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配电集成系统高压部件的连接组件及电动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20547发布日期:2021-12-22 15:1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配电集成系统高压部件的连接组件,其包括底座(1)、接触器(2)、铜排(3)和若干螺钉(4),铜排(3)通过螺钉(4)与接触器(2)和电池配电集成系统内的其他高压部件紧固连接;其中,底座(1)包括底座本体(11)和下衬套(12),下衬套(12)固定在底座本体(11)上并贯穿底座本体(11);接触器(2)包括接触器安装脚(21)和上衬套(22),上衬套(22)固定在安装脚(21)上并贯穿安装脚(21),所述上衬套(22)内壁光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衬套(5)和止付螺丝(6),所述内衬套(5)包括支撑座(51)和至少两条支撑腿(52),支撑腿(52)设置于支撑座(51)表面;所述下衬套(12)呈环状,上端面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21),下端面开设有第二螺纹孔(122),上端面开设有至少两个通孔(123),所述通孔(123)与第二螺纹孔(122)相互连通;螺钉(4)从上至下穿过上衬套(22)并与第一螺纹孔(121)螺纹连接,支撑座(51)置于第二螺纹孔(122)内,支撑腿(52)穿过通孔(123)并与上衬套(22)下端面相抵持,止付螺丝(6)与第二螺纹孔(122)螺纹连接并与支撑座(51)下端面相抵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配电集成系统高压部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衬套(12)中间开设有环槽(124),且环槽(124)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防滑纹(125),下衬套(12)与底座本体(11)一体注塑成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配电集成系统高压部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孔(121)与第二螺纹孔(122)相互连通,第二螺纹孔(122)直径大于第一螺纹孔(12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配电集成系统高压部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51)呈环状,且内孔直径大于第一螺纹孔(121)外径。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配电集成系统高压部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支撑腿(52)绕支撑座(51)中心轴呈x度旋转对称设置,x=360/n,n为支撑腿(52)数量。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配电集成系统高压部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52)和通孔(123)横截面呈扇形。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配电集成系统高压部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接触器(2)的静触头和铜排(3)相互抵持并紧固连接,所述接触器(2)的上衬套(22)下端面与接触器(2)的静触头和铜排(3)的安装面之间的制造公差y为负值。8.一种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池配电集成系统高压部件的连接组件。

技术总结
电池配电集成系统高压部件的连接组件及电动汽车,通过设置内衬套和止付螺丝,当上衬套下端面和下衬套上端面之间在安装完成后,由于各种公差累计会出现一定的间距,可以通过拧紧止付螺丝,从而顶起内衬套,从底部支撑上衬套下端面,螺钉在连接上衬套和下衬套时,就不会将二者之间的间距压缩,从而防止接触器和铜排之间相互拉扯造成的应力对接触器有可能带来的损伤;接触器的上衬套下端面与接触器的静触头和铜排的安装面之间的制造公差为负值,这样一来,上衬套下端面与下衬套上端面之间设置有小范围的间隙,可以规避铜排与接触器安装完成后相互硬挤压的情形;通过以上方式共同作用,就可以规避铜排与接触器安装完成后相互拉扯或硬挤压的情形。扯或硬挤压的情形。扯或硬挤压的情形。


技术研发人员:许峰 严祖冬 邵仁强 杜朝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嘉晨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6
技术公布日:2021/12/2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