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柜隔离开关闭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09556发布日期:2021-08-17 13:49阅读:82来源:国知局
开关柜隔离开关闭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柜设备领域,特别是开关柜隔离开关闭锁装置。



背景技术:

开关柜的主要作用是在电力系统进行发电、输电、配电和电能转换的过程中,进行开合、控制和保护用电设备。开关柜内的部件主要有真空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为了减少开关柜内误操作的开关闭合,需要再隔离开关和断路器之间增加闭锁装置,现有的闭锁装置结构复杂,操作麻烦,非常不方便正常的开关柜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开关柜隔离开关闭锁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结构复杂,操作麻烦的问题。

其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包括一个矩形的壳体,壳体内腔左侧滑动安装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上端伸入壳体内,下端位于壳体外部,壳体内腔右侧滑动安装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下端伸入壳体内,上端位于壳体外部,第一和第二连接杆均能竖直上下滑动,壳体内部的第一连接杆上铰接有第一档杆,壳体内部的第二连接杆上铰接有第二档杆,不受力的状态下,第一和第二档杆的右端均高于左端且档杆与连接杆之间有夹角,第二档杆始终位于第一档杆的上方,第一和第二连接杆相向滑动时,第一和第二档杆之间会产生相互的顶力,顶力能使第一和第二档杆发生顺时针转动,第一和第二档杆发生转动后均能恢复到不受力时的状态,第一连接杆上铰接的为第一楔形块,第一楔形块的铰接中心位于第一档杆铰接中心的下方,且第一档杆的左端与第一楔形块贴合,第二连接杆上铰接有第二楔形块,第二楔形块的铰接中心位于第二档杆铰接中心的上方,且第二档杆与第二楔形块贴合,第一和第二楔形块的形状为l形,楔形块的一端铰接在连接杆上,另一端设为尖端,第一楔形块的尖端朝上且位于第一连接杆的左侧,第二楔形块的尖端朝下且位于第二连接杆的右侧,壳体内部左侧固定有第一棘齿板,棘齿顶端斜向下,壳体内部右侧固定有第二棘齿板,棘齿顶端斜向上,第一和第二档杆顺时针转动时,楔形块受到档杆的挤压力,其尖端向相邻的棘齿板侧张开,楔形块的尖端张开时能插入到相邻侧的棘齿板内,档杆恢复到不受力状态后,楔形块的尖端能抽出棘齿板。

为了实现第一连接杆能竖直上下滑动,所述的壳体内部左侧设有竖直方向的第一滑槽,第一滑槽贯穿壳体的底部,第一连接杆滑动安装在第一滑槽内,位于壳体外部的第一连接杆的下端放置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固定在断路器的开关上,第一固定板上设有第一通槽,第一连接杆的下端滑动安装在第一通槽内,当断路器断开或者闭合时,第一固定板随断路器开关旋转,第一固定板拉动第一连接杆沿着第一滑槽竖直上下滑动。

为了实现第二连接杆能竖直上下滑动,所述的壳体内部右侧设有竖直方向的第二滑槽,第二滑槽贯穿壳体的顶部,第二连接杆滑动安装在第二滑槽内,位于壳体外部的第二连接杆的上端放置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固定在隔离开关的开关旋钮上,第二固定板上设有第二通槽,第二连接杆的上端滑动安装在第二通槽内,当隔离开关断开或者闭合时,固定板随隔离开关的开关旋转,第二固定板拉动第二连接杆沿着第二滑槽竖直上下滑动。

为了实现第一档杆发生转动后能恢复到不受力时的状态,所述的第一连接杆伸入壳体的一端设有第一沉槽,第一沉槽下方的侧面上有左低右高的斜面,该斜面为第一阻挡面,第一档杆铰接在第一沉槽内,第一档杆与第一连接杆之间设有扭簧,扭簧有把第一档杆逆时针旋转的趋势,且使第一阻挡面与第一档杆贴合,第一阻挡面能阻挡第一档杆沿铰接中心逆时针旋转,扭簧能在第一档杆受力顺时针旋转结束后,把第一档杆恢复到不受力时的状态。

为了防止第一档杆在转动时受到第一滑槽侧壁的阻碍,第一档杆的底面高于第一滑槽的侧壁。

为了实现第二档杆发生转动后均能恢复到不受力时的状态,所述的第二连接杆伸入壳体的一端设有第二沉槽,第二沉槽上方的侧面上有左低右高的斜面,该斜面为第二阻挡面,第二档杆铰接在第二沉槽内,第二档杆与第二连接杆之间设有扭簧,扭簧有把第二档杆逆时针旋转的趋势,且使第二档杆与第二阻挡面贴合,第二阻挡面能阻挡第二档杆沿铰接中心逆时针旋转,扭簧能在第二档杆受力顺时针旋转结束后,把第二档杆恢复到不受力时的状态。

