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保护门的插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63460发布日期:2022-12-24 00:16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保护门的插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保护门的插孔装置。


背景技术:

2.电源插座保护门是一种设置于电源插座内部的安全防护结构。当电源插座处于非使用状态时,电源插座保护门封闭电源插座的插孔,对电源插座内部的电路结构起到保护作用。使用电源插座时,插头的插针在插入插孔的同时移开电源插座保护门,实现插针与电源插座内部的电路结构的电连接。
3.电源插座的具有保护门的插孔装置通常为两孔或多孔。以两孔式具有保护门的插孔装置为例,位于两孔式具有保护门的插孔装置内侧的电源插座保护门为一体结构,因此当外界物体自前述两孔式具有保护门的插孔装置的任意一个孔伸入后,前述外界物体均可以推挤并移开电源插座保护门,进而与位于该两孔式具有保护门的插孔装置内侧的电路结构接触甚至导通。简而言之,只要两孔式具有保护门的插孔装置中的任意一个孔有外物插入,就会导致该两孔式具有保护门的插孔装置打开,因此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保护门的插孔装置,可以合理有效地保障用户的操作安全。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保护门的插孔装置,包括板体、贯通设于所述板体的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设于所述板体内侧的第一保护门和第二保护门;
6.所述第一保护门朝向所述第一插孔裸露的一侧、所述第二保护门朝向所述第二插孔裸露的一侧均设有封堵面;所述封堵面在无外物插入时相对于所述板体静止、在有外物插入时移开;
7.所述第一保护门和所述第二保护门二者中任意一者设有用以在仅另一者移开时遮挡所述第一插孔和所述第二插孔的挡体。
8.优选地,所述第一保护门的所述封堵面为用以遮挡第一插孔的前板i,所述第一保护门的所述挡体为用以遮挡第二插孔的后板i,所述前板i和所述后板i相对固定;
9.所述第二保护门的所述封堵面为用以遮挡所述第二插孔的前板ii,所述第二保护门的所述挡体为用以遮挡所述第一插孔的后板ii,所述前板ii和所述后板ii相对固定;
10.所述第一插孔和所述第二插孔沿所述板体的厚度方向贯通;所述前板i在所述厚度方向上叠设于所述后板ii的前侧;所述后板i在所述厚度方向上叠设于所述前板ii的后侧。
11.优选地,所述第一保护门和所述第二保护门二者的移动方向相同。
12.优选地,所述第一保护门的所述封堵面为用以遮挡第一插孔的前板i,所述第一保护门的所述挡体为用以遮挡第二插孔的后板i,所述前板i和所述后板i相对固定;
13.所述第二保护门的所述封堵面为用以遮挡所述的第二插孔的前板ii,所述第二保
护门的所述挡体为用以止挡所述第一保护门单独移开的挡块;所述前板ii和所述挡块相对固定;
14.所述第一插孔和所述第二插孔沿所述板体的厚度方向贯通;所述后板i在所述厚度方向上叠设于所述前板ii的后侧;所述第一保护门和所述第二保护门二者的运动方向相同。
15.优选地,所述前板i靠近所述第一插孔的一侧设有斜面i;所述前板ii靠近所述第二插孔的一侧设有斜面ii;所述斜面i和所述斜面ii分别沿各自运动方向倾斜。
16.优选地,所述第一保护门和所述第二保护门均相对于所述板体直线滑动。
17.优选地,所述第一保护门和所述第二保护门分别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伸缩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保护门和所述第二保护门的滑动方向。
18.优选地,所述板体的内侧设有保护片;所述保护片与所述板体平行且相对固定;所述第一保护门和所述第二保护门均滑动连接于所述保护片。
19.优选地,所述保护片内设有用以分别约束所述第一保护门和所述第二保护门二者各自的滑动范围的限位孔。
20.优选地,所述插孔装置具体为插座。
