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670152发布日期:2021-09-17 22:24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2.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由于其轻薄、可弯曲、功耗低、色域广、对比度高等优点,被列为极具发展前景的下一代显示技术。coe(color filter on encapsulationlayer,在薄膜封装上形成彩色膜)是指在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薄膜封装上形成彩色膜,以降低强光下显示面板的反射率。相关技术中,具有coe结构的显示面板的亮度衰减较大,因此如何降低显示面板的亮度衰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以降低显示面板的亮度衰减。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4.本技术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5.衬底基板;
6.像素界定层和发光层,所述像素界定层和所述发光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发光层包括间隔分布的多个发光单元;
7.封装层,所述封装层覆盖所述像素界定层和所述发光层;
8.偏振膜层,所述偏振膜层位于所述封装层的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偏振膜层具有间隔设置的多个中空区;
9.彩膜层,所述彩膜层位于所述封装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彩膜层包括覆盖所述多个中空区的多个色阻块,所述多个发光单元分别位于所述多个色阻块在所述发光层上的正投影内。
1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偏振膜层包括位于所述封装层的一侧且沿远离所述封装层的方向依次分布的第一光配向膜层、第一相位差膜层、第二光配向膜层、第二相位差膜层、第三光配向膜层及宾主液晶层。
1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宾主液晶层由二色性染料及聚合性液晶制作。
1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发光单元包括多个红光发光单元、蓝光发光单元及绿光发光单元,所述多个色阻块包括多个红色阻块、蓝色阻块及绿色阻块,所述多个红光发光单元分别位于所述多个红色阻块在所述发光层上的正投影内,所述多个蓝光发光单元分别位于所述多个蓝色阻块在所述发光层上的正投影内,所述多个绿光发光单元分别位于所述多个绿色阻块在所述发光层上的正投影内。
13.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14.薄膜晶体管阵列层,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层位于所述发光层远离所述封装层的一侧。
15.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层包括位于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且沿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依次分布的阳极层、有机发光层和阴极层。
16.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所述制作方法包括:
17.在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像素界定层和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包括间隔分布的多个发光单元;
18.对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进行封装,形成封装层;
19.在所述封装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偏振膜层,所述偏振膜层具有间隔设置的多个中空区;
20.在所述封装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彩膜层,所述彩膜所述彩膜层包括覆盖所述多个中空区的多个色阻块,所述多个发光单元分别位于所述多个色阻块在所述发光层上的正投影内。
2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封装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偏振膜层的步骤包括:
22.在所述封装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第一光配向膜层;
23.在所述第一光配向膜层远离所述封装层的一侧形成第一相位差膜层;
24.在所述第一相位差膜层远离所述第一光配向膜层的一侧形成第二光配向膜层;
25.在所述第二光配向膜层远离所述第一相位差膜层的一侧形成第二相位差膜层;
26.在所述第二相位差膜层远离所述第二光配向膜层的一侧形成第三光配向膜层;
27.在所述第三光配向膜层远离所述所述第二相位差膜层的一侧形成宾主液晶层。
28.本技术实施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
29.本技术实施例有益效果:
3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该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像素界定陈、发光层、封装层、偏振膜层及彩膜层。其中,发光层具有间隔分布的多个发光单元。封装层覆盖于像素界定层和发光层上,以对像素界定层及发光层进行封装。偏振膜层及彩膜层位于封装层上,偏振膜层具有间隔设置的多个中空区,彩膜层具有多个色阻块,多个色阻块分别覆盖多个中空区。且多个色阻块分别与发光层的多个发光单元一一对应,以使每一发光单元产生的光能够更好的透过与其对应的色阻块,提升显示面板的透光率。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封装层上设置有偏振膜层及彩膜层,偏振膜层能够降低显示面板的反射率,且偏振膜层对光的吸收率较低且光的透过率较高,从而降低了显示面板的亮度衰减。
31.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或方法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实施例。
33.图1为带有coe结构的显示面板与带有pol结构的显示面板的亮度衰减仿真图;
34.图2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结构图;
35.图3为沿图2中a

a方向的剖面图;
36.图4为图3中b区域的放大图;
37.图5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与带有pol结构的显示面板的亮度衰减仿真图;
38.图6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偏振膜层的结构图;
39.图7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显示面板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40.附图标号:100

