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电火花插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42497发布日期:2021-07-27 13:53阅读:64来源:国知局
防电火花插接头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路插接头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防电火花插接头。



背景技术:

电插接头是使用非常多的电连接部件,特别是在充电过程需要与插座的插孔反复的插拔,由于插头插脚接触到插座的时候,接触面由无穷小开始,这个时候的接触点电阻基本为零,电流最大,约等于电源电压,当下就会形成电火花,特别是在有电容的线路中,这种产生电火花的现象就显得尤其明显和频繁;一旦电火花多次频繁的产生,必然会对插座的插孔造成损伤,严重的话甚至会导致插孔变形损毁,影响整个电路的电连接和正常的使用。而为了保证电路的正常使用,往往需要更换损毁的插座,但是由于使用的场景不同,电插接头有时候需要寄到原厂进行更换,导致更换并不方便,兼容性也不是很好,严重的影响使用效果、耽误使用时间;而如何设计出一种与插座插接时不会产生电火花的插接头就显的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有效的避免插接过程电火花的产生,不会对待插接的插座做成损伤,提高插座使用寿命,电连接稳定的防电火花插接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电火花插接头,该结构包括绝缘壳体,绝缘壳体内设有至少一根用于与插座插接的插针,所述的插针包括插针本体,且至少一根插针的插针本体上设置有防电火花导电体,所述的防电火花导电体与插针本体同轴心设置,且防电火花导电体的外径与插针本体的外径相等。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在插针上设置防电火花导电体,当插针与插座的插孔插接过程,就可以实现防电火花导电体与插座插孔的逐渐接触,并且随着插接的深入插针与插座的孔的接触面积逐渐的增大,从而提高了防电火花导电体与插孔连接部分的阻值,将电火花从防电火花导电体吸收,从而有效避免了电火花的产生,保护了插座的插孔不被瞬间过大的电流破坏。

优选的,所述的防电火花导电体为导电塑料注塑而成或者导电胶固化形成或者导电涂料涂覆于插针本体的外侧壁形成。

优选的,本申请所述的防电火花导电体位于插针本体的前端,并套合于插针本体的插接端上;采用该结构,通过将防电火花导电体直接设置于插针本体的插接端上,再与插座插孔插接过程,使得防电火花导电体直接与插孔内有金属接头接触,在插接深入的过程就可以不断的提高二者之间的接触面积,实现了电火花的有效吸收,避免对金属接头的损伤。

优选的,所述的插针本体与防电火花导电体套合的前端的外径自里到外逐渐增大;采用该结构可以通过注塑或者胶水固化方式将防电火花导电体套合于插针本体上,由于外径自里到外逐渐增大,那么在插针与插座的插孔反复多次的插拔过程有效保障插针本体与防电火花导电体之间的牢固度,防止二者发生脱离。

优选的,所述的插针本体的后端径向设置有多个环状凸台,且多个环状凸台与绝缘壳体一体注塑成型;采用该结构可以增加插针本体与与绝缘壳体的连接牢固度,防止漏电,提高二者的结合紧密度。

优选的,所述的插针本体的中部设置有防电火花导电体,且防电火花导电体沿着轴向方向的两端均与插针本体连接;采用该结构,将防电火花导电体设置在了插针本体的中部位置,其前后均设置有插针本体,由于防电火花导电体并非金属材质,设置与中部位置不会与插座的插孔首先接触,避免了损伤和摩擦,同时随着插针的逐步插接进入到插孔内,就会带到中部的防电火花导电体与插座的插孔内壁增大接触面积和电阻,同样也可以实现将电流及时导走不会造成电火花发生的现象。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插针本体包括第一插针和第二插针,所述的第一插针位于绝缘壳体上,所述的第二插针位于防电火花导电体的前端(与插座插接的插接端),且所述的第二插针尾部设置有插针插接部用于与防电火花导电体套合插接、所述的防电火花导电体的尾部设置有导电体插接部用于与第二插针套合插接;所述的第一插针和第二插针通过防电火花导电体隔离;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分别在防电火花导电体和第一插针的尾端设置插接部实现与相邻部件的插接套合,增加二者之间的牢固度;而将第一插针与第二插针隔离不接触,可以将产生的瞬间电流导入到防电火花导电体内,防止电火花的产生。

