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转接组件、电池及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43182发布日期:2023-12-30 01:18阅读:21来源:国知局
电池转接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池,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转接组件,采用该电池转接组件的电池和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1、锂离子二次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的二次电池, 具有高能量密度, 高容量, 重量轻,体积小, 循环寿命长, 环保等优点,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锂离子电池一般由电芯和铝壳组成,铝壳上安装有正极柱和负极柱。电芯设于铝壳中,电芯向外延伸出极耳,电芯的极耳和铝壳上的极柱通过转接件实现电连接。现有技术中,为了对电池进行散热,一般在电池模组层级或电池包层级设计冷却构件,例如,在电池模组里设置冷却水板,将排列好的电芯置于冷却水板之上,对电池进行整体冷却。

2、申请人发现,在电池结构的一些特殊连接位置,比如极耳与转接件的连接处,及转接件与极柱的连接处,由于接触电阻较大,更易于发热,而冷却水板由于远离极耳、极柱及转接件,对电池的上述连接位置的冷却效果有限,上述连接位置过高的温度会影响电池的长期寿命, 且对电池的结构件的可靠性产生影响, 从而影响电芯的安全性能。因此,如何降低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温度,加快散热是目前锂离子电池使用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降低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温度,加快散热。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转接组件,包括转接件,所述转接件包括与极耳连接的极耳连接部和与极柱连接的极柱连接部,所述转接组件还包括与所述转接件接触设置的冷却构件,所述冷却构件具有内腔,所述内腔中容纳有冷却介质。

3、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构件包括贴附于所述转接件顶面的第一冷却构件和贴附于所述转接件底面的第二冷却构件,所述第一冷却构件与第二冷却构件通过冷却通道连通。第一冷却构件和第二冷却构件分别贴附于转接件的顶面和底面,能够对转接件的顶面和底面进行冷却,冷却构件与转接件的接触面积大,冷却效率和冷却效果好。

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冷却构件两侧分别设置有冷却介质进口和冷却介质出口。冷却介质在冷却构件中不断流动,冷却介质与转接件之间的温差就一直存在,换热率就不会降低,通过流动的冷却介质对转接件、极耳及极柱的冷却效果更好。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冷却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向外延伸形成散热部,所述散热部用于与电池的冷却结构接触散热。散热部与电池现有的冷却结构接触,可以充分利用电池现有的冷却结构,易于加工和装配,节约了电池的冷却成本,简化了电池的冷却结构。

6、进一步地,所述极柱连接部设置于所述转接件的顶面,所述极耳连接部设置于所述顶面相邻的至少一个侧面,所述极耳连接部为形成于所述转接件侧面上的一层或多层凹槽,所述凹槽供极耳插入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冷却构件对应所述极柱连接部的位置设有第一避让部。转接件的极耳连接部设有凹槽,极耳可以插入凹槽中,能够增加极耳和转接件的接触面积,从而使极耳和转接件接触处减少发热。

7、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内壁形成有凹凸结构。通过在凹槽中设置凹凸结构,凹凸结构能够增加极耳和转接件的接触摩擦力,使极耳不容易从转接件的凹槽脱出。

8、进一步地,所述转接件外侧对应所述凹槽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对所述转接件向所述凹槽施加压力的夹紧件。通过设置夹紧件,可以将极耳夹紧在凹槽中,一方面,使得转接件与极耳接触更充分,另一方面,防止极耳从转接件的凹槽脱出。

9、进一步地,所述夹紧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折弯件和第二折弯件,第一折弯件和第二折弯件之间扣合连接。夹紧件的结构简单,便于连接,且结构紧凑。

10、进一步地,所述转接件的底面上与所述极柱连接部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减薄结构,所述第二冷却构件对应所述减薄结构的位置设有第二避让部。转接件的底面上与极柱连接部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减薄结构,冷却构件设有与减薄结构位置对应的避让部,便于后期转接件与极柱的焊接或其他方式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极耳连接部与所述顶面相邻且相背的两个侧面分别形成两个极耳连接部,两个极耳连接部分别朝向同一侧延伸形成两个延伸部,两个延伸部之间形成冷却通道容纳部,所述容纳部的至少靠近所述极柱连接部的侧面与所述冷却通道的外壁接触。冷却通道贴附于两个转接件的延伸部之间的凹槽内,能够最多与凹槽的三面接触,进一步增大了冷却构件与转接件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了冷却效率,冷却构件对转接件的冷却效果更好。

