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件转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26278发布日期:2023-12-29 20:28阅读:28来源:国知局
电子元件转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新型是提供一种电子元件转移装置,尤其是一种具有缓冲效果的电子元件转移装置。


背景技术:

1、在电子产品的制造过程中,常会有相关的电子元件转移步骤。在实际的工艺中,载板厚度以及晶粒厚度会有所变化,造成每颗晶粒在转移的过程中,而有稳定性不佳、过顶、缺晶、立晶等情况发生,进而影响电子产品的平面性及品质。目前改善的方法,大多都是采用监控机制,例如:测高,但其方法相当耗时且耗费成本。

2、有鉴于此,如何精准地转移电子元件,并维持良好的一致性,遂成一极具有商业经济价值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元件转移装置,其中通过缓冲元件的配置以及施加缓冲作用,借此缓冲并减少顶抵推力,以达到精准控制顶抵推力的效果。

2、本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子元件转移装置,用以将承载基板上的电子元件转移至目标基板上,其包含第一框架、第二框架、顶抵组件以及缓冲元件。第一框架用于承载承载基板,第二框架用于承载目标基板,顶抵组件设置于邻近第一框架,顶抵组件能受制动机构控制,以朝向及远离第一框架移动,当顶抵组件朝向第一框架移动时,产生顶抵推力。缓冲元件作用于顶抵组件,而当顶抵组件向第一框架移动遇到阻力时,缓冲元件缓冲并减少所述顶抵推力。

3、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电子元件转移装置,其中阻力于顶抵组件接触第一框架所承载的承载基板时产生。

4、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电子元件转移装置,其中顶抵组件包含顶针及限位元件,其中顶针的一端部分包埋于限位元件。

5、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电子元件转移装置,其中限位元件包含第一套件和第二套件,第一套件的一端顶抵第二套件,第二套件套设于第一套件的另一端。

6、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电子元件转移装置,其中缓冲元件为弹簧,缓冲元件的一端与顶抵组件接触。

7、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电子元件转移装置,其中缓冲元件为弹片。

8、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电子元件转移装置,其中电子元件为发光二极管芯片。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子元件转移装置,用以将一承载基板上的一电子元件转移至一目标基板上,其特征在于,该电子元件转移装置包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件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阻力于该顶抵组件接触该第一框架所承载的该承载基板时产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件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顶抵组件包含一顶针及一限位元件,其中该顶针的一端部分包埋于该限位元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元件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限位元件包含一第一套件和一第二套件,该第一套件的一端顶抵该第二套件,该第二套件套设于该第一套件的另一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件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缓冲元件为一弹簧,该缓冲元件的一端与该顶抵组件接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件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缓冲元件为一弹片。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件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子元件为一发光二极管芯片。


技术总结
本新型提供一种电子元件转移装置,用以将承载基板上的电子元件转移至目标基板上,其包含第一框架、第二框架、顶抵组件以及缓冲元件。第一框架用于承载该承载基板,第二框架用于承载目标基板,顶抵组件设置于邻近第一框架,其能受制动机构控制,以朝向及远离第一框架移动,当顶抵组件朝向第一框架移动时,产生一顶抵推力。缓冲元件作用于顶抵组件,而当顶抵组件向第一框架移动遇到阻力时,缓冲元件缓冲并减少所述顶抵推力。借此,达到精准控制顶抵推力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林清儒,沈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斯托克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