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感安装结构及逆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13839发布日期:2023-03-01 01:50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感安装结构及逆变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感安装结构及逆变器。


背景技术:

2.光伏系统中用到逆变器,逆变器中的电感结构,包括绝缘材的骨架,骨架的中部设有线圈,骨架的两端外露于线圈外侧,骨架的两端具有对线圈进行轴向限位的凸起。电感安装于顶部开口的壳体中,一个壳体可安装多个电感,多个电感一般集中在壳体的一个区域内安装。为保持良好的安全性能,电感与壳体之间以及电感与电感之间均需保持一定距离,电感的安装结构主要分以下三类:a、用绝缘体包裹电感后,安装在壳体中,在安装前或安装后进行灌封绝缘导热胶进行密封;b、在安装电感前,将绝缘体安装在壳体四周及底面,将电感放入后进行灌胶;c、将电感先用模具进行预灌胶,使电感被一层较薄的绝缘导热胶包裹,固化之后,将电感放入壳体中二次灌胶固定。以上三类电感的安装结构,均需要对电感和壳体之间设置绝缘体,难以避免的导致成本增加以及安装难度增加。因此,现有电感安装结构存在安装难度较大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感安装结构及逆变器。本实用新型具有能降低安装难度的优点。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感安装结构,包括顶部开口的壳体,壳体内设有安装区,安装区的两个相向侧壁上均设有多个凸出部,位于同一侧的两个相邻凸出部之间设有电感,电感的骨架两端均设有绝缘材质的限位片,限位片使电感架空在安装区内,避免电感的线圈与壳体接触。通过在壳体上设置侧壁具有凸出部的安装区,在电感的骨架两端设置限位片,利用凸出部和限位片对电感进行限位,使相邻电感之间保持安全距离,并且限位片架空电感,使电感上的线圈与壳体保持安全距离,从而不需要在电感和壳体之间设置绝缘体,降低了安装成本和安装难度。
5.前述的电感安装结构中,所述电感的线圈架空高度在3mm以上,线圈与安装区的侧壁距离保持在3mm以上,使电感与外壳之间具有安全间隔距离。
6.前述的电感安装结构中,所述限位片的底部中央设有凹槽,使限位片与安装区的底面之间形成第一流道。在进一步增加安全性、同样对电感进行灌胶的时候,第一流道可以增加胶水的流动性,同时起到排气作用。
7.前述的电感安装结构中,所述限位片的底部两角设有圆角,使限位片的底部两脚与凹陷部之间形成第二流道。在进一步增加安全性、同样对电感进行灌胶的时候,第二流道可以增加胶水的流动性,同时起到排气作用。
8.前述的电感安装结构中,所述限位片的底部两侧均至少通过延伸部接触安装区的侧壁,延伸部的上侧形成第三流道。在进一步增加安全性、同样对电感进行灌胶的时候,第三流道可以增加胶水的流动性,同时起到排气作用。
9.前述的电感安装结构中,一部分所述凸出部的中间设有水平的第四流道。在进一步增加安全性、同样对电感进行灌胶的时候,第四流道可以增加胶水的流动性,同时起到排气作用。
10.前述的电感安装结构中,所述壳体的材质为铝合金。
11.前述的电感安装结构中,所述安装区的上方设有盖板,盖板与壳体螺钉连接。
12.前述的电感安装结构中,壳体的外侧设有多道散热筋片。
13.一种逆变器,包括前述的电感安装结构。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电感安装结构的基础上主要做了如下改进,在壳体上设置了侧壁具有凸出部的安装区,在电感的骨架两端设置限位片,利用凸出部和限位片对电感进行限位,使相邻电感之间保持安全距离,并且限位片架空电感,使电感上的线圈与壳体保持安全距离,从而不需要在电感和壳体之间设置绝缘体,降低了安装成本和安装难度。此外,本实用新型也可在电感和壳体之间进行灌胶作业,用于进一步的增加安全性能,主要适用于更高电压或更严格要求的光伏系统中,通过结构上的改进,在电感和壳体之间形成多个通道,提高灌胶时的流动性,防止空泡出现,提高灌胶速度和灌胶质量。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能降低安装成本和安装难度的优点,并可进行灌胶作业,进行灌胶作业时,灌胶速度较快、灌胶质量较好。
附图说明
15.图1是电感安装结构去除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电感安装结构去除盖板后正视图。
18.图4是电感的结构示意图。
19.附图中的标记为:1-壳体,2-安装区,3-凸出部,4-电感,5-骨架,6-限位片,7-线圈,8-凹槽,9-第一流道,10-圆角,11-第二流道,12-延伸部,13-第三流道,14-第四流道,15-散热筋片。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21.实施例。一种电感安装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顶部开口的壳体1,壳体1内设有安装区2,安装区2的两个相向侧壁上均设有四个凸出部3,位于同一侧的两个相邻凸出部3之间设有电感4,共三个电感4,电感4的骨架5两端均设有绝缘材质的限位片6,限位片6使电感4架空在安装区2内,避免电感4的线圈7与壳体1接触。通过在壳体上设置侧壁具有凸出部的安装区,在电感的骨架两端设置限位片,利用凸出部和限位片对电感进行限位,使相邻电感之间保持安全距离,并且限位片架空电感,使电感上的线圈与壳体保持安全距离,从而不需要在电感和壳体之间设置绝缘体,降低了安装成本和安装难度。