12、进一步地,所述极耳连接部与所述顶面相邻且相背的两个侧面分别形成两个极耳连接部,两个极耳连接部分别朝向同一侧延伸形成两个延伸部,所述冷却通道设置在所述转接件的两个极耳连接部之间,且位于所述转接件的与所述延伸部的延伸方向相异的一侧,所述冷却通道与所述转接件的侧面接触。冷却构件与转接件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大,冷却构件对转接件的冷却效率和冷却效果进一步加强。

13、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池,包括:

14、外壳,具有开口;

15、顶盖,扣合所述开口,所述顶盖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16、电芯,容置于所述外壳中,所述电芯向外延伸有极耳;

17、电池转接组件,设置于所述顶盖与所述电芯之间,所述电芯上的极耳通过所述极耳连接部与所述转接件连接,所述冷却构件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延伸到所述顶盖外侧;

18、极柱,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并通过所述极柱连接部与所述转接件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顶盖外侧。

19、进一步地,包括多个转接件,每个转接件对应的冷却构件独立设置,或者多个转接件对应的冷却构件相互连通。

20、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电设备,包括所述的电池。

21、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22、本发明所述的电池转接组件、电池及用电设备,转接组件包括转接件和冷却构件,冷却构件与转接件接触,能够快速散去转接件与极耳和极柱连接处的热量,冷却构件直接对转接件进行针对性冷却,转接件与极耳和极柱连接处更容易降温,提高了电池的冷却效率,提高电池使用寿命,且冷却构件占用空间较小,不会改变电池现有的结构和外形。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转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接件,所述转接件包括与极耳连接的极耳连接部和与极柱连接的极柱连接部,所述转接组件还包括与所述转接件接触设置的冷却构件,所述冷却构件具有内腔,所述内腔中容纳有冷却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转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构件包括贴附于所述转接件顶面的第一冷却构件和贴附于所述转接件底面的第二冷却构件,所述第一冷却构件与第二冷却构件通过冷却通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转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构件两侧分别设置有冷却介质进口和冷却介质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转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向外延伸形成散热部,所述散热部用于与电池的冷却结构接触散热。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转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连接部设置于所述转接件的顶面,所述极耳连接部设置于所述顶面相邻的至少一个侧面,所述极耳连接部为形成于所述转接件侧面上的一层或多层凹槽,所述凹槽供极耳插入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冷却构件对应所述极柱连接部的位置设有第一避让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转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内壁形成有凹凸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转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外侧对应所述凹槽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对所述转接件向所述凹槽施加压力的夹紧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转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折弯件和第二折弯件,第一折弯件和第二折弯件之间扣合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转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的底面上与所述极柱连接部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减薄结构,所述第二冷却构件对应所述减薄结构的位置设有第二避让部。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转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连接部与所述顶面相邻且相背的两个侧面分别形成两个极耳连接部,两个极耳连接部分别朝向同一侧延伸形成两个延伸部,两个延伸部之间形成冷却通道容纳部,所述容纳部的至少靠近所述极柱连接部的侧面与所述冷却通道的外壁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转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连接部与所述顶面相邻且相背的两个侧面分别形成两个极耳连接部,两个极耳连接部分别朝向同一侧延伸形成两个延伸部,所述冷却通道设置在所述转接件的两个极耳连接部之间,且位于所述转接件的与所述延伸部的延伸方向相异的一侧,所述冷却通道与所述转接件的侧面接触。

12.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转接件,每个转接件对应的冷却构件独立设置,或者多个转接件对应的冷却构件相互连通。

14.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电池。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转接组件、电池及用电设备,电池转接组件包括转接件,所述转接件包括与极耳连接的极耳连接部和与极柱连接的极柱连接部,所述转接组件还包括与所述转接件接触设置的冷却构件,所述冷却构件具有内腔,所述内腔中容纳有冷却介质。本发明中,转接组件包括转接件和冷却构件,冷却构件与转接件接触,能够快速散去转接件与极耳和极柱连接处的热量,冷却构件直接对转接件进行针对性冷却,转接件与极耳和极柱连接处更容易降温,提高了电池的冷却效率,进而提高电池使用寿命,且冷却构件占用空间较小,不会改变电池现有的结构和外形。

技术研发人员:廉俊杰,韩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