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隔离开关的永磁体式灭弧结构及该旋转式隔离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78903发布日期:2021-09-18 00:32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旋转隔离开关的永磁体式灭弧结构及该旋转式隔离开关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旋转式隔离开关技术领域,具体讲就是涉及一种旋转隔离开关的永磁体式灭弧结构及该旋转式隔离开关。


背景技术:

2.在现有的光伏系统中,通常利用旋转隔离开关实现单独隔离、保护和断开每个光伏电池的目的。目前,常见的用于光伏系统的旋转式隔离开关包括一个操作机构和若干触头模块,其中触头模块的结构决定着隔离开关的灭弧效果,现有的触头模块在旋转式隔离开关的动触头组件和静触头组件接合或脱开时会产生电弧放电,电弧是一种气体放电现象,它有两个特点:一是电弧中有大量的电子、离子,因而是导电的,电弧不熄灭电路继续导通,要电弧熄灭后电路才正式断开;二是电弧的温度很高,弧心温度达几千摄氏度,高温电弧会烧坏设备造成严重事故,所以必须采取措施,迅速熄灭电弧。
3.为了达到快速熄灭电弧的目的,传统上的一种方式是采取在旋转隔离开关动静触头接触一侧设置永磁体,利用永磁体磁场加快电弧的运动速度排出旋转隔离开关,中国专利201811585109.0公开了一种直流大电流分断装置,它包括基座,静触头安装在所述基座上,动触头装在所述动触头支架上,所述动触头支架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动触头和静触头接合和分断时所处的平面为分断平面,其特征在于:一对永磁体装在所述永磁体安装支架上,所述一对永磁体分别位于所述分断平面的上方和下方,所述一对永磁体相对的一面极性相同,所述一对永磁体的充磁方向垂直于所述分断平面。该技术方案不仅能实现无极性功能,同时节省安装空间和永磁体材料,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还降低了产品成本。但是平动式动静触头结构没有旋转式动静触头结构可达到压缩冷却电弧的作用,电弧在圆弧跑道高速旋转,平动式动静触头灭弧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的永磁体式隔离开关的灭弧效果不佳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旋转隔离开关的永磁体式灭弧结构及该旋转式隔离开关,对永磁体的位置结构进行改进,电弧经过永磁体拉伸,使弧柱拉长,弧压升高,减小燃弧时间来加快熄灭电弧。
5.技术方案
6.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旋转隔离开关的永磁体式灭弧结构,它包括动触头组件和静触头组件,所述动触头组件绕自身轴线方向转动过程中能够与所述静触头组件接合或脱开,所述动触头组件绕自身轴线方向转动的轨迹上设有永磁体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体组包括至少一对永磁体,所述一对永磁体的n极相对而设,所述一对永磁体平行放置的所述动触头组件绕自身轴线方向转动的轨迹上能够使所述动触头组件与所述静触头组件接合或脱开时产生的电弧从安装壳体上对应的出气口排出。
7.进一步地,所述永磁体组所在平面与所述动触头组件绕自身轴线方向转动所在平
面平行。
8.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一对永磁体为长条弧形。
9.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一对永磁体装在所述安装壳体内的永磁体安装槽内
10.进一步地,所述动触头组件装在安装壳体上的动触头组件安装槽内,所述静触头组件装在安装壳体上的静触头安装槽内位于所述动触头组件的外侧。
11.进一步地,所述永磁体组分居安装壳体中心轴两侧的永磁体安装槽内,能够使所述动触头组件与所述静触头组件接合或脱开时产生的电弧受到向安装壳体外侧推动的电磁力。
1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旋转式隔离开关,包括操作机构,所述操作机构与至少一个触头模块装在一起,上述的永磁体式灭弧结构位于所述触头模块中,所述操作机构的手柄通过连接件控制所述触头模块,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至少一个触头模块内的动触头组件和安装壳体的安装孔使至少一个触头模块的动触头组件相联动。
13.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旋转隔离开关的永磁体式灭弧结构及该旋转式隔离开关,对永磁体的位置结构进行改进,电弧经过永磁体拉伸,使弧柱拉长,弧压升高,减小燃弧时间来加快熄灭电弧。
附图说明
15.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旋转隔离开关产品示意图。
16.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旋转隔离开关主视图。
