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标准化进线电容器接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00166发布日期:2023-06-08 14:16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标准化进线电容器接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力电容器与电力电子电容器,尤其涉及一种标准化进线电容器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1、电力电容器和电力电子电容器的接线端子是二者的重要组成部件,其功能直接影响电容器的性能要求。随着国内工农业的飞速发展以及用电量的逐年快速增长,电力电容器和电力电子电容器的需求量和产品质量也快速增长。因此,为满足不断提高对产品的功能要求,实现高性能电力电容器和电力电子电容器具有重要意义。

2、目前市场上的电力电容器与电力电子电容器一般都是直接将电容器端子作为电极引出,大多数采用水平并排进线+卡子压接锁紧的设计方式,其原理为:导线与接线端子接触,使用卡子压接锁紧导线与接线端子,使导线与接线端子接触实现电容器通电运行工作。在该结构设计方式,由于导线与接线端子直接接触,导线和接线端子之间的连接方式无标准化(例如是否采用接线耳压接等),导致导线无标准化作业,从而容易导致出现接线端子接线紧固锁紧不良现象,增加接触电阻使端子发热严重,进而影响接线端子使用寿命,甚至造成烧端子等质量问题。

3、因此,现有技术中亟需发明一种进线标准化且不易发生发热等故障的电容器接线端子。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电容器接线端子的进线方式(或接线方式)无标准化以及容易出现发热现象导致使用寿命短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标准化进线电容器接线端子,该标准化进线电容器接线端子具有结构设计简单合理、进线方式标准化以及不易发生故障的特点。

2、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标准化进线电容器接线端子,其包括:

4、底座、盖板和端子座,所述端子座和所述底座分别设置在所述盖板的上下两侧,所述端子座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装配部和第二装配部,所述第一装配部上设有第一凹槽;

5、若干金属片,所述金属片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中;

6、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沿竖直方向穿过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装配部、所述盖板和所述底座设置,以将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装配部、所述盖板和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在一起。

7、在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关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装配部的具体装配方式的技术方案。

8、其中,该标准化进线电容器接线端子还包括连接座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凹槽中设有第二凹槽,所述连接座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中,所述第二连接件沿水平方向穿过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连接座,以将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一装配部固定连接在一起。

9、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座设有螺孔,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螺纹部,所述螺纹部旋入所述螺孔中设置,以将所述第一连接部压接固定在所述第一凹槽中。

10、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座为螺母,所述第二连接件为螺栓、螺钉或螺丝中的任意一种。

11、在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可选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关于第一连接件的具体结构设置的技术方案。

12、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顶部抵接,所述第二翻边和所述底座的底部抵接,以将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装配部、所述盖板和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在一起。

13、进一步地,该标准化进线电容器接线端子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底部和所述第二装配部的顶部之间。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为铆钉,所述铆钉穿过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装配部、所述盖板和所述底座后,将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装配部、所述盖板和所述底座铆接在一起。

15、在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可选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关于金属片和挡板的具体数量设置以及防护罩的具体结构设置的技术方案。

16、其中,所述金属片的数量大于等于两个,所述端子座上设有若干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金属片之间。

17、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片的数量为三个,所述挡板的数量为两个。

18、进一步地,该标准化进线电容器接线端子还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包括本体部、设置在所述本体部上的凸起部以及设置在所述凸起部上的定位部,所述本体部固定设置在所述端子座的顶部,所述挡板上设有卡槽,所述凸起部和所述挡板相对应设置,且所述定位部插入所述卡槽设置。

1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标准化进线电容器接线端子相比于现有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20、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标准化进线电容器接线端子中,端子座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装配部和第二装配部,金属片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通过以上结构设计方式,在需要接线时,将金属片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锁紧固定设置在端子座的第一装配部和第二装配部即可,进线方式标准化,从而不易出现接线端子接线紧固锁紧不良现象,减少各金属零部件之间接触电阻,在通电运行时减少金属件发热现象,有效避免接线端子发热引起发热严重及其它质量故障,提升电容器接线安全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2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标准化进线电容器接线端子在安装完毕后,电容器一般安装在柜子最下端,电源线从柜子顶部进线,所以连接电容器的导线为从上向下连接在电容器接线端子上,电容器内部电极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端子座上的金属片连接,且通过第一连接件将底座、盖板、端子座和金属片固定连接组合形成一体结构,使电容器内部电极通过该转换方式以各个金属片的形式引出,实现电容器通电运行工作,结构设计简单合理。



技术特征:

1.一种标准化进线电容器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准化进线电容器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该标准化进线电容器接线端子还包括连接座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凹槽中设有第二凹槽,所述连接座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中,所述第二连接件沿水平方向穿过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连接座,以将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一装配部固定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标准化进线电容器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设有螺孔,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螺纹部,所述螺纹部旋入所述螺孔中设置,以将所述第一连接部压接固定在所述第一凹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标准化进线电容器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为螺母,所述第二连接件为螺栓、螺钉或螺丝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准化进线电容器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顶部抵接,所述第二翻边和所述底座的底部抵接,以将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装配部、所述盖板和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标准化进线电容器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该标准化进线电容器接线端子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底部和所述第二装配部的顶部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标准化进线电容器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为铆钉,所述铆钉穿过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装配部、所述盖板和所述底座后,将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装配部、所述盖板和所述底座铆接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准化进线电容器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片的数量大于等于两个,所述端子座上设有若干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金属片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标准化进线电容器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片的数量为三个,所述挡板的数量为两个。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标准化进线电容器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该标准化进线电容器接线端子还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包括本体部、设置在所述本体部上的凸起部以及设置在所述凸起部上的定位部,所述本体部固定设置在所述端子座的顶部,所述挡板上设有卡槽,所述凸起部和所述挡板相对应设置,且所述定位部插入所述卡槽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标准化进线电容器接线端子,其包括底座、盖板、端子座和若干金属片,端子座和底座分别设置在盖板的上下两侧,端子座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装配部和第二装配部,第一装配部上设有第一凹槽,金属片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具体接线时,将金属片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通过螺栓和铆钉锁紧固定在端子座的第一装配部和第二装配部即可,进线方式标准化,连接牢固可靠,从而不易出现接线端子接线紧固锁紧不良现象,减少各金属零部件之间接触电阻,在通电运行时减少金属件发热现象,有效避免接线端子发热引起发热严重及其它质量故障,提升电容器接线安全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沈家海,李泉,霍均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胜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