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自动压接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419183发布日期:2022-01-11 21:03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导线自动压接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导线压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线自动压接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重要交叉跨越线路是跨越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一级等级公路、一二级通航河流等重要架空输电线路区段的架空输电线路。重要交叉跨越线路区段在整条输电线路中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旦发生事故,可能会引起比较重大的伤亡或财产损失,所以提高重要交叉跨越线路的安全裕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3.导线压接时一般会采用耐张线夹,耐张线夹有压缩型、楔型、螺栓型和预绞式耐张线夹四种型式,其中压缩型耐张线夹是应用的最为广泛的一种耐张线夹。压缩型耐张线夹是利用金属的塑性变形使线夹与导线产生比较大的摩擦力与剪切力,从而将耐张线夹与导线连接在一起。然而,导线压接过程需要施工人员操纵液压机一模一模地进行压接,操作比较麻烦,并且会产生比较多的压接缺陷,比如对边距超标、穿管长度不足、压接区未压、弯曲度超标和扭转度不合格等。在压接完成后,很多压接缺陷用肉眼很难观察出来,需要借助x光机进行检测,检测过程复杂。因此,为减少出现上述压接缺陷,有必要提供一种导线自动压接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线自动压接装置及方法,能够提高导线压接质量,减少压接缺陷的产生,从而提高重要交叉跨越线路的安全性。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线自动压接装置,包括第一压接组件、第二压接组件、伸缩组件、第一支撑架以及第二支撑架;
6.所述伸缩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架连接,所述伸缩组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架连接,所述第一压接组件固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架上,所述第二压接组件固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架上,所述第二压接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压接组件的下方,所述第二压接组件跟随所述伸缩组件上下移动;
7.所述第一压接组件包括第一压接模具和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固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架上,所述第一压接模具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压接组件包括第二压接模具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固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架上,所述第二压接模具与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压接模具与所述第二压接模具抵接形成用于容纳导线和耐张线夹的压接槽。
8.优选地,所述第一压接组件还包括第一主轴和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固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架上,所述第一主轴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主轴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轴承连接,所述第一压接模具设置于所述第一主轴上,所述第一压接模具与所述第一主轴同轴转动;所述第二压接组件还包括第二主轴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固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架上,所述第二主轴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轴连接,
所述第二主轴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轴承连接,所述第二压接模具设置于所述第二主轴上,所述第二压接模具与所述第二主轴同轴转动。
9.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转动方向相反。
10.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架上设有牵引机构,所述牵引机构包括牵引组件、主动组件以及从动组件,所述主动组件跟随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轴转动,所述从动组件与所述主动组件连接,所述牵引组件与所述从动组件同轴转动,所述牵引组件与耐张线夹连接,所述牵引组件转动时带动耐张线夹与导线移动。
11.优选地,所述主动组件包括主动轮和传动带,所述从动组件包括从动轮、第三主轴以及第三轴承,所述主动轮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主动轮通过所述传动带与所述从动轮连接,所述第三轴承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架上,所述第三主轴与所述第三轴承连接,所述从动轮与所述牵引组件设于所述第三主轴上。