21.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有保护门的插孔装置,包括板体、贯通设于所述板体的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设于所述板体内侧的第一保护门和第二保护门;
22.所述第一保护门朝向所述第一插孔裸露的一侧、所述第二保护门朝向所述第二插孔裸露的一侧均设有封堵面;所述封堵面在无外物插入时相对于所述板体静止、在有外物插入时移开;
23.所述第一保护门和所述第二保护门二者中任意一者设有用以在仅另一者移开时遮挡所述第一插孔和所述第二插孔的挡体。
24.上述具有保护门的插孔装置可设置为插座。该具有保护门的插孔装置中,第一保护门和第二保护门在板体的内侧封闭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避免外界异物自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落入板体内侧。当诸如插头插针等外物插入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时,插头插针挤压并移开第一保护门和第二保护门,令插座的内部结构自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处敞露,进而令插头插针与插座内部的电路结构连通。当用户不慎将插头插针或者其他异物仅自第一插孔插入或仅自第二插孔插入时,则第一保护门和第二保护门不会敞露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二者中任意一者,充分保障用户的操作安全。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具有保护门的插孔装置在板体外侧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具有保护门的插孔装置在板体内侧的结构示意图。
28.其中,1-板体、2-第一插孔、3-第二插孔、4-第一保护门、41-前板i、42-后板i、5-第二保护门、51-前板ii、52-后板ii、6-保护片、61-限位孔、7-弹簧限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31.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具有保护门的插孔装置在板体外侧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具有保护门的插孔装置在板体内侧的结构示意图。
3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保护门的插孔装置,包括板体1、贯通设于板体1内的第一插孔2和第二插孔3、设于板体1的内侧的第一保护门4和第二保护门5;其中,板体1以第一插孔2和第二插孔3的贯通方向区分板体1的内外两侧,例如,第一插孔2和第二插孔3沿板体1的厚度方向贯通板体1时,则板体1沿厚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为该板体1的内侧和外侧。
33.上述具有保护门的插孔装置中,第一保护门4朝向第一插孔2裸露的一侧设有用于封堵第一插孔2的封堵面,第二保护门5朝向第二插孔3裸露的一侧设有用于封堵第二插孔3的封堵面;无论是第一保护门4的封堵面,还是第二保护门5的封堵面,均在无外物插入时相对于板体1静止,并在有外物插入时移开。举例来说,当外物自第一插孔2插入时,外物向第一保护门4的封堵面施加作用力,令第一保护门4及其封堵面向远离第一插孔2的方向移开,从而令板体1内侧的结构自第一插孔2处敞露。
34.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有保护门的插孔装置中,第一保护门4和第二保护门5二者中任意一者设有用以在仅另一者移开时遮挡第一插孔2和第二插孔3的挡体。换句话说,在前述挡体的作用下,当第一保护门4和第二保护门5二者中只有一者因外物的推挤而移开时,另一者则同时遮挡第一插孔2和第二插孔3,避免板体1内侧的结构自第一插孔2和第二插孔3处向外敞露。例如,当只有第一保护门4及其封堵面在外物的作用力下朝向远离第一插孔2的方向移开时,第二保护门5可以依赖于自身的封堵面和挡体对第一插孔2和第二插孔3进行遮挡,避免板体1内侧的结构自第一插孔2和第二插孔3向外敞露;第二保护门5也可以阻止第一保护门4的移动,从而在遮挡第二插孔3的同时间接起到遮挡第一插孔2的作用。
