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及电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52534发布日期:2023-05-05 15:57阅读:26来源:国知局
电池及电池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电池,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及电池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电动车辆的应用日益广泛,在电动车辆中往往设置有电池装置,电池装置用于向电动车辆提供动力。电池装置中设置有电池,电池包括电池壳体和电芯,电池壳体内设置有容置空间,电芯设于容置空间内,通过电池壳体对电芯等器件进行保护。电池壳体可以包括壳体件和盖板,壳体件和盖板焊接,相关技术中壳体件和盖板的焊接容易失效。

2、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及电池装置,进而至少一定程度上提升电池壳体连接的稳定性。

2、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

3、电池壳体,所述电池壳体包括第一盖板和壳体件,所述壳体件的至少一端具有开口,所述第一盖板焊接于所述壳体件的开口,所述壳体件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一连接区,所述第一连接区位于所述壳体件靠近所述第一盖板的一端,所述第一盖板远离所述壳主体的一面设置有第二连接区,并且所述第二连接区靠近所述第一盖板的边缘;

4、其中,所述第一盖板中至少所述第二连接区的粗糙度大于所述第一连接区的粗糙度,并且所述第二连接区的粗糙度和所述第一连接区的粗糙度差值大于0且小于等于6μm。

5、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括电池壳体,电池壳体具有第一盖板和壳体件,壳体件的一端设置有开口,第一盖板连接于壳体件的开口,壳体件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连接区,第一连接区位于壳体件靠近第一盖板的一端,第一盖板远离壳主体的一面设置有第二连接区,并且第二连接区靠近第一盖板的边缘,第二连接区的粗糙度大于第一连接区的粗糙度,并且第二连接区的粗糙度和第一连接区的粗糙度差值大于0且小于等于6μm,通过第二连接区的粗糙度和第一连接区的粗糙度差值大于0且小于等于6μm,避免了第一连接区和第二连接区粗糙度差异过大而导致的焊接不均匀的问题,从而提升了电池壳体连接的稳定性。

6、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池装置,所述电池装置包括上述的电池。

7、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装置包括电池,在电池中电池壳体具有第一盖板和壳体件,壳体件的一端设置有开口,第一盖板连接于壳体件的开口,壳体件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连接区,第一连接区位于壳体件靠近第一盖板的一端,第一盖板远离壳主体的一面设置有第二连接区,并且第二连接区靠近第一盖板的边缘,第二连接区的粗糙度大于第一连接区的粗糙度,并且第二连接区的粗糙度和第一连接区的粗糙度差值大于0且小于等于6μm,通过第二连接区的粗糙度和第一连接区的粗糙度差值大于0且小于等于6μm,避免了第一连接区和第二连接区粗糙度差异过大而导致的焊接不均匀的问题,从而提升了电池壳体连接的稳定性。

8、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的厚度大于所述壳体件的壁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壳体件通过激光焊接的方式连接,并且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壳体件焊接时熔池的熔深大于等于0.2w,其中,w为壳体件的壁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壳体件焊接时熔池的熔深等于所述壳体件的壁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件包括: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件上所述第一连接区远离所述第一盖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主体区,所述第一主体区的粗糙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连接区的粗糙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还包括第二主体区,所述第二主体区的粗糙度与所述第二连接区的粗糙度一致,或者所述第二主体区的粗糙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区的粗糙度。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为圆柱电池。

9.一种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电池。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装置还包括: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装置包括多个电池,多个电池之间设置有第二胶层,所述第二胶层至少部分和所述电池的第一主体区连接。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是关于一种电池及电池装置,所述电池包括电池壳体,所述电池壳体包括第一盖板和壳体件,所述壳体件的一端具有开口,所述第一盖板连接于所述壳体件的开口,所述壳体件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一连接区,所述第一连接区位于所述壳体件靠近所述第一盖板的一端,所述第一盖板远离所述壳主体的一面设置有第二连接区,并且所述第二连接区靠近所述第一盖板的边缘;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区的粗糙度大于所述第一连接区的粗糙度,所述第二连接区的粗糙度和所述第一连接区的粗糙度差值大于0且小于等于6μm。提升电池壳体连接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倩倩,齐彬伟,王亚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