为了防止第二档杆在转动时受到第二滑槽侧壁的阻碍,第二档杆的底面高于第二滑槽的侧壁。

为了实现档杆恢复到不受力时的状态后,楔形块的尖端也抽出棘齿板,所述的档杆恢复到不受力时的状态后,档杆对楔形块的挤压力消失,第一楔形块与第一连接杆之间装有的扭簧能把第一楔形块顺时针转动,从而将第一楔形块的尖端抽出第一棘齿板,第二楔形块与第二连接杆之间装有的扭簧能把第二楔形块顺时针转动,从而将第二楔形块的尖端抽出第二棘齿板。

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结构巧妙,实用性强,通过第一档杆和第二档杆之间的相互作用,使第一楔形块和第二楔形块的尖端插入到棘齿板内,从而阻止连接杆的移动,达到阻止开关错误闭合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开关断开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隔离开关与断路器开关断开状态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a。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杆2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6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矩形的壳体1,壳体1内腔左侧滑动安装有第一连接杆2,第一连接杆2上端伸入壳体1内,下端位于壳体1外部,壳体1内腔右侧滑动安装有第二连接杆3,第二连接杆3下端伸入壳体1内,上端位于壳体1外部,第一和第二连接杆均能竖直上下滑动;

壳体1内部的第一连接杆2上铰接有第一档杆4,壳体1内部的第二连接杆3上铰接有第二档杆5,不受力的状态下,第一和第二档杆的右端均高于左端且档杆与连接杆之间有夹角,第二档杆5始终位于第一档杆4的上方,第一和第二连接杆相向滑动时,第一和第二档杆之间会产生相互的顶力,顶力能使第一和第二档杆发生顺时针转动,第一和第二档杆发生转动后均能恢复到不受力时的状态;

第一连接杆2上铰接的为第一楔形块6,第一楔形块6的铰接中心位于第一档杆4铰接中心的下方,且第一档杆4的左端与第一楔形块6贴合,第二连接杆3上铰接有第二楔形块7,第二楔形块7的铰接中心位于第二档杆5铰接中心的上方,且第二档杆5与第二楔形块7贴合,第一和第二楔形块的形状为l形,楔形块的一端铰接在连接杆上,另一端设为尖端,第一楔形块6的尖端朝上且位于第一连接杆2的左侧,第二楔形块7的尖端朝下且位于第二连接杆3的右侧,壳体1内部左侧固定有第一棘齿板8,棘齿顶端斜向下,壳体1内部右侧固定有第二棘齿板9,棘齿顶端斜向上,第一和第二档杆顺时针转动时,楔形块受到档杆的挤压力,其尖端向相邻的棘齿板侧张开,楔形块的尖端张开时能插入到相邻侧的棘齿板内,档杆恢复到不受力状态后,楔形块的尖端能抽出棘齿板。

为了实现第一连接杆2能竖直上下滑动,所述的壳体1内部左侧设有竖直方向的第一滑槽10,第一滑槽10贯穿壳体1的底部,第一连接杆2滑动安装在第一滑槽10内,位于壳体1外部的第一连接杆2的下端放置有第一固定板11,第一固定板11固定在断路器的开关上,第一固定板11上设有第一通槽12,第一连接杆2的下端滑动安装在第一通槽12内,当断路器断开或者闭合时,第一固定板11随断路器开关旋转,第一固定板11拉动第一连接杆2沿着第一滑槽10竖直上下滑动。

为了实现第二连接杆3能竖直上下滑动,所述的壳体1内部右侧设有竖直方向的第二滑槽13,第二滑槽13贯穿壳体1的顶部,第二连接杆3滑动安装在第二滑槽13内,位于壳体1外部的第二连接杆3的上端放置有第二固定板14,第二固定板14固定在隔离开关的开关旋钮上,第二固定板14上设有第二通槽15,第二连接杆3的上端滑动安装在第二通槽15内,当隔离开关断开或者闭合时,固定板随隔离开关的开关旋转,第二固定板14拉动第二连接杆3沿着第二滑槽13竖直上下滑动。

为了实现第一档杆4发生转动后能恢复到不受力时的状态,所述的第一连接杆2伸入壳体1的一端设有第一沉槽16,第一沉槽16下方的侧面上有左低右高的斜面,该斜面为第一阻挡面17,第一档杆4铰接在第一沉槽16内,第一档杆4与第一连接杆2之间设有扭簧,扭簧有把第一档杆4逆时针旋转的趋势,且使第一阻挡面17与第一档杆4贴合,第一阻挡面17能阻挡第一档杆4沿铰接中心逆时针旋转,扭簧能在第一档杆4受力顺时针旋转结束后,把第一档杆4恢复到不受力时的状态。

