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连接器以及采用该供电连接器的密封存车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22495发布日期:2022-12-28 04:13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供电连接器以及采用该供电连接器的密封存车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电连接器以及采用该供电连接器的密封存车箱。


背景技术:

2.现有一种立体停车库,用户将电动汽车停放在载车板,接着将充电枪连接电动汽车,
3.用户通过控制载车板和罩体相互靠近,使罩体、密封条和载车板三者围成密封存车箱,而且密封存车箱设置有令该密封存车箱丧失燃烧条件的灭火设备(如:抽真空装置或泵水装置)。
4.当罩体和载车板相互靠近时,恰好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连接,充电桩通过上电极、下电极为充电枪供电,从而对电动汽车充电。
5.但是,由于上电极和下电极之间需要进行插接,现有技术中,上电极和下电极之间对准过程,容易出现误差,需要多次调整才能完成对准插接,影响停车库停车效率,若强硬将上电极和下电极进行插接,多次使用后,上电极或下电极容易损坏,维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电极和下电极插接容易、安全可靠的一种供电连接器。
7.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电极和下电极插接容易、安全可靠的一种密封存车箱。
8.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9.一种供电连接器,包括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所述上连接座包括上支架、弹性件、上电极座和用于连接外部供电源的上电极,所述弹性件位于上支架和上电极座之间,弹性件一端连接上支架,弹性件另一端连接上电极座,弹性件构成上电极座的复位机构;
10.所述上电极间隔设置在上电极座上,所述上电极的头部露出上电极座部分形成插头,所述插头为锥形插头;
11.所述下连接座包括下支架、下电极座和用于连接用电设备的下电极,所述下支架和下电极座连接,所述下电极设置在下电极座上,下电极位置与上电极位置一一对应,而且下电极的头部对应插头位置镂空形成插座,所述插座的形状与插头的形状匹配;
12.所述插头插入对应的插座内,上电极和下电极导通,外部供电源通过上电极和下电极为用电设备供电。
13.所述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相互靠近过程中,上电极的插头逐渐插入下电极的插座内,由于上电极的插头为锥形插头,下电极的插座的形状与插头的形状匹配,因此插头和插座在锥度配合下,上连接座会逐渐调整位置,最终使插头顺畅插入插座内,避免插头没有完全对准暴力插入插座内,有效延长供电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14.而且,由于弹性件构成上电极座的复位机构,若下连接座上移超出预设位置时,上
电极座会挤压弹性件,从而使上电极座上移,因此上电极座的高度可调,下连接座上移超出预设位置时,上电极座可以适当调整高度,有效避免供电连接器损坏。
15.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16.进一步地,还包括滑柱,所述上连接座和上电极座之间通过滑柱连接,而且上连接座和上电极座均可沿滑柱的长度方向滑行,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套置在滑柱上,弹簧一端抵靠在上支架上,弹簧另一端抵靠在上电极座上。
17.进一步地,还包括弹性导电片,所述弹性导电片下端固定在下电极的头部,弹性导电片和弹性导电片围成所述插座,所述弹性导电片和弹性导电片之间设置有间隙,弹性导电片以其下端为旋转中心旋转,从而调整插座的尺寸。
18.所述弹性导电片可以自由摆动,当插头插入插座过程中,插头推动弹性导电片,弹性导电片往外摆动,便于插头顺畅进入插座内,当插头完成进入插座内,弹性导电片往内摆动紧贴插头,从而使上电极和下电极接触效果更好,提高导电性能。
19.进一步地,所述插座内腔为锥形槽。
20.进一步地,所述上电极座的上部镂空形成上接线区域,所述上电极的尾部伸出上接线区域,上电极的尾部形成上接线端。通过设置有上接线区域,便于用户接线。进一步地,所述下电极座的下部镂空形成下接线区域,所述下电极的尾部伸出下接线区域,下电极的尾部形成下接线端。通过设置有下接线区域,便于用户接线。
