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5G基站天线集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01125发布日期:2022-04-09 10:33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5G基站天线集成结构的制作方法
一种5g基站天线集成结构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5g基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5g基站天线集成结构。


背景技术:

2.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是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特点的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技术,是实现人机物互联的网络基础设施。随着5g技术的发展,5g基站、天线开始布置越来越多。
3.授权公告号cn 207517855 u的专利文件提供了一种基站天线集成装置,包括:箱体,设置有天线窗口;基站模块,设置于所述箱体内;以及基站天线,与所述基站模块电连接以发射电磁波信号,所述基站天线设置于所述箱体内且对应于所述天线窗口的位置。实现了基站天线的隐蔽安装,既保证了通信的覆盖和质量,又减少用户的不安全感,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4.但是上述装置缺少对装置内部工作环境的控制,高温、潮湿都易造成设备的损坏,因此需要工作人员定期检修和维护,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5g基站天线集成结构。本实用新型设置除湿降温件将箱体内的空气循环,循环过程中干燥、降温。实现高效散热和除湿,保证了工作环境的稳定,避免高温、潮湿造成的设备损坏。
6.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5g基站天线集成结构,包括基站模块、天线模块、转换模块和箱体;基站模块、天线模块和转换模块设置在箱体内部;还包括除湿降温组件和控制器;除湿降温组件设置在箱体的外部,且与箱体连通,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7.除湿降温组件包括进风机、出风机、进风管、出风管和除湿降温件;除湿降温件包括壳体、过滤网、电机、搅拌架、上隔板、散热管和下隔板;上隔板和下隔板将壳体的内部分隔为干燥室、散热室和缓冲室;进风管连通干燥室和进风机;进风机同时连通箱体;出风管连通缓冲室和出风机;出风机同时连通箱体;过滤网设置在干燥室的上下方,两者之间填充有干燥颗粒;同时通过电机传动的搅拌架转动设置在两组过滤网之间;上隔板上设置有气孔一;下隔板上设置有气孔二;散热管设置在散热室内,一端通过气孔一连通干燥室,另一端通过气孔二连通缓冲室;散热室内填充有制冷剂。
8.优选的,箱体的上端设置有出气阀,下端设置有进气阀;出气阀与进风机连通;进气阀与出风机连通;出气阀、进气阀均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9.优选的,进风机、出风机、电机均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10.优选的,箱体内部设置有温度感应器和湿度感应器;温度感应器和湿度感应器均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11.优选的,搅拌架为框型,框内设置有分散条。
12.优选的,壳体外部对应散热室位置设置有环形的散热翅片;散热翅片设置多组,等
间距、平行设置。
13.优选的,箱体内部设置有收纳件;收纳件包括安装杆、滑动套;安装杆可拆卸设置在箱体内壁上;滑动套滑动设置在安装杆的一端。
14.优选的,滑动套的外部设置有限位防滑环。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6.本实用新型设置除湿降温件将箱体内的空气循环,干燥颗粒对空气吸潮,搅拌架对其搅动,同时扰流,延长干燥颗粒与空气的接触时间,使得干燥均匀、高效。空气通过散热管、制冷剂后降温。最终实现了对集成结构内部的高效散热和除湿,保证了基站模块、天线模块、转换模块工作环境的稳定,避免高温、潮湿造成的设备损坏。装置智能性、自动性强,精准调节,减少人力的劳动量。设置收纳件,进行线路连接时,将滑动套拉出,即可进行绕线、定位,便于进行线路整理、收纳,提高装置使用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正视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后视图;
19.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除潮散热件的剖视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收纳件的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1、基站模块;2、天线模块;3、转换模块;4、箱体;5、出气阀;6、进气阀;7、除湿降温组件;8、进风机;9、出风机;10、进风管;11、出风管;12、除湿降温件;13、壳体;14、过滤网;15、电机;16、搅拌架;17、分散条;18、干燥颗粒;19、上隔板;20、气孔一;21、散热管;22、下隔板;23、气孔二;24、缓冲室;25、散热室;26、干燥室;27、散热翅片;28、安装杆;29、滑动套;30、限位防滑环;31、收纳件。
具体实施方式
23.实施例一
24.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5g基站天线集成结构,包括基站模块1、天线模块2、转换模块3和箱体4;基站模块1、天线模块2和转换模块3设置在箱体4内部;还包括除湿降温组件7和控制器;除湿降温组件7设置在箱体4的外部,且与箱体4连通,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25.如图3-4所示,除湿降温组件7包括进风机8、出风机9、进风管10、出风管11和除湿降温件12;除湿降温件12包括壳体13、过滤网14、电机15、搅拌架16、上隔板19、散热管21和下隔板22;上隔板19和下隔板22将壳体13的内部分隔为干燥室26、散热室25和缓冲室24;进风管10连通干燥室26和进风机8;进风机8同时连通箱体4;出风管11连通缓冲室24和出风机9;出风机9同时连通箱体4;过滤网14设置在干燥室26的上下方,两者之间填充有干燥颗粒18;同时通过电机15传动的搅拌架16转动设置在两组过滤网14之间;上隔板19上设置有气孔一20;下隔板22上设置有气孔二23;散热管21设置在散热室25内,一端通过气孔一20连通干燥室26,另一端通过气孔二23连通缓冲室24;散热室25内填充有制冷剂。
