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通信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02493发布日期:2021-06-25 12:24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阻燃通信电缆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电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阻燃通信电缆。


背景技术:

2.随着铁路建设及高铁开通运营不断增多,新增运营里程迅速增加以及线网规模持续扩大,铁路行车安全压力和挑战日益加大,以往,国内铁路对信号、供电系统电缆阻燃分级主要依据gb/t 19666—2005《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通则》,分级为a、b、c、d等。而高低频长途对称通信电缆参考tb/t1478铁路长途通信电缆制式系列及主要技术条件标准及铁路通信规范中只规定了阻燃等级为c类的要求,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普通c类等级的阻燃电缆已无法满足铁路长途对称通信电缆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燃通信电缆,用于提升电缆的阻燃等级。
4.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阻燃通信电缆,包括:
5.三组高频四线组、四组低频四线组、第一绝缘层、三组信号对绞组、第二绝缘层、填充物、第一阻水带、内护套和护套料,其中,
6.所述高频四线组和所述低频四线组由红、绿、白、蓝四根绝缘线芯主动放线左向预扭绞合组成;
7.所述第一绝缘层包裹在所述高频四线组和所述低频四线组的外部,所述第一绝缘层为挤包聚烯烃“皮



皮”物理发泡绝缘;
8.所述第二绝缘层包裹所述信号对绞组,所述第二绝缘层采用挤包聚烯烃实心绝缘结构;
9.所述第一阻水带包裹三组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
10.所述填充物填充所述第一阻水带与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之间形成的空隙;
11.所述内护套设置在所述第一阻水带的外围;
12.所述护套料设置在所述内护套的外围,所述护套料为b1级无卤阻燃护套料。
13.可选的,所述第一阻水带的外部包裹有隔热层。
14.可选的,所述隔热层外部包裹有第二阻水带。
15.可选的,所述第二阻水带外部纵包焊接形成铝护套。
16.可选的,所述铝护套外表面涂覆有防腐层。
17.可选的,所述内护套和所述护套料之间设有钢带铠装。
18.可选的,所述护套料的外部设有设有铝合金保护套。
19.可选的,所述保护套包括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所述第一保护层上设有凸起,所述第二保护层上具有凹槽,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第二保护层通过凸起与凹槽的配合可拆卸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第二保护层的一端形成有槽口,另一段形成有凸
柱,两个所述保护套之间通过所述槽口和所述凸柱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保护层上具有气孔。
20.可选的,所述气孔的上方设有导流板。
21.本电缆护套料采用专用的b1级无卤低烟阻燃护套料,降低了电缆的发烟量和燃烧热量,同时电缆具有无卤、低烟、阻燃,低毒等特性,同时此电缆燃烧时,其热量散发总量也低,燃烧炭化高度小,大大提高了铁路长途对称通信电缆在密封环境中的安全性。高频四线组采用挤包聚烯烃“皮



皮”物理发泡绝缘屏蔽结构,提高传输过程中的通信质量。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图1中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的侧向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公开进一步详细说明。
26.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2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阻燃通信电缆。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阻燃通信电缆,包括:三组高频四线组1、四组低频四线组2、第一绝缘层3、三组信号对绞组4、第二绝缘层5、填充物、第一阻水带6、内护套7和护套料8,其中,
28.所述高频四线组1和所述低频四线组2由红、绿、白、蓝四根绝缘线芯主动放线左向预扭绞合组成,表面采用不同颜色的色纱螺旋缠绕稳定结构,电缆缆芯按同心式绞合,缆芯同一层相邻四线组的节距互异,内外层绞向相反,最外层为右向;
29.所述第一绝缘层3包裹在所述高频四线组1和所述低频四线组2的外部,所述第一绝缘层3为挤包聚烯烃“皮



皮”物理发泡绝缘;
30.所述第二绝缘层5包裹所述信号对绞组4,所述第二绝缘层5采用挤包聚烯烃实心绝缘结构,绝缘发泡度60%,绝缘同心度≥98%;
31.所述第一阻水带6包裹三组所述第一绝缘层3和所述第二绝缘层5,第一阻水带6的厚度为0.25mm,第一阻水带6的内层还可以设置一层厚度为0.05mm的聚酯带;
32.所述填充物填充所述第一阻水带6与所述第一绝缘层3和所述第二绝缘层5之间形成的空隙,填充物为油膏,油膏充满度不小于90%;
33.所述内护套7设置在所述第一阻水带6的外围,内护套7采用b1级专用高阻燃无卤低烟陶瓷化隔氧层料,以防止火焰和热量传递到缆芯里面,大大降低了电缆的燃烧;
34.所述护套料8设置在所述内护套7的外围,所述护套料8为b1级无卤阻燃护套料8。
35.可选的,四线组中的导体采用高导电率无氧铜。
36.由上述可知,护套料8采用专用的b1级无卤低烟阻燃护套料8,降低了电缆的发烟量和燃烧热量,提升了电缆的阻燃等级,同时电缆具有无卤、低烟、阻燃,低毒等特性,同时此电缆燃烧时,其热量散发总量也低,燃烧炭化高度小,大大提高了铁路长途对称通信电缆在密封环境中的安全性。高频四线组1采用挤包聚烯烃“皮



皮”物理发泡绝缘屏蔽结构,提高传输过程中的通信质量。
3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阻水带6的外部包裹有隔热层9,隔热层9为一层1.0mm的黑色聚乙烯隔热层9。
3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热层9外部包裹有第二阻水带10,可选的,第二阻水带10的厚度为0.25mm。
3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阻水带10外部纵包焊接形成铝护套11。可选的,铝护套11的厚度为1.8mm。
4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铝护套11外表面涂覆有防腐层12。防腐层12为一层0.3mm厚的热熔胶。
4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护套7和所述护套料8之间设有钢带铠装13。钢带铠装13为双层高导磁钢带铠装13,在与1.8mm厚铝护套11的共同作用下,确保电缆的屏蔽系数小于0.01。
4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护套料8的外部设有设有铝合金保护套。
43.可选的,所述保护套包括第一保护层14和第二保护层15,所述第一保护层14上设有凸起16,所述第二保护层15上具有凹槽,所述第一保护层14和所述第二保护层15通过凸起16与凹槽的配合可拆卸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保护层14和所述第二保护层15的一端形成有槽口17,另一段形成有凸柱18,两个所述保护套之间通过所述槽口17和所述凸柱18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保护层15上具有气孔19。
44.下雪天时,厚厚的积雪与冰覆盖在电缆上会影响电缆的正常使用,目前通常是通过人工来除雪除冰,需要的人力较多,同时效率不是很高。本电缆雪会落在第一保护层14和第二保护层15上,然后向气孔19内通入热气流,热气流经过其他的气孔19排出,同时热量会传送到第一保护层14和第二保护层15的外表面,将外表面上的雪和冰融化掉,降低了人力的要求,同时可以提升除雪除冰的效率。
4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孔19的上方设有导流板20。如此热气流可以从积雪的上方吹向积雪,在配合上积雪底部传出的热量,从两个方向上同时进行融化作业,进一步提升了融化效率。
46.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