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导管连接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52425发布日期:2023-02-18 04:28阅读:30来源:国知局
波导管连接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涉及一种对传输高频率的波导管进行连接的波导管连接构件。


背景技术:

2.在气象雷达等使用高频率(例如微波)的装置中,使用波导管作为电波的传输通道。在对第一波导管连接第二波导管的情况下,须无间隙地连接第一波导管与第二波导管。若第一波导管与第二波导管之间有间隙,则电波会从所述间隙泄漏。作为波导管连接构件的一例,可列举专利文献1。波导管彼此的连接通常是如专利文献1所示那般使第一波导管的凸缘与第二波导管的凸缘以无间隙的方式接触并利用螺栓等紧固件将凸缘彼此加以紧固而接合。
3.然而,波导管为金属,具有作为机械构件的公差。即便欲将构成传输通道的所有波导管彼此无间隙地进行连接,也会在传输通道中的任一波导管连接部分在相互对接的波导管与其对象构件之间产生公差形式的间隙。所述公差可以通过利用紧固件将波导管的凸缘加以紧固来予以减少,但难以完全消除间隙。
4.[现有技术文献]
[0005]
[专利文献]
[0006]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297056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0007]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8]
本公开提供一种即便是因公差而导致波导管与波导管的连接对象构件在管轴方向上分开的状态也能抑制电波的泄漏的波导管连接构件。
[0009]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0010]
本公开的波导管连接构件包括第一波导管,所述第一波导管具有传输高频率的第一波导和凸缘,所述凸缘具有凸缘端面及第二凸缘外周面,所述凸缘端面从所述第一波导的第一开口端朝管径方向外侧延伸,所述第二凸缘外周面从所述凸缘端面朝管轴方向内侧延伸并朝管径方向外侧开放,为第一凸缘外周面的一部分,所述第二凸缘外周面是形成为与所述凸缘的外周接触的所述凸缘端面的一部分朝管轴方向内侧凹陷的形状的面或者形成为所述凸缘的所述第一凸缘外周面的一部分朝管径方向内侧凹陷的形状的面,沿着管径方向的所述凸缘端面的所述第一开口端到所述第二凸缘外周面的电长度为自由空间波长λ0的(2
×
n+1)/4倍,所述n为0以上的整数。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表示使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波导管与第二波导管对接并利用紧固构件加以紧固的情形的立体图。
[0012]
图2为图1中的ii-ii部位截面图。
[0013]
图3为以与管轴平行的视线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波导管的凸缘端面的正面图。
[0014]
图4为矩形波导管路的与管轴正交的截面图。
[0015]
图5为以与管轴平行的视线观察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波导管的凸缘端面的正面图。
[0016]
图6为第三实施方式的与图2相对应的ii-ii部位截面图。
[0017]
图7为以与管轴平行的视线观察第四实施方式的第一波导管的凸缘端面的正面图。
[0018]
图8为表示使第五实施方式的第一波导管与对象构件对接并利用紧固构件加以紧固的情形的立体图。
[0019]
[符号的说明]
[0020]
1:第一波导管
[0021]
10:第一波导
[0022]
10a:第一开口端
[0023]
11:凸缘
[0024]
11a:管轴方向内侧端
[0025]
12:筒部
[0026]
13:凸缘端面
[0027]
14:第一凸缘外周面
[0028]
15:第二凸缘外周面
[0029]
16:第三凸缘外周面
[0030]
16a:面
[0031]
16b:面
[0032]
17:插通孔
[0033]
18:径向延伸面
[0034]
2:第二波导管(对象构件)
[0035]
20:第二波导
[0036]
20a:第二开口端
[0037]
21:凸缘
[0038]
22:筒部
[0039]
