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03554发布日期:2022-11-16 03:51阅读:37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速传输信号的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背景技术:

2.随着信号的传输速度愈来愈快,为了提高信号的完整性,需要进一步降低信号传输时的串音干扰,然而,现有电连接器仍有不足。此外,现有电连接器的绝缘座体由于结构强度不佳,因此在过锡炉的过程中易产生翘曲变形,从而影响了端子与电路板之间的焊接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3.因此,本发明之其中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种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缺点的电连接器。
4.于是,本发明电连接器,包含一绝缘座体,及多列端子列。
5.多列端子列布设于该绝缘座体,每一列端子列包括多个接地端子及多对差分信号端子对,该多个接地端子与该多对差分信号端子对沿一第一方向交替排列,该多列端子列沿一垂直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彼此相间隔地排列。每一个接地端子具有一本体部及三个彼此相间隔地由该本体部延伸的弹性接触部。每一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由两个信号端子组成,每一个信号端子具有一本体部及一由该本体部延伸的弹性接触部,在相邻的两个端子列上,每一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的两弹性接触部在该第二方向上的正投影位于对应的该接地端子的三个该弹性接触部的宽度涵盖范围内,且每一个接地端子位于中间的该弹性接触部在该第二方向上的正投影位于对应的该差分信号端子对的该两弹性接触部的宽度涵盖范围内。
6.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个接地端子还具有三个彼此相间隔地由该本体部延伸的尾部,每一个接地端子的三个该尾部与三个该弹性接触部分别由该本体部的相反两侧延伸,每一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的各该信号端子还具有一由该本体部延伸的尾部,各该信号端子的该尾部与该弹性接触部分别由该本体部的相反两侧延伸,在相邻的两个端子列上,每一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的两尾部在该第二方向上的正投影位于对应的该接地端子的三个该尾部的宽度涵盖范围内,且每一个接地端子位于中间的该尾部在该第二方向上的正投影位于对应的该差分信号端子对的三个该尾部的宽度涵盖范围内。
7.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绝缘座体具有一底壁,该底壁具有平行该第一方向且位于相反两端的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该绝缘座体还具有彼此平行相间隔地突出于该底壁且介于该第一侧与该第二侧之间并沿该第一方向延伸呈长条形的多个凸条,该底壁与该多个凸条共同界定多个插槽,该多个凸条与该多个插槽沿该第二方向交替排列,该绝缘座体还具有设于该多个凸条在相邻插槽的壁面的多个分别容置该多个接地端子的接地端子槽及多个分别容置多个该信号端子的信号端子槽。
8.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绝缘座体还具有多个位置分别对应于该多个接地端子的多个该弹性接触部的凹陷避让部,及多个位置分别对应于多个该信号端子的多个该弹性接触部的凹陷避让部,每一个凸条在对应各该信号端子的该弹性接触部及/或对应各该接地端子的位于中间的该弹性接触部的对应该凹陷避让部内设置有一体延伸的凸块。
9.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绝缘座体的该第一侧及该第二侧各自形成有相邻的一防呆凸部及一防呆凹部。
10.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底壁具有平行该第二方向且位于相反两端的一第三侧及一第四侧,该绝缘座体还具有一形成于该第三侧且由该底壁突出的凸肋。
11.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凸肋延伸至该第一侧及该第二侧,该绝缘座体的该第一侧及该第二侧各自形成有相邻的一防呆凸部及一防呆凹部,该防呆凹部位于该凸肋与该防呆凸部之间。
12.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绝缘座体具有两个沿该第一方向相互间隔的端子设置区,及一位于两个端子设置区之间的隔离区,每一个端子设置区的该多个凸条与该多个插槽沿该第二方向交替排列,且其中一个端子设置区的该多个凸条在该第一方向上分别对应另一个端子设置区的该多个插槽。
