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散热装置的交流输出电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68450发布日期:2022-04-14 21:07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散热装置的交流输出电抗器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电抗器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散热装置的交流输出电抗器。


背景技术:

2.交流输出电抗器是用于变频器的负载侧的仪器,其与变频器的出线端串联,加装输出电抗器可以在负载合闸的瞬间有效地抑制回路涌流,保护回路中的变频器及其它元器件免受过电流冲击,而且还能钝化变频器输出电压的陡度,补偿长电缆的电容性电荷反转电流,减少逆变器中的功率元件的扰动和冲击。
3.现有的交流输出电抗器通常由铁芯和线圈组成,铁芯包括铁芯柱和铁轭,将线圈套上铁芯柱后,用铁轭将铁芯柱连接起来,形成闭合的磁路。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当前的交流输出电抗器散热效率较差,如果不能及时排热,会导致交流输出电抗器上的电子元器件过热,进而影响机器的正常运行,故此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交流输出电抗器的散热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散热装置的交流输出电抗器。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散热装置的交流输出电抗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具有散热装置的交流输出电抗器,包括电抗器本体,所述电抗器本体包括多组相互平行的铁芯和卷绕在每组所述铁芯上的绕组,所述铁芯的相对两侧设置有夹板,所述夹板抵紧在所述铁芯上,所述夹板和所述绕组之间设置有多根导热条,多根所述导热条分别位于所述铁芯的相对两侧,所述铁芯和所述绕组与多根所述导热条组成散热空腔。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板对铁芯进行固定,而后将绕组卷绕在夹板和铁芯的周侧,导热条在夹板和铁芯之间划分出多个散热空腔,绕组和铁芯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自散热空腔中导出,加速散热,提高了交流输出电抗器的散热效果。
9.可选的,所述导热条相邻于所述夹板的两侧沿所述导热条的长度方向均开设有导热槽,所述导热槽呈弧形设置且弧面内凹于所述导热条。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热槽的开设增大了散热空腔的面积,使更多的热量扩散至散热空腔中,再经散热空腔中导出,提高了交流输出电抗器的散热效果。
11.可选的,所述导热条的底端设置有楔形尖端,所述楔形尖端的周侧均与所述夹板和所述绕组之间均留有间隙。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楔形尖端使各散热空腔中的热量相互流通,在热量的持续产生下也加快了散热空腔中热量的流动速度,进而加快散热。
13.可选的,所述电抗器本体上设置有散热件,所述散热件用于对所述铁芯和所述绕组进行降温。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散热件的作用使散热空腔中的热量加速导出,有效降低交流输出电抗器表面的温度,减少热量产生,同时也加快了既有产生热量的散热速度,提高散热效果。
15.可选的,所述散热件包括风机,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电抗器本体上方,所述风机上设置有多根鼓风管,多根所述鼓风管分别位于所述绕组的相对两侧,且多根所述鼓风管与所述夹板一一对应,所述鼓风管远离所述风机的一端封闭,所述鼓风管沿所述鼓风管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鼓风口,所述鼓风口朝向于所述夹板。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机启动后,部分冷风从鼓风管自鼓风口吹出,对绕组的表面进行持续降温,从根源上减少热量的产生,减少绕组导向铁芯的热量,进而减少散热空腔中的热量,确保交流输出电抗器的正常工作。
17.可选的,所述夹板上设置有多个连接条,所述连接条呈空心设置,所述连接条通过所述绕组并延伸至所述绕组外,所述连接条远离所述夹板的一端呈开口设置,多个所述连接条的开口端与多个所述鼓风口一一对应,所述连接条的表面开设有多个通孔。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鼓风口的部分冷风自连接条的开口端吹入连接条,并将通孔导至散热空腔内,对散热空腔内的热流进行挤压,加速热量的流动,使蓄积在散热空腔内的热量快速导出。