26.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除湿降温件12工作,通过进风机8和出风机9配合,将箱
体4内的空气循环,并引入除湿降温件12。空气首先进入干燥室26,干燥颗粒18对其吸潮,搅拌架16对干燥颗粒18进行搅动,同时扰流,延长干燥颗粒18与空气的接触时间,使得干燥均匀、高效。接着空气进入散热管21,由于散热管21浸泡在制冷剂中,流通的空气被降温,进入缓冲室24,最后通过出风管11返回箱体4。实现了对集成结构内部的高效散热和除湿,保证了基站模块1、天线模块2、转换模块3工作环境的稳定,避免高温、潮湿造成的设备损坏。
27.实施例二
28.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5g基站天线集成结构,包括基站模块1、天线模块2、转换模块3和箱体4;基站模块1、天线模块2和转换模块3设置在箱体4内部;还包括除湿降温组件7和控制器;除湿降温组件7设置在箱体4的外部,且与箱体4连通,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29.如图3-4所示,除湿降温组件7包括进风机8、出风机9、进风管10、出风管11和除湿降温件12;除湿降温件12包括壳体13、过滤网14、电机15、搅拌架16、上隔板19、散热管21和下隔板22;上隔板19和下隔板22将壳体13的内部分隔为干燥室26、散热室25和缓冲室24;进风管10连通干燥室26和进风机8;进风机8同时连通箱体4;出风管11连通缓冲室24和出风机9;出风机9同时连通箱体4;过滤网14设置在干燥室26的上下方,两者之间填充有干燥颗粒18;同时通过电机15传动的搅拌架16转动设置在两组过滤网14之间;上隔板19上设置有气孔一20;下隔板22上设置有气孔二23;散热管21设置在散热室25内,一端通过气孔一20连通干燥室26,另一端通过气孔二23连通缓冲室24;散热室25内填充有制冷剂。
30.如图1所示,箱体4的上端设置有出气阀5,下端设置有进气阀6;出气阀5与进风机8连通;进气阀6与出风机9连通;出气阀、进气阀6均与控制器信号连接。进风机8、出风机9、电机15均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31.进一步的,箱体4内部设置有温度感应器和湿度感应器;温度感应器和湿度感应器均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32.本实施例在箱体4内部设置出气阀5、进气阀6、温度感应器和湿度感应器。实现热气上行后,上端出气,下端进气,空气循环。温度感应器和湿度感应器对箱体4内的环境进行实时检测,提高了装置的智能性、自动性,精准调节,减少人力的劳动量。
33.实施例三
34.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5g基站天线集成结构,包括基站模块1、天线模块2、转换模块3和箱体4;基站模块1、天线模块2和转换模块3设置在箱体4内部;还包括除湿降温组件7和控制器;除湿降温组件7设置在箱体4的外部,且与箱体4连通,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35.如图3-4所示,除湿降温组件7包括进风机8、出风机9、进风管10、出风管11和除湿降温件12;除湿降温件12包括壳体13、过滤网14、电机15、搅拌架16、上隔板19、散热管21和下隔板22;上隔板19和下隔板22将壳体13的内部分隔为干燥室26、散热室25和缓冲室24;进风管10连通干燥室26和进风机8;进风机8同时连通箱体4;出风管11连通缓冲室24和出风机9;出风机9同时连通箱体4;过滤网14设置在干燥室26的上下方,两者之间填充有干燥颗粒18;同时通过电机15传动的搅拌架16转动设置在两组过滤网14之间;上隔板19上设置有气孔一20;下隔板22上设置有气孔二23;散热管21设置在散热室25内,一端通过气孔一20连通干燥室26,另一端通过气孔二23连通缓冲室24;散热室25内填充有制冷剂。
36.如图4所示,搅拌架16为框型,框内设置有分散条17。壳体13外部对应散热室25位置设置有环形的散热翅片27;散热翅片27设置多组,等间距、平行设置。
37.本实施例中设置带分散条17的搅拌架16,对干燥颗粒18进行搅动,同时干燥颗粒18穿过相邻的分散条17之间,被分离开。有效避免干燥颗粒18粘黏、结块,保证干燥效果。同时设置散热翅片27,加快吸热后制冷剂的降温,使降温效果持久。
38.实施例四
39.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5g基站天线集成结构,包括基站模块1、天线模块2、转换模块3和箱体4;基站模块1、天线模块2和转换模块3设置在箱体4内部;还包括除湿降温组件7和控制器;除湿降温组件7设置在箱体4的外部,且与箱体4连通,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40.如图3-4所示,除湿降温组件7包括进风机8、出风机9、进风管10、出风管11和除湿降温件12;除湿降温件12包括壳体13、过滤网14、电机15、搅拌架16、上隔板19、散热管21和下隔板22;上隔板19和下隔板22将壳体13的内部分隔为干燥室26、散热室25和缓冲室24;进风管10连通干燥室26和进风机8;进风机8同时连通箱体4;出风管11连通缓冲室24和出风机9;出风机9同时连通箱体4;过滤网14设置在干燥室26的上下方,两者之间填充有干燥颗粒18;同时通过电机15传动的搅拌架16转动设置在两组过滤网14之间;上隔板19上设置有气孔一20;下隔板22上设置有气孔二23;散热管21设置在散热室25内,一端通过气孔一20连通干燥室26,另一端通过气孔二23连通缓冲室24;散热室25内填充有制冷剂。
41.如图5所示,箱体4内部设置有收纳件31;收纳件31包括安装杆28、滑动套29;安装杆28可拆卸设置在箱体4内壁上;滑动套29滑动设置在安装杆28的一端。
42.进一步的,滑动套29的外部设置有限位防滑环30。
43.本实施例设置收纳件31,进行线路连接时,将滑动套29拉出,即可进行绕线、定位,便于进行线路整理、收纳,提高装置使用的便捷性。
44.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