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断路器的支架和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96038发布日期:2023-07-06 09:58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断路器的支架和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断路器及其支架。


背景技术:

1、漏电断路器是用来防止人身触电和漏电引起事故的一种接地保护装置,当电路或用电设备漏电电流大于装置的整定值,或人、动物发生触电危险时,它能迅速动作,切断事故电源,避免事故的扩大,保障了人身、设备的安全。

2、现有漏电断路器是漏电脱扣器、线路板、零序电流互感器共同构建的一个装置,各个模块之间通过大量的引线互相关联,即便市场上存在部分漏电脱扣器与线路板功能整合在一起,但是线路板取样线仍旧是不可以避免。产品内部引线繁杂混乱,不仅不利于生产识别装配,极易出现引线压坏、割裂、错装等情况,此类异常会直接造成线路板、线圈烧毁,如果是透明盖产品,混乱的引线会给客户造成不良的直观感受。

3、市场上常规的方式是用扎带、电工胶带来整理、固定,或者专门设计引线限位件进行限位。装配繁琐且费时费力,胶带、扎带全靠员工个人经验,难以实现标准化生产。

4、另外,脱扣器固定前,往往还得再放置一个辅助性的相间隔板,脱扣器固定后,无法有效识别该辅助性的相间隔板是否装配进去,如果漏装,会导致相间击穿,产品功能失效、线路异常。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断路器的支架和断路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断路器的支架,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断路器的基座上,所述支架设置有用于安装漏电脱扣器和线路板的安装部;

4、所述支架一体成型有支架相间隔板,用于与基座内的基座相间隔板对接安装。

5、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的外周设置有多个引线固定结构。

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断路器,包括:基座、设置于基座上的电流互感器、设置于所述基座上的支架、漏电脱扣器、以及线路板,所述漏电脱扣器、线路板设置于所述支架中,所述漏电脱扣器、电流互感器以及线路板之间通过引线进行连接;

7、所述支架一体成型有支架相间隔板,所述基座设置有基座相间隔板和安装所述支架的安装结构,所述支架安装到所述基座后,至少一个支架相间隔板和基座内基座相间隔板对接安装。

8、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相间隔板的两侧边缘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安装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对应设置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部插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中使所述支架与所述基座之间形成相互限位,所述第一限位槽位于基座相间隔板上。

9、进一步的,所述断路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基座上的转轴,转轴用于安装动触头,在基座相间隔板上设有用于安装转轴的第一转轴半槽,转轴转动安装在第一转轴半槽内,在支架相间隔板上设有第二转轴半槽,第二转轴半槽与第一转轴半槽对应配合将所述转轴限位于其中。

10、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相间隔板朝向所述支架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转轴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限位部对应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部插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槽中使所述支架与所述转轴之间形成相互限位。

11、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的外周设置有多个引线固定结构。

12、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包括用于安装所述漏电脱扣器的第一安装部和用于安装所述线路板的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垂直连接形成l形结构的支架,所述支架相间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底侧。

13、进一步的,所述引线包括由所述支架上方开口区域边缘引出的第一引线,所述引线固定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方开口区域侧壁上方的第一引线卡合结构。

14、进一步的,所述引线包括由所述支架相对于所述开口区域向下引出的第二引线,所述支架设置有用于避让所述第二引线的第二避让孔,所述引线固定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周壁上对应于所述第二避让孔的第二引线卡合结构,所述第二引线卡合结构的卡线方向与所述第二避让孔的出线方向相同。

15、进一步的,所述引线包括由所述支架相对于所述开口区域向下引出的第三引线,所述支架设置有用于避让所述第三引线的第三避让孔,所述引线固定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周壁上对应于所述第三避让孔的第三引线卡合结构,所述第三引线卡合结构的卡线方向与所述第三避让孔的出线方向相交,所述支架的周壁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引线卡合结构临近衔接的第四引线卡合结构,用于与第三引线卡合结构共同固定第三引线。

