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片连接结构和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31196发布日期:2023-06-01 12:18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片连接结构和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伏,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片连接结构和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1、目前常见的光伏组件包括由多块电池片串并联组成的电池片结构,通常,电池片结构包括由12个电池片组成的电池串,每两个电池串串联组成串联结构,每两个串联结构并联组成并联结构,串联结构中的两个电池串反向并联同一二极管,使得多块电池片能够实现电流导通;但是,当一个串联结构中的电池片因遮挡而产生热斑效应时,整个串联结构中的24个电池片均会被二极管旁路而失效,导致光伏组件功率损失较大,降低了光伏组件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片连接结构和光伏组件,以避免发生热斑效应时光伏组件的功率损失较大,提高光伏组件的可靠性。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片连接结构,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布的上电池单元组和下电池单元组,上电池单元组和下电池单元组均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池单元、第二电池单元和二极管,第一电池单元和第二电池单元并联;

3、第一电池单元包括两个串联的第一电池串,第二电池单元包括两个串联的第二电池串,第一电池单元和第二电池单元反向并联二极管。

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电池片连接结构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布的上电池单元组和下电池单元组,上电池单元组和下电池单元组均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池单元、第二电池单元和二极管;采用这种结构,通过将一整个电池单元组分为相互分离的上电池单元组和下电池单元组,且上电池单元组和下电池单元组分别通过第一电池单元、第二电池单元和二极管构成独立的电池片结构,使得上电池单元组和下电池单元组能够实现太阳能转换的同时,能够减少上电池单元组和下电池单元组中电池片的数量,当上电池单元组和下电池单元组其中一个电池单元组内的电池片发生热斑效应时,另一个电池单元组内的电池片仍然能够正常工作,从而减少发生热斑效应后失效的电池片数量,进而避免发生热斑效应时光伏组件的功率损失较大,提高光伏组件的可靠性。另外,当发生热斑效应时,电池单元组中的电池片数量越多,发生热斑效应产生的温度越高,越容易影响光伏组件的可靠性,采用上述结构时,通过减少上电池单元组和下电池单元组中电池片的数量,可以降低发生热斑效应后产生的温度,进而提高光伏组件的可靠性。

5、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电池单元组中的二极管为上二极管,下电池单元组中的二极管为下二极管,上二极管与下二极管平行设置且二者的电流导通方向相反。如此设置,上电池单元组的负极和下电池单元组的正极位于同侧,使得上电池单元组与下电池单元组通过线缆连接时更加方便,节省了线缆的使用量,提高了电池片连接结构的安装效率。

6、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电池单元组中的二极管为上二极管,下电池单元组中的二极管为下二极管,所述上二极管与下二极管平行设置且二者的电流导通方向相同。如此设置,上电池单元组的负极和下电池单元组的负极位于同侧,上电池单元组与下电池单元组的排布结构相同,使得电池片连接结构安装更加方便。

7、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电池串和第二电池串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上电池单元组中的第二电池串位于靠近下电池单元组的一侧,上电池单元组中串接两个第二电池串的汇流条,与下电池单元组中串接两个第一电池串的汇流条之间的间距为0.2mm-5mm。如此设置,既能够避免上电池单元组中的汇流条与下电池单元组中的汇流条之间距离较短时二者容易发生接触导致电流互通,影响电池单元组的正常使用,又能够避免上电池单元组中的汇流条与下电池单元组中的汇流条之间距离较长时二者间距较大,增加了电池片连接结构的整体尺寸。

8、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电池串和第二电池串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上电池单元组中的第二电池串位于靠近下电池单元组的一侧,上电池单元组中串接两个第二电池串的汇流条,与下电池单元组中串接两个第一电池串的汇流条,沿垂直于上电池单元组所在面层叠设置且二者间通过绝缘件隔开。如此设置,上电池单元组中的汇流条与下电池单元组中的汇流条层叠设置,可以进一步减小电池片连接结构的整体尺寸,上电池单元组中的汇流条与下电池单元组中的汇流条通过绝缘件隔开,可以避免二者相接触进行电连接。

9、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电池单元组和下电池单元组采用汇流条串联。如此设置,上电池单元组和下电池单元组之间可以实现电连接。

10、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电池串和第二电池串均包括多个串联连接且数量相等的电池片,电池片为由整片电池片切割而成的半片电池片。如此设置,能够降低电流损失,提高光伏组件的功率。

11、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电池串和第二电池串中电池片的数量为3-9片。如此设置,既能够避免电池串中电池片的数量较少时光伏组件的太阳能利用率较低,又能够避免电池串中电池片的数量较多时电池片连接结构的整体尺寸较大。

12、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电池单元组设置有三组,且三组上电池单元组管沿第二方向依次串联,和/或下电池单元组设置有三组,且三组下电池单元组沿第二方向依次串联。如此设置,通过三组上电池单元组和下电池单元组相连,能够提高光伏组件的太阳能利用率。

13、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包括如上述方案任一项提供的电池片连接结构。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由于光伏组件采用了本申请中的电池片连接结构,因此能够避免发生热斑效应时光伏组件的功率损失较大,提高光伏组件的可靠性。

15、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一接线盒组和第二接线盒组,第一接线盒组与上电池单元组相连,第二接线盒组与下电池单元组相连。如此设置,通过接线盒组引出电池单元组的正负极,能够使电池单元组之间电连接更加方便,进而使光伏组件之间电连接更加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布的上电池单元组和下电池单元组,所述上电池单元组和所述下电池单元组均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池单元、第二电池单元和二极管,所述第一电池单元和所述第二电池单元并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池单元组中的所述二极管为上二极管,所述下电池单元组中的所述二极管为下二极管,所述上二极管与所述下二极管平行设置且二者的电流导通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池单元组中的所述二极管为上二极管,所述下电池单元组中的所述二极管为下二极管,所述上二极管与所述下二极管平行设置且二者的电流导通方向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串和所述第二电池串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布,所述上电池单元组中的所述第二电池串位于靠近所述下电池单元组的一侧,所述上电池单元组中串接两个所述第二电池串的汇流条,与所述下电池单元组中串接两个所述第一电池串的汇流条之间的间距为0.2mm-5mm。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串和所述第二电池串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布,所述上电池单元组中的所述第二电池串位于靠近所述下电池单元组的一侧,所述上电池单元组中串接两个所述第二电池串的汇流条,与所述下电池单元组中串接两个所述第一电池串的汇流条,沿垂直于所述上电池单元组所在面层叠设置且二者间通过绝缘件隔开。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池单元组和所述下电池单元组采用汇流条串联。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串和所述第二电池串均包括多个串联连接且数量相等的电池片,所述电池片为由整片电池片切割而成的半片电池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串和所述第二电池串中电池片的数量为3-9片。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池单元组设置有三组,且三组所述上电池单元组沿第二方向依次串联,和/或所述下电池单元组设置有三组,且三组所述下电池单元组沿第二方向依次串联。

10.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片连接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接线盒组和第二接线盒组,第一接线盒组与所述上电池单元组相连,所述第二接线盒组与所述下电池单元组相连。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电池片连接结构和光伏组件,涉及光伏技术领域,以解决光伏组件可靠性差的问题。所述电池片连接结构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布的上电池单元组和下电池单元组,上电池单元组和下电池单元组均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池单元、第二电池单元和二极管,第一电池单元和第二电池单元并联,第一电池单元包括两个串联的第一电池串,第二电池单元包括两个串联的第二电池串,第一电池单元和第二电池单元反向并联二极管。所述光伏组件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提的电池片连接结构。

技术研发人员:黄佰生,余永林,冯春暖,吕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