13.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多个接地端子为第一接地端子,每一列端子列还包括一第二接地端子,该第二接地端子具有一本体部及一由该本体部延伸的弹性接触部,在该多列端子列相邻的两个端子列中,其中一列端子列的排列方式是以一个第二接地端子、一个差分信号端子对、一个第一接地端子、一个差分信号端子对及一个第一接地端子沿该第一方向由左到右排列,而另一列端子列的排列方式是以一个第一接地端子、一个差分信号端子对、一个第一接地端子、一个差分信号端子对及一个第二接地端子沿该第一方向由左到右排列。
14.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多个接地端子为第一接地端子,每一列端子列还包括一第二接地端子,该第二接地端子具有一本体部及一由该本体部延伸的弹性接触部,该第二接地端子具有一本体部及一由该本体部延伸的弹性接触部,该第二接地端子设在每一列端子列中相邻于对应的该差分信号端子对且位于最外侧的末端位置。
15.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绝缘座体具有平行该第一方向且位于相反两端的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平行该第二方向且位于相反两端的一第三侧及一第四侧,及一形成于该第三侧的凸肋,该第一侧及该二侧沿该第一方向所取的长度短于该第三侧及该第四侧沿该第二方向所取的长度。
16.本发明之其中另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种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缺点的电连接器组合。
17.于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组合,包含两个具有相同构造并互相对接的电连接器。
18.每一个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座体及多列端子列。多列端子列布设于该绝缘座体,每一列端子列包括多个接地端子及多对差分信号端子对,该多个接地端子与该多对差分信号端子对沿一第一方向交替排列,该多列端子列沿一垂直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彼此相间隔地排列。每一个接地端子具有一本体部及三个彼此相间隔地由该本体部延伸的弹性接触部。每一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由两个信号端子组成,每一个信号端子具有一本体部及一由该本体部延伸的弹性接触部,在相邻的两个端子列上,每一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的两弹性接触
部在该第二方向上的正投影位于对应的该接地端子的三个该弹性接触部的宽度涵盖范围内,且每一个接地端子位于中间的该弹性接触部在该第二方向上的正投影位于对应的该差分信号端子对的两个该弹性接触部的宽度涵盖范围内。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个接地端子还具有三个彼此相间隔地由该本体部延伸的尾部,每一个接地端子的三个该尾部与三个该弹性接触部分别由该本体部的相反两侧延伸,每一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的各该信号端子还具有一由该本体部延伸的尾部,各该信号端子的该尾部与该弹性接触部分别由该本体部的相反两侧延伸,在相邻的两个端子列上,每一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的两尾部在该第二方向上的正投影位于对应的该接地端子的三个该尾部的宽度涵盖范围内,且每一个接地端子位于中间的该尾部在该第二方向上的正投影位于对应的该差分信号端子对的三个该尾部的宽度涵盖范围内。
20.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绝缘座体具有一底壁,该底壁具有平行该第一方向且位于相反两端的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该绝缘座体还具有彼此平行相间隔地突出于该底壁且介于该第一侧与该第二侧之间并沿该第一方向延伸呈长条形的多个凸条,该底壁与该多个凸条共同界定多个插槽,该多个凸条与该多个插槽沿该第二方向交替排列,该绝缘座体还具有设于该多个凸条在相邻插槽的壁面的多个分别容置该多个接地端子的接地端子槽及多个分别容置该两个信号端子的信号端子槽。
21.在一些实施例中,互相对接的两个该电连接器的其中一个电连接器的该多个凸条分别对应地插置于另一个电连接器的该多个插槽内。
22.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绝缘座体还具有多个位置分别对应于该多个接地端子的多个该弹性接触部的凹陷避让部,及多个位置分别对应于多个该信号端子的多个该弹性接触部的凹陷避让部,每一个凸条在对应各该信号端子的该弹性接触部及/或对应各该接地端子的位于中间的该弹性接触部的对应该凹陷避让部内设置有一体延伸的凸块。
23.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绝缘座体的该第一侧及该第二侧各自形成有相邻的一防呆凸部及一防呆凹部。
24.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底壁具有平行该第二方向且位于相反两端的一第三侧及一第四侧,该绝缘座体还具有一形成于该第三侧且由该底壁突出的凸肋。
