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节能风电绝缘电磁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20823发布日期:2022-11-09 06:57阅读:22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磁线。


背景技术:

2.目前,电磁线圈在通电时会产生磁场,而在产生磁场的同时,也会产生热量,但是由于电磁线圈电阻的存在,而产生强磁场就需要其强大的电流和密集的绕线,因此电磁线圈在产生强磁场的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焦耳热,这些热量如果不及时排出,将会使线圈温度升高,增加线圈的电阻,在下一次加载时,会产生更多的热量,降低磁场强度,所以这些热量必须排出;而目前,通过风机对电磁线圈外部强制风冷散热,但造成电磁线圈的散热效果较差,远不能满足工业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改进型节能风电绝缘电磁线;该实用新型能够耐受更高温度,降低了风力发电机电磁线维护成本,延长了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寿命,为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的大规模使用,提供了良好的质量保证。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改进型节能风电绝缘电磁线,包括电磁线本体,该电磁线本体包括内部导体部分、配合内部导体部分设置的外部绝缘部分,设置在内部导体部分和外部绝缘部分之间的中心冷却部分,所述中心冷却部分与内部导体部分交叉设置;所述内部导体部分从左到右依次分成若干组分导体部,相邻的分导体部相互隔开设置;所述电磁线本体内部每间隔一段距离均配合设置有测温机构及配合中心冷却部分设置的进口和出口。
5.本实用新型工作时,该电磁线运用在大功率的风电设备上,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内部导体部分会不断持续的发热,在此过程中,内部设置的冷却液
6.通过出口、进口与外部不断的进行交换,这样可以持续不断的对内部导体部分进行换热,进而快速把热量带出去;同时由于内部导体部分分别为a导体部、b导体部及其他导体部,这样可以进行分别散热,配合a导体部、b导体部及其他导体部设置的冷却液层通过与电磁芯线接触并进行换热,同时可以侵入到相邻电磁芯线接触的缝隙中,这样可以起到更好的热交换效果。
7.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提供一种改进型节能风电绝缘电磁线;该实用新型能够耐受更高温度,降低了风力发电机电磁线维护成本,延长了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寿命,为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的大规模使用,提供了良好的质量保证。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保证能够对a导体部、b导体部及其他导体部进行分区局部散热,同时提高散热效果,所述分导体部依次编号为a导体部、b导体部及其他导体部;上述导体部中分别阵列设置有若干根电磁芯线,每根电磁芯线均采用若干根细铜线绞合而成,每根电磁芯线的外周均涂覆有绝缘薄膜层。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保证中心冷却部分能够具有良好的冷却效果,
提高冷却性能,所述中心冷却部分包括冷却液层,该冷却液层整体环绕设置在a导体部、b导体部及其他导体部的外周并接贴着外部的电磁芯线设置,所述冷却液层的外侧边采用不易变形材料制成,所述冷却液层的内侧边采用易变形材料制成。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保证冷却液层具有良好冷却效果,所述冷却液层的内侧边与a导体部、b导体部及其他导体部外侧对应的电磁芯线相接触,该冷却液层的内侧边进行弹性形变并侵入到相邻电磁芯线接触的缝隙中,所述冷却液层中的冷却液通过与电磁芯线接触并进行换热;所述a导体部、b导体部及其他导体部中的电磁芯线两个纵列为一组设置。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保证外部绝缘部分具有良好的绝缘效果,所述外部绝缘部分采用芳族聚酰亚胺复合薄膜及自粘玻纤维双层复合而成。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电磁线本体的结构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图。
14.其中,1a导体部、2b导体部、3自粘玻纤维、4芳族聚酰亚胺复合薄膜、5中心冷却部分、6电磁芯线、7绝缘薄膜层、8进口、9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15.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改进型节能风电绝缘电磁线,包括电磁线本体,所述电磁线本体呈扁平形状设置,该电磁线本体包括内部导体部分、配合内部导体部分设置的外部绝缘部分,设置在内部导体部分和外部绝缘部分之间的中心冷却部分5,所述中心冷却部分5与内部导体部分交叉设置;所述内部导体部分从左到右依次分成若干组分导体部,相邻的分导体部相互隔开设置;所述电磁线本体内部每间隔一段距离均配合设置有测温机构及配合中心冷却部分5设置的进口8和出口9。