为了防止第一档杆4在转动时受到第一滑槽10侧壁的阻碍,第一档杆4的底面高于第一滑槽10的侧壁。

为了实现第二档杆5发生转动后均能恢复到不受力时的状态,所述的第二连接杆3伸入壳体1的一端设有第二沉槽18,第二沉槽18上方的侧面上有左低右高的斜面,该斜面为第二阻挡面19,第二档杆5铰接在第二沉槽18内,第二档杆5与第二连接杆3之间设有扭簧,扭簧有把第二档杆5逆时针旋转的趋势,且使第二档杆5与第二阻挡面19贴合,第二阻挡面19能阻挡第二档杆5沿铰接中心逆时针旋转,扭簧能在第二档杆5受力顺时针旋转结束后,把第二档杆5恢复到不受力时的状态。

为了防止第二档杆5在转动时受到第二滑槽13侧壁的阻碍,第二档杆5的底面高于第二滑槽13的侧壁。

为了实现档杆恢复到不受力时的状态后,楔形块的尖端也抽出棘齿板,所述的档杆恢复到不受力时的状态后,档杆对楔形块的挤压力消失,第一楔形块6与第一连接杆2之间装有的扭簧能把第一楔形块6顺时针转动,从而将第一楔形块6的尖端抽出第一棘齿板8,第二楔形块7与第二连接杆3之间装有的扭簧能把第二楔形块7顺时针转动,从而将第二楔形块7的尖端抽出第二棘齿板9。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壳体1固定在开关柜内,第一连接杆2向上滑动时断路器闭合,第一连接杆2向下滑动时断路器断开,第二连接杆3向上滑动时隔离开关闭合,第二连接杆3向下滑动时隔离开关断开。

当隔离开关和断路器均处于闭合状态下时,第一固定板11和第二固定板14均为左端低右端高,此时若要断开断路器开关,需第一连接杆2向下移动,如若先断开了隔离开关,第二固定板14顺时针转动,第二连接杆3在第二通槽15内滑动,第二连接杆3在第二滑槽13的作用下竖直向下移动,此时第二沉槽18内铰接的第二档杆5会顶着第一沉槽16内铰接的第一档杆4向下移动,第二档杆5受到第一档杆4的顶力后,第二档杆5沿铰接中心顺时针旋转,与第二档杆5贴合的第二楔形块7受到顶力,第二楔形块7沿铰接中心逆时针旋转,第二楔形块7尖端插入第二棘齿板9内,从而阻止第二连接杆3下移,即阻止隔离开关先断开,重新再次断开断路器时,第二档杆5受到的顶力消失,第二楔形块7在扭簧的作用下其尖端拔出第二棘齿板9,第二档杆5在扭簧的作用下重新与第二阻挡面19贴合,恢复到不受力时的状态;

当隔离开关和断路器均处于断开状态下时,第一固定板11和第二固定板14均为左端高右端底,此时若要闭合隔离开关,需第二连接杆3向上移动,如若先闭合了断路器,第一固定板11逆时针转动,第一连接杆2在第一通槽12内滑动,第一连接杆2在第一滑槽10的作用下竖直向上移动,此时第一沉槽16内铰接的第一档杆4会顶着第二沉槽18内铰接的第二档杆5向上移动,第一档杆4受到第二档杆5的顶力后,第一档杆4沿铰接中心顺时针旋转,与第一档杆4贴合的第一楔形块6受到其顶力,第一楔形块6沿铰接中心逆时针旋转,第一楔形块6尖端插入到第一棘齿板8内,从而阻止第一连接杆2上移,即阻止断路器先闭合,重新再次闭合隔离开关时,第一档杆4受到的顶力消失,第一楔形块6在扭簧的作用下其尖端拔出第一棘齿板8,第一档杆4在扭簧的作用下重新与第一阻挡面17贴合,恢复到不受力时的状态。

本装置的显著好处:安装时只需将第一固定板11固定到断路器开关上,将第二固定板14固定到隔离开关的开关旋钮上,将壳体1固定在开关柜内,操作时只需转动断路器开关和隔离开关即可,无需其他操作即可阻止开关顺序的错误开合,方便操作。

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结构巧妙,实用性强,通过第一档杆4和第二档杆5之间的相互作用,使第一楔形块6和第二楔形块7的尖端插入到棘齿板内,从而阻止连接杆的移动,达到阻止开关错误闭合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