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68341发布日期:2021-08-06 13:04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半导体发光装置,尤其是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模组。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作为新兴的光源,因具有功耗低、寿命长、体积小及亮度高等特性被广泛应用到很多领域。发光二极管工作时散发的热量是制约其发光效率的重要因素,且对发光二极管的寿命有一定的影响,现有技术中,将芯片直接贴合到电路板上,减小热量传递途径,但电路板工作时会散发一定的热量,同时芯片发光时也会散发热量,导致发光二极管内部温度高,且发光二极管通常是通过焊锡固定在电路板上,实现与电路的连接,焊接过程中高温容易造成二极管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模组,包括电路板、第一引脚、芯片及第二引脚,所述第一引脚及第二引脚设置为半圆柱形,所述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组成一个完整的圆柱,所述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通过绝缘层粘接,所述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表面均设置有螺纹,所述电路板中间位置设置有螺纹,所述第一引脚、第二引脚与电路板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上表面设置有反射杯,所述反射杯上表面固定封装体,所述第二引脚上表面通过导热胶固定有芯片,所述芯片通过金线与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连接。

上述的发光二极管芯片模组,所述反射杯上表面设置第一焊接区,所述封装体通过盖板固定,所述盖板下表面设置第二焊接区。

上述的发光二极管芯片模组,所述反射杯内表面设置有反光层。

上述的发光二极管芯片模组,所述第一引脚表面设置有第一螺纹,所述第二引脚表面设置有第二螺纹。

上述的发光二极管芯片模组,所述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为连续的螺纹。

上述的发光二极管芯片模组,所述绝缘层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冷却液。

上述的发光二极管芯片模组,所述空腔外表面为锯齿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引脚设置为圆柱形,并在引脚表面设置螺纹,实现引脚与电路板的螺纹连接,避免了高温焊接导致的发光二极管损坏;通过在绝缘层内设置空腔,有利于及时将发光二极管内部产生的热量吸收,避免发光二极管内部热量过高导致寿命缩短,增加使用寿命;通过设置反射杯,能最大限度的减小光损失,提高发光效率;封装体与反射杯通过盖板连接,增加了封装体的牢固性,同时避免有机粘合胶对光的吸收,提高发光效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中1.电路板,2.第一引脚,3.反射杯,4.金线,5.封装体,6.芯片,7.第二引脚,8.第二螺纹,9.绝缘层,10.空腔,11.第一螺纹,12.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模组,包括电路板1、第一引脚2、芯片6及第二引脚7,所述第一引脚2及第二引脚7设置为半圆柱形,所述第一引脚2和第二引脚7组成一个完整的圆柱,所述第一引脚2和第二引脚7通过绝缘层9粘接,所述第一引脚2和第二引脚7表面均设置有螺纹,所述电路板1中间位置设置有螺纹,所述第一引脚2、第二引脚7与电路板1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引脚2和第二引脚7上表面设置有反射杯3,所述反射杯3上表面固定封装体5,所述第二引脚7上表面通过导热胶固定有芯片6,所述芯片6通过金线4与第一引脚2和第二引脚7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杯3上表面设置第一焊接区,所述封装体5通过盖板12固定,所述盖板12下表面设置第二焊接区。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杯3内表面设置有反光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引脚2表面设置有第一螺纹11,所述第二引脚7表面设置有第二螺纹8。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纹11和第二螺纹8为连续的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层9内部设置有空腔10,所述空腔10内设置有冷却液。

进一步的,所述空腔10外表面为锯齿状结构。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模组,包括电路板(1)、第一引脚(2)、芯片(6)及第二引脚(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脚(2)及第二引脚(7)设置为半圆柱形,所述第一引脚(2)和第二引脚(7)组成一个完整的圆柱,所述第一引脚(2)和第二引脚(7)通过绝缘层(9)粘接,所述第一引脚(2)和第二引脚(7)表面均设置有螺纹,所述电路板(1)中间位置设置有螺纹,所述第一引脚(2)、第二引脚(7)与电路板(1)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引脚(2)和第二引脚(7)上表面设置有反射杯(3),所述反射杯(3)上表面固定封装体(5),所述第二引脚(7)上表面通过导热胶固定有芯片(6),所述芯片(6)通过金线(4)与第一引脚(2)和第二引脚(7)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芯片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杯(3)上表面设置第一焊接区,所述封装体(5)通过盖板(12)固定,所述盖板(12)下表面设置第二焊接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芯片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杯(3)内表面设置有反光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芯片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脚(2)表面设置有第一螺纹(11),所述第二引脚(7)表面设置有第二螺纹(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二极管芯片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11)和第二螺纹(8)为连续的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芯片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9)内部设置有空腔(10),所述空腔(10)内设置有冷却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二极管芯片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10)外表面为锯齿状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模组,包括电路板、第一引脚、芯片及第二引脚,所述第一引脚及第二引脚设置为半圆柱形,所述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组成一个完整的圆柱,所述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通过绝缘层粘接,所述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表面均设置有螺纹,所述电路板中间位置设置有螺纹,所述第一引脚、第二引脚与电路板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上表面设置有反射杯,所述反射杯上表面固定封装体,所述第二引脚上表面通过导热胶固定有芯片,所述芯片通过金线与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连接。本实用新型避免了高温焊接导致的发光二极管损坏,有利于发光二极管内部散热,增加使用寿命,有效提高发光效率,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鹏;张光展;程文娟;徐海涛;单志辉;逄超;耿仁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金汇源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1.11
技术公布日:2021.08.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