23:第二波导端面
[0040]
24:第一凸缘外周面
[0041]
25:第二凸缘外周面
[0042]
26:第三凸缘外周面
[0043]
3:矩形波导管路
[0044]
31:长边
[0045]
31s:中央
[0046]
32:短边
[0047]
37:紧固孔
[0048]
4:紧固构件
[0049]
5:对象构件
[0050]
50:壳体
[0051]
103:圆形波导管路
[0052]
a1:管轴
[0053]
ad:管轴方向
[0054]
ar1:区域
[0055]
d1:距离
[0056]
d2:长度
[0057]
e:振荡电场
[0058]
el1:电长度
[0059]
p1:角
[0060]
p2:管轴方向内端
[0061]
rd:管径方向
[0062]
w1:最大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63]
[第一实施方式]
[0064]
以下,参照图式,对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波导管连接构件进行说明。图1为表示使第一波导管1与第二波导管2对接并利用螺栓等紧固构件4加以紧固的情形的立体图。图2为图1中的ii-ii部位截面图,表示穿过第一波导10的管轴a1且出现第二凸缘外周面15的截面。图2中,为方便图示,是以如下状态来描绘第一波导管1和第二波导管2:以出现间隙的方式使其等分开。图3为以与管轴a1平行的视线观察第一波导管1的凸缘端面13的正面图。图4为矩形波导管路的与管轴正交的截面图。
[0065]
管轴方向是指与第一波导管1的开口部(第一开口端10a附近)的管轴a1平行的方向。管径方向是指与第一波导管1的开口部的管轴a1正交的方向。在第一波导管1弯曲的情况下,以相较于所述弯曲部而言靠顶端侧的开口部的管轴为基准。
[0066]
如图1~3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波导管连接构件具有第一波导管1。第一波导管1连接于第二波导管2。第一波导管1具有传输高频率的第一波导10。第二波导管2具有传输高频率的第二波导20。第一波导管1具有筒部12和凸缘端面13,所述筒部12形成第一波导10,所述凸缘端面13从处于筒部12的顶端的第一波导10的第一开口端10a朝管径方向rd外侧延伸。第二波导管2具有筒部22和第二波导端面23,所述筒部22形成传输高频率的第二波导20,所述第二波导端面23从处于筒部22的顶端的第二波导20的第二开口端20a朝管径方向rd外侧延伸。在连接状态下,第一波导10与第二波导20对接。连接状态是利用螺栓或螺帽等紧固构件4将第一波导管1与第二波导管2的位置关系固定之后的状态。在连接状态下,优选第一波导管1的凸缘端面13与第二波导管2的第二波导端面23无间隙地接触。其原因在于,若有间隙,则电波会泄漏。但设想在第一波导管1的凸缘端面13与第二波导管2的第二波导端面23之间产生了间隙这一情况而在下文中对抑制或减少电波的泄漏的方法进行讲述。
[0067]
第一波导管1及第二波导管2为中空的金属管,由导体形成。第一波导管1及第二波
导管2为电短路状态,且设定至接地。高频率在第一波导管1及第二波导管2中从管轴方向ad的一侧朝另一侧传输。本说明书中所说的高频率为300mhz以上的电波,优选为2ghz以上的电波,更优选为3ghz以上的电波。另外,作为上限值,高频率例如为50ghz以下的电波即可。更优选为40ghz以下的电波即可。高频率可为微波或毫米波。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使用铝或不锈钢作为导体,但只要是导体,便不限定于这些。
[0068]
如图4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波导10为管截面具有长边31及短边32的矩形波导管路3。长边31彼此相互平行,短边32彼此相互平行。图2为图1中的ii-ii部位截面图。ii-ii部位截面是穿过长边31的中央31s及管轴a1的截面。管路内因行波和反射波而产生振荡电场。图4为管轴方向ad上振荡电场强的部分的与管轴a1正交的示意性截面图。如图4所示,振荡电场e在将长边31的中央31s彼此连结的部分成为波腹,最具支配性。另一方面,在短边32不产生振荡电场e。高频率以这样的矩形波导管路3的基本模式即te10模(横电模(transverse electric mode))在矩形波导管路3内传输。在te10模中,在与长边31平行的方向上不产生电场,在与短边32平行的方向上产生电场。再者,在基本模式(te10模)以外的模式中,也可以使用te10以外的模式,并不限定于此。
