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组件及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97894发布日期:2023-11-16 10:08阅读:40来源:国知局
散热组件及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散热,具体涉及一种散热组件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1、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新能源车型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用于新能源车的电池包热管理问题。目前,相较于液冷散热——通过冷却液、水等冷却散热,电池包直冷散热因其成本低、重量轻、冷却效率高、能耗低而受到行业追捧。电池包直冷散热指的是采用空调冷媒相变潜热对电池包上产生的热量直接进行冷却的热交换模式。

2、相关技术中,电池包直冷散热结构一般包括直冷板和设置在直冷板上的制冷剂流道,该制冷剂流道包括一个制冷剂进口和一个制冷剂出口,该制冷剂进口与制冷剂出口相对设置在直冷板的两端,如制冷剂进口设置在直冷板左端、制冷剂出口设置在直冷板右端,这使得直冷板上左侧的温度低,右侧的温度高,温度均匀性差;同时,制冷剂流道通常采用直管走向设置,对特殊工况抗冲击性差,使得制冷剂流道中的制冷剂在一些特殊工况的路面上会出现断节、完全堆积在直冷板左端或右端等情况,进一步影响直冷板上的温度均匀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组件及电池包,以解决传统技术中电池包直冷散热结构的均温性差、对特殊路况的抗冲击性差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组件,包括均温板和流道板,流道板上设有流道系统,均温板盖合于流道板,以使均温板的至少部分与流道系统围合形成供制冷剂流通的冷液通道,流道系统包括多个散热单元,散热单元包括沿自身宽度方向顺次设置的第一出液流道、进液流道及第二出液流道,第一出液流道和第二出液流道的进液端均连通进液流道的出液端,第一出液流道、进液流道及第二出液流道在散热单元的宽度方向上呈m型折弯设置,进液流道在散热单元的长度方向上呈弧形曲线或折线设置。

3、根据上述技术手段,通过在流道板的宽度方向上设置呈m型弯折的进液流道和出液流道,将进液流道布置在出液流道的中间,以提高流道板宽度方向上的散热均匀性;同时,在流道板的长度方向上设置呈弧形曲线或折线的进液流道,以采用曲线形或者折线形走管方式,提高散热组件对特殊工况的抗冲击性,提高不同路况下的散热均匀性和散热效果。

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进液流道包括第一进液流道和第二进液流道,第一进液流道的进液端与第二进液流道的进液端连通,第一进液流道的出液端与第一出液流道的进液端连通,第二进液流道的出液端与第二出液流道的进液端连通。

5、根据上述技术手段,进液流道的出液端与第一出液流道和第二出液流道之间存在一转向折弯区,该转向折弯区可使制冷剂的流向反向,但是,该折弯区的存在也会加大直接在进液流道的出液端分流的难度。因此,选择在进液端对制冷剂进行分流,以降低整体分流难度。

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散热单元的长度方向上,第一进液流道的形状为波浪形、正弦形、锯齿形或几字形中的任一者;和/或,

7、在散热单元的长度方向上,第二进液流道的形状为波浪形、正弦形、锯齿形或几字形中的任一者。

8、根据上述技术手段,对第一进液流道和/或第二进液流道的形状进行优化,提高进液流道中制冷剂对特殊路况的抗冲击性。

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进液流道的形状为几字形,第二进液流道的形状为几字形,第一进液流道与第二进液流道对称设置并围合形成多个十字结构,多个十字结构沿散热单元的长度方向连续设置。

10、根据上述技术手段,选择几字形分布的第一进液流道和第二进液流道,以在散热单元的长度方向上形成十字形分布的排管方式,提高散热组件对特殊复杂工况的抗冲击性,确保制冷剂的均匀分布。

1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进液流道设有多个第一进液分支流道,第一出液流道设有多个第一出液分支流道,一个第一进液分支流道对应连通一个第一出液分支流道;和/或,

12、第二进液流道设有多个第二进液分支流道,第二出液流道设有多个第二出液分支流道,一个第二进液分支流道对应连通一个第二出液分支流道。

13、根据上述技术手段,使进液流道呈密集型几字、十字形排布,进一步提高进液流道对特殊复杂工况的抗冲击性。

1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散热单元的长度方向上,第一出液流道为波浪形、正弦形、锯齿形或几字形中的任一者,第一出液流道与第一进液流道对称设置;和/或,在散热单元的长度方向上,第二出液流道为波浪形、正弦形、锯齿形或几字形中的任一者,第二出液流道与第二进液流道对称设置。

15、根据上述技术手段,对第一出液流道和/或第二出液流道的形状进行优化,提高出液流道中制冷剂对特殊路况的抗冲击性。

1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均温板上设有连接孔,散热组件还包括连接管路,连接管路通过连接孔连通流道系统。

17、根据上述技术手段,通过设置连接管路,实现对流道系统的制冷剂的引入和引出,实现制冷剂的循环使用。

1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流道系统还包括沿散热单元的长度方向顺次设置的第一出液主道、进液主道及第二出液主道,第一出液主道上设有第一出口,第一出液流道的出液端连通第一出液主道,进液主道上设有进液口,进液流道的进液端连通进液主道,第二出液主道上设有第二出口,第二出液流道的流出端连通第二出液主道,连接管路包括接入接口、第一接出接口及第二接出接口,接入接口连通进液口和外部冷源,第一接出接口连通第一出口和外部集液罐,第二接出接口连通第二出口和外部集液罐。

19、根据上述技术手段,通过布置第一出液主道、进液主道及第二出液主道以实现多个散热单元的第一出液流道、进液流道及第二出液主道的与外部冷源和外部集液罐的连通,避免需设置多个连接管路将多个散热单元中的流道接至外部,简化散热组件的结构。

2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散热组件还包括与流道系统间隔设置的第一加强结构,第一加强结构设置在流道板的边缘;和/或,散热组件还包括第二加强结构,第二加强结构设置在第一出液主道和进液主道之间,和第二加强结构设置在进液主道和第二出液主道之间。

21、根据上述技术手段,通过设置第一加强结构和/或第二加强结构,以提高流道板的整体结构强度。

22、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如上所述的散热组件。

2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散热组件及电池包,通过优化散热组件的具体结构,以至少提高散热组件在其宽度方向上的散热均匀性和在其长度方向上的对不同路况的抗冲击性。具体而言,将散热组件配置为至少包括均温板和流道板的组合构件,该流道板上布置有和均温板围合形成冷液通道的流道系统,该流道系统包括多个散热单元,每个散热单元对应一个或者两个电池模组,如此,将电池包的散热从片状/平面式整体散热分散成多个电池单元模块进行多点式独立散热,提高散热均匀性和散热效率。此外,每一散热单元至少包括配置在中间的进液流道和配置在进液流道两边的第一出液流道和第二出液流道,如此,使得流经每个电池单元模块的冷液可以从其中间进入、两侧流出,被散热降温的整个电池单元模块在其宽度方向上的中间区域温度低、两侧区域温度较高,而由于其宽度方向上的距离较短,因此,中间区域的低温可以很快被两侧区域的高温传热,此时的传热时间可以忽略,从而使整个电池单元模块保持均温状态,提高散热组件在其宽度方向上的散热均匀性。同时,将进液流道的排管方式呈弧形曲线或者折线布置,在散热组件遇到颠簸、长时间倾斜移动或者受到外力冲击等特殊复杂工况时,呈弧形曲线或者折线布置的进液排管可有效确保制冷剂在进液流道中均匀分布,避免出现断流、局部堆积等情况而造成散热组件的局部温度过高,提高散热性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