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柜端子用方便连接的U型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36480发布日期:2021-12-01 12:27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电柜端子用方便连接的U型接头的制作方法
一种配电柜端子用方便连接的u型接头
技术领域
1.本技术涉及配电柜领域,尤其是一种配电柜端子用方便连接的u型接头。


背景技术:

2.端子是蓄电池与外部导体连接的部件。电工学中,端子多指接线终端,又叫接线端子,种类分单孔,双孔,插口,挂钩等,从材料分,铜镀银,铜镀锌,铜,铝,铁等。它们的作用主要传递电信号或导电用。端子的使用要与接头相互配合。
3.现有的端子接头结构功能比较简单,多数接头都是直接和端子通过螺钉连接,在需要更换端子时,操作麻烦;另外端子连线时容易出现繁乱的情况。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配电柜端子用方便连接的u型接头。


技术实现要素:

4.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配电柜端子用方便连接的u型接头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端子连接不稳定的问题。
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配电柜端子用方便连接的u型接头,包括u型座以及设置在u型座一侧的卡接机构、固定杆、束线壳、l型拉杆、端子和连接块,所述u型座左右两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卡接机构包括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表面转动连接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上下两侧固定连接安装槽,所述转动杆一侧固定连接t型转杆,所述转动杆另一侧螺纹连接螺纹杆,所述u型座一侧固定连接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表面滑动连接第一滑块,每个所述第一滑块顶部固定连接束线壳,所述束线壳左右两侧固定连接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顶部贯穿且滑动连接l型拉杆。
6.进一步地,所述螺纹杆顶部一侧固定连接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顶部滑动连接u型座,所述u型座内部开设有与限位块适配的限位槽。
7.进一步地,所述螺纹杆一侧卡接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一侧开设有与螺纹杆适配的第一滑槽,两个所述连接块之间固定连接端子。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块的数量与端子上的插孔的数量一致,且所述第一滑块均匀的分布在固定杆上。
9.进一步地,所述l型拉杆一侧贯穿且固定连接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一侧与束线壳滑动连接,其所述束线壳上开设有与第二滑块适配的第二滑槽,所述l型拉杆表面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顶部固定连接第二滑块,所述弹簧底部固定连接第二固定块。
10.进一步地,所述l型拉杆底部与u型座卡接,所述u型座上开设有与l型拉杆适配的卡孔。
11.通过本技术上述实施例,采用了卡接机构,解决了端子连接不稳定的问题,同时保证了装置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3.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16.图中:1、u型座,2、端子,3、连接块,4、第一滑槽,5、螺纹杆,6、限位块,7、限位槽,8、安装槽,9、转动杆,10、第一固定块,11、t型转杆,12、固定杆,13、束线壳,14、第一滑块,15、第二滑块,16、l型拉杆,17、弹簧,18、卡孔,19、第二固定块,20、第二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18.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19.在本技术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技术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20.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1.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23.本实施例中的卡接机构可以适用于各种仪器的安装连接,例如,在本实施例提供了如下一种新型测量仪,本实施例中的卡接机构可以用来对测量仪进行安装。
24.一种新型测量仪,它包括固定底盘、固定立柱、轨道滑槽、升降踏板、锁紧顶丝、升降立柱、测量仪本体,其特征在于:所示固定底盘上顶端表面圆心处固定连接有固定立柱,所示固定立柱侧顶端表面下方边缘处设有轨道滑槽,所示轨道滑槽内部固定插装有升降踏板,所示固定立柱侧顶端表面上方边缘处固定连接有锁紧顶丝,所示固定立柱上顶端表面圆心处内部固定插装有升降立柱,所示升降立柱上顶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测量仪本体,所示升降踏板侧顶端表面中间处固定连接有滑板,所示滑板穿透所述轨道滑槽与所述升降立柱侧顶端表面下方边缘处固定连接,并所述滑板大小与所述轨道滑槽内部大小相互配合,所述固定立柱侧顶端表面上方边缘处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部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所述锁紧顶丝外螺纹相配合,所述锁紧顶丝左顶端表面设有防滑胶垫,所述升降立柱高度与所述固定立柱高度相同,所述升降立柱下顶端表面圆心处与所述固定立柱内部下顶端表面圆心处由弹簧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升降踏板上顶端表面设有防滑橡胶。
25.当然本实施例的卡接机构也可以适用于各种端子的连接。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下面对本技术实施例的u型接头进行介绍。
26.请参阅图1

