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填料封闭式熔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38767发布日期:2022-07-13 05:13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填料封闭式熔断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熔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填料封闭式熔断器。


背景技术:

2.熔断器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输配电线路和用电设施上,用以保护线路和用电设施安全性的电路保护元件,它的工作原理是当电路发生故障,形成有过载电流或短路电流,超过了熔断器规定的额定电流,在故障大电流的作用下,熔体急骤发热,达到它的熔化温度,使熔体熔化,产生电弧,熔断器管壳内的灭弧填料迅速将熔化时产生的电弧熄灭,切断故障电流,从而起到对电路和用电设施的保护作用。
3.现有的熔断器常用在隔离开关中,熔断器内具有一熔体,因此通常是每一线路对应设置一熔断器,每一熔断器都需要独立的外壳,外壳内填充有填充料等,致使熔断器单价生产成本提升,减少了企业收益。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填料封闭式熔断器,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中的技术缺陷。
5.本实用新型一种有填料封闭式熔断器,包括
6.一外壳,所述外壳内部形成有一腔体,所述外壳两端的端部分别具有端盖;
7.一熔管,所述熔管置于腔体内,所述熔管两端分别具有密封盖;
8.其熔管内部形成有一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填充有石英砂;
9.熔体,至少具有三条,所述熔体并列设置于容纳腔内,所述熔体表面设有抗氧化保护层;
10.每一所述熔体,其两端均设置有导电板,所述导电板由容纳腔延伸至外壳外部。
11.进一步,所述熔体为长条形金属片,其中部位置具有熔断部,所述熔断部呈圆柱形,所述熔断部的直径为0.45-1.55mm,所述熔断部的长度为15-35mm,该熔断部两侧的外形轮廓为圆弧形。
12.进一步,所述抗氧化保护层为镀锌层。
13.进一步,所述熔体的材质为铜片、银片、锡合金片。
14.进一步,所述填充料为石英砂、滑石粒、云母粒两种或三种材料的颗粒混合物。
15.进一步,所述外壳内壁具有间隔设置的多个挡条,所述熔管外壁设有多个凸块,每一所述凸块伸入两个挡条之间的空间内。
16.进一步,所述导电板包括三组,每一组导电板对称设有两个,三组所述导电板分别是左向导电板、直向导电板、右向导电板,所述导电板为铜板,所述导电板与熔体焊接,所述端盖和密封盖上开有与导电板一一对应的通孔,所述导电板由通孔内穿过,所述导电板与通孔之间的间隙由热熔胶密封。
17.进一步,所述熔体包括第一熔体、第二熔体和第三熔体,两个所述左向导电板分别
连接于第一熔体两端,两个所述直向导电板分别连接于第二熔体两端,两个所述右向导电板分别连接于第三熔体两端。
18.进一步,所述有填料封闭式熔断器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置有相对设置有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与导电片一一对应。
19.进一步,所述接线端子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上端面,所述接线端子由接线板和一体成型的左弹片、右弹片组成,所述接线板位于左弹片和右弹片之间,所述左弹片和右弹片竖直部分形成夹口,所述导电片一端插入夹口内。
20.本实用新型一种有填料封闭式熔断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将至少三条熔体以及相对应的导电板集成至一熔断器壳体内,使单个熔断器即可实现三条线路的连通、保护,减少了熔断器外壳、填充料的制造、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熔断器占用面积。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面图。
23.其中:1、底座;11、接线端子;111、左弹片;112、右弹片;2、外壳; 21、端盖;3、熔管;31、左向导电板;32、直向导电板;33、右向导电板;34、第一熔体;35、第二熔体;36、第三熔体;37、密封盖;38、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5.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有填料封闭式熔断器,包括一底座1,固定于底座1上端面的外壳2,该外壳2内部具有一腔体,腔体内具有一熔管3,所述熔管3内具有填充料和并列设置的三条熔体,所述熔体表面均设有抗氧化保护层,该抗氧化保护层为镀锌层,其采用热浸的方式处理至熔体外表面,每一熔体两端均焊接连接有导电板,所述导电板穿过密封盖37和端盖21与底座1 上的接线端子11连接,具体为导电板插入接线端子11的夹口内,实现电路连通;
26.所述接线端子11由左弹片111、右弹片112以及接线板组成,左弹片111 和右弹片112为片状弹簧片,所述左弹片111和右弹片112底部具有连接部,所述接线板位于夹口正下方,且位于连接部的上方,通过螺栓分别穿过接线板和连接部固定在底座1;
27.如图2所述,导电板包括三组,三组导电板分别为左向导电板31、直向导电板32、右向导电板33,每一组导电板对称设有两个,具体的,两个左向导电板31分别与第一熔体34连接,两个直向导电板32分别与第二熔体35连接,两个右向导电板33分别与第三熔体36连接,每一组导电板连接一条熔体,所述接线端子11对称设有六个,每一导电板对应连接一接线端子11;
28.所述熔体为长条形金属片,其中部位置具有熔断部,所述熔断部呈圆柱形,所述熔断部的直径为0.45-1.55mm,所述熔断部的长度为15-35mm;
29.所述熔体并排置于所述熔管3内,其四周均匀填充有填充料,所述填充料为石英砂、滑石粒、云母粒两种或三种材料的颗粒混合物,所述石英砂、滑石粒和云母粒的颗粒直径为0.4-0.8mm;
30.所述填充料还可以单独使用石英砂;
