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端子和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47183发布日期:2023-07-22 12:25阅读:18来源:国知局
连接端子和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端子以及包括该连接端子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1、在现有技术中,电动汽车上的电池包和低压电池之间通常采用连接器电连接。该连接器通常包括壳体和固定在壳体中的连接端子。该连接端子通常包括圆柱状铜导体和钢制螺栓。螺栓的一端被螺纹连接到铜导体上的螺纹孔中,以实现两者之间的机械连接。该螺栓可以与螺母配合,以将导线的一端紧固到铜导体的一端上,以将导线电连接至铜导体。

2、在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螺栓相对于铜导体转动,通常需要采用以下两种防转方案:第一种方案是在螺栓和铜导体之间的缝隙中填充胶水,胶水将螺栓粘结至铜导体,从而防止螺栓相对于铜导体转动;第二种方案是将螺栓和铜导体焊接或铆接在一起。但是,这两种方案都会极大地增加生产成本和严重地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包括:导体,形成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一螺栓,螺纹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接孔中。所述第一螺栓具有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孔中的防转部,在所述防转部和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在所述导体上形成有与所述间隙连通的注塑孔,所述连接端子还包括通过注塑方式成型在所述注塑孔和所述间隙中的注塑部件;所述注塑部件将所述防转部接合到所述导体,且所述防转部的横截面呈非圆形,以防止所述第一螺栓相对于所述导体转动。

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螺栓的防转部的横截面呈多边形。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螺栓具有螺纹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接孔中的第一螺杆部,在所述第一螺杆部上形成有第一外螺纹;并且在所述导体的第一连接孔的内壁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螺杆部上的第一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第一螺栓具有轴向相对的两端,所述防转部位于所述第一螺栓的一端并与所述第一螺杆部的一端轴向相连。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螺栓还具有第二螺杆部,所述第二螺杆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螺杆部的另一端轴向相连;所述第二螺杆部位于所述导体的外部,用于与第一导线电连接;在所述第二螺杆部上形成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外螺纹的外径不等于所述第一外螺纹的外径。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导体呈圆柱状,所述第一连接孔形成在所述导体的一端的端面上并沿所述导体的轴向延伸,所述注塑孔形成在所述导体的外周面上并沿所述导体的径向延伸。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导体上形成有多个注塑孔,所述多个注塑孔在所述导体的周向上间隔分布。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导体的外周面上形成有沿所述导体的轴向延伸的多个凸筋,所述多个凸筋在所述导体的周向上间隔分布;所述导体的外周面上的所述多个凸筋用于与连接器的壳体接合,以防止所述导体相对于所述壳体轴向移动和周向转动。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导体的另一端的端面上形成有沿所述导体的轴向延伸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适于与第二螺栓螺纹连接,以能够通过所述第二螺栓将第二导线电连接到所述导体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在轴向上彼此不连通,使得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为沿所述导体的轴向延伸的盲孔。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壳体;和前述连接端子,固定到所述壳体中。所述壳体包括:周壁,围成内腔;和保持体,位于所述内腔中并与所述周壁相连。所述连接端子的导体被固定在所述保持体中。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连接端子的导体和所述保持体之间设置有注胶腔,在所述注胶腔中填充有密封胶,以实现所述导体和所述保持体之间的密封。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壳体还包括法兰部,该法兰部与所述周壁的外周面相连并形成有密封圈安装槽。所述连接器还包括密封圈,该密封圈安装在所述法兰部的密封圈安装槽中。所述壳体适于通过所述法兰部被固定到安装面板上,所述密封圈适于被挤压在所述法兰部和所述安装面板之间,以实现两者之间的密封。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连接器还包括:多个连接件,固定在所述壳体的法兰部中。在所述连接件上形成有适于与螺栓螺纹连接的螺纹孔,以能够通过螺栓将所述法兰部固定到所述安装面板上。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壳体为通过嵌入注塑方式成型的一体式注塑件,且所述连接端子和所述连接件为被嵌入到所述壳体中的嵌入件。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密封圈包括:框体部;和多个圆环部,位于所述框体部的内部并与所述框体部相连。所述多个圆环部分别环绕所述多个连接件,在所述框体部和所述圆环部的正、反两面上分别形成有密封肋,所述密封肋被挤压在所述法兰部和所述安装面板之间,以实现两者之间的密封。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密封圈还包括:卡扣结构,与所述框体部的外侧相连,在所述法兰部上形成有接合孔,所述卡扣结构卡扣到所述接合孔中,以将所述密封圈固定到所述法兰部上。所述卡扣结构包括:凸起部,卡扣到所述接合孔中;和连接部,连接在所述凸起部和所述框体部之间,所述连接部沿所述密封圈的径向延伸,所述凸起部沿所述密封圈的轴向延伸。

17、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各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第一螺栓的防转部的横截面呈非圆形且通过注塑成型的注塑部件被接合到导体上,从而能够防止螺栓相对于导体转动。在本实用新型中,注塑部件的成型简单、方便,从而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18、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实用新型有全面的理解。



技术特征:

1.一种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栓(12)的防转部(123)的横截面呈多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9.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连接端子和连接器。所述连接端子包括:导体,形成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一螺栓,螺纹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接孔中。所述第一螺栓具有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孔中的防转部,在所述防转部和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在所述导体上形成有与所述间隙连通的注塑孔,所述连接端子还包括通过注塑方式成型在所述注塑孔和所述间隙中的注塑部件;所述注塑部件将所述防转部接合到所述导体,且所述防转部的横截面呈非圆形,以防止所述第一螺栓相对于所述导体转动。在本技术中,注塑部件的成型简单、方便,从而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尚玉津,张冠华,董坤朋,张晓康,曹海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泰科电子科技(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