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腐蚀性的金属塑复合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21219发布日期:2022-09-23 23:1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耐腐蚀性的金属塑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金属层;及一防腐蚀层,设置于所述金属层的至少一侧,所述防腐蚀层包含一碳元素、一金属元素及一氟元素,且,所述碳元素、所述金属元素及所述氟元素于所述防腐蚀层远离所述金属层的一侧至靠近所述金属层的该侧的分布呈现梯度分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腐蚀性的金属塑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蚀层包含一第一防腐蚀区域、一第二防腐蚀区域及一第三防腐蚀区域,所述第一防腐蚀区域为所述防腐蚀层远离所述金属层的该侧,所述第二防腐蚀区域位于所述第一防腐蚀区域与所述第三防腐蚀区域之间,及所述第三防腐蚀区域为所述防腐蚀层靠近所述金属层的该侧,其中,于所述第一防腐蚀区域中,所述碳元素的含量比例为40%-100%,且,所述金属元素的含量比例不大于5%,于所述第二防腐蚀区域中,所述金属元素的含量比例为10%-70%,且,于所述第三防腐蚀区域中,所述金属元素的含量比例为20%-10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腐蚀性的金属塑复合膜,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第二防腐蚀区域中,所述氟元素的含量比例为不大于30%,且,所述氟元素与所述金属元素的比例值不大于2,于所述第三防腐蚀区域中,所述氟元素的含量比例为不大于20%,且,所述氟元素与所述金属元素的比例值不大于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腐蚀性的金属塑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的材料为铝合金、不锈钢、钛钢或镀镍钢板中的至少一种组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腐蚀性的金属塑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蚀层以一防腐蚀液形成,所述防腐蚀液以一三价铬化合物、一无机酸及一有机树脂与水或有机溶剂混合形成,所述三价铬化合物于所述防腐蚀液中所占的比例为1.9-6%,所述无机酸于所述防腐蚀液中所占的比例为0.3-6%,所述有机树脂于所述防腐蚀液中所占的比例为0.6-6%,及水或有机溶剂于所述防腐蚀液中所占的比例为78.6-97.2%。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耐腐蚀性的金属塑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价铬化合物为硝酸铬或氟化铬中的至少一种组成,所述无机酸为磷酸、硝酸或氢氟酸中的至少一种组成,所述有机树脂为丙烯酸系树脂、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羟基丙烯酸系树脂、聚乙烯醇树脂、烯烃树脂或酚醛树脂中的至少一种组成,所述有机溶剂为异丙醇、乙醇、乙二醇丁醚中的至少一种组成。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耐腐蚀性的金属塑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蚀液包含一架桥剂,其中,所述架桥剂为氨基树脂、三聚氰胺树脂、酚醛树脂、环氧化合物、封端异氰酸酯化合物、恶唑啉化合物、碳化二亚胺化合物、甲醛和碳原子数为1-4烷基一醇的缩合物、石碳酸和甲醛的缩合物、上述物质的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组成。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耐腐蚀性的金属塑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架桥剂含量于所述防腐蚀液的固体成分中所占的比例为0.05%-15%,或所述架桥剂含量于所述防腐蚀层的固体成分中所占的比例为0.01%-30%。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腐蚀性的金属塑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蚀层包含一钛(ti)化合物及一锆(zr)化合物,所述钛(ti)化合物的含量比例不大于0.6%,及所述锆(zr)化合物的含量比例不大于2.8%。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耐腐蚀性的金属塑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钛(ti)化合物为
氟化钛或硝酸钛中的至少一种组成,及所述锆(zr)化合物为氟化锆或硝酸锆中的至少一种组成。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腐蚀性的金属塑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第一树脂层及一第二树脂层,所述第一树脂层设置于所述金属层的一侧,且,所述第二树脂层设置于金属层的另一侧。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耐腐蚀性的金属塑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树脂层以一第一胶粘剂与所述金属层粘合。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耐腐蚀性的金属塑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粘剂的材料为嵌段共聚聚丙烯树脂(b-pp)、无规共聚聚丙烯树脂(r-pp)或均聚聚丙烯树脂(h-pp)中的至少一种组成,且,嵌段共聚聚丙烯树脂(b-pp)、无规共聚聚丙烯树脂(r-pp)、均聚聚丙烯树脂(h-pp)中的聚丙烯(pp)含量不小于50%。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耐腐蚀性的金属塑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树脂层以一第二胶粘剂与所述金属层粘合。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耐腐蚀性的金属塑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树脂层为热熔接树脂层,其中,所述第一树脂层的材料为聚烯烃、环状聚烯烃或改性聚烯烃中的至少一种组成。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耐腐蚀性的金属塑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烯烃为脂羧酸改性聚烯烃、羧酸改性环状聚烯烃、甲基丙烯酸改性聚烯烃、丙烯酸改性聚烯烃、巴豆酸改性聚烯烃或酰亚胺改性聚烯烃中的至少一种组成。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耐腐蚀性的金属塑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与所述第一树脂层粘合的该侧形成所述防腐蚀层。18.一种耐腐蚀性的金属塑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金属层;及一防腐蚀层,设置于所述金属层的至少一侧,所述防腐蚀层包含一碳元素、一金属元素、一氟元素及一架桥剂,且,所述碳元素、所述金属元素及所述氟元素于所述防腐蚀层远离所述金属层的一侧至靠近所述金属层的该侧的分布呈现梯度分布。