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飞叉绕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13919发布日期:2023-05-10 23:13阅读:60来源:国知局
双飞叉绕线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绕线机,特别涉及双飞叉绕线机。


背景技术:

1、现有绕线机上下料设备大部分停留在上料经济成本高,效率低下,上料后转损伤大,搬运不方便的状况。此购机成品高,生产产品效率低下,对所生产的产品有伤损,浪费大,机器移动,搬运不方便;

2、为此,公开号为cn108880142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工位全自动双飞叉绕线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下端面固定设置有滚动轮,所述箱体的内部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左排线电机与右排线电机,所述左排线电机与右排线电机分别活动设置有第一驱动轮与第二驱动轮,所述箱体的上端面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丝杆组件与第二丝杆组件,所述第一丝杆组件与第二丝杆组件上分别活动设置有若干组第一从动轮与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与第二从动轮的一侧端面上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排线机构与第二排线机构。本发明通过重新设计设备布局,最大利用设备的空间布局,衍生出多头双飞叉绕线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结构紧凑,成本较低,弥补了市场上多头双飞叉绕线机的空白;

3、上述中的双飞叉绕线机由于其不便定位,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错位,导致绕线误差较大,使得其在使用时极其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双飞叉绕线机,用以解决现有的双飞叉绕线机不便定位的缺陷。

3、(二)内容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双飞叉绕线机,包括机体、主工作台和升降板,所述机体的顶端安装有主工作台,所述主工作台顶端的对角位置处均安装有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的一侧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顶端的两侧均安装有压套气缸,所述升降板顶端压套气缸的一侧均安装有外压气缸,所述升降板的一侧安装有夹线前后气缸,所述升降板底端的一侧安装有夹线长移气缸;

5、所述主工作台顶端的一侧安装有x轴电机,所述机体顶端主工作台的两侧均安装有合膜组件;

6、所述机体顶部的一侧安装有副工作台,所述副工作台的底端均匀安装有锁嘴松紧气缸,所述机体顶部靠近副工作台的一侧安装有z轴控制器,所述副工作台的顶端安装有待料组件,所述副工作台顶端待料组件的一侧安装有定位结构。

7、优选的,所述主工作台底端的两侧均安装有移动组件,所述主工作台顶端的两侧均安装有进料轴,所述升降板下方主工作台的顶端安装有夹线组件,所述升降板底端远离夹线前后气缸的一侧安装有y轴组件。

8、优选的,所述升降结构包括支撑架、固定座、滑轨、活动座、托架、连接杆以及压杆上下气缸,所述支撑架安装于主工作台顶端的拐角位置处,所述支撑架顶部的一侧均固定有固定座,且固定座的顶端均安装有压杆上下气缸,所述固定座下方支撑架的一侧均安装有滑轨,所述滑轨的外侧均卡接有活动座,所述活动座的一侧均安装有托架,所述压杆上下气缸正下方升降板的顶端固定有连接杆。启动压杆上下气缸,压杆上下气缸会通过连接杆带动升降板移动,升降板带动托架移动,托架会带动活动座在滑轨的外侧滑动。

9、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俯视剖面呈“t”字形设计,所述托架和滑轨通过活动座构成滑动结构。在活动座的作用下,增强了升降板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10、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顶端与压杆上下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托架的顶端与升降板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托架对升降板起到支撑、加固的作用。

11、优选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支撑板、待料上下气缸、导轨、移动座、移动板、连接座、固定块、限位杆以及待料限位气缸,所述支撑板安装于副工作台顶端待料组件的一侧,所述支撑板底部靠近待料组件的一侧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端安装有待料上下气缸,所述待料上下气缸两侧支撑板的外壁上均安装有导轨,所述导轨顶部的一侧均卡接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的一侧均安装有移动板,所述导轨底部的一侧均卡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一侧均安装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顶端的两侧均安装有待料限位气缸。启动待料上下气缸,待料上下气缸会带动移动板移动,移动板会带动移动座在导轨的外侧滑动,启动待料限位气缸,在移动板的作用下,待料限位气缸会带动限位杆移动,使限位杆带动连接座在导轨的外侧滑动。

12、优选的,所述待料上下气缸的一侧与移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座和连接座通过导轨构成滑动结构,所述待料限位气缸的输出端与移动板的底端固定连接。在移动板和限位杆的作用下,增大了限位杆的活动距离。