21.进一步地,所述上电极座设置有导向柱,导向柱长度大于上电极的长度,所述下电极座对应导向柱位置开有导向通道。通过设置有导向柱,导向柱早于上电极接触下连接座,因此导向柱插入导向通道过程可以对下连接座位置进行调整,从而使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对准,令插头对准插座,当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完全靠近时,插头顺畅插入插座内,插接快速、减少上电极和下电极磨损,延长供电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22.进一步地,所述下电极座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端部为锥形端部,所述导向通道的入口为锥形入口。
23.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24.一种密封存车箱,包括相对上下运动的罩体、载车板、充电桩和充电枪,所述充电桩和上连接座固定在罩体上,所述充电桩和上电极电连接;
25.所述下连接座固定在载车板上,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位置对应,所述充电枪和下电极电连接;
26.所述载车板位于罩体下方,所述罩体和载车板之间设置有密封条,通过控制载车板和罩体相互靠近,使罩体、密封条和载车板三者围成密封存车箱,同时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相互靠近,所述插头插入对应的插座内,上电极和下电极导通,充电桩通过上电极和下电极为充电枪供电。
27.所述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相互靠拢时,由于导向柱长度大于上电极的长度,因此导电柱首先接触到导向通道,而且导向柱的端部为锥形端部,导向通道的入口为锥形入口,若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对准过程,有小小误差,导向柱在锥度配合下逐渐调整,从而使导向柱顺畅插入导向通道内,此时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已经完成对准。
28.接着,随着下连接座上移,上电极的插头接触到下电极的插座,由于插头为锥形插头,所述插座内腔为锥形槽,上电极和下电极在锥度配合下逐渐调整,从而使插头顺畅插
入插座内。
29.最后,采用弹性夹头原理,插头插入插座过程中,插头会推动弹性导电片,从而使弹性导电片紧密接触插头,令上电极和下电极紧密配合,上电极和下电极的导电效果更佳。
3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31.本实用新型,所述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相互靠近过程中,上电极的插头逐渐插入下电极的插座内,由于上电极的插头为锥形插头,下电极的插座的形状与插头的形状匹配,因此插头和插座在锥度配合下,上连接座会逐渐调整位置,最终使插头顺畅插入插座内,避免插头没有完全对准暴力插入插座内,有效延长供电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32.本实用新型,由于弹性件构成上电极座的复位机构,若下连接座上移超出预设位置时,上电极座会挤压弹性件,从而使上电极座上移,因此上电极座的高度可调,下连接座上移超出预设位置时,上电极座可以适当调整高度,有效避免供电连接器损坏。
33.本实用新型,所述弹性导电片可以自由摆动,当插头插入插座过程中,插头推动弹性导电片,弹性导电片往外摆动,便于插头顺畅进入插座内,当插头完成进入插座内,弹性导电片往内摆动紧贴插头,从而使上电极和下电极接触效果更好,提高导电性能。
34.本实用新型,所通过设置有导向柱,导向柱早于上电极接触下连接座,因此导向柱插入导向通道过程可以对下连接座位置进行调整,从而使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对准,令插头对准插座,当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完全靠近时,插头顺畅插入插座内,插接快速、减少上电极和下电极磨损,延长供电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35.图1为供电连接器的示意图(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完全分离)。
36.图2为供电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示意图(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完全分离)。
37.图3为供电连接器的主视图(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完全分离)。