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耐腐蚀性的金属塑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蚀层包含一第一防腐蚀区域、一第二防腐蚀区域及一第三防腐蚀区域,所述第一防腐蚀区域为所述防腐蚀层远离所述金属层的该侧,所述第二防腐蚀区域位于所述第一防腐蚀区域与所述第三防腐蚀区域之间,及所述第三防腐蚀区域为所述防腐蚀层靠近所述金属层的该侧,其中,于所述第一防腐蚀区域中,所述碳元素的含量比例为40%-100%,且,所述金属元素的含量比例不大于5%,于所述第二防腐蚀区域中,所述金属元素的含量比例为10%-70%,且,于所述第三防腐蚀区域中,所述金属元素的含量比例为20%-100%。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耐腐蚀性的金属塑复合膜,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第二防腐蚀区域中,所述氟元素的含量比例为不大于30%,且,所述氟元素与所述金属元素的比例值不大于2,于所述第三防腐蚀区域中,所述氟元素的含量比例为不大于20%,且,所述氟元素与所述金属元素的比例值不大于1。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耐腐蚀性的金属塑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的材料为铝合金、不锈钢、钛钢或镀镍钢板中的至少一种组成。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耐腐蚀性的金属塑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蚀层以一防腐蚀液形成,所述防腐蚀液以一三价铬化合物、一无机酸及一有机树脂与水或有机溶剂混合形成,所述三价铬化合物于所述防腐蚀液中所占的比例为1.9-6%,所述无机酸于所述防腐蚀液中所占的比例为0.3-6%,所述有机树脂于所述防腐蚀液中所占的比例为0.6-6%,及水或有机溶剂于所述防腐蚀液中所占的比例为78.6-97.2%。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耐腐蚀性的金属塑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价铬化合物为硝酸铬或氟化铬中的至少一种组成,所述无机酸为磷酸、硝酸或氢氟酸中的至少一种组成,所述有机树脂为丙烯酸系树脂、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羟基丙烯酸系树脂、聚乙烯醇树脂、烯烃树脂或酚醛树脂中的至少一种组成,所述有机溶剂为异丙醇、乙醇、乙二醇丁醚中的至少一种组成。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耐腐蚀性的金属塑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架桥剂含量于所述防腐蚀液的固体成分中所占的比例为0.05%-15%,或所述架桥剂含量于所述防腐蚀层的固体成分中所占的比例为0.01%-30%。25.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耐腐蚀性的金属塑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架桥剂为氨基树脂、三聚氰胺树脂、酚醛树脂、环氧化合物、封端异氰酸酯化合物、恶唑啉化合物、碳化二亚胺化合物、甲醛和碳原子数为1-4烷基一醇的缩合物、石碳酸和甲醛的缩合物、上述物质的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组成。26.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耐腐蚀性的金属塑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架桥剂包含硅化合物、锆化合物、金属螯合物或金属盐的无机架桥物中的至少一种组成。27.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耐腐蚀性的金属塑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蚀层包含一钛(ti)化合物及一锆(zr)化合物,所述钛(ti)化合物的含量比例不大于0.6%,及所述锆(zr)化合物的含量比例不大于2.8%。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耐腐蚀性的金属塑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钛(ti)化合物为氟化钛或硝酸钛中的至少一种组成,及所述锆(zr)化合物为氟化锆或硝酸锆中的至少一种组成。2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耐腐蚀性的金属塑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第一树脂层及一第二树脂层,所述第一树脂层设置于所述金属层的一侧,且,所述第二树脂层设置于金属层的另一侧。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耐腐蚀性的金属塑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树脂层以一第一胶粘剂与所述金属层粘合。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耐腐蚀性的金属塑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粘剂的材料为嵌段共聚聚丙烯树脂(b-pp)、无规共聚聚丙烯树脂(r-pp)或均聚聚丙烯树脂(h-pp)中的至少一种组成,且,嵌段共聚聚丙烯树脂(b-pp)、无规共聚聚丙烯树脂(r-pp)、均聚聚丙烯树脂(h-pp)中的聚丙烯(pp)含量不小于50%。32.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耐腐蚀性的金属塑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树脂层以一第二胶粘剂与所述金属层粘合。33.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耐腐蚀性的金属塑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树脂层为热熔接树脂层,其中,所述第一树脂层的材料为聚烯烃、环状聚烯烃或改性聚烯烃中的至少一种组成。
34.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耐腐蚀性的金属塑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烯烃为脂羧酸改性聚烯烃、羧酸改性环状聚烯烃、甲基丙烯酸改性聚烯烃、丙烯酸改性聚烯烃、巴豆酸改性聚烯烃或酰亚胺改性聚烯烃中的至少一种组成。35.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耐腐蚀性的金属塑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与所述第一树脂层粘合的该侧形成所述防腐蚀层。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腐蚀性的金属塑复合膜,其以防腐蚀层形成于金属层的至少一侧,且,防腐蚀层中的各元素含量是呈现梯度分布的,其通过控制防腐蚀层中的各元素的含量,以提升金属塑复合膜的金属层与第一树脂层之间的初始剥离强度及耐腐蚀性,并且使得侵入防腐蚀层的水分可与防腐蚀层发生反应后,产生氟化氢,为此,更加抑制防腐蚀层被溶解,并可于防腐蚀层添加架桥剂,可以提高防腐蚀层的交联密度,使防腐蚀层对于作为内容物的电解液及电解液与水反应产生的氟化氢的耐受性稳定化。应产生的氟化氢的耐受性稳定化。应产生的氟化氢的耐受性稳定化。


技术研发人员:庄志 王卉 刘倩倩 程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睿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10
技术公布日:2022/9/2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