13、(三)有益效果

14、本发明提供的双飞叉绕线机,其优点在于:

15、通过设置有定位结构,启动待料上下气缸,待料上下气缸会带动移动板移动,移动板会带动移动座在导轨的外侧滑动,启动待料限位气缸,在移动板的作用下,待料限位气缸会带动限位杆移动,使限位杆带动连接座在导轨的外侧滑动,在移动板和限位杆的作用下,增大了限位杆的活动距离,实现了该装置便于定位的功能,从而提高了该双飞叉绕线机在使用时的便捷性;

16、通过设置有升降结构,启动压杆上下气缸,压杆上下气缸会通过连接杆带动升降板移动,升降板带动托架移动,托架会带动活动座在滑轨的外侧滑动,避免了升降板在移动过程中发生晃动,从而提高了该双飞叉绕线机在使用时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双飞叉绕线机,包括机体(1)、主工作台(2)和升降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顶端安装有主工作台(2),所述主工作台(2)顶端的对角位置处均安装有升降结构(3),所述升降结构(3)的一侧设置有升降板(4),所述升降板(4)顶端的两侧均安装有压套气缸(5),所述升降板(4)顶端压套气缸(5)的一侧均安装有外压气缸(6),所述升降板(4)的一侧安装有夹线前后气缸(7),所述升降板(4)底端的一侧安装有夹线长移气缸(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飞叉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工作台(2)底端的两侧均安装有移动组件,所述主工作台(2)顶端的两侧均安装有进料轴,所述升降板(4)下方主工作台(2)的顶端安装有夹线组件,所述升降板(4)底端远离夹线前后气缸(7)的一侧安装有y轴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飞叉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结构(3)包括支撑架(301)、固定座(302)、滑轨(303)、活动座(304)、托架(305)、连接杆(306)以及压杆上下气缸(307),所述支撑架(301)安装于主工作台(2)顶端的拐角位置处,所述支撑架(301)顶部的一侧均固定有固定座(302),且固定座(302)的顶端均安装有压杆上下气缸(307),所述固定座(302)下方支撑架(301)的一侧均安装有滑轨(303),所述滑轨(303)的外侧均卡接有活动座(304),所述活动座(304)的一侧均安装有托架(305),所述压杆上下气缸(307)正下方升降板(4)的顶端固定有连接杆(30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飞叉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01)的俯视剖面呈“t”字形设计,所述托架(305)和滑轨(303)通过活动座(304)构成滑动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飞叉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06)的顶端与压杆上下气缸(30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托架(305)的顶端与升降板(4)的底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飞叉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9)包括支撑板(901)、待料上下气缸(902)、导轨(903)、移动座(904)、移动板(905)、连接座(906)、固定块(907)、限位杆(908)以及待料限位气缸(909),所述支撑板(901)安装于副工作台(11)顶端待料组件(10)的一侧,所述支撑板(901)底部靠近待料组件(10)的一侧固定有固定块(907),所述固定块(907)的顶端安装有待料上下气缸(902),所述待料上下气缸(902)两侧支撑板(901)的外壁上均安装有导轨(903),所述导轨(903)顶部的一侧均卡接有移动座(904),所述移动座(904)的一侧均安装有移动板(905),所述导轨(903)底部的一侧均卡接有连接座(906),所述连接座(906)的一侧均安装有限位杆(908),所述限位杆(908)顶端的两侧均安装有待料限位气缸(90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飞叉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料上下气缸(902)的一侧与移动板(905)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座(904)和连接座(906)通过导轨(903)构成滑动结构,所述待料限位气缸(909)的输出端与移动板(905)的底端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绕线机技术领域,提供双飞叉绕线机,包括机体、主工作台和升降板,所述机体的顶端安装有主工作台,所述主工作台顶端的对角位置处均安装有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的一侧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顶端的两侧均安装有压套气缸。本发明通过设置有定位结构,启动待料上下气缸,待料上下气缸会带动移动板移动,移动板会带动移动座在导轨的外侧滑动,启动待料限位气缸,在移动板的作用下,待料限位气缸会带动限位杆移动,使限位杆带动连接座在导轨的外侧滑动,在移动板和限位杆的作用下,增大了限位杆的活动距离,实现了该装置便于定位的功能,从而提高了该双飞叉绕线机在使用时的便捷性。

技术研发人员:柏卿,李小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精磊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