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用阻燃抗压扁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45996发布日期:2024-03-18 18:20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计算机用阻燃抗压扁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扁电缆,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计算机用阻燃抗压扁电缆。


背景技术:

1、扁电缆或带状电缆,是由许多根导线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扁形导线,扁电缆作为一种多芯电缆,扁电缆外层多采用低烟无卤外护套交联聚乙烯作绝缘材料,具有防老化、防水、防腐、阻燃等特性,被首先被应用在电子计算机及电子仪器中,而且扁电缆的绝缘层通常采用高弹性的材料,如橡胶、塑料等,这些材料能够抵抗压缩、拉伸、弯曲等变形,保持电缆的形状和结构,使得扁电缆具有较好的抗压性能。

2、在计算机扁电缆铺设施工过程中,通常要将多段扁电缆连接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在电缆连接时由于电缆接头的接触面积不足或接触面不平整容易导致计算机扁电缆在连接处发热并聚集热能,然而,现有计算机扁电缆在使用时大多仅能依靠与外界环境的热交换对其连接处进行低效的散热降温处理,导致上述现有电缆还无法在其连接处产生过热现象时能紧急对产生过热的连接部位进行高效散热降温处理,进而使得计算机扁电缆连接处聚集的热量难以得到有效散失而引起过热现象,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电缆短路甚至引发火灾,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3、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计算机用阻燃抗压扁电缆。


技术实现思路

1、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用阻燃抗压扁电缆的方法,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技术问题。

3、2.技术方案

4、本技术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用阻燃抗压扁电缆,包括外壳体和扁电缆主体,外壳体的内部连接有电缆连接件,电缆连接件的左右两端均连接有连接接头,外壳体的左右两侧均贯穿开设有可供扁电缆主体穿过的入口,扁电缆主体的端部上连接有可活动插接至连接接头内部的电缆插头;

5、外壳体的顶部与两个连接接头位置对应处均设有能利用扁电缆主体运行时在连接接头与电缆插头连接部位发生过热现象时能利用其连接部位所产生热能对外壳体内部连接接头与电缆插头的连接部位进行紧急散热降温处理的冷却结构;

6、冷却结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外壳体顶部的散热基座,且散热基座底端伸入至外壳体的内腔之中并固定连接于所对应连接接头的顶部,散热基座的内部分别设有竖直空腔、排气通道以及出热通道,竖直空腔之中设有热源动力件,散热基座的顶端与竖直空腔位置对应处设有发声警报件,出热通道处于排气通道下方,出热通道顶壁上转动连接有转轴,且转轴的顶端伸入至排气通道的内部,转轴的两端上均连接有第二扇形齿轮,排气通道与出热通道的内部均设有扇叶组件。

7、作为本技术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入口的内部连接有弹性密封圈;

8、入口的顶壁上开设有纵槽,纵槽之中设有限位卡头,外壳体的顶部与纵槽位置对应处螺纹贯穿连接有调节螺钉;

9、扁电缆主体端部的侧壁上环设有一圈可供限位卡头卡扣至其中的卡限圈;

10、调节螺钉的底端伸入至对应纵槽的内部并转动连接于限位卡头的顶端上。

11、作为本技术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排气通道的一端与竖直空腔侧部的上侧相连通,另一端则贯穿散热基座侧壁与大气相连通;

12、出热通道的一端与外壳体的内腔相连通,另一端则也贯穿散热基座侧壁并与大气相连通;

13、散热基座侧壁与排气通道以及出热通道的端部位置对应处均连接有除尘网。

14、作为本技术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热源动力件包括填充于竖直空腔之中的感温缩胀体,感温缩胀体的上方设有滑动连接于竖直空腔之中的升降滑座;

15、升降滑座的上方设有滑动连接于竖直空腔之中的透明隔挡罩,透明隔挡罩内腔下部连接有不锈钢支撑网,透明隔挡罩上设有激发件;

16、升降滑座的底部连接有底撑架,底撑架侧壁上连接有双金属片,且双金属片处于感温缩胀体的内部之中;

