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74471发布日期:2021-09-08 02:37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储能电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


背景技术:

2.电源作为各种用电设备的动力来源,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在取电位置较远、电源线连接不便等地方,往往需要便携式储能电源为用电设备提供工作电源。
3.现有的便携式储能电源通常采用人工手提的方式携带,而储能电源本身就具备一定的重量,长时间手提较为费劲,存在携带不方便的问题,同时现有的储能电源结构简单,功能单一,无法对储能电源的工作状态进行追踪监测,甚至有被盗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5.为此,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能电源,能够在便于携带的同时对储能电源的工作状态进行追踪监测,并具备防盗功能。
6.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7.一种储能电源,包括电源本体和箱体,所述箱体由箱盖、前挡板、左挡板、右挡板、后挡板和底座围合成封闭型空腔,所述电源本体设置于箱体内,所述箱盖的一端与后挡板铰接,所述箱盖的另一端通过锁扣与前挡板连接;
8.所述电源本体包括蓄电池模块和电路系统,所述电路系统包括控制模块、逆变器模块、通讯模块和定位模块,所述逆变器模块和控制模块均与蓄电池模块电连接,所述通讯模块和定位模块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9.所述箱盖上设置有第一把手;所述左挡板和右挡板均设置有第二把手,所述前挡板设置有第三把手,所述底座连接有若干个脚轮。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把手包括第一手握部和对称设置在第一手握部两端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与第一手握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u形爪,所述箱盖设置有与第一u形爪对应的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u形爪与第一固定板转动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左挡板和右挡板均设置有两个梯形凸块,所述梯形凸块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侧还与对应的左挡板或右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把手包括第二手握部和对称设置在第二手握部两端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与第二手握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u形爪,所述第二u形爪与第二固定板转动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手握部和第二手握部均设置有若干个u形槽。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把手包括第三手握部和对称设置在第三手握部两侧的第三连接部,所述前挡板设置有两个安装管和两个安装孔,所述安装管设置于对应安装孔内,两个安装管之间设置有第四把手,所述第三连接部设置于对应安装管内,所述第三连接部为可
伸缩结构,所述第三手握部设置有伸缩按钮,所述第三连接部通过伸缩按钮进行伸缩操作。
14.进一步地,所述底座靠近前挡板的一侧的两端均设置有脚轮槽,所述脚轮设置于对应的脚轮槽内,所述底座靠近后挡板的一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固定脚。
15.进一步地,所述后挡板设置有电源接口。
16.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内部还设置有隔板,所述蓄电池模块设置于底座和隔板之间,所述电路系统设置于隔板上。
17.进一步地,所述电路系统的一侧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隔板设置有与散热风扇对应的风扇挡板,所述风扇挡板开设有多个弧形通风孔。
18.进一步地,所述箱盖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加强筋,所述前挡板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加强筋,所述后挡板均设置有若干个第三加强筋。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2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储能电源,通过在箱体的箱盖上设置有第一把手、左挡板和右挡板设置第二把手、前挡板设置有第三把手、底座设置两个脚轮,满足各种拖拉或者搬运需求,方便携带及运输,大幅减轻工作负担;通过将电源本体设置于箱体内,能够对电源进行有效防护,使其能适应各种工作环境,同时蓄电池模块通过逆变器能够为用电设备提供稳定的工作电源,满足现场各种用电需求;通过在电路系统中集成定位模块,具有良好的防盗效果同时可以追踪产品的运行轨迹,便于管理;通过在电路中集成通讯模块,可实时追踪储能电源的运行状态及相关参数,便于工作人员对储能电源进行监测和维护,使产品一直处于较好的使用状态,延长产品使用寿命。
21.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源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箱体的主视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箱体的左视图。
26.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箱体的俯视图。
27.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箱体的后视图。
28.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9.图中:1

盖板;101

第一固定板;103

第一加强筋;2

前挡板;21

第二加强筋;3

左挡板;31

第二固定板;32

梯形凸块;4

后挡板;41

电源接口;42

第三加强筋;5

底座;51

脚轮槽;6

第一把手;61

第一手握部;611

u形槽;62

第一连接部;621

第一u形爪;7

第二把手;8

第三把手;81

第三手握部;82

第三连接部;9

脚轮;10

固定脚;11

锁扣;12

隔板;121

风扇挡板;13

第四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将参照附图,通过实施例方式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31.在一些例子中,由于一些实施方式属于现有或常规技术,因此并没有描述或没有详细的描述。
32.此外,本文中记载的技术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还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任意合适的方式组合。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易于理解与本文提供的实施例有关的方法的步骤或操作顺序还可以改变。附图和实施例中的任何顺序仅仅用于说明用途,并不暗示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除非明确说明要求按照某一顺序。
33.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技术所说“连接”、“联接”,在合理情况下(不构成自相矛盾的情况下),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34.实施例1
35.如图1