12.优选地,所述牵引组件包括牵引轮和牵引绳索,所述牵引轮设于所述第三主轴上,所述牵引绳索设于所述牵引轮上,所述牵引绳索与耐张线夹连接。
13.优选地,所述导线自动压接装置还包括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上限位套管和下限位套管,所述下限位套管固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架上,所述上限位套管与所述下限位套管可拆卸连接,所述上限位套管与所述下限位套管连接形成用于固定导线的容纳腔。
14.优选地,所述导线自动压接装置连接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导线自动压接装置启动或停止。
15.优选地,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模块、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以及驱动模块,所述第一控制阀与所述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二控制阀与所述伸缩组件连接,所述驱动模块与所述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的工作状态参数并发送至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工作状态参数并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开启或闭合。
16.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导线自动压接方法,采用如上述内容任意一项所述的导线自动压接装置,所述导线自动压接方法包括:
17.根据导线压接标准对导线进行剥线处理,并将导线穿入耐张线夹铝管中,将导线的钢芯插入耐张线夹钢锚中;
18.将所述第一压接模具和所述第二压接模具更换为压接钢锚与钢芯的模具,将所述伸缩组件收缩至最短;
19.将导线和耐张线夹放置于所述压接槽中,启动控制系统,等待压接过程自动停止,完成钢锚与钢芯的压接;
20.将所述第一压接模具和所述第二压接模具更换为压接钢锚与铝管的模具,将耐张线夹铝管移至钢锚处,并插入所述压接槽中,启动控制系统,等待压接过程自动停止,完成钢锚与铝管的压接。
2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2.本发明提供一种导线自动压接装置,能够实现连续自动的压接导线,有效简化导线压接步骤,使导线压接过程自动化、标准化,从而提高压接质量,减少压接缺陷的产生,提高重要交叉跨越线路的安全性。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导线自动压接方法。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导线自动压接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导线自动压接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导线自动压接装置的俯视图;
26.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8.其中,附图标记如下:1、第一支撑架;2、伸缩组件;3、第二支撑架;4、第二驱动件;41、第一驱动件;5、第二压接模具;6、第二主轴;7、第二轴承;8、第一主轴;9、耐张线夹铝管;10、耐张线夹钢锚;11、导线;12、主动轮;13、传动带;14、从动轮;15、第三主轴;16、第三轴承;17、牵引轮;18、牵引绳索;19、下限位套管;20、上限位套管;21、第一轴承;22、第一压接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0.参照图1-图3,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导线自动压接装置包括第一压接组件、第二压接组件、伸缩组件2、第一支撑架1以及第二支撑架3;伸缩组件2的第一端与第一支撑架1连接,伸缩组件2的第二端与第二支撑架3连接,第一压接组件固设于第一支撑架1上,第二压接组件固设于第二支撑架3上,第二压接组件设置于第一压接组件的下方,第二压接组件跟随伸缩组件2上下移动。在本实施例中,伸缩组件2采用液压缸,液压缸行进的过程中可以将第二支撑架3与第一支撑架1分开,有利于更换压接导线11和耐张线夹。
31.参照图1,第一压接组件包括第一压接模具22、第一驱动件41、第一主轴8和第一轴承21,第一轴承21和第一驱动件41固设于第一支撑架1上,第一主轴8的第一端与第一驱动件41的输出轴连接,第一主轴8的第二端与第一轴承21连接,第一压接模具22设置于第一主轴8上,第一压接模具22与第一主轴8同轴转动。
32.参照图1,第二压接组件包括第二压接模具5、第二驱动件4、第二主轴6和第二轴承7,第二轴承7和第二驱动件4固设于第二支撑架3上,第二主轴6的第一端与第二驱动件4的输出轴连接,第二主轴6的第二端与第二轴承7连接,第二压接模具5设置于第二主轴6上,第二压接模具5与第二主轴6同轴转动。
33.在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转动,第一压接模具22与第二压接模具5大致呈圆盘状,圆盘的边缘向内凹陷。伸缩组件2向上移动时,带动第二压接模具5与第一压接模具22抵接,二者接触后形成用于容纳导线11和耐张线夹的压接槽。压接槽的截面呈正六边形,以此完成对耐张线夹与导线11的压接过程。
34.示例性地,第一驱动件41和第二驱动件4采用液压马达,液压马达由液压泵提供动力。当然,也可以采用电动机等驱动装置,只要能实现自动转动即可,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35.参照图1,第一支撑架1上还设有牵引机构,牵引机构包括牵引组件、主动组件以及从动组件,主动组件跟随第一驱动件41的输出轴转动,从动组件与主动组件连接,牵引组件