25.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凸肋延伸至该第一侧及该第二侧,该绝缘座体的该第一侧及该第二侧各自形成有相邻的一防呆凸部及一防呆凹部,该防呆凹部位于该凸肋与该防呆凸部之间。
26.在一些实施例中,互相对接的两个该电连接器的其中一个电连接器的各该防呆凸部对接于另一个电连接器的对应的该防呆凹部,其中一个电连接器的该凸肋对接于另一个电连接器的该第四侧,且两个该电连接器的多个该防呆凸部与多个该凸肋相配合使周缘形成封闭。
27.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绝缘座体具有两个沿该第一方向相互间隔的端子设置区,及一位于两个端子设置区之间的隔离区,每一个端子设置区的该多个凸条与该多个插槽沿该第二方向交替排列,且其中一个端子设置区的该多个凸条在该第一方向上分别对应另一个端子设置区的该多个插槽。
28.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多个接地端子为第一接地端子,每一列端子列还包括一第二接地端子,该第二接地端子具有一本体部及一由该本体部延伸的弹性接触部,在该多列端
子列相邻的两个端子列中,其中一列端子列的排列方式是以一个第二接地端子、一个差分信号端子对、一个第一接地端子、一个差分信号端子对及一个第一接地端子沿该第一方向由左到右排列,而另一列端子列的排列方式是以一个第一接地端子、一个差分信号端子对、一个第一接地端子、一个差分信号端子对及一个第二接地端子沿该第一方向由左到右排列。
29.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多个接地端子为第一接地端子,每一列端子列还包括一第二接地端子,该第二接地端子具有一本体部及一由该本体部延伸的弹性接触部,该第二接地端子设在每一列端子列中相邻于对应的该差分信号端子对且位于最外侧的末端位置。
30.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绝缘座体具有平行该第一方向且位于相反两端的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平行该第二方向且位于相反两端的一第三侧及一第四侧,及一形成于该第三侧的凸肋,该第一侧及该二侧沿该第一方向所取的长度短于该第三侧及该第四侧沿该第二方向所取的长度。
31.在一些实施例中,互相对接的两个该电连接器中,两个互相对接的接地端子以三个由该接地端子的本体部延伸的该弹性接触部互相对接且各个相对接的弹性接触部形成两个接触点,两个互相对接的信号端子以该信号端子的本体部延伸的该弹性接触部互相对接且形成两个接触点。
32.于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组合,包含两个具有相同构造并互相对接的电连接器。
33.每一个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座体及多列端子列。多列端子列布设于该绝缘座体,每一列端子列包括多个接地端子及多对差分信号端子对,该多个接地端子与该多对差分信号端子对沿一第一方向交替排列,该多列端子列沿一垂直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彼此相间隔地排列。该绝缘座体具有一底壁,该底壁具有平行该第一方向且位于相反两端的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该绝缘座体还具有彼此平行相间隔地突出于该底壁且介于该第一侧与该第二侧之间并沿该第一方向延伸呈长条形的多个凸条,该底壁与该多个凸条共同界定多个插槽,该绝缘座体具有两个沿该第一方向相互间隔的端子设置区,及一位于两个端子设置区之间的隔离区,每一个端子设置区的该多个凸条与该多个插槽沿该第二方向交替排列成一排,且其中一个端子设置区的该多个凸条在该第一方向上分别对应另一个端子设置区的该多个插槽。
34.在一些实施例中,互相对接的两个该电连接器的其中一个电连接器的该多个凸条分别对应地插置于另一个电连接器的该多个插槽内。
35.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由两个信号端子组成,该绝缘座体还具有设于该多个凸条在相邻插槽的壁面的多个分别容置该多个接地端子的接地端子槽及多个分别容置该多个信号端子的信号端子槽。
36.在一些实施例中,布设于其中一个端子设置区的对应该多列端子列用以发送信号,布设于另一个端子设置区的对应该多列端子列用以接收信号。
37.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绝缘座体的该第一侧及该第二侧各自形成有相邻的一防呆凸部及一防呆凹部。
38.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底壁具有平行该第二方向且位于相反两端的一第三侧及一第四侧,该绝缘座体还具有一形成于该第三侧且由该底壁突出的凸肋。
39.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凸肋延伸至该第一侧及该第二侧,该绝缘座体的该第一侧及
该第二侧各自形成有相邻的一防呆凸部及一防呆凹部,该防呆凹部位于该凸肋与该防呆凸部之间。