31.所述外壳2两端有具有密封作用的端盖21,所述端盖21螺栓固定在外壳2 一侧壁,所述熔管3两端设有密封盖37,所述密封盖37通过螺栓固定于熔管3 一侧壁;
32.所述外壳2内壁具有间隔设置的多个挡条,所述熔管3外壁设有多个凸块 38,每一所述凸块38伸入两个挡条之间的空间内,具体的,所述外壳2和熔断均为矩形,其具有封闭的四个面,外壳2每一个面的内壁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挡条,该挡条是由内壁向下延伸而成,熔管3外壁具有向上凸起的凸块38,该凸块38的宽度与两个挡条之间的间隔相对应,其凸块38的高度与挡条高度相对应,使用时所述凸块38可以伸入两个挡条之间的空间内,凸块38和挡条之间的相互阻挡、限位,防止熔管3在腔体内活动、移位,起到限位固定作用。
33.所述熔体的材质为铜片、银片、锡合金片,优选的所述熔体材质为铜片。
34.本实用新型一种有填料封闭式熔断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将至少三条熔体以及相对应的导电板集成至一熔断器壳体内,使单个熔断器即可实现三条线路的连通、保护,减少了熔断器外壳2、填充料的制造、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熔断器占用面积。
35.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有填料封闭式熔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外壳,所述外壳内部形成有一腔体,所述外壳两端的端部分别具有端盖;一熔管,所述熔管置于腔体内,所述熔管两端分别具有密封盖;其熔管内部形成有一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填充有石英砂;熔体,至少具有三条,所述熔体并列设置于容纳腔内,所述熔体表面设有抗氧化保护层;每一所述熔体,其两端均设置有导电板,所述导电板由容纳腔延伸至外壳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填料封闭式熔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熔体为长条形金属片,其中部位置具有熔断部,所述熔断部呈圆柱形,所述熔断部的直径为0.45-1.55mm,所述熔断部的长度为15-35mm该熔断部两侧的外形轮廓为圆弧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填料封闭式熔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保护层为镀锌层。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填料封闭式熔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熔体的材质为铜片、银片或锡合金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填料封闭式熔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壁具有间隔设置的多个挡条,所述熔管外壁设有多个凸块,每一所述凸块伸入两个挡条之间的空间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填料封闭式熔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板包括三组,每一组导电板对称设有两个,三组所述导电板分别是左向导电板、直向导电板、右向导电板,所述导电板为铜板,所述导电板与熔体焊接,所述端盖和密封盖上开有与导电板一一对应的通孔,所述导电板由通孔内穿过,所述导电板与通孔之间的间隙由热熔胶密封。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填料封闭式熔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熔体包括第一熔体、第二熔体和第三熔体,两个所述左向导电板分别连接于第一熔体两端,两个所述直向导电板分别连接于第二熔体两端,两个所述右向导电板分别连接于第三熔体两端。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填料封闭式熔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置有相对设置有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与导电片一一对应。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有填料封闭式熔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上端面,所述接线端子由接线板和一体成型的左弹片、右弹片组成,所述接线板位于左弹片和右弹片之间,所述左弹片和右弹片竖直部分形成夹口,所述导电片一端插入夹口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一种有填料封闭式熔断器,包括一外壳,所述外壳内部形成有一腔体,一熔管,所述熔管置于腔体内,其熔管内部形成有一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填充有石英砂,熔体,至少具有三条,所述熔体并列设置于容纳腔内,所述熔体表面设有抗氧化保护层;每一所述熔体,其两端均设置有导电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将至少三条熔体以及相对应的导电板集成至一熔断器壳体内,使单个熔断器即可实现三条线路的连通、保护,减少了熔断器外壳、填充料的制造、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熔断器占用面积。积。积。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燎原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7
技术公布日:2022/7/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