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6102319发布日期:2023-11-21 19:35阅读:58来源:国知局
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电池极片,尤其是涉及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1、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新能源行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常规的消费类电池还是需求日渐高涨的动力板块,整个行业都需要能量密度更高、充电速度更快的电池,作为直接关系到电池能量密度的负极材料,传统的石墨已经日渐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技术人员尝试在原有负极材料上加以改造,例如,人造石墨掺混硬炭、人造石墨掺混天然石墨等等。目前,硅碳是行业内一个比较热门的方向,通过掺入微量的硅,显著提高整个体系的能量密度,但硅材料的体积膨胀一直是比较严重的问题。

2、为了解决硅材料的这一问题,通常采用的方式包括对其进行尺寸的纳米化,但纳米化的硅材料比表面积较大,而且容易发生团聚,造成不可逆容量偏高。为此,技术人员进一步尝试在硅材料表面设置包覆层,但包覆层往往难以支持核心硅材料的长期膨胀与收缩,最终会从硅材料表面脱落,加剧电解液消耗,使得电池的动力学性能下降,难以适应快速充电技术的发展。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硅碳负极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硅碳负极材料,其能够有效改善现有硅碳负极材料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提高其快充能力。

2、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硅碳负极材料,该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原料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石墨80~89.5%、纳米硅3~6%、li10pbp2s12 7~13%、双功能聚氨酯0.5~1%;其中,双功能聚氨酯包括导电官能团单元和刚性官能团单元。

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硅碳负极材料,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4、该硅碳负极材料以掺入少量纳米硅的石墨作为主体,在其中引入了一定量的li10pbp2s12快离子导体,这种特殊的快离子导体具有比其它常规快离子导体更高的电导率,传导锂离子的能力更强,锂离子通过石墨主体的传输速率得以提高,能够减少与电解液反应以提升电池的首效,同时也更为有利于高倍率下的循环性能。此外,针对纳米硅的体积膨胀问题,还在材料中添加了双功能聚氨酯作为原料,形成的负极材料中双功能聚氨酯可以在纳米硅表面形成一定的包覆,刚性官能团单元为纳米硅提供支撑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而导电官能团单元则可以与快离子导体配合,共同改善硅碳负极的电导率,提升首效、容量等动力学性能。

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li10pbp2s12由li2s、pbs2和p2s5按照5:1:1的摩尔比混合制成。

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导电官能团单元包括聚醇链段。

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导电官能团单元由多元醇形成。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元醇为聚多元醇。

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聚醇链段的原料包括聚乙二醇,和/或,所述刚性官能团单元的原料包括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双功能聚氨酯的原料包括多元醇、多异氰酸酯、催化剂和扩链剂。

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多元醇包括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中的至少一种。

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多元醇包括聚乙二醇。

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多元醇的分子量为200~10000,500~8000,1000~5000。

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多异氰酸酯包括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催化剂选自有机金属类催化剂、胺类催化剂中的至少一种。

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有机金属类催化剂包括有机锡催化剂、有机铋催化剂中的至少一种。

1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有机锡催化剂包括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辛酸亚锡、二醋酸二丁基锡等其中的至少一种。

1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有机铋催化剂包括异辛酸铋、月桂酸铋、新癸酸铋、环烷酸铋等其中至少一种。

1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胺类催化剂包括三乙烯二胺、双(二甲氨基乙基)醚等其中至少一种。

1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扩链剂为二硫扩链剂。

2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扩链剂为芳香族二硫扩链剂。

2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芳香族二硫扩链剂包括2,2′-二硫代二苯甲酸、4,4′-二氨基二苯二硫醚、2,2′-二氨基二苯二硫醚、3,3′-二羟基二苯二硫醚、双(4-羟苯基)二硫醚等其中的至少一种。

2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多元醇与多异氰酸酯的摩尔比为1:(0.1~10),1:(0.2~5),1:(0.3~3),1:(0.5~2)。

2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多元醇、多异氰酸酯、催化剂和扩链剂的摩尔比为1:(0.1~10):(0.01~2):(0.01~2)。

2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多元醇、多异氰酸酯、催化剂和扩链剂的摩尔比为1:(0.2~5):(0.05~1.5):(0.05~1.5)。

2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多元醇、多异氰酸酯、催化剂和扩链剂的摩尔比为1:(0.3~3):(0.1~1):(0.1~1)。

2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多元醇、多异氰酸酯、催化剂和扩链剂的摩尔比为(1~2):(2~3):(1~2):(1~2)。

2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石墨选自中间相炭微球、天然石墨、人造石墨中的至少一种。

2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石墨的粒径d50为0.1~30μm,1~30μm,5~30μm。

2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纳米硅的粒径d50为100nm以下,0.1~100nm,1~100nm。

30、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1、取石墨、纳米硅、li2s、p2s5、pbs2和双功能聚氨酯按质量比混合球磨,得到混合粉末;

32、在密封状态下,将混合粉末加热至700~800℃并保持30~60h,冷却至室温,得到硅碳负极材料。

3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pbs2的制备方法如下:

34、取二价铅盐与硫脲溶解于水中,密封条件下,180~200℃反应12~24h,冷却后离心,收集沉淀,洗涤干燥后得到pbs2。

3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二价铅盐为二卤化铅,如二氯化铅。

3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二价铅盐与硫脲的摩尔比为1:(2~8)。

3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取二价铅盐与硫脲完全溶解于水中,搅拌30~60min,倒入高压釜中密封,180~200℃反应12~24h,自然冷却,离心后收集黑色沉淀物,洗涤干燥后得到pbs2。

