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钕铁硼永磁体充磁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67366发布日期:2021-08-06 13:03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钕铁硼永磁体充磁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永磁体充磁的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钕铁硼永磁体充磁夹具。



背景技术:

烧结钕铁硼磁体因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极强的产业发展带动力,已成为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性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卫星、计算机、通信系统、雷达系统、激光、航空电子设备、夜视设备、石油开采、电动汽车等领域。

永磁体使用维护不良、受外界震动或冲击、在阳光下暴晒以及火烤等都会导致永磁体失磁,永磁体失磁之后,为了使得永磁体再次具有磁性,需要对永磁体进行充磁,钕铁硼永磁体属于稀土永磁体,其进行充磁的时候需要施加强磁场来实现,通过对线圈施加瞬时的脉冲电流,使得线圈中产生数百安培的脉冲电流,从而在线圈中间的空间内产生短时间的强磁场,通过强磁场实现对永磁体的充磁。

现有的永磁体充磁的时候,大多使用工装来对永磁体进行固定,由于工装只能够对特定形状的永磁体进行固定,对于特殊形状的永磁体还需要制备新的工装,在对不同形状的永磁体进行充磁的时候需要频繁的更换工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钕铁硼永磁体充磁夹具,同一组固定板上的两固定杆从永磁体相对的两侧将永磁体抵紧在两固定杆之间,通过多组固定板上的固定杆的配合,能够将多种不同形状的永磁体固定在滑动板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钕铁硼永磁体充磁夹具,包括线圈,其与电源连接;

底座,其用于对线圈进行支撑;

引导板,其设置在底座顶部并且其沿自身长度方向从线圈当中穿过;

滑动板,其能够在引导板上沿引导板长度方向滑动并且能够被固定在引导板上;

以及固定工装,其设置在滑动板顶部,其用于将永磁体固定在滑动板上;

所述固定工装包括固定板以及固定杆,固定板设置有至少两组,每一组包括两个固定板,多个固定板围绕滑动板顶面的中心排布,每一个固定板上都螺纹连接一穿过固定板的固定杆,同一组的两固定板相对于滑动板顶面的中心对称设置并且同一组的两固定板上的固定杆同轴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永磁体的时候,将永磁体放置在滑动板设置有固定工装一侧,并且使得永磁体被多个固定杆围绕在中间,转动固定杆,使得固定杆靠近永磁体一端抵紧在永磁体外侧,同一组固定板上的两固定杆从永磁体相对的两侧将永磁体抵紧在两固定杆之间,通过多组固定板上的固定杆,能够将永磁体从不同的方向进行抵紧,由于固定杆与永磁体的接触面积较小,针对形状不规则的永磁体,也能够从不同的方向对永磁体进行抵紧,无需更换新的固定工装;永磁体被固定后,通过滑动板被送入至线圈内,然后通过对线圈施加脉冲电流产生强磁场对永磁体进行充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同一组的两固定杆相互靠近的一端都设置有能够在固定杆上沿固定杆轴线方向滑动的抵紧杆,固定杆设置有抵紧杆一端还设置有弹性件,抵紧杆朝向背离滑动板顶面中心方向滑动时,弹性件被压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弹性件,能够防止固定杆直接与永磁体之间刚性接触而造成永磁体表面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紧杆靠近滑动板顶面中心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抵紧球。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件为弹簧,弹簧套设在抵紧杆外侧并且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抵紧球和固定杆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板设置有两组,两组固定板上的固定杆的轴线相互垂直并且固定杆的轴线与滑动板的顶面相互平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导板靠近滑动板的一侧开设有一滑槽,滑动板靠近引导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插入滑槽中的滑块,滑块能够在滑槽当中沿引导板长度方向进行滑动;

滑槽中设置有转动连接在引导板上并且长度方向与引导板长度方向相同的丝杆,丝杆沿自身长度方向贯穿滑块并且与滑块螺纹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导板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冷却管,冷却管从线圈中穿过,冷却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冷却管当中通入冷却水,能够将充磁过程当中产生的高温带走,实现对线圈、引导板、滑动板的降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导板靠近滑动板一侧开设有与冷却管一一对应的引导槽,冷却管设置在对应的引导槽下方,滑动板上设置有与引导槽一一对应的导热块,导热块嵌入对应的引导槽中并且能够在引导槽中沿引导板长度方向滑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导热块能够将滑动板上的热量传递至冷却管处带走,实现对滑动板的散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板内开设有一散热腔,散热腔内填充有一导热板,导热块伸出引导槽一端伸入散热腔中并且与导热板固定连接在一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同一组固定板上的两固定杆从永磁体相对的两侧将永磁体抵紧在两固定杆之间,通过多组固定板上的固定杆的配合,能够将多种不同形状的永磁体固定在滑动板上。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轴测图;

图2为实施例的滑动板和固定工装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的引导板、滑动板和固定工装的剖视图。

图中:1、底座;11、容纳槽;2、线圈;3、引导板;31、滑槽;32、引导槽;4、滑动板;41、滑块;42、散热腔;5、固定工装;51、固定板;52、固定杆;521、让位孔;53、抵紧杆;54、弹性件;55、抵紧球;6、冷却管;7、丝杆;8、导热板;81、导热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它类同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以下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词,例如“上”“下”“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词是用来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创造。

