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抗屏蔽的煤矿用控制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38228发布日期:2024-04-18 17:57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阻燃抗屏蔽的煤矿用控制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阻燃电缆领域,具体为一种阻燃抗屏蔽的煤矿用控制电缆。


背景技术:

1、阻燃电缆,就是指在规定试验下,试样被燃烧,在撤去实验火源后,火焰的蔓延仅在限定范围内,残焰或残灼在限定时间内能自行熄灭的电缆,在火灾情况下有可能被烧坏而不能运行,但可阻止火势的蔓延,能够把燃烧限制在局部范围内,不产生蔓延,保住其他的各种设备,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2、现有的阻燃电缆的绝缘层采用阻燃材料,且外侧设置有护套及外护层,且护套及外护层采用阻燃材料,并且在外护层与电芯之间设置阻燃材料及降温材料,当起火时,将护套烧坏,使得护套与电芯之间的阻燃材料流出,对电芯外侧起到局部灭火的作用,减少了损失。

3、在现有技术中,当电缆起火,电缆本身运行产生的高温以及外部火焰对电缆产生的高温,易使得电缆自燃,且现有技术中,对电缆进行阻燃时,无法对正常使用的电缆进行降温,从而降低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阻燃抗屏蔽的煤矿用控制电缆,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阻燃抗屏蔽的煤矿用控制电缆,包括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的内侧设置有挤压机构,且挤压机构包括有固定层、伸缩机构和支撑块,所述固定层设置于防护外壳的内侧,且伸缩机构设置于固定层的内侧,所述支撑块设置于伸缩机构的末端,且支撑块与伸缩机构的连接处设置有通孔,并且支撑块的内侧设置有冷却液承载仓。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缆外侧温度过高时,使得伸缩机构受热收缩,通过伸缩机构的收缩,使得对固定层向内拉动,确保了多组固定层对电缆主体进行防护,通过支撑块的设置,确保了对三组伸缩机构进行固定,确保了伸缩机构对固定层的拉动轨迹进行限位,通过冷却液承载仓的设置,确保了冷却液承载仓内部的冷却液与电缆主体外侧的冷却液进行循环。

4、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缩机构包括有热敏弹簧连接杆、伸缩套柱和贴合块,且热敏弹簧连接杆设置于固定层的内壁,并且热敏弹簧连接杆与固定层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套柱设置于热敏弹簧连接杆的外侧,且贴合块设置于热敏弹簧连接杆的末端。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热敏弹簧连接杆与固定层之间的固定连接,确保了当热敏弹簧连接杆受热时,确保了热敏弹簧连接杆对固定层进行拉动,通过贴合块与热敏弹簧连接杆之间的贴合,确保了当热敏弹簧连接杆受热伸缩时,使得热敏弹簧连接杆对贴合块进行挤压,确保了贴合块在冷却液承载仓的外侧进行移动,从而确保了贴合块对冷却液承载仓进行挤压。

6、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热敏弹簧连接杆的一端与固定层的内壁固定连接,且热敏弹簧连接杆的另一端与贴合块之间贴合,所述热敏弹簧连接杆外侧的弹簧为热敏弹簧,且热敏弹簧连接杆外侧设置的热敏弹簧常规状态下呈拉伸状态。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热敏弹簧连接杆外侧的弹簧设置为热敏弹簧,确保了只有在受热情况下热敏弹簧连接杆外侧的弹簧才会进行伸缩,通过热敏弹簧连接杆外侧的热敏弹簧在常温状态下处于拉伸状态,确保了当热敏弹簧连接杆外侧受热时,使得热敏弹簧连接杆收缩,从而使得热敏弹簧连接杆的末端对贴合块进行挤压。

8、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块的外侧设置有通电机构,且通电机构包括有冷却层、电芯、单向导管、限流板和连接管,所述冷却层设置于支撑块的外侧,且电芯设置于冷却层的内侧,并且单向导管设置于两组支撑块之间,所述限流板设置于两组冷却层之间,且连接管设置于冷却层的内侧。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冷却层设置的夹层,且冷却层夹层内部设置的冷却液,确保了对电芯常温状态下使用时所产生的高温进行冷却,通过单向导管的设置,确保了冷却层与冷却液承载仓之间的冷却液进行循环,通过限流板的设置,确保了对冷却层夹层中的冷却液进行导向,确保了冷却液与冷却层夹层的充分接触,提高了降温效果,通过多组连接管的设置,确保了多组冷却层夹层中的冷却液进行循环。

