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换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62916发布日期:2021-05-07 20:03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换端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的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换端子。



背景技术:

高压大电流连接器一般由插头与插座组成,插头与插座之间通过插针与插孔组件的插合连接实现电性能的传导。插针与插孔组件之间的接触通常由簧片接触来实现。在长期使用多次插拔过程中,簧片的损坏直接影响着高压大电流连接器的可靠性。一般的电连接器在生产及使用过程中,由于簧片不可拆换,簧片的损坏会导致整套连接器甚至整条线束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电连接器在生产及使用过程中簧片不可拆换、易导致整套连接器甚至整条线束报废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换端子,实现便于对簧片进行更换,降低维修成本,减少资源浪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换端子,包括插孔端子,所述插孔端子的内部活动设有簧片,插孔端子的上部可拆卸连接有防护盖。

所述防护盖上设有挂接部,插孔端子的上部设有与挂接部相匹配的挂接槽,挂接部挂接在挂接槽内。

所述插孔端子的上部设有与挂接部相匹配的导向槽,导向槽与挂接槽相互垂直设置且相连通;所述防护盖的挂接部穿过导向槽并挂接在挂接槽内。

所述防护盖的下部设有止转结构,插孔端子的上部分别设有与止转结构相匹配的限位槽i和限位槽ii,限位槽i和限位槽ii相连通,所述止转结构位于限位槽i或限位槽ii内。

所述限位槽i和限位槽ii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止转结构转动的凸点。

所述簧片的上部设有翻边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在插孔端子的内部活动设置簧片并通过防护盖来阻挡簧片从插孔端子中顶出,防护盖和插孔端子之间相挂接,实现插孔端子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如因簧片损坏导致产品性能下降,可将插孔端子上的防护盖拆除,对簧片进行更换;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极大地降低维修成本,减少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盖与插孔端子对配初始位置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盖与插孔端子对配最终位置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护盖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簧片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插孔端子的主视图。

图中,1为防护盖,101为挂接部,102为止转结构,2为簧片,201为翻边结构,3为插孔端子,301为导向槽,302为挂接槽,303为凸点,304为限位槽i,305为限位槽ii。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换端子,包括插孔端子3,所述插孔端子3的内部活动设有簧片2,用以实现插孔端子与插针的电接触。插孔端子3的上部可拆卸连接有防护盖1,防护盖1为塑料件,用于阻挡簧片2从插孔端子3中顶出,卸掉防护盖1可进行更换簧片2。如图5所示,优选为簧片2的上部设有翻边结构201,实现不仅方便从插孔端子3内取出簧片2,而且在插针插入后及拔出时,防护盖1可以挡住簧片2以防掉出,翻边结构201使得防护盖1与簧片2之间的接触面增大,不易于防护盖1与簧片2贴合部分的的磨损。

具体如图4和图6所示,所述防护盖1的下部内壁上设有挂接部101,插孔端子3的上部设有与挂接部101相匹配的挂接槽302,挂接部101挂接在挂接槽302内,从而实现防护盖1与插孔端子3的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插孔端子3的上部设有与挂接部101相匹配的导向槽301,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防护盖1、簧片2和插孔端子3的横截面均为圆形结构,挂接槽302沿插孔端子3的周向设置,导向槽301沿插孔端子3的轴向设置,导向槽301与挂接槽302相互垂直,且导向槽301的底部与挂接槽302相连通,防护盖1的挂接部101穿过导向槽301并挂接在挂接槽302内。即在将防护盖装配到插孔端子上时,先将防护盖的挂接部与导向槽对齐,然后使挂接部顺着导向槽向下移动至导向槽的底部,旋转防护盖,使防护盖上的挂接部卡进挂接槽内,从而将防护盖装配到插孔端子上。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在防护盖1的下部设置止转结构102,止转结构102为防护盖1的下部向下延伸出来的凸块,插孔端子3的上部分别设有与止转结构102相匹配的限位槽i304和限位槽ii305,限位槽i304和限位槽ii305相连通,止转结构102的安装位置可在限位槽i304和限位槽ii305之间进行切换。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当止转结构102位于限位槽i304内时,此时为防护盖1与插孔端子3对配的初始位置;如图3所示,当止转结构102位于限位槽ii305内时,此时为防护盖1与插孔端子3对配的最终位置。即在装配防护盖与插孔端子时,将防护盖的挂接部与插孔端子的导向槽相对齐,然后使挂接部顺着导向槽向下移动至导向槽底部,此时刚好使止转结构卡进限位槽i内;然后旋转防护盖,使止转结构从限位槽i移动到限位槽ii内,此时防护盖上的挂接部与导向槽相互错位并卡进挂接槽内后,从而实现了防护盖与插孔端子之间牢固、可靠的连接。为了防止防护盖1装配到插孔端子3上后其自身发生转动,所述限位槽i304和限位槽ii305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止转结构102转动的凸点303,实现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凸点303可阻挡止转结构102的移动,进而起到止转作用。

当插孔端子内的簧片失效需要更换时,逆向旋转防护盖,使防护盖的止转结构从限位槽ii移动到限位槽i内,此时防护盖的挂接部也从挂接槽移动到导向槽的底部,然后取掉防护盖,从插孔端子内取出原来的簧片并更换新的簧片,从而达到簧片可更换的目的,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换端子,包括插孔端子(3),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端子(3)的内部活动设有簧片(2),插孔端子(3)的上部可拆卸连接有防护盖(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换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1)上设有挂接部(101),插孔端子(3)的上部设有与挂接部(101)相匹配的挂接槽(302),挂接部(101)挂接在挂接槽(30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换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端子(3)的上部设有与挂接部(101)相匹配的导向槽(301),导向槽(301)与挂接槽(302)相互垂直设置且相连通;所述防护盖(1)的挂接部(101)穿过导向槽(301)并挂接在挂接槽(302)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可换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1)的下部设有止转结构(102),插孔端子(3)的上部分别设有与止转结构(102)相匹配的限位槽i(304)和限位槽ii(305),限位槽i(304)和限位槽ii(305)相连通,所述止转结构(102)位于限位槽i(304)或限位槽ii(305)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换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i(304)和限位槽ii(305)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止转结构(102)转动的凸点(303)。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5所述的可换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簧片(2)的上部设有翻边结构(20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换端子,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连接器在生产及使用过程中簧片不可拆换、易导致整套连接器甚至整条线束报废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插孔端子,所述插孔端子的内部活动设有簧片,插孔端子的上部可拆卸连接有防护盖。本实用新型实现插孔端子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如因簧片损坏导致产品性能下降,可将插孔端子上的防护盖拆除,对簧片进行更换;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极大地降低维修成本,减少资源浪费。

技术研发人员:彭群亮;王国堂;段志超;范亚东;彭灵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天海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17
技术公布日:2021.05.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