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种钕铁硼永磁体充磁夹具,参见附图1和附图2,包括底座1、固定连接底座1顶部的线圈2、设置在底座1顶部并且沿自身长度方向从线圈2中穿过的引导板3、设置在引导板3上并且能够在引导板3上沿引导板3长度方向滑动的滑动板4以及设置在滑动板4顶部的用于将永磁体固定在滑动板4上的固定工装5。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底座1的顶部水平设置,引导板3固定在底座1顶部并且引导板3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一容纳槽11,线圈2的底部嵌入容纳槽11当中,从而使得引导板3能够顺利的从线圈2当中穿过,并且本实施例中,将线圈2的轴线方向设置为与引导板3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具体的,滑动板4设置在引导板3的顶部并且将滑动板4的顶部设置为水平。

对永磁体进行充磁的时候,先通过固定工装5将永磁体固定在滑动板4的顶部,然后将滑动板4滑动至线圈2当中,然后通过电源向线圈2施加脉冲电流,在通入脉冲电流的时候,通过线圈2产生强磁场,通过强磁场对永磁体进行充磁。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固定夹具包括固定板51和固定杆52,具体的,固定夹具至少包括两组固定板51,每一组都包括两个固定板51,多个固定板51共同围绕滑动板4顶面的中心排布;每一个固定板51上都设置一个沿自身轴线方向穿过固定板51的固定杆52,固定杆52螺纹连接在被其贯穿的固定板51上。具体的,同一组的两固定板51相对于滑动板4顶面的中心对称设置;同一组的两固定板51上的两固定杆52同轴设置。

在对永磁体进行固定的时候,将永磁体放置在滑动板4的顶部并且使得永磁体位于多个固定杆52环绕的中间位置;同时对同一组的两固定杆52进行转动,使得同一组的两固定杆52同时抵紧在永磁体相对的两侧上;通过多组固定板51上的固定杆52的配合,能够实现对形状不规则的永磁体的固定。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滑动板4为圆板并且滑动板4的轴线竖直设置;多个固定板51围绕圆板的轴线排布;具体的,固定杆52的轴线水平设置并且固定杆52的轴线与滑动板4的轴线处于同一竖面内。通过对固定杆52轴线的设置,使得各固定杆52抵在永磁体上的力的作用方向都穿过一点,从而使得永磁体能够被固定的更加稳固。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固定板51设置有两组,两组固定板51上的固定杆52的轴线相互垂直。

结合附图3和附图4,具体的,同一组两固定板51上的两固定杆52相互靠近的一端都设置有能够在固定杆52上沿固定杆52轴线方向滑动的抵紧杆53,固定杆52设置有抵紧杆53一端还设置有弹性件54,抵紧杆53朝向背离滑动板4顶面中心方向滑动时,弹性件54被压缩;固定杆52设置有抵紧杆53的一端开设有与固定杆52同轴的让位孔521,抵紧杆53插入到让位孔521当中并且能够在让位孔521当中沿固定杆52轴线滑动。

通过设置抵紧杆53和弹性件54,使得抵紧杆53抵紧在永磁体外侧的时候,能够通过弹性件54进行缓冲,相对的两固定杆52的刚性挤压对永磁体造成损伤。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在抵紧杆53靠近滑动板4顶面中心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抵紧球55;具体的,弹性件54设置为弹簧,弹簧套设在抵紧杆53外侧并且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抵紧球55和固定杆52上。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引导板3的顶部开设有一个滑槽31,滑槽31的长度方向与引导板3的长度方向相同,在滑动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插入滑槽31当中的滑块41,滑块41两侧与滑槽31两侧相互贴合并且滑块41能够在滑槽31当中沿滑槽31长度方向滑动;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滑槽31当中设置有丝杆7,丝杆7的轴线方向与滑槽31的长度方向相同,丝杆7的两端都转动连接在引导板3上;丝杆7沿自身轴线方向贯穿滑块41并且与滑块41螺纹连接在一起;丝杆7的转动能够带动滑块41在滑槽31当中沿滑槽31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具体的,在引导板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电机,电机用来带动丝杆7进行转动,具体的,电机采用伺服电机。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在引导板3当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冷却管6,冷却管6从线圈2当中穿过并且冷却管6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冷却管6的两端分别从引导板3的两端伸出;为了能够更好的带走充磁过程当中产生的热量,将冷却管6设置两个并且将两冷却管6分别设置在滑槽31的两侧;为了提高冷却管6对热量吸收的效果,将冷却管6在引导板3当中的部分呈蛇形设置。

具体的,引导板3的顶部开设有与冷却管6一一对应的引导槽32,引导槽32的长度方向沿引导板3的长度方向设置;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引导槽32设置有两个,并且两引导槽32分别设置在两冷却管6的上方,也就是两引导槽32分别设置在滑槽31的两侧。具体的,滑动板4的底部设置有与引导槽32一一对应的导热块81,本实施例中,导热块81设置有两个,两导热块81分别插入到两引导槽32当中并且两导热块81的两侧和底部分别与两引导槽32的两侧和底部贴合。

通过导热块81能够滑动板4上的热量传递至冷却管6顶部,便于冷却管6将热量带走。

具体的,滑动板4内开设有一散热腔42,散热腔42内填充有一导热板8,导热块81伸出引导槽32一端伸入散热腔42中并且与导热板8固定连接在一起。通过设置导热板8,能够更好的将滑动板4的热量传递至冷却管6顶部。

该钕铁硼永磁体充磁夹具在进行使用时的工作原理如下:在对永磁体进行固定的时候,将永磁体放置在滑动板4的顶部并且使得永磁体位于多个固定杆52环绕的中间位置;同时对同一组的两固定杆52进行转动,使得同一组的两固定杆52同时抵紧在永磁体相对的两侧上;通过多组固定板51上的固定杆52的配合,实现对永磁体的固定;然后将滑动板4滑动至线圈2当中,然后通过电源向线圈2施加脉冲电流,在通入脉冲电流的时候,通过线圈2产生强磁场,通过强磁场对永磁体进行充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