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地下布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66434发布日期:2022-09-20 20:46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室内地下布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布线领域,尤其是一种室内地下布线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现代化建设发展进程,复杂的商务环境需要为管理者、秘书、财务等管理部门及其现代化办公设备和复杂的通讯设备提供多种用途的电路系统。公共写字楼、智能化大厦等现代建筑的设计也需要为方便的安装和复杂的使用提供多种用途的预置服务设施。而地下布线配套装置,就是为满足上述建筑行业对建筑电器产品最新要求而产生的电器产品,布线是装修的最基本的过程,只有电线路设置好了,其他的工作才能陆续开展,同时,我们的布线也非常重要,因为电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必不可少的,如果这些问题没有预先处理恰当,则会给今后的生活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地下安全性高,美观,造价高,适合防火、防触电要求较高的人群聚集地。
3.目前室内用的地下布线,普遍都是通过金属管包裹三芯线进行布线,不能分支布线且电源线冗杂的问题,且效率低下,现场作业繁乱,工序繁多,纯手工作业,现场接线慢,项目整体交付工期长;特别是当需要改变布线线路时,不便于拆卸或重新排列线路,无法实现灵活布线。
4.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新型地下布线装置”,其公开号cn2281597,包括预埋式地下布线系统、平铺式地下布线系统和架空地板下布线系统,并各具有本系列的线槽、交叉盒、出线盒、地槽墙面转换盒等四个系列装置件。适应了现代化建筑对地下布线系统的要求,使地下布线系统装置的设计、生产、安装系列化、标准化、规范化并具有适用范围广、使用方便、外形美观大方等优点,缺点是不具有具体的转接头机构,不能实现分支布线、提高布线灵活性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室内地下布线通过金属管包裹三芯线进行布线,不能分支布线且电源线冗杂的问题,提供一种室内地下布线装置,实现室内地下布线具有分支布线的功能。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一种室内地下布线装置,包括转接件和若干排线,所述排线包括线管和插头,所述线管与插头连接,所述转接件上设有若干转接头,所述转接头与插头插接。通过在装置内设置转接件、转接件与排线连接,实现分支布线、布线灵活性高的功能,适应了现代化建筑对地下布线系统的要求,特别是当需要改变布线线路时,便于拆卸或重新排列线路,提高效率,布线重新排列组合以后,快捷重组,地下布线系统能随意移动,实现灵活布线,而且没有裸露在外的线路,排除各类安全隐患,回收率高。
8.作为优选,所述排线包括进线和出线,所述转接头包括用于与进线连接的第一转接头和用于与出线连接的第二转接头。地下布线装置中其中一个排线为进线,另外三个排
线为出线,进线与较粗的第一转接头连接,出线与较细的第二转接头连接,便于外部电源的电流从进线通过转接件,从出线流出。
9.作为优选,所述进线上设有第一插头,所述出线上设有第二插头,所述第一插头与第一转接头适配,所述第二插头与第二转接头适配。进线上的第一插头与转接件上的第一转接头适配,出线上的第二插头与转接件上的第二转接头适配,转接头与插头插接,便于连接电源且装拆方便。
1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插头上设有滑槽,所述第二插头上设有与滑槽配合的凸条;或者所述第一插头上设有凸条,所述第二插头上设有与凸条配合的滑槽。第一插头与第二插头组装时,沿着滑槽将凸条滑动过去,顺着滑槽方向,凸条将自动装进滑槽中,滑槽与凸条相互配合,使得纯粹依靠塑料件自身的配合达到不用螺丝可靠组装的效果,一次性解决所有的固定问题,安装过程简单方便,第一插头与第二插头上的滑槽和凸条不对称适配,防止插错。
11.作为优选,所述转接件设置在保护盒内部,所述转接件与保护盒通过螺栓连接。转接件及连接部位设置在保护盒内部,满足本领域地下布线的安全需要;转接件与保护盒通过螺栓连接,便于将转接件与保护盒拆装。
12.作为优选,所述线管通过卡扣与插头相连,所述卡扣包括用于连接插头的第一卡扣和用于连接线管的第二卡扣。线管通过卡扣与插头相连,便于线管的拆装,第一卡扣与第二卡扣一体成型,第一卡扣用于与插头连接,第二卡扣用于与线管连接。
13.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卡扣上设有竖槽,第一卡扣外侧壁上设有凸块,插头的内侧壁上设有卡槽,凸块与卡槽适配。第一卡扣上设有的竖槽为弹性结构,当卡扣与插头连接时,多个竖槽整体呈锥形状,第一卡扣外侧壁上的凸块与插头的内侧壁上的卡槽适配,便于卡扣与插头的固定。
14.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卡扣内部设有用于固定电源线的顶块。顶块与第一卡扣一体成型,通过在第一卡扣上设置不同大小的顶块或者弹性材料的顶块来适配不同规格的电源线。
15.作为优选,所述保护盒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和下盖卡接。将保护盒分为上盖和下盖两部分进行卡接组装,便于拆装。