3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黑色沉淀物采用无水乙醇洗涤,洗涤次数为5~6次。

3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黑色沉淀物在50~80℃真空中干燥10~12h,得到pbs2纳米晶。

4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双功能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如下:将多元醇加热搅拌,按照比例与多异氰酸酯、催化剂反应,随后加入扩链剂反应,直至可以在红外光谱下观察-nco官能团消失,制备得到双功能聚氨酯。

4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多元醇在80~150℃下加热1~3h,磁力搅拌。

4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按照比例将多异氰酸酯的溶液和催化剂的溶液滴加到多元醇中反应。

4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多异氰酸酯、催化剂的溶液的溶剂分别独立包括二氯甲烷、二氯乙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丙酮、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4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按照比例将多异氰酸酯的溶液和催化剂的溶液滴加到多元醇中50~90℃继续反应1~3h。

4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加入扩链剂后40~60℃,直至可以在红外光谱下观察-nco官能团消失,制备得到双功能聚氨酯。

4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取石墨、纳米硅、li2s、p2s5、pbs2和双功能聚氨酯按质量比混合,在600~800rpm转速下高能球磨30~60min,得到混合粉末。

4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将混合粉末密封在真空石英管中,以5~10℃/min加热至700~800℃,并保持30~60h,然后缓慢冷却至室温,得到硅碳负极材料。

48、本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该锂离子电池包括前述的硅碳负极材料。

4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负极和位于正极和负极之间的隔膜。

50、其中,负极包括负极集流体以及位于负极集流体上的负极活性层,负极活性层包括前述的任一种硅碳负极材料。正极包括正极集流体以及位于正极集流体上的正极活性层,正极活性层包括正极材料,例如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镍钴锰酸锂、镍钴铝酸锂、镍锰铝酸锂等其中至少一种。

5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该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负极、位于正负极之间的隔膜和电解质。

5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电解质为固态电解质或电解液。

5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正极活性层/负极活性层还包括导电剂、粘结剂中的至少一种。导电剂包括但不限于石墨、乙炔黑、炭黑、碳纳米管、碳纤维等其中至少一种。粘结剂包括但不限于聚偏二氟乙烯(pvdf)、聚四氟乙烯(ptfe)、羧甲基纤维素(cmc)、丁苯橡胶(sbr)、聚氨酯(pu)、聚乙烯醇(pva)、聚乙烯醇缩丁醛(pvb)等其中至少一种。

5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正极活性层/负极活性层包括70~99wt%的正极活性材料/负极活性材料、0.5~6wt%的导电剂和0.5~20wt%的粘结剂。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正极活性材料在正极活性层/负极活性层中的质量分数为80~99wt%、90~99wt%、95~99wt%;导电剂在正极活性层/负极活性层中的质量分数为1~6wt%、2~5wt%;粘结剂在正极活性层/负极活性层中的质量分数为1~10wt%、1~5wt%。

5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正极活性材料/负极活性材料、导电剂和粘结剂制成正极活性层/负极活性层时,包括将其分散于溶剂中后涂布在正极集流体/负极集流体上干燥得到正极活性层/负极活性层。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溶剂可以是n-甲基吡咯烷酮(nmp)或其它可选溶剂。

5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正极集流体/负极集流体包括金属箔(如铝箔、银箔、锡箔、铁箔、钛箔、镍箔、铜箔或上述金属的合金箔)、金属网(如铝网、银网、锡网、铁网、钛网、镍网、铜网或上述金属的合金网)中的至少一种。

5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隔膜包括但不限于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偏二氟乙烯(pvdf)中的一种或多种材料的单层或多层薄膜。

5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正极、负极以及隔膜通过卷绕、层叠等其中至少一种方式得到电芯,并支撑锂离子电池。

5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得到的电芯包裹在不限于软壳和/或硬壳的外壳中,注入电解液后封口得到锂离子电池。

60、本技术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用电设备,该用电设备包括前述的金属离子电池。

61、其中,用电设备是指任意的可以利用电能并将其转换为机械能、热能、光能等其它一种或多种形成能量的设备,例如电动机、电热机、电光源等。其中,包括但不限于移动设备、电动车辆、电气列车、船舶及卫星、储能系统等,移动设备可以为手机、笔记本电脑、无人机、扫地机器人、电子烟等;电动车辆可以为纯电动车、混合动力电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车、电动自行车、电动踏板车、电动高尔夫球车、电动卡车等。

62、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能有效改善硅碳负极材料的充电不足的问题,同时能提升材料的循环性能。为此,将li10pbp2s12快离子导体、纳米硅和双功能聚氨酯包覆在石墨表面,得到硅碳负极材料。采用的li10pbp2s12快离子导体,能够增强锂离子穿过硅碳的传输速率,提升动力学性能,并且不与电解液发生副反应,有利于提升电池的首效,维持更高的容量;而采用的双功能聚氨酯,则能够有效保证负极材料循环过程的体积膨胀。其制备工艺简单,安全,所需设备简易,易于产业化,得到的负极材料结构稳定、循环性能优异。

63、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