16、本实用新型中,断路器的支架结构,将支架相间隔板整合到支架上,使得装入产品中以后就是支架位置基本固定,同时结合支架自身与基座的安装结构,以及在支架相间隔板上增加的限位结构,使得支架相间隔板安装到位的同时,还具备限位效果,可以有效规避现有相间隔板漏装引发的质量风险。

17、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在引线经过的几个固定点上增加引线卡合结构,将引线有效的卡入其中,引线也能有效的被规范的固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断路器的支架,所述支架(1)设置于所述断路器的基座(3)上,所述支架(1)设置有用于安装漏电脱扣器(4)和线路板(5)的安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断路器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外周设置有多个引线固定结构。

3.一种断路器,包括:基座(3)、设置于基座(3)上的电流互感器、设置于所述基座(3)上的支架(1)、漏电脱扣器(4)、以及线路板(5),所述漏电脱扣器(4)、线路板(5)设置于所述支架(1)中,所述漏电脱扣器、电流互感器以及线路板之间通过引线进行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相间隔板(11)的两侧边缘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部(111),所述安装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一限位部(111)对应设置的第一限位槽(311),所述第一限位部(111)插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311)中使所述支架(1)与所述基座(3)之间形成相互限位,所述第一限位槽(311)位于基座相间隔板(32)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基座(3)上的转轴(2),转轴(2)用于安装动触头,在基座相间隔板(32)上设有用于安装转轴(2)的第一转轴半槽,转轴(2)转动安装在第一转轴半槽内,在支架相间隔板(11)上设有第二转轴半槽,第二转轴半槽与第一转轴半槽对应配合将所述转轴(2)限位于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相间隔板(11)朝向所述支架(1)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二限位部(112),所述转轴(2)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限位部(112)对应的第二限位槽(212),所述第二限位部(112)插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槽(212)中使所述支架(1)与所述转轴(2)之间形成相互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外周设置有多个引线固定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3或7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包括用于安装所述漏电脱扣器(4)的第一安装部(131)和用于安装所述线路板(5)的第二安装部(1322),第一安装部(131)和第二安装部(1322)垂直连接形成l形结构的支架(1),所述支架相间隔板(11)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部(131)底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包括由所述支架(1)上方开口区域边缘引出的第一引线,所述引线固定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1)上方开口区域侧壁上方的第一引线卡合结构(12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包括由所述支架(1)相对于所述开口区域向下引出的第二引线,所述支架(1)设置有用于避让所述第二引线的第二避让孔(132),所述引线固定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1)周壁上对应于所述第二避让孔(132)的第二引线卡合结构(122),所述第二引线卡合结构(122)的卡线方向与所述第二避让孔(132)的出线方向相同。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包括由所述支架(1)相对于所述开口区域向下引出的第三引线,所述支架(1)设置有用于避让所述第三引线的第三避让孔(133),所述引线固定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1)周壁上对应于所述第三避让孔(133)的第三引线卡合结构(123),所述第三引线卡合结构(123)的卡线方向与所述第三避让孔(133)的出线方向相交,所述支架(1)的周壁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引线卡合结构(123)临近衔接的第四引线卡合结构(124),用于与第三引线卡合结构(123)共同固定第三引线。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用于断路器的支架和断路器,包括:基座、设置于基座上的漏电脱扣器、电流互感器、设置于所述基座上的支架、以及设置于支架中的线路板,所述漏电脱扣器、电流互感器以及线路板之间通过引线进行连接;所述支架一体成型有支架相间隔板,所述基座设置有安装所述支架的安装结构,所述支架安装到所述基座后,至少一个支架相间隔板和基座内基座相间隔板对接安装,相间隔板对应的完成安装。本是技术可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降低装配过程中带来的质量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高楠,周浩,赵立博,郑志,黎佳财,周仲博,温莎莎,付波,方益,陈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