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储能电源,包括电源本体和箱体,箱体由箱盖1、前挡板2、左挡板3、右挡板、后挡板4和底座5围合成封闭型空腔,电源本体设置于箱体内,箱盖1的一端与后挡板4铰接,箱盖1的另一端通过锁扣11与前挡板2连接,作为其中的一个优选方案,箱盖1、前挡板2、左挡板3、右挡板、后挡板4和底座5均采用abs阻燃工程塑料制成,abs阻燃工程塑料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强度以及良好的耐热性和耐腐蚀性,通过将电源本体设置于箱体内,能够对电源本体形成有效防护,使其能适应各种工作环境。
36.在本实施例中,电源本体包括蓄电池模块和电路系统,电路系统包括控制模块、逆变器模块、通讯模块和定位模块,逆变器模块和控制模块均与蓄电池模块电连接,通讯模块和定位模块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优选地,蓄电池模块采用锂电池,锂电池具有体积小、能量密度高等特点,通过逆变器能够为用电设备提供稳定的工作电源,满足现场各种用电需求;在本实施例中,电路系统集成有定位模块,兼容gps和北斗系统,使得储能电源在具有良好的防盗效果同时可以追踪产品的运行轨迹,便于管理;在本实施例中,电路中集成有通讯模块,作为其中的一个优选方式,通讯模块采用gprs技术与用户端无线通信,用户端可实时追踪储能电源的运行状态及相关参数,便于工作人员对储能电源进行监测和维护,使产品一直处于较好的使用状态,延长产品使用寿命。
37.在本实施例中,箱盖1上设置有第一把手6;左挡板3和右挡板均设置有第二把手7,前挡板2设置有第三把手8,底座5连接有两个脚轮9,能够满足各种拖拉或者搬运需求,方便携带及运输,大幅减轻工作负担。
38.实施例2
39.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在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基础上作出的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4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把手6包括第一手握部61和对称设置在第一手握部61两端的第一连接部62,第一连接部62的一端与第一手握部61固定连接,第一连接部6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u形爪621,箱盖1设置有与第一u形爪621对应的第一固定板101,第一u形爪621与
第一固定板101转动连接。本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固定板101设置有三个,形成两个空隙,第一u形爪621设置于两个空隙内,并与第一固定板101转动连接,第一u形爪621可增强第一把手6的承重能力,采用转动连接的方式,可减少储能电源未使时的占用空间,使用灵活。
41.在本实施例中,左挡板3和右挡板均设置有两个梯形凸块32,梯形凸块32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固定板31,第二固定板31的一侧还与对应的左挡板3或右挡板固定连接,第二把手7包括第二手握部和对称设置在第二手握部两端的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与第二手握部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u形爪,第二u形爪与第二固定板31转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左挡板3和右挡板均设置第二固定板31,在不适合托运的情形下,便于双人对储能电源进行搬运,减轻个人的劳动负荷。
4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手握部61和第二手握部均设置有若干个u形槽611,工作人员在进行搬运时,可有效增加与手的接触面积,减少手部的承受压力,可有效缓解手部疲劳。
43.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把手8包括第三手握部81和对称设置在第三手握部81两侧的第三连接部82,前挡板2设置有两个安装管和两个安装孔,安装管设置于对应安装孔内,两个安装管之间设置有第四把手13,第三连接部82设置于对应安装管内,第三连接部82为可伸缩结构,第三手握部81设置有伸缩按钮,第三连接部82通过伸缩按钮进行伸缩操作,通过第三把手8,工作人员可对储能电源进行托运,第三连接部82设置为可伸缩结构,可根据实际情形进行长度的调节,(公开号cn103431609a)《改良的行李箱拉杆手把结构》已公开此类可伸缩把手,在此不做过多赘述。需要说明的是,第四把手13可以在加强安装管的固定强度的同时为工作人员提供更多的着力点,满足工作人员的不同使用需求。
44.在本实施例中,底座5靠近前挡板2的一侧的两端均设置有脚轮槽51,脚轮9设置于对应的脚轮槽51内,底座5靠近后挡板4的一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固定脚10。优选地,固定脚10的高度与脚轮9的高度相适配,使得储能电源正常放置时,整体处于水平状态。在本实施例中,将脚轮9半隐藏于脚轮槽51内,不仅可提高脚轮9的受力强度,还能对脚轮9形成保护,提高脚轮9的使用寿命。
45.实施例3
46.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在实施例2的技术方案基础上作出的进一步优化:
47.在本实施例中,后挡板4设置有电源接口41,电源接口41与逆变器模块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电源接口41不仅可以对储能电源进行充电操作还可以为用电设备提供稳定的工作电源。
48.在本实施例中,箱体的内部还设置有隔板12,作为其中的一个优选方案,隔板12设置有防静电涂层,具体地,蓄电池设置于底座5和隔板12之间,电路系统设置于隔板12上。电路系统的一侧设置有散热风扇,隔板12设置有与散热风扇对应的风扇挡板121,风扇挡板121开设有多个弧形通风孔,通过在电路系统的一侧设置散热风扇,满足储能电源长时间运行时的散热需求,使储能电源的工作温度稳定维持在合适的范围内,同时风扇挡板121可对散热风扇形成有效防护,提高安全性。
49.实施例4
50.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

3任一的技术方案基础上作出的,具体为:
51.在本实施例中,在箱盖1设置若干个第一加强筋103,在前挡板2设置若干个第二加
强筋21,在后挡板4均设置若干个第三加强筋42,作为其中的一个优选方案,在锁扣11的基础上,还可在箱盖1和前挡板(2)开设对应的螺纹口,通过紧固件连接箱盖1和前挡板(2),可进一步提高储能电源的整体强度和防护等级,满足在野外作业、封闭狭小空间作业、潮湿环境作业和移动平台作业等恶劣条件下的防护需求,提高储能电源的使用寿命。
52.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若涉及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若涉及到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53.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54.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应理解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中界定的为准,并且说明书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