显示面板;1

衬底基板;2

像素界定层;3

发光层;301
‑ꢀ
发光单元;3011

阳极层;3012

有机发光层;3013

阴极层;4

封装层;401

第一无机封装层;402

有机封装层;403

第二无机封装层;5

偏振膜层;501

第一光配向膜层;502

第一相位差膜层;503

第二光配向膜层;504

第二相位差膜层;505

第三光配向膜层;506

宾主液晶层;6

彩膜层;601

色阻块;7

薄膜晶体管阵列层;701

缓冲层;702

有源层;703

第一栅极绝缘层;704

第一金属层;7041

栅极;705

第二栅极绝缘层;706

层间绝缘层;707

第二金属层; 7071

源极;7072

漏极;708

钝化层。
具体实施方式
4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基于本技术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42.相关技术中,为降低强光下显示面板的反射率,在显示面板上覆盖coe (color filter on encapsulation layer,在薄膜封装上形成彩色膜)结构,coe 结构包括位于显示面板的薄膜封装层上的bm(black matrix,黑矩阵)和彩膜层。其中,彩膜层包括多个由bm间隔开的色阻块。而由于bm对光的吸收率较高,因此在带有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的视角大于特定角度,如40
°
时,bm的遮挡导致显示面板的亮度衰减较大。具体的,将具有coe结构的显示面板的亮度衰减情况与具有pol(polarizer,偏光片)结构的显示面板的亮度衰减情况进行对比,如图1所示,当显示装置的视角大于40
°
时,具有coe结构的显示面板的亮度衰减明显大于带有pol结构的显示面板。
43.为降低显示面板的亮度衰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进行说明。其中,显示面板可以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或光致发光显示面板。在该显示面板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情况下,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可以为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或qled(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s,量子点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在该显示面板为光致发光显示面板的情况下,光致发光显示面板可以为量子点光致发光显示面板。
44.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显示面板100包括衬底基板1、像素界定层2、发光层3、封装层4、偏振膜层5及彩膜层6。其中,像素界定层2和发光层3位于衬底基板1的一侧,发光层3包括间隔分布的多个发光单元301。封装层4覆盖像素界定层2和发光层3。偏振膜层5位于封装
层4的远离衬底基板1的一侧,偏振膜层5 具有间隔设置的多个中空区。彩膜层6位于封装层4远离衬底基板1的一侧,彩膜层6包括覆盖多个中空区的多个色阻块601,多个发光单元301分别位于多个色阻块601在发光层3上的正投影内。
4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中,发光层3具有间隔分布的多个发光单元301。封装层4覆盖于像素界定层2和发光层3上,以对像素界定层2及发光层3 进行封装。偏振膜层5及彩膜层6位于封装层4上,偏振膜层5具有间隔设置的多个中空区,彩膜层6具有多个色阻块601,多个色阻块601分别覆盖多个中空区。且多个色阻块601分别与发光层3的多个发光单元301一一对应,以使每一发光单元301产生的光能够更好的透过与其对应的色阻块601,提升显示面板100的透光率。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中,封装层4上设置有偏振膜层5及彩膜层6,偏振膜层5能够降低显示面板100的反射率,且偏振膜层5对光的吸收率较低且光的透过率较高,从而降低了显示面板100的亮度衰减。