40.在一些实施例中,互相对接的两个该电连接器的其中一个电连接器的各该防呆凸部对接于另一个电连接器的对应的该防呆凹部,其中一个电连接器的该凸肋对接于另一个电连接器的该第四侧,且两个该电连接器的多个该防呆凸部与多个该凸肋相配合使周缘形成封闭。
41.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底壁具有平行该第二方向且位于相反两端的一第三侧及一第四侧,该绝缘座体还具有一形成于该第三侧且由该底壁突出的凸肋,该第一侧及该二侧沿该第一方向所取的长度短于该第三侧及该第四侧沿该第二方向所取的长度。
42.于是,本发明电连接器,包含一绝缘座体、至少三个差分信号端子组,及至少一第二接地端子。
43.至少三个差分信号端子组设于该绝缘座体且交错布设成基本平行的两列,其中两个差分信号端子组设于该两列中的一第一列,另一个差分信号端子组设于该两列中的一第二列且位于设在该第一列的该两个差分信号端子组之间,每一个差分信号端子组包括并排的一差分信号端子对及两个第一接地端子,该两个第一接地端子分别位于该差分信号端子对的两外侧。至少一第二接地端子布设于该绝缘座体且位于设在该第一列的该两个差分信号端子组之间,该第二接地端子与设在该第一列的该两个差分信号端子组的对应的该两个第一接地端子并面向设在该第二列的该差分信号端子组的该差分信号端子对。
44.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接地端子与相邻的对应的该两个第一接地端子相互连接并共用至少一尾部。
45.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在该第一列的该两个差分信号端子组沿一第一方向排列,该第一列与该第二列沿一垂直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彼此相间隔地排列,该绝缘座体具有一底壁,该底壁具有平行该第一方向且位于相反两端的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该绝缘座体还具有彼此平行相间隔地突出于该底壁且介于该第一侧与该第二侧之间并沿该第一方向延伸呈长条形的多个凸条,该底壁与该多个凸条共同界定多个插槽,该多个凸条与该多个插槽沿该第二方向交替排列。
46.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对差分信号端子对由两个信号端子组成,每一个信号端子具有一弹性接触部,每一个第一接地端子与该第二接地端子各自具有一弹性接触部,该绝缘座体还具有多个位置分别对应于该第一接地端子的弹性接触部与该第二接地端子的弹性接触部的凹陷避让部,及多个位置分别对应于多个该信号端子的多个该弹性接触部的凹陷避让部,每一个凸条在对应各该信号端子的该弹性接触部及/或对应该第二接地端子的该弹性接触部的对应该凹陷避让部内设置有一体延伸的凸块。
47.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绝缘座体的该第一侧及该第二侧各自形成有相邻的一防呆凸部及一防呆凹部。
48.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底壁具有平行该第二方向且位于相反两端的一第三侧及一第四侧,该绝缘座体还具有一形成于该第三侧且由该底壁突出的凸肋。
49.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凸肋延伸至该第一侧及该第二侧,该绝缘座体的该第一侧及该第二侧各自形成有相邻的一防呆凸部及一防呆凹部,该防呆凹部位于该凸肋与该防呆凸部之间。
50.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该电连接器与另一个构造相同的电连接器对接时,其中一个电连接器的各该防呆凸部对接于另一个电连接器的对应的该防呆凹部,其中一个电连接器的该凸肋对接于另一个电连接器的该第四侧,且两个该电连接器的多个该防呆凸部与多个该凸肋相配合使周缘形成封闭。
51.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绝缘座体具有两个沿该第一方向相互间隔的端子设置区,及一位于两个端子设置区之间的隔离区,每一个端子设置区的该多个凸条与该多个插槽沿该第二方向交替排列,且其中一个端子设置区的该多个凸条在该第一方向上分别对应另一个端子设置区的该多个插槽。
52.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列的排列方式是以一个第一接地端子、一个差分信号端子对、一个第一接地端子、一个第二接地端子、一个第一接地端子、一个差分信号端子对及一个第一接地端子沿一第一方向由左到右排列,而该第二列的排列方式是以一个第一接地端子、一个差分信号端子对及一个第一接地端子沿该第一方向由左到右排列,该第一列与该第二列沿一垂直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彼此相间隔地排列。
53.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在该第一列的该至少三个差分信号端子组沿一第一方向排列,该第一列与该第二列沿一垂直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彼此相间隔地排列,该绝缘座体具有平行该第一方向且位于相反两端的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平行该第二方向且位于相反两端的一第三侧及一第四侧,及一形成于该第三侧的凸肋,该第一侧与该二侧沿该第一方向所取的长度短于该第三侧及该第四侧沿该第二方向所取的长度。
