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意大利转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35344发布日期:2023-11-17 16:47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意大利转换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用电接头转换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意大利转换器。


背景技术:

1、现代社会中,人们生活中所使用的用电器越来越越多,比如手机、电脑、电视、音响等等。而房间内预定的位置上预设的插座数量总是也有限的,当用户需要在这个位置上对较多的用电器进行用电,那么就需要使用多一转多转换器。一转多转换器插座能够将一个电源口转换成多个电源口,方便我们同时使用多个电子设备。它还可以将一个电源口转换成多个不同类型的电源口,使得我们的设备无论什么类型的电源口都能够充电或运行。

2、而一转多转换器其关键在于合理布局各个插座所在位置,使得用电器的插头都能够插入到插座上,提高各个插座的利用率。相关专利如中国专利申请“一种意式插座转换器”,申请号:cn202221962070.1,公开了包括壳体与插头组件,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有温控开关;所述的壳体包括靠近插头组件的内侧面、远离插头组件的外侧面、以及环绕在外侧面外周的外周面,所述的壳体的外侧面设置有插座,壳体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插座;插座与插头组件通过温控开关连接;所述的壳体的内侧面设置有凸起,所述的插头组件从凸起处伸出。能够更好的保护用电器;合理规划插孔位置,方便用户使用。

3、上述转换器在布局上紧凑,但是未设置过载保护开关,可以做进一步的优化。此外,上述转换器结构紧凑,若恰好使用的三个用电器插头均是大圆头,那么有可能中间的插头会与两侧的插头干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意大利转换器,增设过载保护开关,提高用户的用电安全性,优化转换器上插座的布设,进一步提高各个插座的利用率。

2、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意大利转换器,包括长方体结构的壳体,壳体包括背面、正面、顶面、底面与左右两个侧面,壳体的顶面、左右两个侧面均设置有插座,所述的壳体背面设置有插头,壳体的正面设置有过载保护开关,所述的插头与过载保护开关相背设置,所述的壳体的背面设置向外凸起的凸座,所述的插头由凸座伸出。

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优点在于,首先,设置长方体结构的壳体,壳体包括六个不同方向的平面,那么就能够在不同的面上去布设插头、多个插座这些结构,而且相互之间也避免了干涉,本申请的结构是能够匹配体积较大的用电器插头的,进一步提高了转换器上的各个插座的利用率。其次,本申请增加了过载保护开关,并设置过载保护开关位于插头的向背面上,也就是用户在使用时,正对用户的一个面,那么用户是非常方便的就可以观察到过载保护开关处于什么状态,也非常方便的可以去操控过载保护开关。此外,本申请设置壳体的背面设置向外凸起的凸座,插头由凸座伸出。这就避免了本申请在与墙壁上的插座对接后将插座遮挡,凸座的设置,使得本申请的主体与插座之间做了避空,使得插座上的其他位置仍然可以配合其他用电器插头使用。而且,凸座的设置使得插头相关的连接结构均能够设置在凸座内,相应的将过载保护开关设置在插头的相背位置,可以使得转换器内部的结构排列的紧凑。

4、具体的,本申请中的壳体是扁平结构,使得产品插在插座上,相对是比较贴合在墙面上的,不会显得突兀。

5、具体的,本申请中的插座为意大利插座,中间为圆形的中心孔,两侧各设置有一横置的8字形的边孔。

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插头包括括三个并排间隔设置的插杆,三个插杆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7、在本申请中,以插杆的轴向为y向,三个插杆排列的方向为x向,垂直于三个插杆所在平面的方向为z向。

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壳体在y向上的长度小于壳体在x向上的长度,壳体在x向上的长度小于壳体在z向上的长度。

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壳体的顶面是位于x向与y向构成的平面内的,所述的壳体顶面与插座结构相适应。

10、在本申请中,壳体的顶面、底面的设计是基本与插座的体积结构相适应的。优选的,在本申请中设计壳体顶面的面积恰好能够容纳一个插座,使得整个转换器的排布更紧凑,体积较小。

1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所述的壳体的左右两侧面是位于x向与z向构成的平面内的,位于壳体左右两侧面的插座是位于壳体侧面的中间位置,位于壳体侧面的插座与位于壳体顶面的插座之间存在间距。

12、本申请的结构设置使得用电器插入位于壳体侧面的插座时,与壳体顶面的插座之间拉开了一定的距离,相互避空,提高插座的利用率。

1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壳体内腔安装有与三个插座对应的的三个导电组件,其中一个导电组件水平设置位于壳体内腔的顶部为上导电组件,另外两个导电组件竖直设置位于上导电组件的下方为侧导电组件,侧导电组件一左一右设置在上导电组件的下方。