46.具体的,如图5所示,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的亮度衰减的情况与具有pol结构的显示面板的亮度衰减情况的对比图。其中,横坐标为具有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的视角,单位为
°
,纵坐标为亮度衰减比例。由图5可知,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的亮度衰减值与具有pol结构的显示面板的亮度衰减值大致相等,由此可知,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的亮度衰减较低。
47.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像素界定层2用于将发光层3中的多个发光单元301分隔开来。具体的,像素界定层2可以通过自身的凹槽结构形成多个子像素区域,多个有机发光单元301置于多个子像素区域内。
48.此外,多个发光单元301分别位于多个色阻块601在发光层3上的正投影内,也就是,发光层3上的每一发光单元301都与彩膜层6上的一个色阻块601对应。具体的,每一发光单元301都与一个色阻块601的位置相同、形状相同且颜色相同,基于此,每一发光单元301产生的光能够很好地经过与其位置、颜色及形状相同的色阻块601透出,使得显示面板100的透光性较好。其中,多个色阻块 601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矩形、菱形及椭圆形等。
49.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发光单元301的颜色可以包括红、绿、蓝三原色,相对应的,多个色阻块601的颜色也可以包括红、绿、蓝三原色。具体的,多个发光单元301包括多个红光发光单元、蓝光发光单元及绿光发光单元,多个色阻块601包括多个红色阻块、蓝色阻块及绿色阻块,多个红光发光单元分别位于多个红色阻块在发光层上的正投影内,多个蓝光发光单元分别位于多个蓝色阻块在发光层3上的正投影内,多个绿光发光单元分别位于多个绿色阻块在发光层3上的正投影内。即每一色阻块601的颜色、形状及位置均与位于该色阻块 601下方的一个发光单元301相对应,使得发光单元301产生的特定颜色的光能够很好地经过与其位置、颜色及形状相同的色阻块601透出,使得显示面板100 的透光性较好。
50.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偏振膜层5包括位于封装层4的一侧且沿远离封装层4的方向依次分布的第一光配向膜层501、第一相位差膜层502、第二光配向膜层503、第二相位差膜层504、第三光配向膜层505及宾主液晶层506。
51.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光配向膜层501、第二光配向膜层503及第三光配向膜层505均用于使位于其上方的液晶能够定向排列。其中,第一光配向膜层501 的配向角可以为75
°
,第二光配向膜层503的配向角可以为15
°
,第三光配向膜层 505的配向角可以为0
°
。其中,第一光配向膜层501、第二光配向膜层503及第三光配向膜层505的配向角也可根据实际
需求进行调整,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此外,第一光配向膜层501、第二光配向膜层503及第三光配向膜层505的均可以为pi(polyimide,聚酰亚胺)膜。
52.第一相位差膜层502及第二相位差膜层504用于对经过第一相位差膜层502 及第二相位差膜层504的线偏振光进行转换,使线偏振光转换为椭圆偏振光或圆偏振光。其中,第一相位差膜层502可以为四分之一波长相位差膜层,第二相位差膜层504可以为二分之一相位差膜层。此外,在第一光配向膜层501的配向角为75
°
时,在第一光配向膜层501的作用下,位于其上方的第一相位差膜层 502的慢轴为75
°
。在第二光配向膜层503的配向角为15
°
时,在第二光配向膜层 503的作用下,位于其上方的第二相位差膜层504的慢轴为15
°

