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片式接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34869发布日期:2023-03-04 01:0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弹片式接线端子,包括端子本体(1),所述端子本体(1)内具有插接空间(13),所述插接空间(13)内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内壁(11)和第二内壁(12),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式接线端子还包括卡接结构(2)、第一弹片(3)和限位结构(4),所述卡接结构(2)、所述第一弹片(3)和所述限位结构(4)均位于所述插接空间(13)内;所述卡接结构(2)包括第一卡接部(21)和第二卡接部(22),所述第一卡接部(21)用于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内壁(11)上,所述第二卡接部(22)用于与所述第二内壁(12)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卡接部(21)和所述第二卡接部(22)之间形成插接开口(23);所述第一弹片(3)用于连接所述限位结构(4)和所述第二内壁(12),以使所述限位结构(4)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内壁(11)运动的趋势,所述限位结构(4)位于所述第二卡接部(22)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片式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片(3)的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二内壁(12)相连接,所述第一弹片(3)的另一端用于朝向所述第一内壁(11)方向倾斜设置并形成限位端(30),所述限位结构(4)设置于所述限位端(30)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片式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4)包括限位凸起(41)和抵接板(42),所述限位凸起(41)与所述第一弹片(3)一体成型,且所述限位凸起(41)用于朝向所述第一内壁(11)方向凸出设置,所述限位凸起(41)上远离所述第一弹片(3)的一端连接所述抵接板(4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片式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壁(12)上贯穿设置有安装孔(14),所述第一弹片(3)用于支撑所述限位凸起(41)悬于所述安装孔(14)处,所述抵接板(42)用于从所述安装孔(14)处伸出。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片式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结构(2)还包括第二弹片(24),所述第二弹片(24)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卡接部(22)和所述第二内壁(12),以使所述第二卡接部(22)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卡接部(21)运动的趋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弹片式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片(24)的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二内壁(12)相连接,所述第二弹片(24)的另一端用于延伸至所述插接空间(13)内并朝向所述第一内壁(11)方向倾斜设置且形成卡接端(240),所述第二卡接部(22)用于设置于所述卡接端(240)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弹片式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接部(22)为折弯凸起,所述折弯凸起用于朝向所述第一内壁(11)方向凸出设置,所述折弯凸起的下表面用于与所述限位凸起(41)的上表面相贴合。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弹片式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凸起沿着所述第二弹片(24)的宽度方向进行延伸,所述限位凸起(41)与所述折弯凸起相匹配。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弹片式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结构(2)还包括支承部(25),所述第二弹片(24)通过所述支承部(25)与所述第二内壁(12)相连接,所述支承部(25)的截面为半环结构,所述支承部(25)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内壁(12)的端部相连接,所述支承部(2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弹片(24)相连接,所述第二内壁(12)、所述支承部(25)、所述第二弹片(24)和所述折弯凸起为一体成型结构。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片式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21)为卡接凸起,所述卡接凸起用于凸出设置于所述第一内壁(11)的表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线端子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弹片式接线端子,包括端子本体,所述端子本体内具有插接空间,所述插接空间内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所述弹片式接线端子还包括卡接结构、第一弹片和限位结构,所述卡接结构、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限位结构均位于所述插接空间内;所述卡接结构包括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用于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内壁上;其中,在配套端子在插接空间内移动的过程中,配套端子抵开第二卡接部并逐渐挤压第二卡接部,第二卡接部朝向靠近第二内壁方向移动,第一弹片的设置使得第二卡接部始终具有朝向第一内壁的运动趋势,进而有利于加强配套端子与接线端子连接的紧密性与稳定性。定性。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迪 徐骏 梁文龙 马晓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速普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1
技术公布日:2023/3/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