17、双金属片的上方设有竖直顶杆。

18、作为本技术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竖直顶杆的顶端活动穿过升降滑座并固定连接于不锈钢支撑网的底部;

19、竖直顶杆的底端与双金属片的顶面相贴。

20、作为本技术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激发件包括设置于透明隔挡罩内腔之中且底端与不锈钢支撑网顶面相连接的透明容器;

21、透明容器的内腔之中填充有液态水,透明容器内腔位于液态水的上部连接有封堵膜片;

22、透明容器的上方设有上泡腾柱,且上泡腾柱的顶端与竖直空腔的顶壁相连接,上泡腾柱的底端连接有阻断座,阻断座的底端连接有下泡腾柱,下泡腾柱的底端连接有处于封堵膜片上方的底端尖刺头;

23、散热基座侧壁与竖直空腔位置对应处设有一个能对激发件进行整体更换处理的检修门,检修门上设有透明的观察窗。

24、作为本技术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扇叶组件包括条状立座,条状立座上转动连接有旋轴,旋轴的一端上连接有第一扇形齿轮,另一端上连接有旋转扇叶。

25、作为本技术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一个条状立座固定连接于排气通道远离竖直空腔一端的内部,另一个条状立座则固定连接于出热通道远离外壳体一端的内部;

26、处于排气通道内的第一扇形齿轮与转轴顶端所连接的第二扇形齿轮相啮合,处于出热通道内的第一扇形齿轮则与转轴底端所连接的第二扇形齿轮相啮合。

27、作为本技术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发声警报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散热基座顶端处的警报哨子,且警报哨子的输入端与竖直空腔的顶端相连通;

28、警报哨子的输入端内设有一个锥状开口,锥状开口内设有封堵球体,封堵球体上方设有弹簧伸缩杆,且弹簧伸缩杆的自由端与封堵球体外壁相连接,弹簧伸缩杆的固定端顶部连接有固定连接于警报哨子输入端内腔之中的固定杆。

29、本技术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用阻燃抗压扁电缆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0、s1、将两段扁电缆主体的端部由入口插入至外壳体的内部,并让扁电缆主体端部所连接的电缆插头插接至连接接头内部;

31、s2、旋紧调节螺钉,使得不断向下旋进的调节螺钉驱动限位卡头卡扣至扁电缆主体侧壁上所开设的卡限圈之中,使得两段扁电缆主体得以连接在一起;

32、s3、扁电缆主体运行时,电缆插头与连接接头连接部位所产生的热能不断通过冷却结构上的散热基座传递至竖直空腔之中热源动力件处;

33、s4、当连接接头与电缆插头连接部位处于过热状态,且传递至热源动力件中感温缩胀体的温度达到其相变温度点后,感温缩胀体受热所产生的膨胀应力推动透明隔挡罩内的透明容器上移,当底端尖刺头将封堵膜片刺破后,下泡腾柱进入透明容器内部与液态水接触后放出大量气体;

34、s5、气体流入排气通道内,驱动排气通道内扇叶组件旋转,排气通道内旋转的扇叶组件所产生的散热气流加速了连接接头与电缆插头连接处热能的散失;

35、s6、当排气通道内的扇叶组件在转动时其上的第一扇形齿轮通过转轴顶端所连接第二扇形齿轮驱动位于出热通道内的扇叶组件同步旋转,再由位于出热通道内正在旋转的扇叶组件将外壳体内热能不断排出,从而实现进一步对连接接头与电缆插头连接部位的二次降温散热处理。

36、3.有益效果

37、本技术技术方案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38、1.本发明在使用时不仅方便在计算机扁电缆铺设过程中对两段电缆之间进行高效连接处理,还能在电缆运行时当其连接部位发生过热现象时能利用电缆连接部位的热能直接对外壳体内部连接接头与电缆插头的连接部位进行紧急的多重散热降温处理,从而能有效避免计算机扁电缆在使用时因其连接部位产生过热时得不到紧急有效降温散热而引发电缆短路甚至引发火灾情况出现,提高计算机扁电缆使用的安全性。