[0069]
如图1~3所示,第一波导管1具有形成于筒部12的顶端的凸缘11。凸缘11具有凸缘端面13和第二凸缘外周面15,所述凸缘端面13从第一波导10的第一开口端10a朝管径方向rd外侧延伸,所述第二凸缘外周面15从凸缘端面13朝管轴方向ad内侧延伸并朝管径方向rd外侧开放,为第一凸缘外周面14的一部分。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二凸缘外周面15是形成为第一凸缘外周面14的一部分朝管径方向rd内侧凹陷的形状的面。
[0070]
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凸缘11的第一凸缘外周面14包括第二凸缘外周面15和管径方向rd的最外端的第三凸缘外周面16。第三凸缘外周面16具有与矩形波导管路3的长边31平行的面16a和与矩形波导管路3的短边32平行的面16b。与矩形波导管路3的长边31平行的面16a其一部分朝管径方向内侧凹陷而形成了第二凸缘外周面15。第二凸缘外周面15配置于矩形波导管路3的长边31的管径方向rd外侧。
[0071]
在穿过第一波导10的管轴a1且出现第二凸缘外周面15的截面(图2)中,第二凸缘外周面15从凸缘端面13延伸到凸缘11的管轴方向内侧端11a。在所述截面(图2)中,第二凸缘外周面15在管径方向上为最外侧的面。即,处于凸缘11的第一凸缘外周面14的一部分的朝管径方向内侧延伸的凹陷达到整个管轴方向,呈以与管轴a1平行的视线观察下的第一凸缘外周面14的一部分被切除的状态。
[0072]
另一方面,与矩形波导管路3的短边32平行的面16b上未形成凹陷,没有第二凸缘外周面15。与矩形波导管路3的短边32平行的面16b上没有作为凹陷的第二凸缘外周面15的原因在于,穿过如下部位(图3的单点划线所示的部位)而泄漏的电波占支配地位:穿过管轴a1及长边31的中心31s而与短边32平行且与长边31垂直。
[0073]
如图2及3所示,为了减少或防止电波的泄漏,沿着管径方向rd的凸缘端面13的第一开口端10a到第二凸缘外周面15的电长度el1为自由空间波长λ0的1/4倍。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电长度el1为自由空间波长λ0的1/4倍,但只要能在第一开口端10a将振荡电场e设为波节(短路),便不限定于此。例如,若为(3λ0/4)、(5λ0/4),则可以设为自由空间波长λ0的(2
×
n+1)/4倍。n为0以上的整数,n可取的值的例子为0、1、2、3、4、5


[0074]
根据所述结构,即便第一波导管1的凸缘端面13与第二波导管2的第二波导端面23
之间产生间隙,所述间隙也是朝管径方向外侧开放,间隙的管径方向的长度成为所述电长度el1。如此一来,所述间隙内产生的振荡电场e在第二凸缘外周面15能够设为波腹(开路),从而能在第一开口端10a设为波节(短路)。结果,即便第一波导管1与第二波导管2之间产生间隙,也能抑制去向管径方向外侧的占支配地位的(大部分)电波的泄漏。
[0075]
如图3所示,凸缘11具有供螺栓等紧固构件4穿过的插通孔17,所述螺栓与连接于第一波导管1的对象构件(第二波导管2)进行紧固。插通孔17的管径方向外侧的外周面为第一凸缘外周面14中的第二凸缘外周面15以外的外周面(第三凸缘外周面16)。第三凸缘外周面16相较于第二凸缘外周面15而言远离管轴a1。即,在留下供螺栓等紧固构件4穿过的插通孔17的状态下通过凹陷来形成第二凸缘外周面15。插通孔17的间隔是根据规格而定。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是以在与第一波导10的长边31正交的方向上对插通孔17进行投影的情况下与长边31不重叠的方式配置插通孔17。以与正交于第一波导10的长边31的方向平行的视线来观察,优选在凸缘11当中与长边31重叠的部位设置凹陷来配置第二凸缘外周面15。
[0076]
如图2及图3所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将凸缘端面13与第二凸缘外周面15隔开的角p1与第一波导10的内周面(长边31)平行。即,距第一波导10的内周面(长边31)的长度为所述电长度el1的第二凸缘外周面15沿管周方向延伸。由此,能够提高电波的泄漏抑制效果。
