宽度较小,体积较小的过欠压保护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过欠压保护器,包括卡槽,设于第一壳体长度方向的侧壁上;连接杆,设于第二壳体上,并在所述连接杆上设有与所述卡槽相适配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插入至所述卡槽内;还包括:防晃结构,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上,且靠近所述卡槽设置。

可选的,所述防晃结构为与所述连接杆相抵接的防晃块。

可选的,在所述防晃块上设有便于所述连接杆插入的导向面。

可选的,所述连接杆为对称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侧壁上的四个,所述防晃结构位于同一侧壁上的至少两个连接杆之间。

可选的,防晃结构的两侧分别抵接两连接杆的邻近面。

可选的,所述连接杆的自由端的一侧面向外凸伸成所述固定结构。

可选的,还包括:接线空间,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两端;接线组件,设于所述接线空间内,所述接线组件包括至少两对接线端子。

可选的,还包括:设于所述接线空间内的绝缘件,所述绝缘件位于每对所述接线端子之间。

可选的,还包括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件,具有至少两个,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两个所述限位件交错设置;限位槽,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且与所述限位件的位置相对应,并适于所述第一壳体插入所述第二壳体内,以限制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相对位置。

可选的,所述限位件和限位槽均设于所述绝缘件上。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欠压保护器,包括卡槽,设于第一壳体长度方向的侧壁上;连接杆,设于第二壳体上,并在所述连接杆上设有与所述卡槽相适配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插入至所述卡槽内;还包括:防晃结构,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上,且靠近所述卡槽设置。

通过在第一壳体上设置卡槽,和第二壳体可快速安装并连接成一体件。同时,通过在第一壳体上设置防晃结构,使得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接成一体件时,连接杆上的固定结构与卡槽连接的更加紧密,从而防止了连接杆插入卡槽后的晃动,使得缩小了壳本体的宽度后,还避免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接的不稳定性。同时,也保证了在缩小壳本体的宽度之后,连接杆与卡槽分开,影响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开裂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欠压保护器,在所述防晃块上设有便于所述连接杆插入的导向面,该导向面的设置,对连接杆的插入起到了导向的作用,避免连接杆插入至卡槽的过程中出现卡顿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欠压保护器的立体图;

图2为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继电器和n极联结板布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本体;11-第一壳体;111-卡槽;12-第二壳体;121-连接杆;122-安装结构;13-容纳腔;14-容纳空间;2-接线组件;21-接线端子;22-接线座;3-绝缘件;4-限位件;5-限位槽;6-防晃结构;7-继电器;8-电路板;9-n极联结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过欠压保护器,包括:卡槽111,设于第一壳体11长度方向的侧壁上;连接杆121,设于第二壳体12上,并在所述连接杆121上设有与所述卡槽111相适配的固定结构122,所述固定结构122插入至所述卡槽111内;还包括:防晃结构6,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1上,且靠近所述卡槽11设置。

该过欠压保护器利用了卡扣结构,使得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可快速安装并连接成一体件。其中,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共同组成壳本体1。同时,通过在第一壳体11上设置防晃结构6,使得在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连接成一体件时,连接杆121上的固定结构122与卡槽11连接的更加紧密,从而防止了连接杆121插入卡槽11后的晃动,使得缩小了壳本体1的宽度后,还避免了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连接的不稳定性。同时,也保证了在缩小壳本体1的宽度之后,连接杆121与卡槽111分开,影响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开裂的问题。

其中,卡槽111的设置的位置可以为绕第一壳体11的周长方向间隔设置多个,连接杆121的个数和位置只要和卡槽111相对应,并允许安装结构122插入至卡槽111内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卡槽111的个数为四个,且均匀的设置在第一壳体11的中部;连接杆121的个数也为四个,均匀地设置在第二壳体12的中部。

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还可以将卡槽111设置在第二壳体12的侧壁上,将连接杆121设置在第二壳体12上。具体的设置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定。