16.作为优选,所述保护盒上设有用于穿过线管的通孔。保护盒上设有通孔,便于线管穿过,线管为波纹管,通孔的直径小于波纹管的最大处的直径,大于波纹管的最小处的直径,使得波纹管恰好通过线管。
17.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能分支布线,便于装拆插头,采用卡接和栓接的连接方式,布线灵活性高;(2)没有裸露在外的线路,排除各类安全隐患;(3)满足固定不同规格的电源线。
附图说明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插头和电源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25.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保护盒的结构示意图;
26.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27.图中:转接件1,排线2,进线2.1,出线2.2,电源线3,卡扣5,第一卡扣5.1,竖槽5.1.1,凸块5.1.2,顶块5.1.3,第二卡扣5.2,卡槽6,转接头7,第一转接头7.1,第二转接头7.2,线管8,插头9,第一插头9.1,第二插头9.2,通孔10,保护盒11,上盖11.1,下盖11.2,滑槽13,凸条14。
具体实施方式
28.具体实施例一:
29.如图1或图2或图8所示,一种室内地下布线装置,包括转接件1和若干排线2,排线2包括线管8和插头9,线管8与插头9连接,转接件1上设有若干转接头7,转接头7与插头9插接;转接件1设置在保护盒11内部,转接件1与保护盒11通过螺栓连接;线管8通过卡扣5与插头9相连;排线2包括进线2.1和出线2.2,转接头7包括用于与进线2.1连接的第一转接头7.1和用于与出线2.2连接的第二转接头7.2;进线2.1上设有第一插头9.1,出线2.2上设有第二插头9.2,第一插头9.1与第一转接头7.1适配,第二插头9.2与第二转接头7.2适配。
30.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装置内设置转接件1、转接件1与排线2连接,实现分支布线、布线灵活性高的功能,适应了现代化建筑对地下布线系统的要求,特别是当需要改变布线线路时,便于拆卸或重新排列线路,提高效率,布线重新排列组合以后,快捷重组,可以实现地下布线系统随意移动,实现灵活布线,而且没有裸露在外的线路,排除各类安全隐患,布线可灵活移动,回收率高;转接件1及连接部位设置在保护盒11内部,满足本领域地下布线的安全需要;转接件1与保护盒11通过螺栓连接,便于将转接件1与保护盒11拆装。线管8通过卡扣5与插头9相连,便于线管8的拆装;地下布线装置中其中一个排线2为进线2.1,另外三个排线2为出线2.2,进线2.1与较粗的第一转接头7.1连接,出线2.2与较细的第二转接头7.2连接,便于外部电源的电流从进线2.1通过转接件1,从出线2.2流出;进线2.1上的第一插头9.1与转接件1上的第一转接头7.1适配,出线2.1上的第二插头9.2与转接件1上的第二转接头7.2适配,转接头7与插头9插接,便于连接电源且装拆方便。
31.具体实施例二:
32.如图3或图4所示,在实施例1基础上,线管8通过卡扣5与插头9相连,卡扣5包括用于连接插头9的第一卡扣5.1和用于连接线管8的第二卡扣5.2;第一卡扣5.1上设有竖槽5.1.1,第一卡扣5.1外侧壁上设有凸块5.1.2,插头9的内侧壁上设有卡槽6,凸块5.1.2与卡槽6适配;第一卡扣5.1内部设有用于固定电源线3的顶块5.1.3。
33.上述技术方案中,线管通过卡扣5与插头9相连,便于线管8的拆装,第一卡扣5.1与第二卡扣5.2一体成型,第一卡扣5.1用于与插头9连接,第二卡扣5.2用于与线管8连接,第一卡扣5.1上设有的竖槽5.1.1为弹性结构,当卡扣5与插头9连接时,多个竖槽5.1.1整体呈锥形状,第一卡扣5.1外侧壁上的凸块5.1.2与插头9的内侧壁上的卡槽6适配,便于卡扣5.1与插头9的固定;顶块5.1.3与第一卡扣5.1一体成型,通过在第一卡扣5.1上设置不同大小
的顶块5.1.3或者弹性材料的顶块5.1.3来适配不同规格的电源线3。
34.具体实施例三:
35.如图5或图6所示,在实施例2基础上,作为优选,第一插头9.1上设有滑槽13,第二插头9.2上设有与滑槽13配合的凸条14;或者第一插头9.1上设有凸条14,第二插头9.2上设有与凸条14配合的滑槽13。
36.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插头9.1与第二插头9.2组装时,沿着滑槽13将凸条14滑动过去,顺着滑槽13方向,凸条14将自动装进滑槽13中,滑槽13与凸条14相互配合,使得纯粹依靠塑料件自身的配合达到不用螺丝可靠组装的效果,一次性解决所有的固定问题,安装过程简单方便,第一插头9.1与第二插头9.2上的滑槽13和凸条14不对称适配,防止插错。
37.具体实施例四:
38.如图7所示,在实施例3基础上,保护盒11包括上盖11.1和下盖11.2,上盖11.1和下盖11.2卡接;保护盒11上设有用于穿过线管8的通孔10。
39.上述技术方案中,将保护盒11分为上盖11.1和下盖11.2两部分进行卡接组装,便于拆装,保护盒11上设有通孔10,便于线管8穿过,线管8为波纹管,通孔10的直径小于波纹管的最大处的直径,大于波纹管的最小处的直径,使得波纹管恰好通过线管8。
40.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能分支布线,便于装拆插头,采用卡接和栓接的连接方式,布线灵活性高;(2)没有裸露在外的线路,排除各类安全隐患;(3)满足固定不同规格的电源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