35.可见,上述具有保护门的插孔装置利用第一保护门4和第二保护门5对第一插孔2和第二插孔3进行安全防护。
36.当第一插孔2和第二插孔3均无外物插入时,第一保护门4的封堵面和第二保护门5的封堵面分别遮蔽第一插孔2和第二插孔3,避免板体1内侧的结构自第一插孔2和第二插孔3向外敞露,也就能够避免外界的杂质异物自第一插孔2和第二插孔3进入板体1内侧。
37.当只有第一插孔2或只有第二插孔3有外物插入时,第一保护门4和第二保护门5二者在其挡体的作用下仍然能够对第一插孔2和第二插孔3同时起到防护作用,避免第一插孔2单独敞露或第二插孔3单独敞露。
38.当第一插孔2和第二插孔3均有外物插入时,第一保护门4及其封堵面、第二保护门5及其封堵面均在前述外物的作用下移开,从而令板体1内侧的结构自第一插孔2和第二插孔3处向外界敞露。
39.以该具有保护门的插孔装置应用于电路连接为例,上述具有保护门的插孔装置既可以在插头正常使用时保障插头在该具有保护门的插孔装置处的电路连接,也可以在无外物插入该具有保护门的插孔装置或者外物仅自该具有保护门的插孔装置的第一插孔2或第二插孔3插入时阻止外物进入,起到安全防护、防水防尘的效果。
40.其中,针对“外物仅自该具有保护门的插孔装置的第一插孔2或第二插孔3插入”这一现象,通常指的是并非正常应用于该具有保护门的插孔装置的外物插入该具有保护门的插孔装置,例如用户不慎将具有导电性能的物体插入具有该具有保护门的插孔装置的插座。
4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有保护门的插孔装置做更进一步的说明。
42.针对上述具有保护门的插孔装置,当只有第一插孔2或只有第二插孔3内插入外物时,第一保护门4和第二保护门5二者的挡体可以通过以下两种具体示例来避免该外物与板体1内侧的结构接触。
43.在第一种示例中,第一保护门4的封堵面指的是用于遮挡第一插孔2的前板i41,第一保护门4的挡体指的是用于遮挡第二插孔3的后板i42;第二保护门5的封堵面指的是用于遮挡第二插孔3的前板ii51,第二保护门5的挡体指的是用于遮挡第一插孔2的后板ii52。前述结构中,前板i41和后板i42相对固定,前述前板ii51和后板ii52相对固定。
44.沿第一插孔2的轴向来看,上述前板i41和后板ii52均与第一插孔2重叠,换言之,单独的前板i41和单独的后板ii52均能够阻止外物自第一插孔2进入。同理,沿第二插孔3的轴向来看,前板ii51和后板i42均与第二插孔3重叠,单独的前板ii51和单独的后板i42均能够阻止外物自第二插孔3进入。
45.举例来说,在第一种示例中,由第一保护门4和第二保护门5二者的形状大致可视为小写英文字母n,第一保护门4和上下翻转倒置的第二保护门5二者自彼此的中部狭缝处相互嵌套,令第一保护门4和第二保护门5交叉重叠,与此同时,前板i41叠压于后板ii52的前侧,前板ii51叠压于后板i42的前侧。当外物仅自第一插孔2插入时,外物令作为封堵面的前板i41移开,由于前述外物无法向第二保护门5的封堵面也就是前板ii51施加作用力,因此第二保护门5静止不动。可见,前述过程中,第二保护门5能够通过其前板ii51遮挡第二插孔3,并通过其后板ii52遮挡第一插孔2。反之,当外物仅向第二保护门5的前板ii51施加作用力时,第一保护门4的前板i41和后板i42能够分别遮挡第一插孔2和第二插孔3。
46.其中,第一保护门4在外物推挤作用下的运动方向可与第二保护门5在外物推挤作用下的运动方向相同;当然,前述两个运动方向也可以恰好相反。
47.在第二种示例中,第一保护门4的封堵面指的是用于遮挡第一插孔2的前板i41,第一保护门4的挡体指的是用于遮挡第二插孔3的后板i42;前述前板i41和后板i42相对固定。至于第二保护门5,其封堵面指的是用于遮挡的第二插孔3的前板ii51,其挡体则设置为用以止挡第一保护门4单独移开的挡块;前板ii51和挡块相对固定。其中,第一保护门4的运动方向与第二保护门5的运动方向一致。
48.举例来说,第一保护门4的形状大致可视为小写英文字母n,而第二保护门5的形状大致可视为左右翻转倒置的大写英文字母l,二者自第一保护门4的中间狭缝和第二保护门5的转角处相互嵌套。对于前述第二保护门5而言,其竖杆可视为前板ii51,其横杆部分可视为挡块。此时,第一保护门4的前板i41叠压于挡块的前侧,第一保护门4的后板i42叠压于前板ii51的后侧。
