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垂直场板保护的SiC基槽栅MOSFET结构

文档序号:26841706发布日期:2021-10-08 23:03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垂直场板保护的SiC基槽栅MOSFET结构
一种具有垂直场板保护的sic基槽栅mosfet结构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垂直场板保护的sic基槽栅mosfet器件结构。


背景技术:

2.当今电子设备的发展趋势是高效、节能、小型化,这就要求作为电能转化与处理的核心——功率半导体开关器件,具有更高的阻断能力、更低的导通损耗、更快的开关速度、更好的热稳定性。硅基功率半导体器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器件特性已经接近材料极限,这极大地限制了电子设备进一步优化的提升空间。以碳化硅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因其禁带宽度宽(3.0ev以上)、临界击穿电场大、稳定工作温度高等优点,成为高温、高频、大功率及抗辐射等极端应用领域极具发展潜力的半导体材料。而sic功率mosfet具有输入阻抗高、开关速度快、工作频率高、耐高压等诸多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开关稳压电源、高频以及功率放大器等方面,是推动“新能源革命”的“绿色先锋”,在高速铁路、混合动力汽车、智能高压直流输电等的高功率应用场合更是被寄予厚望。
3.槽栅mosfet与平面栅mosfet相比,因没有寄生jfet区、且随着工艺技术的进步,非常容易集成高密度元胞,因此具有更低的通态电阻,是中低压大功率mos场效应管发展的主流结构。但与硅基器件相比,sic器件具有更高的临界击穿电场,这就导致槽栅mosfet阻断态,槽底角隅处氧化层内的电场非常高,接近二氧化硅临界击穿电场,对栅可靠性影响巨大,为此,优化结构,改善栅槽角隅处电场分布,是器件设计者非常关注的问题。
4.1998年,j.tan等人报导的增强型4h

sic umosfet结构,采用p埋层来降低槽底部栅氧化层电场以及用csl层来降低jfet区电阻;2012年,rohm公司报导了4h

sic双槽mosfet,该结构首次提出了双槽的设计理念,利用一个专门的金属槽注入p埋层来屏蔽指向栅槽氧化层的电场线,提高器件的可靠,但其双槽深度相同;2017年,infineon公司报导了一种4h

sic非对称槽栅mosfet,该结构采用单沟道非对称的设计理念,有效地利用了面高沟道迁移率的特点,降低了沟道电阻。高能离子注入形成的深p
+
在对栅氧化层进行良好保护的同时还能够有效较低饱和电流,提高器件短路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的mosfet结构,使用这种结构,在不增加器件制备难度的基础上,可以改善栅可靠性。
6.本发明主要通过深槽群的设计,利用垂直偏置场板对电场的改善作用,降低栅槽角隅处的电场强度。
7.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8.本发明与普通槽栅结构最大的区别是增加了深槽群,见附图1。自下而上依次为漏极金属化电极层,n
+
碳化硅衬底层1,在器件制备过程中,它具有约400微米的厚度和约10
19
cm
‑3的掺杂浓度;与衬底层邻接的是第一层碳化硅外延层2,它的厚度与掺杂浓度随器
件的耐压不同而变化,例如对1700v的sic mosfet,厚度约为15至20微米,掺杂浓度为5
×
10
15
cm
‑3。邻接外延层2的是具有深槽群10和槽栅mos结构的第二层碳化硅外延层3,该外延层的掺杂浓度控制在1
‑5×
10
16
cm
‑3范围,厚度为4到12微米。贯穿第二碳化硅外延层的深槽,通过热氧化和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形成一层厚度为0.2至1微米的二氧化硅介质层,再通过常规工艺进行掺杂多晶填充。第二层碳化硅外延层表面是槽栅mos结构,它由栅槽网络6、p型碳化硅体区4、n
+
碳化硅源区7和背栅短路区8组成。深槽10与栅槽6同轴相似,深槽外边

