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定位防歪头的紫外灯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67274发布日期:2022-02-19 14:40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定位防歪头的紫外灯尾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紫外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定位防歪头的紫外灯尾。


背景技术:

2.为连接方便,紫外线灯管常采用单端四电极或两电极的结构,其灯尾主要起到保护尾部电极和绝缘的作用。
3.现实践中采用的这类灯尾多是陶瓷或塑料材质。传统工艺上,为保证灯管能顺利穿套进入,灯尾本体内径最小处通常也较玻璃灯管的外径会加大0.5~1.5mm。这样灯尾与灯管外圆面的配合松动,无准确起到定位的作用。灯尾与玻璃灯管之间,又通常是用灯头泥或胶粘接固定。但因灯尾本体内径与灯管外圆之间存有间隙,初装时泥或胶又是可流动状态,并未凝固,很易造成灯尾的歪斜,从而很容易出现不少的不良品,也影响成品的美观。
4.而且这类灯管又通常是用作水等液体的消毒,外部会有石英套管将灯管与外部液体隔离。灯尾歪斜严重时,甚至会使灯管无法装入石英套管中,影响使用。
5.本研发团队经过仔细的测量分析灯管玻璃在封头后的变形请况,发现在采用夹封封头工艺时,封头位的变形主要分布在夹板两侧(玻璃被高温软化后在夹封工序中流动,会朝夹板两侧鼓起,外径会加大0.3-0.6mm),而其它部位得变形量很小(直径上的变化值在0.1mm以内),而形变无法精准确定,因此,灯尾与灯管外圆面之间需要一定间隙、松动,这也是无法直接缩小灯尾本体内壁直径变得紧实的另一原因,也使得一直以来灯尾本体与灯管外圆面的配合松动,容易摇晃,成为本领域一直存在的令人颇为苦恼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定位防歪头的紫外灯尾,能够避免灯尾与灯管的配合松动,无法准确定位的问题。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8.一种带定位防歪头的紫外灯尾,包括灯尾本体和灯管,所述灯尾本体内安装有用于固定灯管位置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与灯管紧密贴合。
9.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定位件为弹性定位件,并通过所述弹性定位件夹持固定所述灯管。
10.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定位件为凸棱。
11.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示凸棱为弹性塑料筋板。
12.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凸棱与灯管外壁之间的配合公差为过渡配合。
13.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灯尾本体的内壁向内突出设有若干条所述凸棱。
14.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凸棱为长条形,并沿灯管轴线方向设置。
15.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凸棱的一端与灯尾本体内壁固接,另一端为凸起端,所述凸起端为倒角或者倒等腰梯形。
16.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灯尾的内壁凹设有若干电线容纳槽,所述凸棱设置
于电线容纳槽之间。
17.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凸棱与所述容纳槽之间通过斜面或者弧形面连接。
18.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凸棱为四条,所述电线容纳槽也为四条,且所述凸棱和电线容纳槽均匀分布。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0.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灯尾本体内安装有用于固定灯管位置的定位件,且定位件与灯管紧密贴合,从而可以对灯管进行固定,避免灯管松动或者灯管的安装不正,使得灯管无法装入石英套管中,影响使用,也造成了不良品,浪费资源;而且定位件与灯管紧密贴合,避免了灯尾与灯管之间存在过多间隙,灯尾与灯管配合松动,无法准确定位,且通过安装定位件,无需直接改变灯尾本体的内径,可以更好适应安装时灯管出现的形变,同时还能保障灯管的安装更加紧实和稳固。