17.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旋转隔离开关分解示意图。
18.附图4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触头模块示意图一。
19.附图4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触头模块示意图二。
20.附图5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触头模块示意图一。
21.附图5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触头模块示意图二。
22.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永磁体组位置示意图。
23.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永磁体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
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7.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28.如附图1,2和3所示,一种旋转式隔离开关,包括操作机构c,所述操作机构与至少一个触头模块装在一起,所述操作机构c的手柄c1通过连接件5控制所述触头模块,所述连接件5穿过所述至少一个触头模块内的动触头组件1 和安装壳体4的安装孔使至少一个触头模块的动触头组件1相联动。
29.本实施例以2个触头模块为例,所述触头模块包括如附图4a和4b所述的上触头模块a以及如附图5a和5b所述的下触头模块3,其中,所述上触头模块 a中:静触头组件2包括静触头组件一a2a和静触头组件二a2b,动触头组件1 包括动触头组件一a1a,连接件5包括连接件一5a,安装壳体4包括安装壳体一4a;所述下触头模块b中:静触头组件2包括静触头组件三b2c和静触头组件四b2d,动触头组件1包括动触头组件二b1b,连接件5包括连接件二5b,安装壳体4包括安装壳体二4b;如附图6所示,所述上触头模块a和下触头模块b 中各放置2个永磁体组3。所述永磁体组3分居安装壳体4中心轴的两侧的永磁体安装槽401内,所述永磁体组3能够使所述动触头组件1与所述静触头组件2 接合或脱开时产生的电弧受到向安装壳体4外侧推动的电磁力。
30.如附图4a和4b所示,所述静触头组件一a2a和静触头组件三b2c、静触头组件二a2b和静触头组件四b2d以zz’为轴镜像放置,所述上触头模块a和下触头模块b中各设置2个永磁体组3为上下两层十字交错摆放,按照一定的方式连接上触头模块a和下触头模块b以及负载电路,转动操作机构中的手柄,即可完成正常的分合电路。
31.进一步详细地讲,所述动触头组件1装在安装壳体4上的动触头组件安装槽402内,所述静触头组件2装在安装壳体4上的静触头安装槽内403位于所述动触头组件1的外侧。所述动触头组件1绕自身轴线方向转动过程中能够与所述静触头组件2接合或脱开,所述动触头组件1绕自身轴线方向转动的轨迹上设有永磁体组3。如附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永磁体组3包括至少一对永磁体301,301’,所述一对永磁体301,301’的n极相对而设,所述一对永磁体 301,301’平行放置的所述动触头组件1绕自身轴线方向转动的轨迹上能够使所述动触头组件1与所述静触头组件2接合或脱开时产生的电弧从安装壳体4上对应的出气口排出。所述永磁体组3所在平面与所述动触头组件1绕自身轴线方向转动所在平面平行。所述至少一对永磁体301,301’为长条弧形。所述至少一对永磁体301,301’装在所述安装壳体4内的永磁体安装槽401内。在主回路通电时,转动手柄c1,如附图4a和4b所示,此时在上触头模块a中,动触头组件一a1a和静触头组件一a2a和静触头组件二a2b之间会分别产生电弧一a1 和电弧二a2,电弧一a1和电弧二a2经过永磁体组件3压缩,当动触头组件一 a1a运动到最终停止位置时,电弧一a1会从出气口一a3和出气口二a4,电弧二a2会从出气口三a5和出气口四a6排到隔离开关外部,最终实现分断电弧,完成对线路的保护。
32.在手柄c1转动的同时,如附图5a和5b所示,在下触头模块b中,动触头组件二b1b和静触头组件三b2c和静触头组件四b2d之间会分别产生电弧三b1 和电弧四b2,电弧三b1和电弧四b2经过永磁体组3压缩。当动触头组件二b1b 运动到最终停止位置时,电弧三b1会从
出气口五b3,电弧四b2会从出气口六 b5排到隔离开关外部,最终实现分断电弧完成对线路的保护,本实施例只是展示了2层的产品,可以通过叠加的方式继续连接若干触头模块,最终可以实现4 层、6层、8层产品的拼接。
3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旋转隔离开关的永磁体式灭弧结构及该旋转式隔离开关,对永磁体的位置结构进行改进,电弧经过永磁体拉伸,使弧柱拉长,弧压升高,减小燃弧时间来加快熄灭电弧。
3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