优选的,所述的至少一根用于与插座插接的插针具体的为一根、两根或者三根,所述的防电火花导电体至少设置于一根插针上。采用该结构,本申请的这种设置防电火花导电体的插接头可以适应单插、双插、三插或者四插的插头使用,使用范围更加广泛,且只要保证一个插针本体内设置了本申请所述的防电火花导电体就能实现避免插接过程电火花的产生技术效果。

优选的,所述的绝缘壳体沿着插针长度方向延伸并至少覆盖插针的部分长度;采用该结构可以保证与插座插孔插接后,绝缘壳体完全覆盖在插座上,没有金属件裸露出来,更加的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本申请的实施例1所示的防电火花单针插接头的结构示意图(防电火花导电体位于前端)。

图2本申请的实施例1所示的防电火花插针结构示意图。

图3本申请的实施例1所示的防电火花单针插接头装配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申请的实施例2所示的防电火花单针插接头的结构示意图(防电火花导电体位于中部)。

图5本申请的实施例2所示的防电火花插针结构示意图。

图6本申请的实施例2所示的防电火花单针插接头装配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7本申请的实施例3所示的防电火花双针插接头的结构示意图(防电火花导电体位于前端)。

图8本申请的实施例3所示的防电火花双针插接头的装配图结构示意图。

图9本申请的实施例4所示的防电火花双针插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双针上均设置位于中部防电火花导电体)。

图10本申请的实施例5所示的防电火花双针插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双针上均设置位于前端防电火花导电体)。

图11本申请的实施例6所示的防电火花三针插接头的结构示意图(三针上均设置位于前端防电火花导电体)。

如附图所示:a.绝缘壳体,1.插针,1.1.插针本体,1.11.第一插针,1.12.第二插针,1.13.插针插接部,1.2.环状凸台,2.防电火花导电体,2.1.导电体插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认为落入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内。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另一中间组件,通过中间组件过渡固定。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另一中间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另一中间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附图1、4、7、9-11所示,本申请的一种防电火花插接头,该结构包括绝缘壳体a,绝缘壳体内设有至少一根用于与插座插接的插针1,所述的插针包括插针本体1.1,且至少一根插针的插针本体上设置有防电火花导电体2,所述的防电火花导电体与插针本体同轴心设置,且防电火花导电体的外径与插针本体的外径相等。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在插针上设置防电火花导电体,当插针与插座的插孔插接过程,就可以实现防电火花导电体与插座插孔的逐渐接触,并且随着插接的深入插针与插座的孔的接触面积逐渐的增大,从而提高了防电火花导电体与插孔连接部分的阻值,将电火花从防电火花导电体吸收,从而有效避免了电火花的产生,保护了插座的插孔不被瞬间过大的电流破坏。

本申请所述的防电火花导电体2为导电塑料注塑而成或者导电胶固化形成或者导电涂料涂覆于插针本体1.1的外侧壁形成;即采用导电塑料或者导电胶制备而成的防电火花导电体,或者采用导电涂料直接喷涂于插针本体的外侧壁形成防电火花导电体。

本申请所述的防电火花导电体2为导电涂料涂覆于插针本体的外侧壁形成,具体的涂覆位置可以位于插针本体1.1的插接端(即前端,具体的附图可以参考图2),或者位于插针本体的中部位置(具体的附图可以参考图5),如果采用导电涂料涂覆于插针本体的外侧壁形成防电火花导电体的方式,可以将插针本体喷涂导电涂料的外壁打磨的薄一点,用导电涂料来弥补打磨的深度,这样可以保证导电涂料的外壁与插针本体的外侧壁等径,方便插接;导电涂料是在树脂胶中添加的导电颗粒形成的涂料,通过涂覆的方式与插针本体的外侧壁结合,形成具有电阻的防电火花导电体结构,从而实现了防止电火花产生的技术效果(导电涂料涂覆仅仅局限于在插针本体的外侧壁形成一层涂覆层,无需像导电塑料注塑或者导电胶固化那样需要要插针形成嵌设或者套合的连接方式)。

本申请的导电塑料是通过在塑料(塑料如pet、pp、pc、pbt等塑料材料)中掺杂导电粒子(如炭黑、碳纳米、碳纤维等具有导电功能的颗粒料)形成的塑料颗粒料,然后通过注塑工艺实现与插孔的插针实现注塑成型,为行业的常规工艺,再次不再赘述;这种导电塑料可以随着插接深度和接触面积的变化阻值也发生变化,适应更加广泛的电流范围。

