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81992发布日期:2024-02-09 12:13阅读:17来源:国知局
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是电池。


背景技术:

1、电池的电芯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热,进而使电池整体的温度升高,然而过高的温度会对电池的化学反应造成不利的影响,并且副反应也相应增加,不仅降低电池的性能,对电池寿命造成影响,还增大电池的安全隐患。因此,在电池上设置对电芯散热的结构是必要的。

2、目前大部分的散热结构都是将电芯的外表面和电池的外壳的内壁连接在一起,从而将电芯的热量传递给外壳,通过外壳与大气的热交换实现散热。然而,这样的散热方式并不能快速的将电芯内部的热量向外传导,电芯内部温度依然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电池,能够快速对整个电芯进行散热。

2、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电池,包括外壳和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至少一个电芯,所述电芯包括相互绝缘的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所述第一极片和所述第二极片中的一个包括未涂覆活性物质的非涂覆区,所述非涂覆区紧贴在所述电芯的外表面,所述外壳的内壁上设置有导热部件,所述非涂覆区连接于所述导热部件。

3、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热部件为薄片状,所述导热部件紧贴在所述外壳的内壁上。

4、在某些实施例中,所有所述非涂覆区位于所述电芯的外表面的同一面上,所述非涂覆区形成连接面,所述连接面与所述导热部件的表面正对且直接接触。

5、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面位于所述电芯的底部,所述导热部件位于所述外壳内的底部。

6、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热部件的表面完全覆盖所述连接面。

7、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面完全覆盖所述电芯的外表面的同一面。

8、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非涂覆区沿着所述第一极片或第二极片的侧边连续延伸,具有与所述侧边相同的长度。

9、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极片为正极片,所述第二极片为负极片,所述非涂覆区设置在所述正极片上,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分别具有正极耳和负极耳,所述正极耳和所述负极耳都与所述外壳绝缘连接,所述导热部件具有导电性,使所述外壳带正电。

10、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热部件为导热导电胶。

11、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热部件的阻值为10~10000ω。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非涂覆区直接连接于第一极片或第二极片,使得非涂覆区能够直接将电芯内部的热量迅速的向外传导到导热部件上,并通过导热部件传导给外壳,实现整个电芯的快速散热,非涂覆区紧贴在所述电芯的外表面上,使得电芯的外观不会受到影响,有利于节约电池内部的空间。



技术特征:

1.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和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的至少一个电芯(2),所述电芯(2)包括相互绝缘的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所述第一极片和所述第二极片中的一个包括未涂覆活性物质的非涂覆区(213),所述非涂覆区(213)紧贴在所述电芯(2)的外表面,所述外壳(1)的内壁上设置有导热部件(3),所述非涂覆区(213)连接于所述导热部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部件(3)为薄片状,所述导热部件(3)紧贴在所述外壳(1)的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非涂覆区(213)位于所述电芯(2)的外表面的同一面上,所述非涂覆区(213)形成连接面,所述连接面与所述导热部件(3)的表面正对且直接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面位于所述电芯(2)的底部,所述导热部件(3)位于所述外壳(1)内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部件(3)的表面完全覆盖所述连接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面完全覆盖所述电芯(2)的外表面的同一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涂覆区(213)沿着所述第一极片或第二极片的侧边连续延伸,具有与所述侧边相同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片为正极片(21),所述第二极片为负极片(22),所述非涂覆区(213)设置在所述正极片(21)上,所述正极片(21)和所述负极片(22)分别具有正极耳(212)和负极耳(222),所述正极耳(212)和所述负极耳(222)都与所述外壳(1)绝缘连接,所述导热部件(3)具有导电性,使所述外壳(1)带正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部件(3)为导热导电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部件(3)的阻值为10~10000ω。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电池,包括外壳和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至少一个电芯,所述电芯包括相互绝缘的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所述第一极片和所述第二极片中的一个包括未涂覆活性物质的非涂覆区,所述非涂覆区紧贴在所述电芯的外表面,所述外壳的内壁上设置有导热部件,所述非涂覆区连接于所述导热部件。本技术的非涂覆区直接连接于第一极片或第二极片,使得非涂覆区能够直接将电芯内部的热量迅速的向外传导到导热部件上,并通过导热部件传导给外壳,实现整个电芯的快速散热。

技术研发人员:刘家捷,李青虎,王振峰,叶嘉明,吴金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科信聚力新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4
技术公布日:202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