49.当外物仅向前板ii51施加令其向下移动的作用力时,第二保护门5的前板ii51和挡块同时移动,而第一保护门4的前板i41和后板i42静止不动,仍然可以分别遮蔽第一插孔2和第二插孔3。
50.当外物仅向前板i41施加向下的作用力时,第一保护门4因受到挡块的止挡,只能在挡块先行移动而才能移动;与此同时,第二保护门5的前板ii51在板体1内侧的运动配合关系可以设置为只能在被外物向内压入并沉降一定距离后,才能向下移动,也就是说,若外物仅自第一插孔2挤压第一保护门4的前板i41时,则第二保护门5的前板ii51并不向内沉降,因此第二保护门5无法移动。可见,即使前述外物施加于前板i41的作用力足够大,也不会令第一保护门4带动第二保护门5的挡块同时移动,此时,挡块不动,则第一保护门4也无法移动。其中,前述“下”这一方向的定义基于n型的第一保护门4和l型的第二保护门5二者所在纸面方向,相应地,前述“内”则指的是前述纸面方向向内。上文对第一种示例的方向定义同理。
51.为了方便令外物向第一保护门4、第二保护门5施力并推挤第一保护门4、第二保护门5移动,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该具有保护门的插孔装置中,前板的外侧也就是靠近第一插孔2的一侧设有斜面i,该斜面i沿第一保护门4的移动方向倾斜。当重物向板体1内侧挤压前述斜面i时,重物施加于第一保护门4的分力可以推动第一保护门4向其斜面i朝外侧倾斜的一侧移动,从而令第一保护门4远离第一插孔2。同理,第二保护门5的前板ii51设有斜面ii,斜面ii设于前板ii51靠近第二插孔3的一侧;斜面ii沿第二保护门5的运动方向倾斜。
52.其中,第一保护门4和第二保护门5均可以相对于板体1做直线滑动运动,包括且不限于第一保护门4、第二保护门5滑动连接于板体1的内侧板面。当然,第一保护门4、第二保护门5还可以通过设于板体1内侧的其他结构实现滑动约束。例如,板体1的内侧设有保护片6,该保护片6与板体1平行且相对固定,第一保护门4、第二保护门5均滑动连接于该保护片6。前述保护片6设有用于约束第一保护门4、第二保护门5二者的滑动范围的限位孔61;其中,限位孔61可包括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第一限位孔用于约束第一保护门4的滑动方向和最大滑动距离,第二限位孔用于约束第二保护门5的滑动方向和最大滑动距离。
53.至于第一保护门4和第二保护门5的复位,可通过分别连接于第一保护门4和第二保护门5的弹簧实现。
54.两组弹簧分别与第一保护门4的滑动方向、第二保护门5的滑动方向平行。第一保护门4和第二保护门5可设置用以供弹簧套设且定位的弹簧限位柱7;任意一组弹簧的轴向一端连接于弹簧限位柱7、另一端与板体1相对固定。弹簧的长度处于初始状态时,第一保护门4和第二保护门5在板体1的内侧分别对准第一插孔2和第二插孔3,实现封堵第一插孔2和第二插孔3;外物自第一插孔2、第二插孔3插入并挤压第一保护门4、第二保护门5时,弹簧沿自身长度方向被压缩,第一保护门4和第二保护门5分别自第一插孔2和第二插孔3处移开,令外物与处于板体1内侧的相关结构接触,例如,作为外物的插头插针与处于板体1内侧的
电路接口连接并导通。
55.除了满足第一保护门4和第二保护门5的复位以外,针对交错叠设的第一保护门4和第二保护门5而言,上述弹簧还可以阻止第一保护门4和第二保护门5因叠合面的摩擦力而相互牵拉移动。
56.在上述任意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插孔装置具体可以设置为插座,此时,该插孔装置的板体1即为插座的插座壳板,前述板体1的内外方向对应于插座的壳腔内外方向。
57.显然,对于上述插座而言,与其型号匹配的插头可以在同时插入第一插孔2和第二插孔3时推挤并移开第一保护门4和第二保护门5,令插头与该插座内部的相关电路结构连通。至于与该插座型号不匹配的插头或者外界异物单独插入第一插孔2或单独插入第二插孔3时,具有保护门的插孔装置不会令插座内部的结构自第一插孔2和第二插孔3任意一者向外敞露,有效保障了该插座的使用安全,换言之,若外物不能同时自第一插孔2和第二插孔3插入,则不能与该插座电连接。
58.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有保护门的插孔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