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整体侧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灯尾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灯尾本体;2、灯管;3、定位件;301、凸棱;4、线容纳槽;5、倾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中”、“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6.如图1、2所示,一种带定位防歪头的紫外灯尾,包括灯尾本体:1和灯管2,灯尾本体:1内安装有用于固定灯管2位置的定位件3,定位件3与灯管2紧密贴合。
27.通过在灯尾本体:1内安装有用于固定灯管2位置的定位件3,且定位件3与灯管2紧密贴合,从而可以对灯管2进行固定,避免灯管2松动或者灯管2的安装不正,使得灯管2无法装入石英套管中,影响使用,也造成了不良品,浪费资源;而且定位件3与灯管2紧密贴合,避免了灯尾与灯管2之间存在过多间隙,灯尾与灯管2配合松动,无法准确定位,且通过安装定位件3,无需直接改变灯尾本体:1的内径,可以更好适应安装时灯管2出现的形变,同时还能保障灯管2的安装更加紧实和稳固。
28.如图1、2所示,定位件3为弹性定位件3,并通过弹性定位件3夹持固定灯管2。通过弹性定位件3可以更好的夹持固定灯管2,避免灯管2松动,同时弹性定位件3具有一定弹性、柔性,可以更好的适应灯管2安装过程出现的形变,安装时也更好放入灯尾中,方便安装。
29.如图1-3所示,定位件3为凸棱301。通过凸棱301,这样可以不用占用过多的空间,
同时还能够起到固定灯管2的位置。所示凸棱301为弹性塑料筋板,这样一来可以更好的进行弹性配合,安装和固定,弹性塑料筋板具有柔韧性,还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在灯管2冲击受力时,也能吸收冲击,更好好地保护灯管2不易损伤。
30.如图1、3所示,凸棱301与灯管2外壁之间的配合公差为过渡配合,这样保障凸棱301能够紧贴灯管2,固定效果更好,当然,还可以控制在略有过盈量的配合,这样安装起来不会有太大的阻力,而安装后盈余部分还能够紧贴灯管2,更好的进行固定和缓冲。
31.如图1、3所示,灯尾本体:1的内壁向内突出设有若干条凸棱301,多条凸棱301可以更好的起到固定灯管2的作用。凸棱301为长条形,并沿灯管2轴线方向设置,这样可以更好的对整条灯管2进行固定。
32.如图1、3所示,凸棱301的一端与灯尾本体:1内壁固接,另一端为凸起端,凸起端为倒角或者倒等腰梯形,通过设置倒角可以方便进行固定的同时,装配的时候也能更顺利的将灯管2导入灯尾中,且灯尾本体:1与灯管2之间的接触面积不大,装配更方便、快捷,轻松。还可以采用另一实施方式,凸起端为倒角或者倒等腰梯形,这样可以稍微增大灯尾本体:1与灯管2接触面积,还能避免刮伤灯管2,也能够顺利的将灯管2导入灯尾中。
33.如图1、3所示,灯尾的内壁凹设有若干电线容纳槽4,这样可以方便容纳电线,同时灯管2的玻璃被高温软化后会朝两侧鼓起,外径会加大,这样电线容纳差也能流出一定空间后续灯管2局部外径增大之用,更好的适应灯管2的形变,也方便采用传统的粘接工艺将灯管2放入、并粘接固定;凸棱301设置于电线容纳槽4之间,这样通过凸棱301和电容纳槽的间隔设置,可以更好的提供间隙的同时,还能够固定住灯管2。
34.如图1-3所示,凸棱301与容纳槽之间通过斜面连接,这样倾斜面5设计,从而形成灯尾本体:1逐渐收紧的内壁,还能够避免预留的容纳槽过大,容易进入灰尘或者脏东西,不好清理。另一种实施方式是,凸棱301与容纳槽之间通过弧形面连接,这样弧形面过渡,既能形成灯尾本体:1逐渐收紧的内壁,相对比斜面设计的方式过渡起来也更柔和,安装更顺畅,还能够避免预留的容纳槽过大,掉入杂物等。
35.如图1-3所示,凸棱301为四条,电线容纳槽4也为四条,且凸棱301和电线容纳槽4均匀分布,这样可以分散受力,使得受力均匀,更好的固定灯管2,也能留出充足、均匀的空间给线路安装。
36.安装时,可将灯管2直接沿着灯尾中的凸棱301之间插入至灯尾本体:1的底部,并通过灯尾本体:1底部与灯管2进行粘接固定,且凸棱301可以在不同方向对灯管2进行固定,防止灯管2松动,同时还能在灯尾受到冲击时,起到缓冲的作用,吸收冲击,保护灯管2。且装配起来方便快捷,整体结构精简,造价成本低,但效果突出,大大降低了生产过程中出现歪头不良品的尾灯,且使用过程中还能够保护灯管2,更耐用,实用性强,适合推广应用。
37.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利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组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