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风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71709发布日期:2022-08-09 21:10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电池风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风冷系统。


背景技术:

2.在电动汽车使用过程中,动力电池系统是提供汽车的主要能量之一。而动力电池系统的散热系统设计不良,会导致严重的温度不均匀性,将会大大削弱动力电池系统的使用寿命。因此,在动力电池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往往需要控制动力电池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的温度。
3.为了兼顾经济环保和安全,动力电池系统通常采用风冷的方式进行散热。但是现有的动力电池系统的风冷散热风道一般设置在电池箱体的内部,占用箱体内部空间,降低电池系统的空间利用率,而且散热效果差,这导致用户不得不选用其他成本更高的散热途径取代或辅助风冷进行散热,同时也增加了动力电池系统的重量和结构复杂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风冷系统,其风道结构简单,能够提高散热效果和散热的均匀性,减少电池风冷系统的体积。
5.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风冷系统,包括箱体和电池模组,所述箱体内设置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箱体的底板间隔,所述第一隔板贯穿设置有多个第一开口和多个第二开口,所述电池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一隔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第一隔板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设置有沿所述电池模组长度方向延伸的进风道和出风道,所述进风道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出风道的进风口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芯,相邻两个所述电芯之间设置有冷却风道,所述进风道的风经过冷却风道后进入所述出风道。
7.作为所述电池风冷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箱体1内还设置中风道6,所述中风道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冷却风道密封连通。
8.作为所述电池风冷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进风道至少设置有两个,每个所述进风道沿长度方向对应设置多个不同尺寸的所述第一开口,所述中风道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中风道分隔成多个腔室,每个所述腔室内连通的所有所述第一开口的总面积相等,以使每个所述腔室的进风量相同。
9.作为所述电池风冷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隔板上设置有风道支架,所述中风道设置在所述风道支架上。
10.作为所述电池风冷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池模组间隔设置有两个,所述风道支架设置在两个所述电池模组之间,且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冷却风道的出风口一一对应。
11.作为所述电池风冷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风道支架与所述电池模组的连接
面、所述风道支架与所述第一隔板的连接面均设置有第一密封件。
12.作为所述电池风冷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相邻两个所述电芯之间密封设置有风冷板,所述风冷板内部设置有所述冷却风道。
13.作为所述电池风冷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风冷板具有至少一个风冷板出风口和多个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风冷板进风口,多个所述风冷板进风口、所述冷却风道和所述风冷板出风口依次连通。
14.作为所述电池风冷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池模组与所述第一隔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
15.作为所述电池风冷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箱体包括下箱体和盖板,所述下箱体与所述盖板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件。
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进风道和出风道集成在箱体1内,进风道和出风道不会占用箱体内的空间,从而提高箱体内的空间利用率及减小电池风冷系统的体积,而且进风道和出风道沿电池模组长度方向延伸,进风道和出风道的转角少、长度短,风能够在进风道和出风道内直进直出,有效地降低了风阻,从而提高电池风冷系统的散热效果,同时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17.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风冷系统的立体视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风冷系统的装配分解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风冷系统的剖视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箱体和风道支架的装配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箱体的俯视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箱电池模组的装配分解图。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冷板的仰视图。
25.图8为图7的a-a剖视图。
26.图中:
27.1、箱体;11、第一隔板;111、第一开口;112、第二开口;12、底板;13、下箱体;14、盖板;2、电池模组;21、电芯;22、风冷板;221、风冷板出风口;222、风冷板进风口;23、侧板;24、端板;3、进风道;4、出风道;5、冷却风道;6、中风道;61、第二隔板;62、腔室;7、风道支架;8、紧固件;9、密封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
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0.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1.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风冷系统包括箱体1和电池模组2,箱体1内设置第一隔板11,第一隔板11与箱体1的底板12间隔,第一隔板11贯穿设置有多个第一开口111和多个第二开口112,电池模组2设置在第一隔板11远离底板12的一侧,第一隔板11靠近底板12的一侧设置有沿电池模组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进风道3和出风道4,进风道3的出风口与第一开口111连通,出风道4的进风口与第二开口112连通,电池模组2包括多个电芯21,相邻两个电芯21之间设置有冷却风道5,进风道3的风经过冷却风道5后进入出风道4。可理解的,第一隔板11与箱体1通过焊接形成一体结构,且箱体1的底部形成有安装腔,安装腔内通过挡板间隔形成进风道3和出风道4,进风道3的进风口与出风道4的出风口均与箱体1的外部连通,外部的风能够从进风道3经过冷却风道5后进入出风道4排出。通过将进风道3和出风道4集成在箱体1内,进风道3和出风道4不会占用箱体1内的空间,从而提高箱体1内的空间利用率及减小电池风冷系统的体积,而且进风道3和出风道4沿电池模组2的长度方向延伸,进风道3和出风道4的转角少、长度短,风能够在进风道3和出风道4内直进直出,有效地降低了风阻,提高电池风冷系统的散热效果,同时降低成本。
32.具体地,参照图3所示,箱体1内还设置中风道6,中风道6分别与第一开口111和冷却风道5密封连通。通过设置中风道6,能够将电池模组2和从进风道3流向冷却风道5的风进行隔离,避免风中的水汽、灰尘等杂质与电池模组2直接接触,从而影响电池模组2的使用性能和减少电池模组2的使用寿命。
33.进一步地,参照图2和图4所示,第一隔板11上设置有风道支架7,中风道6设置在风道支架7内。可理解的,风道支架7与第一隔板11和电池模组2密封连接,且风道支架7的内部形成有中风道6。通过设置风道支架7,能够对风进行导向,使风快速流向冷却风道5进行散热,提高对电池模组2的散热效率。
34.具体地,风道支架7与电池模组2的连接面、风道支架7与第一隔板11的连接面均设置有第一密封件(图中未示出)。通过设置第一密封件能够保证电池风冷系统在散热时的密封要求。
35.优选地,第一密封件为密封泡棉。
36.具体地,参照图2所示,风道支架7通过紧固件8固定在第一隔板11上,且紧固件8与风道支架7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9。通过设置密封垫圈9,进一步保证中风道6的密封性。
37.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示,电池模组2间隔设置有两个,风道支架7设置在两个电池模组2之间,第一开口111设置在两个电池模组2之间,第二开口112设置有两排,第二开
口112与冷却风道5的出风口一一对应。此设计能够实现一个中风道6同时将流入中风道6的风导向两个电池模组2,从而减少风道支架7的数量和风道支架7的密封面,减少箱体1体积,降低成本。
38.具体地,电池模组2与第一隔板11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图中未示出)。通过设计第二密封件,能够密封第二开口112与冷却风道5的出风口之间的连接处。
39.优选地,第二密封件也为密封泡棉。
40.具体地,参照图1和图2所示,箱体1包括下箱体13和盖板14,下箱体13和底板12通过焊接一体成型,下箱体13与盖板14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件(图中未示出),第三密封件为密封圈。通过设置第三密封垫,进一步保证电池模组2在箱体1内的密封性,进风道3、中风道6、冷却风道5及出风道4形成的散热风道能够完全密封,电池风冷系统能够在散热的同时实现ip67的密封要求。
41.示例的,参照图2所示,进风道3至少设置有两个,每个进风道3沿长度方向对应设置多个不同尺寸的第一开口111,中风道6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隔板61,第二隔板61将中风道6分隔成多个腔室62,每个腔室62内连通的所有第一开口111的总面积相等,以使每个腔室62的进风量相同。由于沿风流动的方向,靠近进风道3的进风口的第一开口111的进风量比远离进风道3的进风口的第一开口111的进风量多,电池模组2容易出现散热不均匀的现象。每个中风道6通过沿长度方向(即冷风流动的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尺寸不同的第一开口111,以使每个第一开口111的进风量不同,但每个腔室62内的所有第一开口111的总面积相等,以控制每个腔室62内的进风量相同,进而使流向每个电池模组2上的所有冷却风道5的风量相同,提高对电池模组2散热的均匀性和散热效果。
42.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6至图8所示,相邻两个电芯21之间密封设置有风冷板22,风冷板22的内部设置有冷却风道5。通过将冷却风道5设置在风冷板22内,且风冷板22与电芯21之间密封设置,能够在散热的同时,进一步保证冷却风道5与电芯21之间的密封性。
43.具体地,风冷板22通过预紧力密封设置在相邻两个电芯21之间。电池模组2还包括侧板23和端板24,多个电芯21和风冷板22组成电芯组,电芯组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端板24,侧板23扣紧两个端板24,以使电芯21和风冷板22牢牢固定在一起,且提供预紧力使风冷板22密封设置在相邻两个电芯21之间。
44.进一步地,参照图8所示,风冷板22具有至少一个风冷板出风口221和多个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风冷板进风口222,多个风冷板进风口222、冷却风道5和风冷板出风口221依次连通。具体地,风冷板22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多个具有进风口的导流槽,多个导流槽汇聚于一个出风口形成冷却风道5。此设计能够增大对电芯21的散热面积,从而增强散热效果,有效降低了电池模组2在稳定运行时电芯21间的温差,进一步提高电池模组2的散热均匀性。
45.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6.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
47.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48.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