54.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功效:能够降低相邻端子列之间的差分信号端子对的串音干扰,增加信号的完整性。此外,该凸肋能提升该绝缘座体在长度方向上的结构强度。藉此,能降低该绝缘座体在过锡炉的过程中产生翘曲变形,以提升该多列端子列的端子与电路板之间的焊接品质。
附图说明
55.本发明的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附图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56.图1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组合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立体图,说明两个电连接器互相对接;
57.图2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图;
58.图3是该第一实施例由另一视角观看的一立体分解图;
59.图4是该第一实施例的该电连接器的一俯视图;
60.图5是图4的一局部放大图;
61.图6是该第一实施例的该电连接器的一绝缘座体的一局部放大图;
62.图7是该第一实施例的该电连接器的该绝缘座体由另一视角观看的一局部放大图;
63.图8是该第一实施例的该电连接器的多列端子列中的一部分的一立体图;
64.图9是该第一实施例的该电连接器的该端子列的一前视图;
65.图10是该第一实施例的该电连接器的这些端子列中的一部分的一俯视图;
66.图11是沿图1中的xi-xi线所截取的一剖视图;
67.图12是图11的一局部放大图;
68.图13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组合的第二实施例的该电连接器的这些端子列中的一部分的一俯视图;
69.图14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组合的第三实施例的该电连接器的这些端子列中的一部分的一俯视图;及
70.图15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组合的第四实施例的该电连接器的这些端子列中的一部分的一俯视图。
71.附图标记说明:
72.100:电连接器
73.1:绝缘座体
74.10:锡球
75.11:底壁
76.111:第一侧
77.112:第二侧
78.113:第三侧
79.114:第四侧
80.115:第一接地端子槽
81.116:信号端子槽
82.117:第二接地端子槽
83.118:凹陷避让部
84.119:间隔肋
85.120:防呆凸部
86.121:防呆凹部
87.12:凸条
88.13:插槽
89.14:凸块
90.15:凸肋
91.2:第一接地端子
92.21:本体部
93.22、22’:弹性接触部
94.23、23’:尾部
95.30:差分信号端子组
96.3:差分信号端子对
97.4:信号端子
98.41:本体部
99.42:弹性接触部
100.43:尾部
101.5:第二接地端子
102.51:本体部
103.52:弹性接触部
104.53:尾部
105.6:第一接地端子
106.61:本体部
107.62:弹性接触部
108.63:尾部
109.7:第二接地端子
110.71:本体部
111.72:弹性接触部
112.73:尾部
113.74:连接部
114.8:接地端子
115.t:端子列
116.l1:第一列
117.l2:第二列
118.d1:第一方向
119.d2:第二方向
120.hb1:宽度
121.hb2:总体宽度
122.hc1:总体宽度
123.hc2:总体宽度
124.ht1:总体宽度
125.ht2:总体宽度
126.z1、z2:端子设置区
127.z3:隔离区
具体实施方式
128.参考图1、图2及图3,本发明电连接器组合的第一实施例,包含两个具有相同构造并互相对接的电连接器100,每一个电连接器100包括一绝缘座体1及多列布设于该绝缘座体1的端子列t。
129.参考图2、图4及图5,该绝缘座体1例如由塑胶的绝缘材质所制成并具有一底壁11,及多个设置于该底壁11的凸条12。该底壁11具有平行一第一方向d1且位于相反两端的一第一侧111及一第二侧112,以及平行一垂直该第一方向d1的第二方向d2且位于相反两端的一第三侧113及一第四侧114。该第一侧111及该二侧112沿该第一方向d1所取的长度短于该第三侧113及该第四侧114沿该第二方向d2所取的长度,使得该底壁11呈矩形状结构。这些凸条12彼此平行相间隔地突出于该底壁11且介于该第一侧111与该第二侧112之间并沿该第一方向d1延伸呈长条形。该底壁11与这些凸条12共同界定多个插槽13,这些凸条12与这些插槽13沿该第二方向d2交替排列。
130.每一列端子列t包括多个第一接地端子2及多对差分信号端子对3。这些第一接地端子2与这些差分信号端子对3沿该第一方向d1交替排列。在各该凸条12相邻该插槽13的壁
面设有对应的一列端子列t,使得这些端子列t沿该第二方向d2彼此相间隔地排列。
