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23024发布日期:2024-04-23 12:00阅读:9来源:国知局
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继电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


背景技术:

1、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继电器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因此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2、高压直流继电器是继电器中的一种,当短路负载很大时,高压直流继电器触头会因为短路电流产生电动斥力而发生触头弹开,触头瞬间弹开会造成继电器在强电弧的作用下烧毁、爆炸。

3、在相关技术中,为了避免继电器触头在短路电流下发生触头弹开,通常是设置随动式抗短路环电磁结构。具体来说,在继电器的推动杆组件上设置第一导磁体和第二导磁体,在短路电流产生电动斥力时,第一导磁体对第二导磁体产生了电磁吸力,而第二导磁体与动簧片固定在一起,从而保证动簧片不弹开。

4、然而,由于推动杆组件需要依靠动铁芯的保持力来支撑,而该保持力是线圈通电产生的电磁力来保持,那么由于线圈功耗有限,保持力有限,用来支撑抗短路环的保持力也就有限。因此,当短路电流达到一定的量值时,第二导磁体同样对第一导磁体也有一个电磁吸力,当动铁芯的保持力无法支持第二导磁体对第一导磁体的电磁吸力时,仍然会发生触头弹开。进一步地,相关技术中采用将线圈做大的方式来提高动铁芯的保持力,但线圈做大就会增大继电器的体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继电器,以提高继电器的抗短路电流的性能,避免继电器在强电弧作用下发生烧毁、爆炸。

2、本发明实施例的继电器,包括接触容器、一对静触点引出端、连接件、第一导磁体和推动杆组件,接触容器具有接触腔室、一对第一通孔和一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均连通于所述接触腔室;一对静触点引出端一一对应地穿设于一对所述第一通孔,且连接于所述接触容器;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且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接触容器连接;第一导磁体设于所述接触腔室内,且与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连接;推动杆组件包括一动簧片和与所述动簧片固定连接的第二导磁体,所述动簧片设于所述接触腔室内,用于与一对所述静触点引出端接触或分离;所述第二导磁体设于所述接触腔室内,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动簧片背向所述第一导磁体的一侧,所述第二导磁体用于与所述第一导磁体形成导磁回路。

3、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接触容器包括:

4、轭铁板,具有与所述接触腔室连通的第三通孔,所述推动杆组件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三通孔;以及

5、绝缘罩,包括顶壁和侧壁,所述侧壁的一端环绕连接于所述顶壁的外周,所述侧壁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轭铁板;

6、其中,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均开设于所述顶壁,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顶壁的外壁面连接。

7、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绝缘罩包括陶瓷罩和框片,所述陶瓷罩包括所述顶壁和所述侧壁,所述侧壁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框片连接于所述轭铁板;

8、所述顶壁的外壁面中,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周缘设有第一金属化层,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周缘设有第二金属化层;

9、所述静触点引出端通过所述第一金属化层与所述顶壁相焊接,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二金属化层与所述顶壁相焊接。

10、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顶壁和所述侧壁为一体结构;或,所述顶壁和所述侧壁为分体结构,且通过焊接相连。

11、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导磁体与所述顶壁的内壁面间隔设置。

12、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导磁体相铆接或焊接或胶接。

13、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导磁体包括多片叠置的导磁片,多片所述导磁片与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连接。

14、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推动杆组件还包括:

15、底座;

16、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底座,另一端抵接于所述动簧片和所述第二导磁体构成的可动构件,所述弹性件提供弹性力,以使所述动簧片具有向所述静触点引出端移动的趋势;

17、限位结构,连接于所述底座和所述可动构件,用于限制所述可动构件相对于所述底座的移动范围;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相配合的限位孔和限位部,所述限位孔包括沿所述动簧片的运动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限位部在所述限位孔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可移动地穿设;

18、其中,在所述动簧片与所述静触点引出端分离时,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限位孔的所述第一端。

19、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端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端的孔径。

20、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限位部具有第一弧形表面,所述第一弧形表面用于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限位孔的所述第一端时,与所述限位孔实现限位。

21、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限位部为铆钉,所述铆钉铆接于所述第二导磁体。

22、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可动构件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导磁体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和所述底座中的一个设有所述限位部,所述固定件和所述底座中的另一个设有所述限位孔。

23、上述发明中的一个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24、本发明实施例的继电器,通过设置连接件,使得第一导磁体借助连接件连接于接触容器上。一方面,第一导磁体连接于接触容器上,而并不随动于推动杆组件,使得第二导磁体对第一导磁体的磁吸力通过连接件作用在接触容器上,由于接触容器的位置相对固定,这样能够避免推动杆组件的保持力不足而造成动簧片与静触点引出端弹开,引发继电器烧毁、爆炸。另一方面,接触容器开设第二通孔,连接件穿设于第二通孔,进而实现连接件与接触容器连接,第一导磁体与连接件连接。第一导磁体通过连接件连接接触容器,而并不直接与接触容器连接,使得连接过程无遮挡、可视化,既方便操作,又确保连接的可靠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容器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罩包括陶瓷罩和框片,所述陶瓷罩包括所述顶壁和所述侧壁,所述侧壁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框片连接于所述轭铁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磁体与所述顶壁的内壁面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导磁体相铆接或焊接或胶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磁体包括多片叠置的导磁片,多片所述导磁片与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杆组件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端的孔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具有第一弧形表面,所述第一弧形表面用于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限位孔的所述第一端时,与所述限位孔实现限位。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为铆钉,所述铆钉铆接于所述第二导磁体。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构件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导磁体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和所述底座中的一个设有所述限位部,所述固定件和所述底座中的另一个设有所述限位孔。


技术总结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继电器,包括接触容器、一对静触点引出端、连接件、第一导磁体和推动杆组件。接触容器具有接触腔室、一对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连通于接触腔室;一对静触点引出端一一对应地穿设于一对第一通孔,且连接于接触容器;连接件穿设于第二通孔,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接触容器连接;第一导磁体设于接触腔室内,且与连接件的第二端连接;推动杆组件包括一动簧片和与动簧片固定连接的第二导磁体,动簧片设于接触腔室内,用于与一对静触点引出端接触或分离,第二导磁体设于接触腔室内,且至少部分位于动簧片背向第一导磁体的一侧,第二导磁体用于与第一导磁体形成导磁回路。

技术研发人员:代文广,陈松生,王萌,傅大鹏,谢丰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