19.可选的,所述连接条远离所述夹板的一端呈喇叭口设置。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条的喇叭口状设计便于鼓风口的冷风快速进入连接条中,同时也加大了连接条的进风量,加速了散热空腔中热量的导出。
21.可选的,所述导热条的两侧开设有多个连接孔。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连接孔在确保导热条始终抵接在夹板和绕组上的情况下使多个散热空腔中的热量互通,使连接条内的冷风扩散至全部散热空腔内,加快热量导出,提高了交流输出电抗器的散热效果。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导热条的设置使铁芯和绕组之间形成多个散热空腔,使热量经散热空腔导出,提高了交流输出电抗器的散热效果;
25.鼓风口与连接条的配合使冷风自通孔进入散热空腔内,冷风将散热空腔中的热量加速挤压出散热空腔,进一步提高了交流输出电抗器的散热效果;
26.连接孔使各散热空腔互通,使连接条内的冷风扩散至全部的散热空腔,加速热量的导出。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导热条和连接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1、电抗器本体;101、铁芯;102、绕组;2、夹板;3、导热条;4、导热槽;5、楔形尖端;6、散热件;61、风机;7、鼓风管;8、鼓风口;9、连接条;10、通孔;11、连接孔;12、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具有散热装置的交流输出电抗器。
32.参照图1和图2,一种具有散热装置的交流输出电抗器包括电抗器本体1,电抗器本体1包括三组铁芯101和绕设在每组铁芯101周侧上的绕组102,三组铁芯101相互平行且等间距分布,电抗器本体1上设置有固定件12,固定件12将三组铁芯101固定为一个整体,每组铁芯101相邻于其它组铁芯101的相对两侧抵接有夹板2,夹板2背离铁芯101的一侧上抵接有两根呈竖直设置且相互平行的导热条3,夹板2和导热条3的作用下分别抵紧在铁芯101和绕组102上,导热条3的材质为硅胶和金属氧化物,具有良好的导热绝缘功效,而且还具有减震吸音的效果,多根导热条3使铁芯101和绕组102之间不直接接触,减少热传递,并在铁芯101和绕组102之间划分出多个散热空腔,使绕组102上的热量导至散热空腔中,在空气的挤压下,将热量导出,提高了交流输出电抗器的散热效果。
33.参照图1和图2,为了进一步提高交流输出电抗器的导热效果,在每根导热条3相邻于夹板2的相对两侧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导热槽4,导热槽4为长条形弧面槽且弧面内凹于导热条3上,进一步增大了散热空腔的散热面积,使更多的热量导至散热空腔内,而后经散热空腔的上下两端导出;另外导热条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楔形尖端5,连接方式为一体成型,楔形尖端5的截面呈“t”字型,楔形尖端5的周侧与夹板2和绕组102之间都留有间隙,楔形尖端5加快了散热空腔内热量的导出速度,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果;同时在导热条3沿其轴线方向开设有多个连接孔11,多个连接孔11的开设使导热条3不发生形变的基础上将多个散热空腔连接为一个整体的散热空腔,加快了散热空腔内热量的流通和扩散。
34.参照图1和图2,电抗器本体1上还设置有散热件6,散热件6为固定在三组铁芯101顶部中央的风机61,风机61上延伸出六根鼓风管7,六根鼓风管7分别位于三组铁芯101的相对两侧,并且鼓风管7与夹板2一一对应,鼓风管7远离风机61的一端封闭,六根鼓风管7的周侧上均开设有两个鼓风口8,风口朝向绕组102,在实际中可以根据铁芯101的大小对应调整鼓风口8开设的数量,风机61开启,冷风经鼓风管7的鼓风口8吹出,对绕组102表面进行降温,从根源上减少热量的产生。
35.参照图1和图2,每块夹板2上固定连接有上下相互平行的两个连接条9,连接条9位于铁芯101每侧相邻的两根导热条3之间并与导热条3相垂直,连接条9为扁平空心长条,连接条9远离夹板2的一端开口,开口端呈喇叭状,增大了连接条9的进风量,且连接条9远离夹板2的一端通过绕组102延伸至电抗器本体1外并与鼓风口8一一对应,连接条9的周侧开设多个通孔10。连接条9的设置使风机61中的冷风持续将散热空腔中的热量导出,实现对电抗器的间接降温。
36.参照图1和图2,风机61开启,鼓风口8的一部分冷风吹向绕组102表面,另一部分冷风从连接条9的开口端进入并经通孔10吹至散热空腔中,冷风对绕组102降温的同时,对散热空腔中的热量进行挤压,使热量快速从散热空腔中导出,有效提高交流输出电抗器的散热效果。
37.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导热条3在铁芯101和绕组102之间构建处散热空腔,绕组102产生的部分热量经散热空腔导出,工作时打开风机61,风机61的冷风经各鼓风口8吹出,一部分冷风对绕组102表面进行直接降温,另一部分经连接条9进入散热空腔,将散热
空腔中的热量挤压排出,实现了间接降温。直接降温与间接降温配合的方式有效提高了交流输出电抗器的散热效果。
3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