[0077]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由凹陷形成的第二凸缘外周面15沿矩形波导管路3的成对的长边31分别呈直线状配置。第二凸缘外周面15在出现成对的长边31的截面中配置于将第一波导10夹住的位置。如图4所示,长边31的中央31s彼此之间最具支配性,所以,成对的第二凸缘外周面15优选将长边31的中央31s及其附近夹住。具体而言,第二凸缘外周面15优选配置于如下位置:至少从管径方向外侧将以长边31的中央31s为中心而占长边31的最大宽度w1的24%的区域ar1夹住。其原因在于,电力的60%分布于所述24%的区域ar1内。进而,第二凸缘外周面15优选配置于如下位置:至少从管径方向外侧将以长边31的中央31s为中心而占长边31的最大宽度w1的36%的区域ar1夹住。其原因在于,电力的81%分布于所述36%的区域ar1内。
[0078]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波导管1连接于第二波导管2。第二波导管2与第一波导管一样,具有第二波导20和凸缘21,所述第二波导20与第一波导管1的第一波导10对接,所述凸缘21从第二波导20的第二开口端20a朝管径方向rd外侧延伸并紧固于第一波导10管的凸缘端面13。即,第一波导管1及第二波导管2均为带凸缘的波导管。第二波导管2的凸缘21与第一波导管1相同,在第一凸缘外周面24形成有凹陷,由凹陷形成第二凸缘外周面25,第一凸缘外周面24具有第二凸缘外周面25及第三凸缘外周面26。第二波导端面23上的第二开口端20a到第二凸缘外周面25的沿着管径方向rd的电长度为自由空间波长λ0的(2
×
n+1)/4倍。由于第一波导管1及第二波导管2两者上形成有形成所述电长度的凹陷(第二凸缘外周面15、25),所以与仅在一个凸缘上形成凹陷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电波的泄漏抑制效果。
[0079]
图2中例示的第一波导管1的凸缘端面13与第二波导端面23之间的距离d1优选为0.0mm,而即便在因构成传输通道的多个机械零件的公差的累积值而导致所述距离d1超过1.0mm的情况下,也会持续表现出电波的泄漏抑制效果。即,机械零件的公差的容许值增大,由此使得波导管的机械设计的自由度提高,而且能够容许间隙,所以组装作业变得容易。
[0080]
<其他实施方式>
[0081]
(1)在图1~4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以与管轴a1平行的视线来观察,是由矩形状的凹陷来形成第二凸缘外周面15,第二凸缘外周面15是与矩形波导管路3的内周面(长边31)平行的直线状,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在图5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中,以与管轴a1平行的视线来观察,是由圆弧状的凹陷来形成第二凸缘外周面15,满足所述电长度el1的第二凸缘外周面15与图3相比在管周方向上变窄。
[0082]
(2)在图1~4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在第二波导管2的凸缘21上形成凹陷而形成第二凸缘外周面25,但第二波导管2的凸缘21上也可没有凹陷。仅第一波导管1上第一开口端10a到第二凸缘外周面15的电长度为所述值即可。
[0083]
(3)在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波导管1的凸缘11的凹陷在整个管轴方向上从凸缘端面13延伸到凸缘11的管轴方向内侧端11a,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图6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为如下例子:第一波导管1的凸缘11的凹陷从凸缘端面13朝凸缘11的管轴方向内侧延伸,但未到达管轴方向内侧端11a。如图6所示,第二凸缘外周面15是形成为与凸缘11的外周接触的凸缘端面13的一部分朝管轴方向ad内侧凹陷的形状的面。在图6所示的穿过第一波导10的管轴a1且出现第二凸缘外周面15的截面(图6)中,凸缘11具有从第二凸缘外周面15的管轴方向内端p2朝管径方向rd外侧延伸的径向延伸面18,所述第二凸缘外周面15从凸缘端面13朝管轴方向ad内侧延伸。凸缘端面13、第二凸缘外周面15以及径向延伸面18形成了阶差。
[0084]
如此,即便在凸缘11的一部分在管轴方向ad上无法全部成为凹陷形状的情况下,也能形成第二凸缘外周面15,从而能抑制电波的泄漏。
[0085]
关于管轴方向上凸缘端面13到径向延伸面18(第二凸缘外周面15的管轴方向内端p2)的长度d2,若是9.5ghz左右的频率,则有2.0mm以上即可,优选有5.0mm以上即可。