10、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却液承载仓设置为硅胶材料,且冷却液承载仓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液,所述单向导管的一端连通至冷却液承载仓的内侧,且单向导管的末端延伸至冷却层的内侧。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冷却液承载仓的材料设置为硅胶材料,确保了贴合块对冷却液承载仓进行挤压时,使得冷却液承载仓内部的气压增大,从而确保了冷却液承载仓与冷却层夹层中的冷却液进行循环,通过单向导管、冷却层和冷却液承载仓之间的接通,确保了冷却层与冷却液承载仓之间的冷却液进行循环,从而提高了冷却液对通电机构的冷却效果。

12、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单向导管包括有单向导管主体、锥形管和两组挤压块,且单向导管主体设置于冷却液承载仓的外侧,所述锥形管设置于单向导管主体的内侧,且两组挤压块对称设置有锥形管的末端。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单向导管主体的设置,确保了冷却液在冷却层与冷却液承载仓之间进行单向流动,通过两组挤压块的设置,确保了冷却液在单向导管主体中进行单向流动。

14、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锥形管设置为锥形管,且常规状态下两组挤压块处于闭合状态。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锥形管过设置为锥形,确保了冷却液从锥形管的末端流动至锥形管的另一端时的流速变大,从而提高了冷却液的流动,通过常规状态下挤压块处于闭合状态,确保了对单向导管主体进行单向流动。

16、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却层、电芯均设置有三组,且按照圆周顺序将冷却层分为第一冷却层、第二冷却层和第三冷却层,并且将电芯分为第一电芯、第二电芯和第三电芯,所述第一冷却层的外侧设置有一组单向导管,且第三冷却层的外侧设置有一组单向导管,并且两组单向导管的流向相反。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冷却层和电芯均设置为三组,确保了冷却液在三组冷却层以及冷却液承载仓的内部进行循环,从而提高了冷却液对电芯进行冷却,通过第一冷却层外侧设置的一组单向导管,确保了第一冷却层内部的冷却液从第一冷却层流动至冷却液承载仓的内部,从而确保了冷却液的循环,通过第三冷却层的外侧设置的单向导管,使得第三冷却层内部的冷却液流动至冷却液承载仓的内侧,从而确保了冷却液的循环。

18、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却层内侧的限流板设置于单向导管与连接管之间,且限流板与冷却层的内壁紧密贴合,且处于密封状态。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流板的设置,确保了冷却液的流动路径,确保了冷却液与冷却层夹层的充分接触,提高了冷却效率,且通过限流板与冷却层夹层内部的紧密贴合,确保了冷却液的流动方向。

20、综上所述,本发明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1、1、本发明通过设置有挤压机构、通电机构和冷却液承载仓,当火灾时,热敏弹簧连接杆外侧的热敏弹簧受热收缩,通过热敏弹簧连接杆的末端与贴合块之间的贴合,使得贴合块向冷却液承载仓的方向挤压,且通过冷却液承载仓的材料特性,使得冷却液承载仓受到贴合块的挤压,使得冷却液承载仓内部气压增大,通过以及的连接,使得三组夹层中的冷却液进行循环,从而对电芯的及时降温,确保了对电芯进行保护;

22、2、本发明通过挤压机构、通电机构和冷却液承载仓,当常温状态下,电芯由于运作而产生高温,此时经过冷却层夹层中的冷却液对电芯进行初步降温,从而提高了电芯的使用寿命,当电芯工作效率增加,从而使得电芯产生的温度过高时,使得热敏弹簧连接杆进行收缩,使得冷却液承载仓以及三组冷却层内部的冷却液进行循环,从而对电芯进行降温,以此提高了电芯的使用寿命,以此完成阻燃电缆的使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