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换式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58345发布日期:2023-02-04 00:07阅读:30来源:国知局
快换式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快换式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2.新能源电动汽车主要充电设施有充电桩、充电枪、充电插座、车内高压连接器等,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装置通过连接器(充电枪、充电插座)及充电线缆连接,因此,连接器是新能源电动汽车与供电设备进行连接的重要部件。
3.目前的连接器包括交流(直流)充电枪、交流(直流)充电插座。目前市场上的家用便携式电动汽车充电枪的充电接口均按照相关标准执行,充电枪一端为汽车连接端,接口结构按照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接口国标设置;另一端为充电插接端,通过线缆与供电设备相连。
4.而充电插接端通常为一端与充电枪连接另一端与用于与供电插座连接的电源插头,电源插头具有特定的规格参数如额定电流。受便携式充电设备上电源插头以及与电源插头相配套使用的供电插座的规格的限制,导致便携式充电设备(电动汽车充电模式二)具有以下缺点:

最大额定电流已确定,最多是利用充电电路使得产品的额定电流可以向下兼容;

充电电网的相数已确定(三相/单相),即额定最大电压已确定;

有且仅有一种功能,充电或放电。


技术实现要素:

5.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时提供一种能适用不同额定电流、不同额定电压以及充放电的需求的快换式电连接器。
6.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快换式电连接器,包括一端与充电枪电连接的插座,所述插座的另一端与插头插接,所述插座设有五个电源传输端口,所述插座根据需要更换为与电源插座相适配的规格,实现不同额定电流、不同额定电压以及能量传输的需求。
7.优选的,所述插座设有五个电源传输端口,当所述插头为三个芯件时,实现单相电能量传输;当所述插头为五个芯件时,实现三相电能量传输。
8.优选的,所述插座与插头相配合的一端设有容腔,所述容腔内设有插座卡扣,所述插头设有与插座卡扣相配合的快换扣槽从而使插头与插座快速稳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插座上设有插座灌胶孔,通过向所述插座灌胶孔内灌胶实现插座内腔中的端子及电缆线的固定、绝缘及密封。
10.优选的,所述下壳体内设有密封垫,电源电缆和信号电缆安装于密封垫上,电源端子和信号端子上的倒刺与下壳体的端子过盈面配合。
11.优选的,所述插座上设有三个信号传输接口。
12.优选的,所述插头上设有插头灌胶孔,通过向所述插头灌胶孔内灌胶实现插头内腔中的端子及电缆线固定、绝缘及密封。
13.优选的,还包括设于外壳体上的电缆密封圈,所述电缆密封圈的外密封槽与外壳
体的出线孔相配合,插头电缆依次穿过电缆密封圈与锁线压管通过灌胶固定于外壳体内;所述外壳体内设有内壳体,所述内壳体相对的两面分别设有第一密封槽、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第二密封槽内分别设有外密封圈和用于插头与插座相插合的插合密封圈。
14.优选的,所述外壳体、内壳体之间为卡合结构或螺纹连接结构。
15.优选的,所述插座灌胶孔或插头灌胶孔旁分别设有便于灌胶时排气的排气孔。