[0086]
(4)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管路为管截面具有长边31及短边32的矩形波导管路3,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如图7所示的第四实施方式那般将第一波导管的第一波导10设为管截面为圆形的圆形波导管路103。由凹陷或阶差形成的第二凸缘外周面15配置于以第一波导10的管轴a1为对称轴而成线对称的位置。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将凸缘端面13上与第二凸缘外周面15隔开的角p1与第一波导10的内周面平行,以与管轴a1平行的视线来观察,是形成为与第一波导10的圆弧状的内周面平行的圆弧状。当然,如图5所示,所述角p1也可与第一波导10的内周面不平行。
[0087]
(5)在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中,供第一波导管1连接的对象构件为第二波导管,但对象构件并不限定于波导管。例如,像图8所示的第五实施方式那样,对象构件5也可为装置的壳体等非管体。如图8所示,对象构件5具有壳体50和第二波导端面23,所述壳体50具有与第一波导管1的第一波导10对接的第二波导20,所述第二波导端面23从壳体50中的第二波导20的第二开口端20a朝第一波导管1的管径方向外侧延伸。壳体50上具有对穿过第一波导管1的插通孔17的紧固构件进行固定用的螺纹孔或螺栓孔等紧固孔37。对象构件5的第二波导端面23在管径方向上比第一波导管1的凸缘11宽。
[0088]
即便是这样的连接形态,通过形成第二凸缘外周面15,凸缘端面13与第二波导端面23之间可能产生的间隙的管径方向的电长度el1也是自由空间波长λ0的(2
×
n+1)/4倍,所以能有效地抑制电波的泄漏。
[0089]
(6)如第一实施方式~第五实施方式那般,第二凸缘外周面15是从凸缘端面13的
管径方向外侧端(p1)与管轴方向平行地朝管轴方向内侧延伸,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第二凸缘外周面15也可从凸缘端面13的管径方向外侧端(p1)一边相对于管轴方向而倾斜一边朝管轴方向内侧延伸。
[0090]
如上所述,可如第一实施方式~第五实施方式的波导管连接构件那般,包括第一波导管1,所述第一波导管1具有传输高频率的第一波导10和凸缘11,凸缘11具有凸缘端面13和第二凸缘外周面15,所述凸缘端面13从第一波导10的第一开口端10a朝管径方向rd外侧延伸,所述第二凸缘外周面15从凸缘端面13朝管轴方向ad内侧延伸并朝管径方向rd外侧开放,为第一凸缘外周面14的一部分,第二凸缘外周面是形成为与凸缘的外周接触的凸缘端面13的一部分朝管轴方向ad内侧凹陷的形状的面或者形成为凸缘11的第一凸缘外周面的一部分朝管径方向rd内侧凹陷的形状的面,沿着管径方向rd的凸缘端面13的第一开口端10a到第二凸缘外周面15的电长度为自由空间波长λ0的(2
×
n+1)/4倍,n为0以上的整数。
[0091]
在利用螺栓等紧固构件4将第一波导管1的凸缘连接至第二波导管2或对象构件5的情况下,优选第二波导管2或对象构件5的第二波导端面23与凸缘端面13抵接而不产生间隙,但有时会产生间隙。但根据所述结构,即便凸缘端面13与第二波导端面23之间产生间隙,由于第二凸缘外周面15朝管径方向rd外侧开放,从而使得所述间隙朝管径方向rd外侧打开,而且间隙的管径方向rd的长度定为所述电长度。只要朝管径方向rd打开的间隙的沿着管径方向rd的电长度为(λ0/4)、(3λ0/4)、(5λ0/4)等自由空间波长λ0的(2
×
n+1)/4倍,所述间隙内产生的振荡电场e在第二凸缘外周面15便能设为波腹(开路),在第一开口端10a便能设为波节(短路)。振荡电场e在第一开口端10a变为波节(短路)的结果是,即便产生间隙,也能抑制去向管径方向rd外侧的电波的泄漏。
[0092]
虽无特别限定,但可如第一实施方式~第五实施方式的波导管连接构件那般,凸缘11具有供紧固构件4穿过的插通孔17,所述紧固构件4与连接第一波导管1的对象构件[第二波导管2、对象构件5]进行紧固,插通孔17的管径方向rd外侧的外周面为第一凸缘外周面14中的第二凸缘外周面15以外的外周面(第三凸缘外周面16)。
[0093]
根据所述结构,在留下供螺栓等紧固构件4穿过的插通孔17的状态下通过凹陷来形成第二凸缘外周面,所以能在确保紧固构件4带来的与其他构件的连接兼容性以及凸缘11的刚性的状态下通过第二凸缘外周面15来抑制电波的泄漏。