131.参考图6、图7、图8及图9,每一个第一接地端子2具有一用以与该绝缘座体1干涉的本体部21、三个彼此相间隔地由该本体部21延伸的弹性接触部22、22’,及三个彼此相间隔地由该本体部21延伸的尾部23、23’。这些尾部23、23’与这些弹性接触部22、22’分别由该本体部21的相反两侧延伸。以图8所示的方向,这些尾部23、23’由该本体部21底端往下直角弯折延伸并能露出该底壁11,各该尾部23、23’用以供一锡球10焊接。其中,该尾部23为一位于中间的中间尾部,而这些尾部23’分别间隔位于该尾部23相反侧,各该尾部23’为一邻近于该本体部21侧边的侧尾部。这些弹性接触部22、22’由该本体部21顶端往上延伸,其中,该弹性接触部22为一位于中间的中间弹性接触部,而这些弹性接触部22’分别间隔位于该弹性接触部22相反侧,各该弹性接触部22’为一邻近于该本体部21侧边的侧弹性接触部。
132.每一对差分信号端子对3由两个信号端子4组成,每一个信号端子4具有一用以与该绝缘座体1干涉的本体部41、一由该本体部41延伸的弹性接触部42,及一由该本体部41延伸的尾部43。该尾部43与该弹性接触部42分别由该本体部41的相反两侧延伸。以图8所示的方向,该尾部43由该本体部41底端往下直角弯折延伸并能露出该底壁11,用以供一锡球10焊接。该弹性接触部42由该本体部41顶端往上延伸。
133.在本第一实施例中,每一列端子列t还包括一个第二接地端子5。每一个第二接地端子5具有一用以与该绝缘座体1干涉的本体部51、一由该本体部51延伸的弹性接触部52,及一由该本体部51延伸的尾部53。该尾部53与该弹性接触部52分别由该本体部51的相反两侧延伸。以图8所示的方向,该尾部53由该本体部51底端往下直角弯折延伸并能露出该底壁11,用以供一锡球10焊接。该弹性接触部52由该本体部51往上延伸。
134.该绝缘座体1还具有设于这些凸条12在相邻插槽13的壁面的多个分别容置这些第一接地端子2的第一接地端子槽115、多个分别容置这些信号端子4的信号端子槽116、多个分别容置这些第二接地端子5的第二接地端子槽117,及多个位置分别对应于这些弹性接触部22、22’、42、52的凹陷避让部118。
135.每一个第一接地端子2是由下往上穿入对应的该第一接地端子槽115,藉由该本体部21与该绝缘座体1干涉,使得每一个第一接地端子2固定于对应的该第一接地端子槽115内。每一个信号端子4是由下往上穿入对应的该信号端子槽116,藉由该本体部41与该绝缘座体1干涉,使得每一个信号端子4固定于对应的该信号端子槽116内。每一个第二接地端子5是由下往上穿入对应的该第二接地端子槽117,藉由该本体部51与该绝缘座体1干涉,使得每一个第二接地端子5固定于对应的该第二接地端子槽117内。
136.参考图5及图10,在这些端子列t相邻的两个端子列t中,其中一列端子列t的排列方式是以一个第二接地端子5、一个差分信号端子对3、一个第一接地端子2、一个差分信号端子对3及一个第一接地端子2沿该第一方向d1由左到右排列,而另一列端子列t的排列方式是以一个第一接地端子2、一个差分信号端子对3、一个第一接地端子2、一个差分信号端子对3及一个第二接地端子5沿该第一方向d1由左到右排列。
137.在本第一实施例中,每一对差分信号端子对3的两本体部41在该第一方向d1上的一总体宽度hb2小于每一个第一接地端子2的该本体部21在该第一方向d1上的一宽度hb1。其中,该总体宽度hb2即两本体部41相对外侧之间的距离。在相邻的两个端子列t上,每一对差分信号端子对3的两本体部41在该第二方向d2上的正投影位于对应的该第一接地端子2
的该本体部21的宽度涵盖范围内。每一对差分信号端子对3的两弹性接触部42在该第一方向d1上的一总体宽度hc2小于每一个第一接地端子2的两弹性接触部22’在该第一方向d1上的一总体宽度hc1。其中,该总体宽度hc2即两弹性接触部42相对外侧之间的距离,而该总体宽度hc1即两弹性接触部22’相对外侧之间的距离。在相邻的两个端子列t上,每一对差分信号端子对3的两弹性接触部42在该第二方向d2上的正投影位于对应的该第一接地端子2的这些弹性接触部22’的宽度涵盖范围内,且每一个第一接地端子2位于中间的该弹性接触部22在该第二方向d2上的正投影位于对应的该差分信号端子对3的这些弹性接触部42的宽度涵盖范围内。每一对差分信号端子对3的两尾部43在该第一方向d1上的一总体宽度ht2小于每一个第一接地端子2的两尾部23’在该第一方向d1上的一总体宽度ht1。其中,该总体宽度ht2即两尾部43相对外侧之间的距离,而该总体宽度ht1即两尾部23’相对外侧之间的距离。在相邻的两个端子列t上,每一对差分信号端子对3的两尾部43在该第二方向d2上的正投影位于对应的该第一接地端子2的这些尾部23’的宽度涵盖范围内,且每一个第一接地端子2位于中间的该尾部23在该第二方向d2上的正投影位于对应的该差分信号端子对3的这些尾部43的宽度涵盖范围内。
138.每一个第一接地端子2藉由位于中间的该弹性接触部22在该第二方向d2上的正投影位于对应的该差分信号端子对3的这些弹性接触部42的宽度涵盖范围内,以及位于中间的该尾部23在该第二方向d2上的正投影位于对应的该差分信号端子对3的这些尾部43的宽度涵盖范围内的设计方式,使得每一对差分信号端子对3与相邻端子列t中对应的该第一接地端子2耦合时的耦合量能够主要集中在中间的该弹性接触部22及中间的该尾部23上,能进一步地降低位于侧边的这些弹性接触部22’及这些尾部23’的耦合量,而不易对与这些弹性接触部22’及这些尾部23’位于同一端子列t且相邻的两个差分信号端子对3造成串音干扰。
139.由于每一个第二接地端子5的该本体部51在该第一方向d1上的宽度小于每一个第一接地端子2的该本体部21在该第一方向d1上的该宽度hb1,因此,藉由把该第二接地端子5设在每一列端子列t中相邻于对应的该差分信号端子对3且位于最外侧的末端位置,能够缩小每一列端子列t在该第一方向d1上的整体宽度以及该绝缘座体1在该第一方向d1上的整体宽度,从而能缩小该电连接器100的整体体积。