38.图4为供电连接器的剖视图(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完全分离)。
39.图5为供电连接器的示意图(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逐渐靠近)。
40.图6为供电连接器的剖视图(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逐渐靠近)。
41.图7为供电连接器的示意图(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完全靠拢)。
42.图8为供电连接器的剖视图(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完全靠拢)。
43.图9为供电连接器的上电极示意图。
44.图10为供电连接器的下电极示意图。
45.图11为供电连接器的示意图(带充电桩和充电枪)。
46.图12为密封存车箱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7.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48.实施例,结合图1到图11所示一种供电连接器,包括上连接座1和下连接座2,所述上连接座1包括上支架2、弹性件3、上电极座4和用于连接外部供电源的上电极5,所述弹性件3位于上支架2和上电极座4之间,弹性件3一端连接上支架2,弹性件3另一端连接上电极座4,弹性件3构成上电极座4的复位机构;
49.所述上电极5间隔设置在上电极座4上,所述上电极5的头部露出上电极座4部分形成插头6,所述插头6为锥形插头;
50.所述下连接座2包括下支架7、下电极座8和用于连接用电设备的下电极9,所述下支架7和下电极座8连接,所述下电极9设置在下电极座8上,下电极9位置与上电极5位置一一对应,而且下电极9的头部对应插头6位置镂空形成插座10,所述插座10的形状与插头6的形状匹配;
51.所述插头6插入对应的插座10内,上电极5和下电极9导通,外部供电源通过上电极5和下电极9为用电设备供电。
52.进一步地,还包括滑柱11,所述上连接座1和上电极座4之间通过滑柱11连接,而且上连接座1和上电极座4均可沿滑柱11的长度方向滑行,所述弹性件3为弹簧,所述弹簧套置在滑柱11上,弹簧一端抵靠在上支架2上,弹簧另一端抵靠在上电极座4上。
53.进一步地,还包括弹性导电片12,所述弹性导电片12下端固定在下电极9的头部,弹性导电片12和弹性导电片12围成所述插座10,所述弹性导电片12和弹性导电片12之间设置有间隙13,弹性导电片12以其下端为旋转中心旋转,从而调整插座10的尺寸。
54.进一步地,所述插座10内腔为锥形槽。
55.进一步地,所述上电极座4的上部镂空形成上接线区域41,所述上电极5的尾部伸出上接线区域41,上电极5的尾部形成上接线端51。进一步地,所述下电极座8的下部镂空形成下接线区域81,所述下电极9的尾部伸出下接线区域81,下电极9的尾部形成下接线端91。
56.进一步地,所述上电极座4设置有导向柱20,导向柱20长度大于上电极5的长度,所述下电极座8对应导向柱20位置开有导向通道30。
57.进一步地,所述下电极座8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导向柱20,所述导向柱20的端部为锥形端部201,所述导向通道30的入口为锥形入口301。
58.结合图12所示,一种密封存车箱,包括相对上下运动的罩体40、载车板50、充电桩60和充电枪70,所述充电桩60固定在罩体40上,所述上连接座1通过上支架2固定在罩体40上,所述充电桩60和上电极5电连接;
59.所述下连接座2通过下支架7固定在载车板50上,上连接座1和下连接座2位置对应,所述充电枪70和下电极9电连接;
60.所述载车板50位于罩体40下方,所述罩体40和载车板50之间设置有密封条,通过控制载车板50和罩体40相互靠近,使罩体40、密封条和载车板50三者围成密封存车箱,同时上连接座1和下连接座2相互靠近,所述插头6插入对应的插座10内,上电极5和下电极9导通,充电桩60通过上电极5和下电极9为充电枪70供电。
61.工作原理:
62.所述上连接座1和下连接座2相互靠拢时,由于导向柱20长度大于上电极5的长度,因此导电柱首先接触到导向通道30,而且导向柱20的端部为锥形端部201,导向通道30的入口为锥形入口301,若上连接座1和下连接座2对准过程,有小小误差,导向柱20在锥度配合下逐渐调整,从而使导向柱20顺畅插入导向通道30内,此时上连接座1和下连接座2已经完成对准。
63.接着,随着下连接座2上移,上电极5的插头6接触到下电极9的插座10,由于插头6
为锥形插头6,所述插座10内腔为锥形槽,上电极5和下电极9在锥度配合下逐渐调整,从而使插头6顺畅插入插座10内。
64.最后,采用弹性夹头原理,插头6插入插座10过程中,插头6会推动弹性导电片12,从而使弹性导电片12紧密接触插头6,令上电极5和下电极9紧密配合,上电极5和下电极9的导电效果更佳。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