53.一些实施例中,宾主液晶层506由二色性染料及聚合性液晶制作。其中,二色性染料能够吸收平行于其吸收轴方向的光,且使垂直于其吸收轴方向的光透过。其中,在第三光配向膜层505上形成宾主液晶层506的过程可以为:将二色性染料及聚合性液晶的混合物涂覆在第三光配向膜层505上后,可以通过紫外线照射使二色性染料及聚合性液晶的混合物固化,形成宾主液晶层506。此外,还可以将二色性染料通过支链嫁接的方式连接于聚合性液晶上,形成宾主液晶层506。其中,宾主液晶层506的吸收轴角度与位于其下方的第三光配向膜层505的配向角相关。具体的,当第三光配向膜层505的配向角为0
°
时,宾主液晶层506的吸收轴可以为0
°

54.本技术实施例中,将偏振膜层5覆盖于显示面板100的封装层4上,偏振膜层5能够降低强光下显示面板100的反射率。此外,偏振膜层5对光的吸收率较低且光的透过率较高,降低了显示面板100的亮度衰减。其中,偏振膜层5结构还可以为其他的现有技术中已有的结构,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55.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显示面板100还包括薄膜晶体管阵列层7,薄膜晶体管阵列层7位于发光层3的远离封装层4的一侧。
56.本技术实施例中,薄膜晶体管阵列层7具有多个薄膜晶体管器件。其中,薄膜晶体管阵列层7可以为顶栅结构,薄膜晶体管阵列层7也可以为底栅结构或双栅结构,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如图4所示,以薄膜晶体管阵列层7为底栅结构为例,薄膜晶体管阵列层7包括层叠设置的缓冲层701、有源层702、第一栅极绝缘层703、第一金属层704、第二栅极绝缘层705、层间绝缘层 706、第二金属层707、钝化层708,其中,第一金属层704包括栅极7041,第二金属层707包括源极7071和漏极7072,源极7071及漏极7072通过过孔与有源层 702连接。
57.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发光层3包括位于衬底基板1的一侧且沿远离衬底基板1的方向依次分布的阳极层3011、有机发光层3012和阴极层3013。
58.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每一发光单元301的阳极层3011及有机发光层3012由像素界定层2分隔开,而各发光单元301的阴极层3013或一些发光单元301的阴极层3013可以连为一体从而具有等电势。有机发光层3012可以通过蒸镀的方式形成,有机发光层3012可以包括层叠设置的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等。
59.此外,封装层4可以为薄膜封装层。如图4所示,封装层4可以包括沿远离发光层3的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无机封装层401、有机封装层402和第二无机封装层403,从而通过布置多层封装来提高现实面板的封装效果。
60.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100的制作方法,如图7所示,该制作方法包
括以下步骤。
61.步骤s701,在衬底基板1的一侧形成像素界定层2和发光层3,发光层3包括间隔分布的多个发光单元301。
62.步骤s702,对衬底基板1的一侧进行封装,形成封装层4。
63.步骤s703,在封装层4远离衬底基板1的一侧形成偏振膜层5,偏振膜层5具有间隔设置的多个中空区。
64.步骤s704,在封装层4远离衬底基板1的一侧形成彩膜层6,彩膜层6包括覆盖多个中空区的多个色阻块601,多个发光单元301分别位于多个色阻块601在发光层3上的正投影内。
65.通过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的制作方法制作的显示面板100中,封装层4覆盖于像素界定层2和发光层3上,以对像素界定层2及发光层3进行封装。偏振膜层5及彩膜层6位于封装层4上,偏振膜层5具有间隔设置的多个中空区,彩膜层6具有多个色阻块601,多个色阻块601分别覆盖多个中空区。且多个色阻块601分别与发光层3的多个发光单元301一一对应,以使每一发光单元 301产生的光能够更好的透过与其对应的色阻块601,提升显示面板100的透光率。通过上述方法制作的显示面板100中,封装层4上设置有偏振膜层5及彩膜层6,偏振膜层5能够降低显示面板100的反射率,且偏振膜层5对光的吸收率较低且光的透过率较高,从而降低了显示面板100的亮度衰减。
66.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703可以细化为以下步骤。
67.步骤一,在封装层4远离衬底基板1的一侧形成第一光配向膜层501。
68.步骤二,在第一光配向膜层501远离封装层4的一侧形成第一相位差膜层 502。
69.步骤三,在第一相位差膜层502远离第一光配向膜层501的一侧形成第二光配向膜层503。
70.步骤四,在第二光配向膜层503远离第一相位差膜层502的一侧形成第二相位差膜层504。
71.步骤五,在第二相位差膜层504远离第二光配向膜层503的一侧形成第三光配向膜层505。
72.步骤六,在第三光配向膜层505远离第二相位差膜层504的一侧形成宾主液晶层506。
73.本技术实施例中,为便于描述,下面将第一光配向膜层501、第二光配向膜层503及第三光配向膜层505统称为光配向膜层,将第一相位差膜层502及第二相位差膜层504统称为相位差膜层。其中,形成各光配向膜层的过程为:涂覆光配向膜层,然后对将光配向膜层进行固化,然后通过紫外线光照使光配向膜层具有特定的配向角。其中,光配向膜层的固化温度范围可以为85℃至140℃,从而对显示面板100中的发光层3进行保护。形成各相位差膜层的过程为:在位于其下方的光配向膜层上涂覆特定波长相位差的聚合性液晶,然后通过紫外线照射使其固化,形成相位差膜层。宾主液晶层506的制作过程为:在第三光配向膜层505上涂覆二色性染料及聚合性液晶的混合物,通过紫外线照射使二色性染料及聚合性液晶的混合物固化,形成宾主液晶层506。此外,还可以将二色性染料通过支链嫁接的方式连接于聚合性液晶上,形成宾主液晶层506。
74.本技术实施例中,将偏振膜层5覆盖于显示面板100的封装层4上,偏振膜层5能够
降低强光下显示面板100的反射率。此外,偏振膜层5对光的吸收率较低且光的透过率较高,降低了显示面板100的亮度衰减。
75.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100。本技术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显示器、电视机、画屏、广告屏、电子纸等。
76.申请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中,由于显示装置具有上述申请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100,由于上述显示面板100具有亮度衰减较低等的优点,因此,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也具有上述显示面板100所以具有的全部优点。
7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78.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