39、2.将两段扁电缆主体的端部由入口插入至外壳体的内部,并让扁电缆主体端部所连接的电缆插头插接至连接接头内部,随后,旋紧调节螺钉,使得不断向下旋进的调节螺钉驱动限位卡头卡扣至扁电缆主体侧壁上所开设的卡限圈之中,使得两段扁电缆主体得以连接在一起,从而在计算机扁电缆铺设过程中能高效的将两段电缆连接在一起。

40、3.通过入口内所连接的弹性密封圈对扁电缆主体与外壁之间的间隙处进行密封处理的同时,还能通过具体弹性的弹性密封圈进一步对扁电缆主体外壁进行卡紧,使得扁电缆主体难以在入口内晃动进而引起插接至连接接头内部的电缆插头产生松动,从而进一步提高对扁电缆的连接效果。

41、4.扁电缆主体运行时,电缆插头与连接接头连接部位所产生的热能不断通过冷却结构上的散热基座传递至竖直空腔之中热源动力件处,当连接接头与电缆插头连接部位处于过热状态,且传递至热源动力件中感温缩胀体的温度达到其相变温度点后,感温缩胀体受热所产生的膨胀应力推动透明隔挡罩内的透明容器上移,当底端尖刺头将封堵膜片刺破后,下泡腾柱进入透明容器内部与液态水接触后放出大量气体,气体流入排气通道内,驱动排气通道内扇叶组件旋转,排气通道内旋转的扇叶组件所产生的散热气流加速了连接接头与电缆插头连接处热能的散失。

42、5.当排气通道内的扇叶组件在转动时其上的第一扇形齿轮通过转轴顶端所连接第二扇形齿轮驱动位于出热通道内的扇叶组件同步旋转,再由位于出热通道内正在旋转的扇叶组件将外壳体内热能不断排出,从而实现进一步对连接接头与电缆插头连接部位的二次降温散热处理,进一步提高了对连接接头与电缆插头过热的连接部位的散热效果,使得连接接头与电缆插头连接部位的热能进一步加速散失。

43、6.扁电缆主体运行时连接接头与电缆插头连接部位的温度达到感温缩胀体相变温度使得感温缩胀体受热膨胀,随后升降滑座推动透明隔挡罩上移,当感温缩胀体体积膨胀至最大临界点后透明隔挡罩的顶端依然处于排气通道下方且不对排气通道的端部造成封堵,从而保障底端尖刺头在刺破封堵膜片且下泡腾柱与液态水接触发生反应所放出的气体能顺利通过排气通道并驱动排气通道内的扇叶组件旋转,确保对连接接头与电缆插头连接部位散热效果不受影响,并且在感温缩胀体体积膨胀至最大临界值时,液态水的液面没有高过阻断座顶部。

44、7.当处于夏季高温季节或者由于扁电缆主体处于过载情况下,使得连接接头与电缆插头连接部位在产生过热且触发冷却结构对其进行紧急的双重散热降温处理后,连接接头与电缆插头连接部位依然处于高热状态且温度难以下降而使得连接接头与电缆插头连接部位引发短路甚至引起火灾时,高温使得感温缩胀体在体积膨胀后逐渐由固态转变为液态并且在此过程中感温缩胀体体积逐渐缩小并且温度进一步上升触发双金属片向上发生弯曲并驱动透明隔挡罩和透明容器进一步上升,使得透明隔挡罩将排气通道的端口堵住,并且跟随透明隔挡罩同步上升的液态水与上泡腾柱接触发生反应再一次放出大量气体,竖直空腔内气压逐渐增大并推动发声警报件中原本对锥状开口进行封堵的封堵球体上移,使得气流通过锥状开口进入至警报哨子内部并触发警报哨子发出报警哨音,提醒工作人员此时扁电缆连接部位处于过度高热的危险状态,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即使切断电源并及时采取相应应对措施,避免险情进一步蔓延,从而进一步提高本扁电缆使用的安全性。

45、8.工作人员可透过检修门上的透明的观察窗观察竖直空腔内下泡腾柱的消耗情况,当下泡腾柱被消耗完全后可及时对激发件进行整体更换,保障激发件的正常运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