140.参考图5、图6及图7,每一个凸条12在对应各该信号端子4的该弹性接触部42及对应各该第一接地端子2的位于中间的该弹性接触部22的对应该凹陷避让部118内设置有一体延伸的凸块14,藉此,能增加该绝缘座体1在相邻的两个端子列t中每一对差分信号端子对3的这些弹性接触部42与对应的该第一接地端子2的位于中间的该弹性接触部22之间的绝缘塑胶含量,以提升这些弹性接触部42与该弹性接触部22之间的耦合效果,藉此增加每一对差分信号端子对3耦合到相邻端子列t的对应的该第一接地端子2的位于中间的该弹性接触部22的耦合量,能进一步地降低每一对差分信号端子对3耦合到相邻端子列t的对应的该第一接地端子2的位于侧边的这些弹性接触部22’的耦合量。
141.需说明的是,通过在对应该弹性接触部42、22的对应该凹陷避让部118内同时设置凸块14的方式,增加这些弹性接触部42、22之间的绝缘塑胶含量,从而能使耦合效果较佳。当然,本第一实施例的该凸块14设置方式也可依需求而有下述不同的变化,不以前述方式为限:
142.其中一种方式是每一个凸条12只在对应各该信号端子4的该弹性接触部42的对应该凹陷避让部118内设置凸块14。
143.另外一种方式是每一个凸条12只在对应各该第一接地端子2的位于中间的该弹性接触部22的对应该凹陷避让部118内设置凸块14。
144.参考图4,该绝缘座体1具有两个沿该第一方向d1相互间隔的端子设置区z1、z2,及一位于两个端子设置区z1、z2之间的隔离区z3。每一个端子设置区z1、z2的这些凸条12与这些插槽13沿该第二方向d2交替排列成一排,且其中一个端子设置区z1的这些凸条12在该第一方向d1上分别对应另一个端子设置区z2的这些插槽13。在本第一实施例中,布设于其中一个端子设置区z1的对应这些端子列t用以发送信号,布设于另一个端子设置区z2的对应这些端子列t用以接收信号,藉由该隔离区z3将两个端子设置区z1、z2分开,能有更好的近端串扰隔离度,以提高信号的完整性。
145.参考图2、图4及图11,该绝缘座体1的该第一侧111及该第二侧112各自形成有相邻的一防呆凸部120及一防呆凹部121。每一个电连接器100的各该防呆凸部120用以对接于另一个电连接器100的对应的该防呆凹部121。该绝缘座体1还具有一形成于该第三侧113且由该底壁11突出的凸肋15,该凸肋15沿该第二方向d2延伸并呈长肋形。每一个电连接器100的该凸肋15用以对接于另一个电连接器100的该第四侧114。在本第一实施例中,该凸肋15延伸至该第一侧111及该第二侧112,且各该防呆凹部121位于该凸肋15与对应的该防呆凸部120之间。
146.参考图1、图2及图11,欲将两个电连接器100对接时,先将其中一个电连接器100的这些防呆凸部120分别对齐于另一个电连接器100的这些防呆凹部121上方。随后,将其中一个电连接器100朝另一个电连接器100移动并对接于其上。当两电连接器100对接在一起时,其中一个电连接器100的这些防呆凸部120分别对接并插置于另一个电连接器100的这些防呆凹部121,其中一个电连接器100的该凸肋15对接于另一个电连接器100的该第四侧114且这些电连接器100的这些防呆凸部120与这些凸肋15相配合使周缘形成封闭,其中一个电连接器100的这些凸条12分别插置并对接于另一个电连接器100的这些插槽13。
147.每一个电连接器100藉由这些防呆凸部120及这些防呆凹部121的设计,能防止这些电连接器100对接时产生错插的情形,并能使这些凸条12分别准确地插置并对接于这些插槽13内。
148.每一个电连接器100藉由该凸肋15延伸至该第一侧111及该第二侧112并与这些防呆凸部120相间隔的方式,使得其中一个电连接器100的各该防呆凸部120插置于另一个电连接器100的对应该防呆凹部121时,能在该第一方向d1上被对应的该防呆凸部120及该凸肋15所挡止,以防止两电连接器100沿该第一方向d1晃动以提升对接后的稳固性。此外,这些凸肋15能与这些防呆凸部120相配合以构成一封闭式的外周壁结构,藉此,能对这些端子列t起到保护作用,以防止这些端子列t的端子被外部工具误触而受损。再者,由于该绝缘座体1的该第三侧113及该第四侧114沿该第二方向d2所取的长度大于该第一侧111及该第二侧112沿该第一方向d1所取的长度,因此,通过该凸肋15由该底壁11突出并形成于该第三侧113,能提升该绝缘座体1在长度方向上的结构强度。藉此,能降低该绝缘座体1在过锡炉的过程中产生翘曲变形,以提升这些端子列t的端子与电路板之间的焊接品质。
149.参考图8、图11及图12,当两电连接器100对接在一起时,两电连接器100相对应的
这些第一接地端子2、相对应的这些信号端子4以及相对应的这些第二接地端子5相互对接。其中,两个互相对接的对应这些第一接地端子2以三个这些弹性接触部22、22’互相对接且各个相对接的弹性接触部22、22’形成两个接触点,三个相对接的弹性接触部22、22’共形成有六个接触点。两个互相对接的对应这些信号端子4以该弹性接触部42互相对接且形成两个接触点。两个互相对接的对应这些第二接地端子5以该弹性接触部52互相对接且形成两个接触点。具体而言,互相对接的其中一第一接地端子2的各弹性接触部22、22’与另一第一接地端子2的该本体部21相接触以形成一接触点,使得两个相对接的第一接地端子2之间共有六个接触点,藉此,确保两个相对接的第一接地端子2能够维持稳定地电连接。互相对接的其中一信号端子4的该弹性接触部42与另一信号端子4的该本体部41相接触以形成一接触点,使得两个相对接的信号端子4之间共有两个接触点,藉此,确保两个相对接的信号端子4能够维持稳定地电连接。互相对接的其中一第二接地端子5的该弹性接触部52与另一第二接地端子5的该本体部51相接触以形成一接触点,使得两个相对接的第二接地端子5之间共有两个接触点,藉此,确保两个相对接的第二接地端子5能够维持稳定地电连接。