3所示,一种配电柜端子用方便连接的u型接头,包括u型座1以及设置在u型座1一侧的卡接机构、固定杆12、束线壳13、l型拉杆16、端子2和连接块3,所述u型座1左右两侧开设有安装槽8,所述卡接机构包括转动杆9,所述转动杆9表面转动连接第一固定块10,所述第一固定块10上下两侧固定连接安装槽8,所述转动杆9一侧固定连接t型转杆11,所述转动杆9另一侧螺纹连接螺纹杆5,所述u型座1一侧固定连接固定杆12,所述固定杆12表面滑动连接第一滑块14,每个所述第一滑块14顶部固定连接束线壳13,所述束线壳13左右两侧固定连接第二固定块19,所述第二固定块19顶部贯穿且滑动连接l型拉杆16。
27.所述螺纹杆5顶部一侧固定连接限位块6,所述限位块6顶部滑动连接u型座1,所述u型座1内部开设有与限位块6适配的限位槽7;所述螺纹杆5一侧卡接连接块3,所述连接块3一侧开设有与螺纹杆5适配的第一滑槽4,两个所述连接块3之间固定连接端子2;所述第一滑块14的数量与端子2上的插孔的数量一致,且所述第一滑块14均匀的分布在固定杆12上;所述l型拉杆16一侧贯穿且固定连接第二滑块15,所述第二滑块15一侧与束线壳13滑动连接,其所述束线壳13上开设有与第二滑块15适配的第二滑槽20,所述l型拉杆16表面套设有弹簧17,所述弹簧17顶部固定连接第二滑块15,所述弹簧17底部固定连接第二固定块19;所述l型拉杆16底部与u型座1卡接,所述u型座1上开设有与l型拉杆16适配的卡孔18。
28.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本技术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在使用时均外接连通电源和控制开关,在与端子2进行连接时,首先转动两侧t型转杆11,t型转杆11带动与其固接的转动杆9转动,转动杆9带动一侧螺纹连接的螺纹杆5向与端子2固接的连接块3移动,同时螺纹杆5带动限位块6在限位槽7上移动,防止螺纹杆5发生偏转,直到螺纹杆5与连接块3相卡接,进而保证了端子2的稳定,实现了便于连接安装的功能;当端子2一侧的线缆较多时,滑动与固定杆12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块14,第一滑块14带动顶部固接的束线壳13移动,向上提拉l型拉杆16,l型拉杆17带动一侧固接的第二滑块15在第二滑槽20上滑动,同时第二滑块15带动底部固接的弹簧17上移,弹簧17伸展,当l型拉杆16移动至卡孔18上方时,松开l型拉杆16,弹簧17复位带动l型拉杆16卡接在卡孔18内,保证了束线壳13的稳定性,然后将线缆穿过束线壳13即可,实现了对线缆的整理功能,极大地体现了结构合理性。
29.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30.1.为了实现便于连接安装的功能,在与端子进行连接时,首先转动两侧t型转杆,t型转杆带动与其固接的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一侧螺纹连接的螺纹杆向与端子固接的连接块移动,同时螺纹杆带动限位块在限位槽上移动,防止螺纹杆发生偏转,直到螺纹杆与连接块相卡接,进而保证了端子的稳定,实现了便于连接安装的功能;
31.2.本技术结构合理,当端子一侧的线缆较多时,滑动与固定杆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块,第一滑块带动顶部固接的束线壳移动,向上提拉l型拉杆,l型拉杆带动一侧固接的第二滑块在第二滑槽上滑动,同时第二滑块带动底部固接的弹簧上移,弹簧伸展,当l型拉杆移动至卡孔上方时,松开l型拉杆,弹簧复位带动l型拉杆卡接在卡孔内,保证了束线壳的稳定性,然后将线缆穿过束线壳即可,实现了对线缆的整理功能,极大地体现了结构合理性。
32.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和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技术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
3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