栅槽内边间距11均匀相等,且控制在1

3微米之间。深槽比栅槽深2

10微米,深槽内掺杂多晶与源电极相连,构成垂直场板。栅槽网络结构包括厚度为500

800埃的绝缘栅介质层5、浅槽多晶硅6,按常规槽栅工艺制备。浅槽多晶网络,在栅焊盘处通过栅极金属引出电极。
9.本发明采用栅槽网络包围深槽群方案,不仅适用于条形元胞,也适用于长方形、圆形、椭圆形等多种形状的元胞结构。
10.本发明提出的具有垂直场板保护的sic基槽栅mosfet结构,其特点在于栅槽网络附近均布局了深槽群,当器件工作在阻断态时,与源极相连的深槽多晶,起场板作用,可以改善电场分布,降低器件栅槽角隅处的电场强度,降低器件开关过程对栅氧的冲击,提高了mos器件栅可靠性,改善了器件长期稳定性。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发明的三维截面结构示意图。
12.图中:1——碳化硅n
+
衬底;2——第一层碳化硅外延层n1;3——第二层碳化硅外延层n2;4——p型碳化硅体区;5——栅槽二氧化硅介质层;6——栅槽掺杂多晶硅;7——碳化硅n
+
源区;8——碳化硅p
+
背栅短路区;9——深槽二氧化硅介质层;10——深槽掺杂多晶硅;11——栅槽与深槽间距。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对本发明进行描述。
14.实施例
15.本实施例是一款具有垂直场板保护的1200v碳化硅基槽栅mosfet,结构见图1。在其结构中,除了体现本发明特征的深槽群10外,其他与常规槽栅mosfet器件结构相同:自下而上依次为漏极金属化电极层,n
+
碳化硅衬底层1,在器件制备过程中,它具有约400微米的厚度和约10
19
cm
‑3的掺杂浓度;与衬底层邻接的是第一层碳化硅外延层2,它的厚度厚度约为8微米或者10微米,掺杂浓度为1
×
10
16
cm
‑3。邻接外延层2的是具有深槽群10和槽栅mos结构的第二层碳化硅外延层3,该外延层的掺杂浓度选为5
×
10
16
cm
‑3,厚度为7微米。深槽形貌与元胞相同为六角形,六角形边长3微米。深槽槽深为7微米,先通过热氧化生成500埃氧化层,之后再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形成一层总厚度为1微米的二氧化硅介质层。掺杂多晶填充按常规工艺制备。碳化硅表面槽栅mos结构,由栅槽网络6、p型碳化硅体区4、n
+
碳化硅源区7和背栅短路区8组成。栅槽6与深槽10同轴并且形状相似也为六角形,深槽外边

栅槽内边间距11均匀相等,为1.5微米。深槽内掺杂多晶与源电极相连,构成垂直场板。栅槽网络氧化层5的厚度为500埃到800埃、填充的掺杂多晶按6,按常规槽栅工艺制备。浅槽多晶网络,在栅焊盘处通过栅极金属引出电极。
16.本实施例的实现方法与常规槽栅mosfet制备技术基本相同,包括衬底外延(1次两层)、深槽光刻与刻蚀、牺牲氧化、牺牲氧化层去除、深槽氧化、深槽二氧化硅沉积、深槽多晶淀积,栅槽光刻与刻蚀、牺牲氧化、牺牲氧化层去除、栅氧化、多晶填充与回刻、p型体区注入与扩散、n型源区注入与扩散、隔离氧沉积、引线孔光刻与刻蚀、溅射源极金属、金属反刻、沉积钝化层、刻压焊盘背面金属溅射、合金等。
17.按照该工艺制备的样品,在漏极加压900v,栅极加压15v的条件下,开关冲击2000次,器件正常,阈值电压和栅漏电流无明显退化。
18.本例的工作原理是:
19.栅槽网络附近均布局了深槽群,当器件工作在阻断态时,与源极相连的深槽多晶,起场板作用,可以改善电场分布,降低器件栅槽角隅处的电场强度,降低器件开关过程对栅氧的冲击,提高了mos器件栅可靠性,改善了器件长期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