150.参考图13,本发明电连接器组合的第二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大致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差异处在于端子数量及其排列方式。
151.在本第二实施例中,各该电连接器100包含至少三个差分信号端子组30,这些差分信号端子组30设于该绝缘座体1(如图4所示)且交错布设成基本平行的两列,其中两个差分信号端子组30设于这些列中的一第一列l1并沿该第一方向d1排列,另一个差分信号端子组30设于这些列中的一第二列l2且位于设在该第一列l1的这些差分信号端子组30之间。该第一列l1与该第二列l2沿该第二方向d2彼此相间隔地排列。每一个差分信号端子组30包括并排的一差分信号端子对3及两个第一接地端子6,这些第一接地端子6分别位于该差分信号端子对3的两外侧。
152.各该电连接器100还包含至少一第二接地端子7,该第二接地端子7布设于该绝缘座体1且位于设在该第一列l1的这些差分信号端子组30之间,该第二接地端子7相邻于这些差分信号端子组30的两个对应这些第一接地端子6并面向设在该第二列l2的该差分信号端子组30的该差分信号端子对3。
153.该第一列l1的端子排列方式是以一个第一接地端子6、一个差分信号端子对3、一个第一接地端子6、一个第二接地端子7、一个第一接地端子6、一个差分信号端子对3及一个第一接地端子6沿该第一方向d1由左到右排列,而该第二列l2的端子排列方式是以一个第一接地端子6、一个差分信号端子对3及一个第一接地端子6沿该第一方向d1由左到右排列。
154.在本第二实施例中,每一个第一接地端子6的结构及该第二接地端子7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该第二接地端子5(如图9所示)的结构类似,每一个第一接地端子6及该第二接地端子7各自具有一本体部61、71、一弹性接触部62、72,及一尾部63、73。
155.在该第一列l1的该第二接地端子7的该弹性接触部72在该第二方向d2上的正投影位于对应的该差分信号端子对3的这些弹性接触部42的宽度涵盖范围内,该第二接地端子7的该尾部73在该第二方向d2上的正投影位于对应的该差分信号端子对3的这些尾部43的宽度涵盖范围内。藉此,使得该第二列l2的该差分信号端子对3与相邻的该第一列l1中的该第二接地端子7及位在该第二接地端子7相反侧的两第一接地端子6耦合时的耦合量能够主要集中在该第二接地端子7的该弹性接触部72及该尾部73上,能够降低设在该第一列l1与该
第二列l2的差分信号端子对3的串音干扰。
156.需说明的是,在本第二实施例的其他实施例中,每一个第一接地端子6的结构及该第二接地端子7的结构也可与第一实施例的该第一接地端子2(如图9所示)的结构类似,使得每一个第一接地端子6及该第二接地端子7各自具有多个弹性接触部及多个尾部。此外,各该电连接器100的该差分信号端子组30数量及该第二接地端子7数量也可为多个,通过在该第二列l2相反于该第一列l1的一侧沿该第二方向d2重复布设该第一列l1的端子及该第二列l2的端子,便能和第一实施例一样布设出多列端子列t。
157.参考图14,本发明电连接器组合的第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大致与第二实施例相同,差异处在于端子数量及其排列方式。
158.在本第三实施例中,这些差分信号端子组30数量是以四个为例,该第二接地端子7数量是以两个为例。该第一列l1的端子排列方式与第二实施例相同。该第二列l2的端子排列方式是以一个第一接地端子6、一个差分信号端子对3、一个第一接地端子6、一个第二接地端子7、一个第一接地端子6、一个差分信号端子对3及一个第一接地端子6沿该第一方向d1由左到右排列。
159.参考图15,本发明电连接器组合的第四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大致与第二实施例相同,差异处在于端子的结构。
160.在本第四实施例中,该第二接地端子7还具有两个分别凸设于该本体部71相反侧的连接部74,这些连接部74一体地分别连接相邻的两个对应这些第一接地端子6的这些本体部61,藉此,以共同构成一与第一实施例的该第一接地端子2(如图9所示)结构相同的接地端子8。
161.需说明的是,在本第四实施例的其他实施例中,该接地端子8的该尾部63、73数量也可为一个或两个,使相互连接的该第二接地端子7与这些第一接地端子6共用一个尾部或两个尾部。
162.综上所述,藉由第一实施例的每一个第一接地端子2的该弹性接触部22及该尾部23设计以及藉由第二、三、四实施例的该第二接地端子7的该弹性接触部72及该尾部73设计,能够降低相邻端子列t之间的差分信号端子对3的串音干扰,增加信号的完整性。此外,该凸肋15能提升该绝缘座体1在长度方向上的结构强度。藉此,能降低该绝缘座体1在过锡炉的过程中产生翘曲变形,以提升这些端子列t的端子与电路板之间的焊接品质,故确实能达成本发明的目的。
163.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发明权利要求及专利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