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57641发布日期:2023-12-04 22:59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二次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次电池,例如适合运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1、近年来开发有用于电动汽车(ev:electric vehicle)、混合动力汽车(hybridvehicle)等的动力源的大容量的二次电池,其中,能量密度高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受到关注。并且,对于汽车用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出于重视近年来日益提高的环境性能的观点,在寻求更高的能量密度的同时也在寻求更高的安全性。

2、锂离子二次电池通常具备正极及负极和用于将正极及负极电绝缘的分隔片,具有隔着分隔片将正极及负极层叠在一起的基本构成。正极及负极中,通常会在带状的金属箔的表面涂布包含能够嵌入、脱嵌锂离子的活性物质的浆料,由此来形成活性物质层。这些正极及负极以及分隔片例如被成型为以相互叠合的状态加以卷绕的电极组,并且装入罐或层压封装体内而以浸渍于电解液中的状态加以封装。

3、作为本技术领域的背景技术,有专利文献1。该专利文献1中揭示有以下内容:在将收纳于二次电池的方形封装体中的蓄电体即卷绕电极体的正极与二次电池的正极端子之间加以连接的正极集电板的基部设置有薄壁部,在将正极端子的顶端插入薄壁部上设置的通孔后加以敛合而将正极端子固定于正极集电板。

4、现有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6-18924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2、在专利文献1揭示的这样的二次电池中,由于仅将与正极端子的连接部薄壁化,所以存在正极集电板的体积及重量过大、难以实现方形二次电池的小型轻量化的问题。此外,在像专利文献1揭示的那样将端子敛合固定部的基部的整个周围的集电板增厚的情况下,还有无法获得发热抑制的效果这一问题。

3、本发明是考虑到以上问题而成,欲提出一种在小型轻量化的同时还能进行发热抑制的二次电池。

4、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5、解决这样的问题的本发明为一种二次电池,其将进行充放电的蓄电要素收纳于封装体中,其具有:构成所述封装体的箱体及盖,所述箱体的一面侧敞开,所述盖将该箱体的所述一面侧闭塞;外部端子,其以至少一部分从所述盖露出至外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盖;以及集电体,其将所述蓄电要素及所述外部端子间加以电连接,所述集电体具有:第1延伸部,其与所述蓄电要素电连接;以及板状的第2基部,其沿所述盖配置,与所述外部端子电连接,所述基部具备:第1基部构成部,它是从所述第1延伸部连续的部位;以及第2基部构成部,其与所述外部端子连接,所述第2基部构成部的板厚形成得比所述第1基部构成部的板厚薄。

6、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能够抑制从集电体去往外部端子的电流路径的电阻增大,从而能抑制集电体的发热。此外,由于集电体的第2基部构成部的板厚形成得比第1基部构成部的板厚薄,所以能使集电体轻量化。

7、发明的效果

8、根据本发明,可以实现一种在小型轻量化的同时还能进行发热抑制的二次电池。



技术特征:

1.一种二次电池,其将进行充放电的蓄电要素收纳于封装体中,其特征在于,具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为一种二次电池,其将进行充放电的蓄电要素收纳于封装体中,其具有:成封装体的箱体及盖,所述箱体的一面侧敞开,所述盖将该箱体的一面侧闭塞;外部端子,其以至少一部分从盖露出至外部的方式安装于盖;以及集电体,其将蓄电要素及外部端子间加以电连接,集电体具有:第1延伸部,其与蓄电要素电连接;以及板状的第2基部,其沿盖配置,与外部端子电连接,基部具备:第1基部构成部,其形成该基部的长边方向的一端侧,是从第1延伸部连续的部位;以及第2基部构成部,其形成该基部的长边方向的另一端侧,与外部端子连接,第2基部构成部的板厚形成得比第1基部构成部的板厚薄。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隆幸,增田洋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日本汽车能源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