与从动组件同轴转动,牵引组件与耐张线夹连接,牵引组件转动时带动耐张线夹与导线11移动。牵引机构的动力由第一驱动件41提供,在节省动力的同时,能够实现耐张线夹和导线11一边被压接一边向前行进,从而实现连续压接。
36.参照图1,具体地,主动组件包括主动轮12和传动带13,从动组件包括从动轮14、第三主轴15以及第三轴承16,主动轮12设于第一主轴8上,主动轮12通过第一主轴8与第一驱动件41的输出轴连接。第三轴承16设于第一支撑架1上,第三主轴15的中部与第三轴承16连接,从动轮14通过传动带13与主动轮12连接,从动轮14与牵引组件分别设于第三主轴15的两端。在本实施例中,传动带13采用皮带。
37.参照图1,牵引组件包括牵引轮17和牵引绳索18,牵引轮17设于第三主轴15的一端,牵引轮17、从动轮14和第三主轴15同轴转动。牵引绳索18设于牵引轮17上,牵引绳索18与耐张线夹连接。示例性地,牵引绳索18采用带钩绳索,耐张线夹包括耐张线夹铝管9和耐张线夹钢锚10,带钩绳索的钩子与耐张线夹钢锚10连接。
38.优选地,第一驱动件41与第二驱动件4的转动方向相反。示例性地,在第一压接模具22和第二压接模具5合模后,第一压接模具22在液压马达的带动下顺时针旋转,第二压接模具5在液压马达的带动下逆时针旋转,能够实现连续的压接,同时使耐张线夹与导线11一边被压缩一边向前行进。
39.参照图2,优选地,牵引轮17与第一压接模具22、第二压接模具5设置于同一直线上,在第一驱动件41转动时,牵引轮17能带动牵引绳索18收缩,进而带动耐张线夹与导线11向前移动。进一步地,参照图3,牵引轮17的位置等于或低于第一压接模具22与第二压接模的抵接处,能使牵引绳索18收缩的更流畅。
40.参照图1,在压接完钢锚与铝管后,伸缩组件2收缩,使第一压接模具22和第二压接模具5分开,第一驱动件41继续工作,牵引绳索18继续收缩,带动耐张线夹与导线11移动,从而实现耐张线夹非压接区的不压接;等再次到达压接区后,伸缩组件2伸长,第一压接模具22和第二压接模具5再次合模,继续完成压接过程。
41.参照图4,在本实施例中,导线自动压接装置还包括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上限位套管20和下限位套管19,下限位套管19固设于第二支撑架3上,上限位套管20与下限位套管19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上限位套管20与下限位套管19连接形成用于固定导线11的容纳腔,容纳腔可以起到固定导线11的作用,也可以在压接过程中校直导线11,避免出现弯曲度超标等压接缺陷。
42.耐张线夹与导线11的安装过程为:先将伸缩组件2缩到最短,再打开上限位套管20,将耐张线夹与导线11深入第一压接模具22与第二压接模具5中,然后将导线11放入下限位套管19,合上上限位套管20,插入固定螺栓,最后伸长伸缩组件2,使耐张线夹与导线11到达合适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在放置好导线11和耐张线夹后,压接过程是自动的,无需人工操作,可以有效减少由于人工因素产生的压接缺陷,提高压接质量。同时,压接过程是连续进行的,能实现一次成型,可以避免扭转度不合格等缺陷的出现。
43.需要说明的是,压接钢锚与钢芯是一种模具,压接钢锚与铝管、压接铝管和导线11是另一种模具,在压接的过程中需要更换模具继续压接。当然,第一压接模具22与第二压接模具5有多种型号,可以根据不同型号的导线11和耐张线夹进行更换,以增加其实用性。
44.导线自动压接装置连接有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导线自动压接装置启动或
停止。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模块、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以及驱动模块,第一控制阀与第一驱动件41、第二驱动件4连接,第二控制阀与伸缩组件2连接,驱动模块与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连接,驱动模块用于获取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的工作状态参数并发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工作状态参数并控制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开启或闭合。
45.参照图5,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采用单片机,驱动模块采用液压泵,单片机可以控制两个控制阀的开合,液压泵可以将压力参数传至单片机,在单片机上设置好参数后,可以控制整个压接过程的进行,结束时会自动结束。
46.本发明提供的导线自动压接装置,能够实现连续自动的压接导线,有效简化导线压接步骤,使导线压接过程自动化、标准化,从而提高压接质量,减少压接缺陷的产生,提高重要交叉跨越线路的安全性。
47.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一种导线自动压接方法,采用如实施例一所述的导线自动压接装置,所述导线自动压接方法包括:
48.根据导线压接标准对导线11进行剥线处理,并将导线11穿入耐张线夹铝管9中,将导线11的钢芯插入耐张线夹钢锚10中;
49.将所述第一压接模具22和所述第二压接模具5更换为压接钢锚与钢芯的模具,将所述伸缩组件2收缩至最短;
50.将导线11和耐张线夹放置于所述压接槽中,启动控制系统,等待压接过程自动停止,完成钢锚与钢芯的压接;
51.将所述第一压接模具22和所述第二压接模具5更换为压接钢锚与铝管的模具,将耐张线夹铝管9移至钢锚处,并插入所述压接槽中,启动控制系统,等待压接过程自动停止,完成钢锚与铝管的压接。
52.本发明提供的导线自动压接方法,可以实现自动压接导线,简化了导线压接步骤,可以使导线压接过程自动化、标准化,有效提高压接质量,增强重要交叉跨越线路的安全性,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53.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特别指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