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中杯双色温LED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43519发布日期:2024-04-18 18:08阅读:10来源:国知局
杯中杯双色温LED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led(light emitting diode)领域,具体涉及杯中杯双色温led。


背景技术:

1、通过在蓝光led上覆盖荧光粉,蓝光led发光并且激发荧光粉发光,再经过混合后得到白光。通过覆盖不同的荧光粉,或者控制不同的荧光粉厚度,可以得到不同色温的白光。

2、目前市场上大多都是固定色温范围的白光led,如何实现双色温,并且进一步基于双色温的占空比混合,得到更多色温效果,具有重要的价值。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双色温白光led灯珠”(授权公告号cn 208078019u)所公开的,“通过对支架ppa外型的调整,通过设置挡墙将传统的芯片放置区分隔为第一芯片放置区和第二芯片放置区,在两个区域上点附不同的荧光粉,在单颗led灯珠上实现两种色温白光照明”。

3、如中国发明专利“一种色温连续可调的白光led光源”(申请公布号cn109638140a)所记载,“点胶区域隔断,分为2个或多个,分别作为冷白/暖白光的点胶区域。在led模组中,通常也将双色点胶区域隔离,双色点胶区域多为中心对称设计或相互间隔设计,以实现均匀混光。同时也存在使用芯片表面点胶或csp技术,将冷白/暖白发光面紧密均匀交叉排列方式,形成更加均匀的混光”。中国发明专利“一种色温连续可调的白光led光源”(申请公布号cn 109638140 a)进一步公开,“使用蓝光芯片与紫光芯片交叉排列于点胶区c即发光区域内”,“利用荧光粉可被蓝光/紫光选择激发的特性实现的一种色温连续可调的白光led光源”、“1.只点亮蓝光通道时的光谱,色温为7000k、2.只点紫光通道时的光谱,色温为3200k。通过调整双通道的输出比例调整可实现3200k-7000k范围的连续变化”。

4、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双色温白光led灯珠”、中国发明专利“一种色温连续可调的白光led光源”实现了多种色温的白光。但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双色温白光led灯珠”的封装支架结构复杂,如果两个区域点附不同荧光粉时相互污染,则两个区域得到的色温会偏离目标色温,导致封装工艺复杂,并且封装成品一致性不好。而中国发明专利“一种色温连续可调的白光led光源”“利用荧光粉可被蓝光/紫光选择激发的特性实现的一种色温连续可调的白光led光源”,需要多种荧光粉混合,对荧光粉要求高。

5、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双色温led器件及发光装置”(授权公告号cn207199663u)提供了一种双色温led器件,包括引线框架及成型于引线框架上的两个独立的反射杯,在引线框架上且在每个反射杯中分别设有led芯片,led芯片与引线框架电连接,反射杯中还封装有荧光胶,荧光胶由透明胶体混合荧光粉形成,两个反射杯中的荧光粉浓度不同或荧光粉中各成分的比例不同,使led芯片发出的光经过荧光粉后发出两种不同色温的光。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双杯可调色温、显指及七彩可调led灯”(授权公告号cn104183685 b)公开一种双杯可调色温、显指及七彩可调led灯,包括绝缘主体、四组相互独立的导电端子和四个led晶片,其中,该绝缘主体用纵向隔墙隔离出两个反光杯。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双色温结构led发光器件”(申请公布号cn 111627895 a)公开了一种发光器件,包括支架碗杯、键合金线、芯片、固晶胶、白道、支架、支架防呆mark点、荧光胶,支架中设置有两个支架碗杯,每个碗杯中均通过白道分隔有正极区域与负极区域,各碗杯内底部均通过固晶胶固定有芯片。但是,布设两个或多个独立支架结构复杂,点胶工艺可靠性低,并且反射杯混光的效果并不均匀。

6、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高性价比,高可靠性的双色温或者多色温led,是目前本领域的研究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杯中杯双色温led,通过杯中杯的两个led分别激发荧光粉,实现双色温led,且使得封装支架结构简单且混色效果均匀。

2、一种杯中杯双色温led,所述杯中杯双色温led包括:

3、第一碗杯状平台,所述第一碗杯状平台底部内嵌第二碗杯状平台;

4、在所述第二碗杯状平台封装第一led,在所述第一碗杯状平台封装第二led;

5、所述第一led、所述第二led由荧光粉覆盖,分别形成第一色温led、第二色温led。

6、作为优选,在所述第二碗杯状平台封装第一led,在所述第一碗杯状平台封装第二led;

7、在所述第二碗杯状平台点附第一层荧光粉覆盖所述第一led;

8、在所述第一碗杯状平台点附第二层荧光粉,所述第二层荧光粉覆盖所述第二led和所述第一层荧光粉;

9、所述第一led、所述第一层荧光粉和所述第二层荧光粉形成第一色温led;

10、所述第二led与所述第二层荧光粉形成第二色温led。

11、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碗杯状平台、所述第二碗杯状平台为圆柱形,所述第一碗杯状平台横截面圆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碗杯状平台横截面圆直径,所述第二碗杯状平台的底部低于所述第一碗杯状平台底部。

12、所述第一碗杯状平台、所述第二碗杯状平台也可以为圆锥状、椭圆形或者其他合适形状。

13、所述第一碗杯状平台、所述第二碗杯状平台的侧壁,通过反射光线,起到混合光线的作用。

14、作为优选,所述第一led为第一蓝光led,所述第二led为第二蓝光led。在一些应用中,所述第一led、所述第二led可以为紫色等发光二极管。

15、应该理解,在所述第一碗杯状平台,还可以封装第三led,第三led可以为红光led、绿光led或者其他颜色led。

1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led发光,激发所述第一层荧光粉和所述第二层荧光粉,由所述第一碗杯状平台、所述第二碗杯状平台混合后,得到低色温白光;所述第二led发光,激发所述第二层荧光粉,由所述第一碗杯状平台混合后,得到高色温白光。

1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层荧光粉和所述第二层荧光粉为相同材质的荧光粉;所述第二led发光,只激发所述第二层荧光粉,由所述第一碗杯状平台混合后,得到高色温白光;所述第一led发光,激发所述第一层荧光粉和所述第二层荧光粉,总计厚度比所述第二led激发的第二层荧光粉的厚度更厚,由所述第一碗杯状平台、所述第二碗杯状平台混合后,得到低色温白光。作为其他实施方案,所述第一层荧光粉和所述第二层荧光粉为不同材质的荧光粉。

18、作为优选,在封装过程中,第一步通过点胶法将荧光粉胶点涂在所述第二碗杯状平台内,并且覆盖所述第一led,当荧光粉胶在所述第二碗杯状平台内平整后,放在烤箱里烘烤固化形成所述第一层荧光粉;第二步通过点胶法将荧光粉胶点涂在所述第一碗杯内,并且覆盖所述第二led和所述第一led,当荧光粉胶在所述第一碗杯状平台内平整后,放在烤箱里烘烤固化形成所述第二层荧光粉。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层荧光粉与所述第二碗杯状平台齐平;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层荧光粉与所述第一碗杯状平台齐平。作为另外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层荧光粉低于所述第二碗杯状平台的顶部边沿;作为另外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二层荧光粉低于所述第一碗杯状平台的顶部边沿。

19、通过本发明的灯珠结构和对应点胶工艺,可以避免两次荧光粉点胶的相互污染,可以避免因荧光粉层的材质结构、厚度与目标不同,导致封装成品之间色温偏差较大。作为其他方案,也可以通过荧光粉沉降、或喷涂工艺、或其他工艺,形成所述的第一层荧光粉和第二层荧光粉。

20、作为另外的实现方式,所述荧光粉一次性点附在所述第二碗杯状平台和所述第一碗杯状平台,覆盖在所述第一led的荧光粉的厚度大于覆盖所述第二led的荧光粉的厚度;所述第一led发光,激发所述荧光粉,由所述第一碗杯状平台、所述第二碗杯状平台混合后,得到低色温白光;所述第二led发光,激发所述荧光粉,由所述第一碗杯状平台混合后,得到高色温白光。