本申请的导电胶固化,是通过购买市售的导电胶产品通过模具实现与插针的粘结。

实施例1

本实施为单针插接头、其中的防电火花导电体位于插针本体的前端,具体的如附图1-3所示:该插接头包括了绝缘壳体a,绝缘壳体内设有至少一根用于与插座插接的插针1,所述的插针包括插针本体1.1,且至少一根插针的插针本体上设置有防电火花导电体2,所述的防电火花导电体与插针本体同轴心设置,且防电火花导电体的外径与插针本体的外径相等,此外所述的防电火花导电体2套合于插针本体的插接端上(具体二者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注塑成型或者导电胶固化的方式实现);采用该结构,通过将防电火花导电体直接设置于插针本体的插接端上,再与插座插孔插接过程,使得防电火花导电体直接与插孔内有金属接头接触,在插接深入的过程就可以不断的提高二者之间的接触面积,实现了电火花的有效吸收,避免对金属接头的损伤。

如附图2所示,本申请所述的插针本体1.1与防电火花导电体2套合的前端的外径自里到外(即在插针的非插接端到插接端)逐渐增大;采用该结构可以通过注塑或者胶水固化方式将防电火花导电体套合于插针本体上,由于外径自里到外逐渐增大,那么在插针与插座的插孔反复多次的插拔过程有效保障插针本体与防电火花导电体之间的牢固度,防止二者发生脱离。

如附图2-3所示,所述的插针本体1.1的后端径向设置有多个环状凸台1.2,且多个环状凸台与绝缘壳体一体注塑成型;采用该结构可以增加插针本体与与绝缘壳体的连接牢固度,防止漏电,提高二者的结合紧密度。

实施例2

如附图4-6所示,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其中所述的插针本体1.1的中部设置有防电火花导电体2,且防电火花导电体沿着轴向方向的两端均与插针本体连接;采用该结构,将防电火花导电体设置在了插针本体的中部位置,其前后均设置有插针本体,由于防电火花导电体并非金属材质,设置与中部位置不会与插座的插孔首先接触,避免了损伤和摩擦,同时随着插针的逐步插接进入到插孔内,就会带到中部的防电火花导电体与插座的插孔内壁增大接触面积和电阻,同样也可以实现将电流及时导走不会造成电火花发生的现象。

更具体的,如附图6所示,所述的插针本体1.1包括第一插针1.11和第二插针1.12,所述的第一插针位于绝缘壳体上,所述的第二插针位于防电火花导电体的前端(与插座插接的插接端),且所述的第二插针尾部设置有插针插接部1.13用于与防电火花导电体套合插接、所述的防电火花导电体2的尾部设置有导电体插接部2.1用于与第二插针套合插接;所述的第一插针和第二插针通过防电火花导电体隔离;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分别在防电火花导电体和第一插针的尾端设置插接部实现与相邻部件的插接套合,增加二者之间的牢固度;而将第一插针与第二插针隔离不接触,可以将产生的瞬间电流导入到防电火花导电体内,防止电火花的产生。

实施例3

如附图7-8所示,本实施例为双针插接头,其中的一根插针的插接端上设置有防电火花导电体2,另一根即为完整的插针;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类似。

实施例4

如附图9所示,本实施例为双针插接头,其中的两根插针的中部均设置有防电火花导电体2;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类似。

实施例5

如附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为双针插接头,其中的两根插针的插接端即前端均设置有防电火花导电体2;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类似。

实施例6

如附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为三针插接头,其中的三根插针的插接端即前端均设置有防电火花导电体2;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类似。插针具体的为扁平的长方体结构。

本申请所述的绝缘壳体沿着插针长度方向延伸并至少覆盖插针的部分长度;采用该结构可以保证与插座插孔插接后,绝缘壳体完全覆盖在插座上,没有金属件裸露出来,更加的安全可靠。

本申请所述的至少一根用于与插座插接的插针具体的为一根、两根或者三根,所述的防电火花导电体至少设置于一根插针上。具体几根针上设置防电火花导电体可以进行排列组合,不受到上述实施例的限制;采用该结构,本申请的这种设置防电火花导电体的插接头可以适应单插、双插、三插或者四插的插头使用,使用范围更加广泛,且只要保证一个插针本体内设置了本申请所述的防电火花导电体就能实现避免插接过程电火花的产生技术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