22.所述安装区2由壳体1的底板下凹形成,其它实施方式下也可以是在壳体1的底板上设置两个竖板形成。壳体1的外侧设有多道散热筋片15,所述电感4的线圈7架空高度3-7.5mm,线圈7与安装区2的侧壁距离保持3-7.5mm,使电感与外壳之间具有安全间隔距离。所
述限位片6可以通过注塑的方式与骨架5一体成型,也可以通过卡扣的方式固定在骨架5上,或直接卡接在骨架5与线圈7之间。
23.所述限位片6的底部中央设有凹槽8,使限位片6与安装区2的底面之间形成第一流道9第一流道9连通限位片6的两侧空间。
24.所述限位片6的底部两角设有圆角10,使限位片6的底部两脚与凹陷部之间形成第二流道11,第二流道11连通限位片6的两侧空间。在进一步增加安全性、同样对电感进行灌胶的时候,第二流道11可以增加胶水的流动性,同时起到排气作用。
25.所述限位片6的底部两侧均通过延伸部12或者其他部件接触安装区2的侧壁,使延伸部12的上侧形成第三流道13,第三通道13连接限位片6的两侧空间。在进一步增加安全性、同样对电感进行灌胶的时候,第二流道可以增加胶水的流动性,同时起到排气作用。
26.位于安装区2侧壁中部的两个凸出部3的中间设有水平的第四流道14。在进一步增加安全性、同样对电感进行灌胶的时候,第四流道可以增加胶水的流动性,同时起到排气作用。
27.所述壳体1的材质为铝合金,铝合金材质的壳体1结合壳体1外侧的散热筋片15,可以将电感4产生的热量快速散发出去,提高电感4的使用寿命。
28.所述安装区2的上方设有盖板,盖板与壳体1螺钉连接,盖板用于避免电感4掉出安装区2。
29.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逆变器,该逆变器包括上述电感安装结构。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开口的壳体(1),壳体(1)内设有安装区(2),安装区(2)的两个相向侧壁上均设有多个凸出部(3),位于同一侧的两个相邻凸出部(3)之间设有电感(4),电感(4)的骨架(5)两端均设有绝缘材质的限位片(6),限位片(6)使电感(4)架空在安装区(2)内,避免电感(4)的线圈(7)与壳体(1)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4)的线圈(7)架空高度在3mm以上,线圈(7)与安装区(2)的侧壁距离保持在3mm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片(6)的底部中央设有凹槽(8),使限位片(6)与安装区(2)的底面之间形成第一流道(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片(6)的底部两角设有圆角(10),使限位片(6)的底部两脚与凹陷部之间形成第二流道(1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片(6)的底部两侧均至少通过延伸部(12)接触安装区(2)的侧壁,延伸部(12)的上侧形成第三流道(1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一部分所述凸出部(3)的中间设有水平的第四流道(14)。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材质为铝合金。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区(2)的上方设有盖板,盖板与壳体(1)螺钉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壳体(1)的外侧设有多道散热筋片(15)。10.一种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感安装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感安装结构及逆变器,电感安装结构包括顶部开口的壳体(1),壳体(1)的底部设有安装区(2),安装区(2)的两个相向侧壁上均设有多个凸出部(3),位于同一侧的两个相邻凸出部(3)之间设有电感(4),电感(4)的骨架(5)两端均设有绝缘材质的限位片(6),限位片(6)使电感(4)架空在安装区(2)内;所述电感(4)的线圈(7)架空高度在3mm以上,线圈(7)与安装区(2)的侧壁距离保持在3mm以上。本实用新型具有能降低安装成本和安装难度的优点,并可进行灌胶作业,进行灌胶作业时,灌胶速度较快、灌胶质量较好。灌胶质量较好。灌胶质量较好。


技术研发人员:付守伟 章逸媚 薛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艾罗网络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7
技术公布日:2023/2/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