21、应该理解,所述低色温白光、所述高色温白光为两种不同的颜色,所述低色温白光可以为淡黄色,所述高色温白光可以为天蓝色。

22、作为优选,所述杯中杯双色温led,还包括:

23、led驱动器,所述led驱动器控制所述第一色温led和所述第二色温led发光;

24、所述第一色温led的阴极电气连接所述led驱动器的第一输出端口,所述第二色温led的阴极电气连接所述led驱动器的第二输出端口,所述led驱动器的供电端、所述第一色温led的阳极和所述第二色温led的阳极电气连接第一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作为所述杯中杯双色温led的阳极,所述led驱动器地电气连接第二端口,所述第二端口作为所述杯中杯双色温led的阴极;

25、或所述第一色温led的阳极电气连接所述led驱动器的第一输出端口,所述第二色温led的阳极电气连接所述led驱动器的第二输出端口,所述led驱动器的供电端连接第一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作为所述杯中杯双色温led的阳极,所述led驱动器地、所述第一色温led的阴极和所述第二色温led的阴极电气连接第二端口,所述第二端口作为所述杯中杯双色温led的阴极。

26、作为优选,所述led驱动器接收所述杯中杯双色温led的阳极或/和所述杯中杯双色温led的阴极加载的控制信号,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色温led和所述第二色温led发光。所述led驱动器可以由多个独立模块组合形成;作为优选,所述led驱动器是一颗集成电路芯片。

27、作为优选,所述led驱动器由所述控制信号触发做运算,由运算结果驱动所述第一色温led和所述第二色温led。

28、作为优选,所述运算是算术运算、或逻辑运算、或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组合。

29、作为优选,所述led驱动器由所述控制信号做脉冲计数运算。

30、作为另外的实现方式,所述led驱动器对所述控制信号做编解码运算,由所述控制信号的脉冲高低电平宽度对应编码信息。作为优选,由所述控制信号的不同长度的高电平,或者不同长度的低电平,或者不同长度高电平和不同长度低电平的组合,表示不同的逻辑编码信息。

31、作为另外的实现方式,led驱动器对所述控制信号做基于电流或者电压频率的调制解调运算,根据所述调制解调运算结果驱动所述第一色温led和所述第二色温led。

32、作为另外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杯中杯双色温led,其特征在于,

33、所述第一led的阳极电气连接第一端口,所述第二led的阴极电气连接所述第一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作为所述杯中杯双色温led的阳极;

34、所述第一led的阴极电气连接第二端口,所述第二led的阳极电气连接所述第二端口,所述第二端口作为所述杯中杯双色温led的阴极;

35、所述杯中杯双色温led的阳极电势高于所述杯中杯双色温led的阴极时,所述第一led发光,激发所述第一层荧光粉和所述第二层荧光粉,由所述第一碗杯状平台、所述第二碗杯状平台混合后,得到低色温白光;所述杯中杯双色温led的阳极电势低于所述杯中杯双色温led的阴极时,所述第二led发光,激发所述第二次荧光粉,由所述第一碗杯状平台混合后,得到高色温白光。

36、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杯中杯双色温led经过环氧树脂灌胶烘烤后,形成直插式灯珠;作为另外的实现方式,也可以经过环氧树脂灌胶烘烤后作为贴片灯珠方式。

3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杯中杯双色温led避免了双碗杯等方案导致的支架结构复杂,荧光粉点附工艺复杂和混色效果不均匀等问题。

38、本发明通过在所述第二碗杯状平台封装第一led且在第二碗杯状平台点附第一层荧光粉覆盖所述第一led,在所述第一碗杯状平台封装第二led且在第一碗杯状平台点附第二层荧光粉,使得封装支架结构简单,并且避免了两次点附荧光粉之间的相互污染,可以得到高一致性的双色温led。

39、进一步的,本发明通过控制双色温led的占空比,实现多种色温效果,具体为:通过所述led驱动器接收杯中杯双色温led阳极或/和所述杯中杯双色温led阴极加载的控制信号,根据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色温led和所述第二色温led发光的占空比,实现多种色温的白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