14、至此,本申请即完成了规则、紧凑的排列,同时与壳体上的各个插座对应,各个插座之间也实现了相互避空。

1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导电组件包括开口夹、以及设置在开口夹两侧的边夹,所述的开口夹与插座上的中心孔对应,边夹与插座上的边孔对应,所述的开口夹、边夹均由导电材料制成。

1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内腔诶的三个开口夹通过十字形或t形的连接片连接,所述的连接片位于两个侧导电组件之间。显然的,连接片为导电材料制成。

1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两个侧导电组件中相对设置的两个边夹通过一导电片连接,靠近上导电组件的导电片与上导电组件中的其中一个边夹连接。

1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内对应插座均设置有儿保盒,所述的儿保盒位于插座与导电组件之间,远离上导电组件的导电片通过导电件与上导电组件中的另中一个边夹连接,所述的导电件由儿保盒底部穿过。所述的过载保护开关则位于两个侧导电组件的下方。儿保盒的设置起到了安全防护作用,提高用电安全性。

19、至此,本申请壳体内腔中的各个部件就规则、合理、紧凑的排布完成了,使得本申请的转换器即实现了产品体积合理小巧,又使得产品表面的每一个插座都具有高利用率。当然,用户根据需求,可以颠倒本申请使用,即将壳体顶面上的插座旋转到最下方,变为底面上的插座。

20、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实施方式可任意组合。



技术特征:

1.一种意大利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体结构的壳体(1),壳体(1)包括背面(1a)、正面(1b)、顶面(1c)、底面与左右两个侧面(1d),壳体(1)的顶面(1c)、左右两个侧面(1d)均设置有插座(2),所述的壳体(1)背面(1a)设置有插头(3),壳体(1)的正面(1b)设置有过载保护开关(4),所述的插头(3)与过载保护开关(4)相背设置,所述的壳体(1)的背面(1a)设置向外凸起的凸座(5),所述的插头(3)由凸座(5)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意大利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头(3)包括括三个并排间隔设置的插杆,三个插杆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意大利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在y向上的长度小于壳体(1)在x向上的长度,壳体(1)在x向上的长度小于壳体(1)在z向上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意大利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的顶面(1c)是位于x向与y向构成的平面内的,所述的壳体(1)顶面(1c)与插座(2)结构相适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意大利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所述的壳体(1)的左右两侧面(1d)是位于x向与z向构成的平面内的,位于壳体(1)左右两侧面(1d)的插座(2)是位于壳体(1)侧面(1d)的中间位置,位于壳体(1)侧面(1d)的插座(2)与位于壳体(1)顶面(1c)的插座(2)之间存在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意大利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内腔安装有与三个插座(2)对应的三个导电组件,其中一个导电组件水平设置位于壳体(1)内腔的顶部为上导电组件(6),另外两个导电组件竖直设置位于上导电组件(6)的下方为侧导电组件(7),侧导电组件(7)一左一右设置在上导电组件(6)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意大利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组件包括开口夹(8)、以及设置在开口夹(8)两侧的边夹(9),所述的开口夹(8)与插座(2)上的中心孔(2a)对应,边夹(9)与插座(2)上的边孔(2b)对应,所述的开口夹(8)、边夹(9)均由导电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意大利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壳体(1)内腔诶的三个开口夹(8)通过十字形或t形的连接片(12)连接,所述的连接片(12)位于两个侧导电组件(7)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意大利转换器,其特征在于两个侧导电组件(7)中相对设置的两个边夹(9)通过一导电片(10)连接,靠近上导电组件(6)的导电片(10)与上导电组件(6)中的其中一个边夹(9)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意大利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壳体(1)内对应插座(2)均设置有儿保盒(13),所述的儿保盒(13)位于插座(2)与导电组件之间,远离上导电组件(6)的导电片(10)通过导电件(11)与上导电组件(6)中的另中一个边夹(9)连接,所述的导电件(11)由儿保盒(13)底部穿过。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意大利转换器,包括长方体结构的壳体,壳体包括背面、正面、顶面、底面与左右两个侧面,壳体的顶面、左右两个侧面均设置有插座,所述的壳体背面设置有插头,壳体的正面设置有过载保护开关,所述的插头与过载保护开关相背设置,所述的壳体的背面设置向外凸起的凸座,所述的插头由凸座伸出。增设过载保护开关,提高用户的用电安全性,优化转换器上插座的布设,进一步提高各个插座的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孙保清,周方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多全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3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