16.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将现有的插头端通过导线直接与充电枪连接的方式改为,在插头端与充电枪之间设有插座,且,插座设有五个电源端子,插座的一端与插头插接,另一端与充电枪插接;通过更换插头端可以实现不同额定电流、不同额定电压以及充放电的需求;2、五个主电源传输保证其可向下兼容,插座端采用五个电源芯件时,插头端采用三个芯件,即可实现单相电能量传输。插座端采用五个电源芯件时,插头端采用五个芯件,即可实现三相电能量传输;3、通过插头中的电阻阻值大小的不同,用以区分不同状态的充电插头,状态包括不同的额定电流、不同的额定电压以及充放电。4、电连接器的插座同时可以兼容温度传感器信号的传输功能;5、适用于国标电动汽车充电模式2以及其他任何非国标电动汽车模式2。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插座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插座下壳体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插座内的密封垫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下壳体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插头结构示意图;
24.图8为本实用新型插头的外壳体结构示意图;
25.图9为本实用新型外壳体与内壳体配合结构示意图一;
26.图10为本实用新型外壳体与内壳体配合结构示意图二;
27.图11为本实用新型内壳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29.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快换式电连接器,包括插座1和插头2,插头2和插座1通过非对称式的插合轮廓进行插合防错。
30.如图2-6所示,插座1包括上壳体、下壳体3,下壳体3的前端设有容腔1-6,容腔1-6内设有插座卡扣1-7,插头2设有与插座卡扣1-7相配合的快换扣槽2-6从而使插头2与插座1快速稳定连接。插座1的下壳体3内设有密封垫4,密封垫4包括本体及外圈筋条,本体上设有电缆密封孔,通常情况下,电缆密封孔对于需要使用的位置采用通孔,对于可选位置的与盲情况,采用盲孔;盲孔在需要使用时,用电缆直接刺破即可。通孔电缆密封孔孔电缆密封孔分别与电缆的外护套密封配合。五个电源电缆5和三个信号电缆6分别穿过电缆密封孔安装于密封垫4上,每个电源电缆5及信号电缆6的前端分别焊接有电源端子7、信号端子8,五个
电源端子7分别为pe:1-1、n:1-2、l1:1-3、l2:1-4、l3:1-5;当插头为三芯件,即pe:2-1、n:2-2、l1:2-3时,实现单向充电;当插头为五芯件,即pe:2-1、n:2-2、l1:2-3、l2:2-4、l3:2-5时,实现三相电能量传输。插头中的电阻阻值,用以区分不同状态的充电插头,使得模式2拥有不同状态下的功能,状态包括不同的额定电流、不同的额定电压以及充放电。密封垫4的外圈筋条所配合的面为出线密封面3-4,每个电源端子7及信号端子8上的倒刺7-1与下壳体3的端子过盈面3-2配合。下壳体3上设有插座灌胶孔3-1,通过下壳体3的插座灌胶孔3-1,向由密封垫4及下壳体3组成的内腔中进行灌胶,以确保内腔内的端子及电缆剥线的绝缘及密封。插座灌胶孔3-1旁设有便于灌胶时排气的排气孔3-3。
31.如图7-11所示,插头2包括外壳体9,设于外壳体9上的电缆密封圈9-1,电缆密封圈9-1的外密封槽与外壳体9的出线孔相配合,插头电缆11穿过电缆密封圈9-1与锁线压管12通过灌胶固定于外壳体9内;外壳体9内设有内壳体10,内壳体10相对的两面分别设有第一密封槽10-2、第二密封槽10-4,外密封圈13和用于插头2与插座1相插合的插合密封圈14分别套入内壳体10的第一密封槽10-2、第二密封槽10-4内。插头内的信号电缆与电源电缆按与信号母端子与电源母端子进行压接,插头前端设有三个与插座中相对应的信号端子2-7;插头2上设有插头灌胶孔10-1,在插头灌胶孔10-1旁边,即,分布于五个电源端子、三个信号端子旁边均设有便于灌胶时排气的插头灌胶排气孔2-8。内壳体10外部两边分别设有插头卡扣插头卡扣10-3,外壳体9内部分别与插头卡扣10-3相配合设有插头卡槽(图中未示出);外壳体9与内壳体10还可以螺钉的方式固定,如图10所示。内壳体10上设有插头灌胶孔10-1,通过内壳体10的插头灌胶孔10-1,向由外壳体9、内壳体10、外密封圈13、电缆密封圈9-1组成的内腔中进行灌胶,以确保内腔内的端子及电缆剥线的绝缘及密封。
32.根据产品功能需求的不同,插头与插座的五个电源传输与三个信号传输可以全部使用也可以部分使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