其中,所述防晃结构6为与所述连接杆121相抵接的防晃块,其中,防晃块设于与第二壳体12围合成接线空间14的板体上,从而在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连接之后,防止了连接杆121在卡槽111内的晃动,进而保证了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连接的紧密性和可靠性,防止了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连接后的开裂。同时,在所述防晃块上设有便于所述连接杆121插入的导向面;该导向面的设置,对连接杆121的插入起到了导向的作用,避免连接杆121插入至卡槽11的过程中出现卡顿的情况。

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杆121为对称设于所述第二壳体12侧壁上的四个,防晃结构6位于同一侧壁上的至少两个连接杆121之间,从而防止了连接杆121在卡槽111内的晃动,进而保证了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连接的紧密性和可靠性。

具体地,防晃结构6的两侧分别抵接两连接杆121的邻近面。防晃结构6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卡扣结构,发生脱扣或者以为内卡合点距离太远,导致连接杆121与卡槽111分开,影响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开裂的问题。

请继续参阅图2所示,所述连接杆121的自由端的一侧面向外凸伸成所述固定结构122,即成型在连接杆121的自由端上的倒刺,使得在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相扣合时,利用该倒刺将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紧密的扣合,从而快速完成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的安装。

还包括:接线空间14,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的两端;接线组件2,设于所述接线空间14内,所述接线组件2包括至少两对接线端子21。其中,接线组件2用于连接外部导线,通常情况下,接线组件2内的接线端子21连接火线和零线。其中,接线端子21为螺钉。同时,接线组件2还包括接线座22,接线端子21放置在该接线座22内,从而连接零线和火线。

进一步地,还可以在所述接线空间14内设置绝缘件3,并且,所述绝缘件3位于每对所述接线端子21之间。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过欠压保护器的两个接线端子21之间的电气间隙,通过在每对接线端子21,即两个接线端子21之间设置绝缘件3,其中,绝缘件3为绝缘板。从而增大了两个接线端子21之间的电气间隙,减小了壳本体1的宽度,可以有效的将现有技术中的壳本体1的宽度由36mm缩小至27mm宽,进而缩小了过欠压保护器的体积,实现了产品的小型化,同时,也降低了制造该产品所需要使用的材料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该过欠压保护器还包括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件4,具有两个,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上;即第一壳体11上设有一个限位件4,第二壳体12上设有一个限位件4,并且两个限位件4的位置为交错设置,即不在同一直线上;限位槽5,同样具有两个,并且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上,且与所述限位件4的位置相对应,并适于所述第一壳体11插入所述第二壳体12内,以限制所述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的相对位置,使得在安装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时,只能以唯一正确的方向进行安装,避免出现安装错误,并提高了安装效率。

所述限位件4和限位槽5均设于所述绝缘件3上。在本实施例中,限位件4设置在绝缘件3的一端部,即远离壳本体1外边缘的一端。

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该限位件4可以设置在绝缘件3上的任意位置,即中部或两端的位置,仍然可以起到了限位的作用,和防止在安装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安装错误的作用。

更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至图4所示,所述壳本体1的内部设有容纳腔13,该容纳腔13由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共同构成。在所述容纳腔13内设有电路板8和继电器7,所述继电器7固定设于所述电路板8上,具体地,继电器7焊接在电路板8上。通过将继电器7焊接在电路板8上,相比于现有技术,通过连接线连接继电器7和电路板8的方式,减小了继电器7和电路板8上之间的电气间隙,减小了壳本体1的宽度,进而缩小了过欠压保护器的体积,实现了产品的小型化。

同时,还包括n极联结板9,并且所述n极联结板9与所述接线组件2电连接,且位于所述继电器7的下方。由于n极联结板9呈n型,使得继电器7可以安装在n极联结板9的凹陷部的位置,进一步的减小壳本体1内部的空间,减小了壳本体1的宽度,进而缩小了过欠压保护器的体积。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