16.所述分导体部依次编号为a导体部1、b导体部2及其他导体部;上述导体部中分别阵列设置有若干根电磁芯线6,每根电磁芯线6均采用若干根细铜线绞合而成,每根电磁芯线6的外周均涂覆有绝缘薄膜层7。
17.所述中心冷却部分5包括冷却液层,该冷却液层整体环绕设置在a导体部1、b导体部2及其他导体部的外周并接贴着外部的电磁芯线6设置,所述冷却液层的外侧边采用不易变形材料制成,所述冷却液层的内侧边采用易变形材料制成。
18.所述冷却液层的内侧边与a导体部1、b导体部2及其他导体部外侧对应的电磁芯线6相接触,该冷却液层的内侧边进行弹性形变并侵入到相邻电磁芯线6接触的缝隙中,所述冷却液层中的冷却液通过与电磁芯线6接触并进行换热;所述a导体部1、b导体部2及其他导体部中的电磁芯线6两个纵列为一组设置。
19.所述外部绝缘部分采用芳族聚酰亚胺复合薄膜4及自粘玻纤维3双层复合而成。
20.本实用新型工作时,该电磁线运用在大功率的风电设备上,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内部导体部分会不断持续的发热,在此过程中,内部设置的冷却液
21.通过出口9、进口8与外部不断的进行交换,这样可以持续不断的对内部导体部分进行换热,进而快速把热量带出去;同时由于内部导体部分分别为a导体部1、b导体部2及其
他导体部,这样可以进行分别散热,配合a导体部1、b导体部2及其他导体部设置的冷却液层通过与电磁芯线6接触并进行换热,同时可以侵入到相邻电磁芯线6接触的缝隙中,这样可以起到更好的热交换效果。
22.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做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改进型节能风电绝缘电磁线,包括电磁线本体,其特征在于,该电磁线本体包括内部导体部分、配合内部导体部分设置的外部绝缘部分,设置在内部导体部分和外部绝缘部分之间的中心冷却部分,所述中心冷却部分与内部导体部分交叉设置;所述内部导体部分从左到右依次分成若干组分导体部,相邻的分导体部相互隔开设置;所述电磁线本体内部每间隔一段距离均配合设置有测温机构及配合中心冷却部分设置的进口和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节能风电绝缘电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导体部依次编号为a导体部、b导体部及其他导体部;上述导体部中分别阵列设置有若干根电磁芯线,每根电磁芯线均采用若干根细铜线绞合而成,每根电磁芯线的外周均涂覆有绝缘薄膜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节能风电绝缘电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冷却部分包括冷却液层,该冷却液层整体环绕设置在a导体部、b导体部及其他导体部的外周并接贴着外部的电磁芯线设置,所述冷却液层的外侧边采用不易变形材料制成,所述冷却液层的内侧边采用易变形材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进型节能风电绝缘电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层的内侧边与a导体部、b导体部及其他导体部外侧对应的电磁芯线相接触,该冷却液层的内侧边进行弹性形变并侵入到相邻电磁芯线接触的缝隙中,所述冷却液层中的冷却液通过与电磁芯线接触并进行换热;所述a导体部、b导体部及其他导体部中的电磁芯线两个纵列为一组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节能风电绝缘电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绝缘部分采用芳族聚酰亚胺复合薄膜及自粘玻纤维双层复合而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线技术领域内的一种改进型节能风电绝缘电磁线,包括电磁线本体,该电磁线本体包括内部导体部分、配合内部导体部分设置的外部绝缘部分,设置在内部导体部分和外部绝缘部分之间的中心冷却部分,所述中心冷却部分与内部导体部分交叉设置;所述内部导体部分从左到右依次分成若干组分导体部,相邻的分导体部相互隔开设置;所述电磁线本体内部每间隔一段距离均配合设置有测温机构及配合中心冷却部分设置的进口和出口;该实用新型能够耐受更高温度,降低了风力发电机电磁线维护成本,延长了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寿命,为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的大规模使用,提供了良好的质量保证。保证。保证。


技术研发人员:徐志军 卢彦文 卢廷杰 吴锴 李飞 卢云东 李菲 李玉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扬州宝杰隆导线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30
技术公布日:2022/1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