[0094]
虽无特别限定,但可如第一实施方式~第五实施方式的波导管连接构件那般,以与第一波导10的管轴a1平行的视线来观察,将凸缘端面13上与第二凸缘外周面15隔开的角p1与第一波导10的内周面平行。
[0095]
根据所述结构,第一波导10的内周面(第一开口端10a)到第二凸缘外周面15的电长度el1为自由空间波长λ0的(2
×
n+1)/4的部位沿管周方向延伸而变宽,所以能进一步抑制或防止电波的泄漏。
[0096]
虽无特别限定,但可如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第五实施方式的波导管连接构件那般,在穿过第一波导10的管轴a1且出现第二凸缘外周面15的截面(图2)中,第二凸缘外周面15从凸缘端面13延伸到凸缘端面13的管轴方向内侧端11a,截面中第二凸缘外周面15为管径方向rd的最外侧的面。
[0097]
根据所述结构,所述截面中第二凸缘外周面15为管径方向rd的最外侧的面,所以凸缘11在管轴方向ad上全部被切除,凸缘端面13与第二波导端面23之间可能产生的间隙成
为完全在管径方向rd上开放的空间,所以能进一步抑制或防止电波的泄漏。
[0098]
虽无特别限定,但可如第三实施方式的波导管连接构件那般,在穿过第一波导10的管轴a1且出现第二凸缘外周面15的截面中,凸缘11具有从第二凸缘外周面15的管轴方向ad内端朝管径方向rd外侧延伸的径向延伸面18,所述第二凸缘外周面15从凸缘端面13朝管轴方向ad内侧延伸,凸缘端面13、第二凸缘外周面15以及径向延伸面18形成了阶差。
[0099]
根据所述结构,可以通过形成阶差来形成第二凸缘外周面15。凸缘11具有在相较于径向延伸面18而言靠管轴方向ad内侧未被切除的部位,所以,即便在无法完全切除凸缘11的情况下,也能使凸缘端面13与第二波导端面23之间可能产生的间隙的管径方向rd的电长度el1为自由空间波长λ0的(2
×
n+1)/4,从而能抑制或防止电波的泄漏。
[0100]
虽无特别限定,但可如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的波导管连接构件那般,第一波导10为管截面具有长边31及短边32的矩形波导管路3,第二凸缘外周面15配置于长边31的管径方向rd外侧。
[0101]
根据所述结构,能够恰当地抑制矩形波导管路3中的高频率的泄漏。
[0102]
虽无特别限定,但可如第四实施方式的波导管连接构件那般,第一波导10是管截面为圆形的圆形波导管路103,第二凸缘外周面15配置于以第一波导10的管轴a1为对称轴而成线对称的位置。
[0103]
根据所述结构,圆形波导管路103沿穿过管轴a1的任意管径方向rd电场都达到最大,所以能恰当地抑制高频率的泄漏。
[0104]
虽无特别限定,但可如第一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的波导管连接构件那般,还包括第二波导管2,第二波导管2具有第二波导20和凸缘21,所述第二波导20与第一波导管1的第一波导10对接,所述凸缘21从第二波导20的第二开口端20a朝管径方向rd外侧延伸并紧固于第一波导管1的凸缘端面13。
[0105]
如此,能够运用于对第一波导管1的凸缘11与第二波导管2的凸缘21进行紧固的情况。
[0106]
虽无特别限定,但可如第五实施方式的波导管连接构件那般,还包括供第一波导管1连接的对象构件5,对象构件5具有第二波导和第二波导端面23,所述第二波导与第一波导管1的第一波导10对接,所述第二波导端面23从第二波导20的第二开口端20a朝管径方向rd外侧延伸,对象构件5的第二波导端面23在管径方向rd上比第一波导管1的凸缘11宽。
[0107]
如此,能够运用于将第一波导管1的凸缘11紧固至比第一波导管1的凸缘11大的构件例如装置的壳体等对象构件5的情况。
[0108]
以上,根据图式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认为具体的结构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本公开的范围不仅仅是所述实施方式的说明,而是由权利要求书表示,还包括与权利要求书均等的意义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0109]
可以将所述各实施方式中采用的构造用于其他任意实施方式。
[0110]
各部的具体结构不仅仅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