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极耳软包锂离子电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99722发布日期:2024-03-25 18:42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极耳软包锂离子电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具体是一种多极耳软包锂离子电芯。


背景技术:

1、多极耳卷绕由于其极耳更多,且分布更均匀,倍率性能更优异,适合无人机、电动工具等对倍率需求高的设备。但因为对焊接和设备的要求高,所以此结构的电芯制作难度高,而且卷绕电芯由于结构张力问题,容易在充放电过程中变形。多极耳卷绕电芯由于卷芯内部卷绕结构,存在内圈极片边缘处容易掉料,且影响容量发挥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多极耳软包锂离子电芯,能够减少边缘掉料,提高容量发挥,保证电芯的性能,解决了现有技术内圈极片边缘处容易掉料,且影响容量发挥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极耳软包锂离子电芯由依序设置的正极片、第一隔膜、负极片和第二隔膜组成的片体卷绕形成。

3、所述正极片上设有正极空箔区和正极活性物质区,所述负极片上设有负极空箔区和负极活性物质区。

4、所述正极空箔区和负极空箔区无活性物质。

5、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区和负极活性物质区设置有活性物质。

6、所述正极空箔区、负极空箔区、以及第一隔膜和第二隔膜的一端卷绕形成电芯内圈。

7、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电芯内圈由依序设置的第一r角部、第一内圈部、第二r角部和第二内圈部组成。

8、所述第一r角部由所述负极空箔区延伸出第一隔膜和第二隔膜的一端组成,其卷曲成圆形结构。

9、所述第一内圈部由所述负极空箔区、第一隔膜和第二隔膜组成,其以第一r角部为起始卷绕成水滴型结构。

10、所述第二r角部由所述正极空箔区组成,其是在第一内圈部远离第一r角部的一端外侧折叠若干层的凸起结构。

11、所述第二内圈部由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区、负极空箔区和/或负极活性物质区、以及第一隔膜和第二隔膜的一端组成,其以第二r角部为起始绕第一内圈部和第二r角部卷绕成腰型结构,卷曲的第一r角部和折叠的第二r角部都没有活性物质,所以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内圈极片边缘处容易掉料,且影响容量发挥的问题。

12、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圈部至少包括:第一弯曲部、第二弯曲部、第三弯曲部、第一平直部、第二平直部和第三平直部。

13、所述第一内圈部的两个弯曲部和三个平直部从第一r角部至第二r角部的排列顺序依序是第一平直部、第一弯曲部、第二平直部、第二弯曲部、第三平直部和第三弯曲部。

14、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正极片上依序设置有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区、正极空箔区和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区。

15、所述正极空箔区在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区和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区之间是折叠若干层的凸起结构。

16、所述第一平直部、第二平直部和第三平直部中的至少一个平直部由第一隔膜、负极空箔区和/或负极活性物质区、第二隔膜和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区组成。

17、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弯曲部和第三弯曲部中的至少一个弯曲部由第一隔膜、负极空箔区和/或负极活性物质区、第二隔膜和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区组成,除了第一弯曲部外其他弯曲部和平直部上设置负极活性物质区和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区都不易出现内圈极片边缘处容易掉料的问题,而且还能够提高内圈容量利用率。

18、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r角部是折叠至少三层的凸起结构。

19、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r角部是折叠五层的凸起结构。

20、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电芯还包括:至少两个粘接件,其中一个粘接件用于连接第一r角部和第一内圈部,另一个粘接件用于连接第一内圈部和第二r角部,能够避免第一r角部和第二r角部散开。

2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使没有活性物质的正极空箔区、负极空箔区、以及第一隔膜和第二隔膜的一端卷绕形成电芯内圈,对后续卷绕极片形成缓冲区域,减少卷绕电芯内部的内应力能够减少边缘掉料,提高容量发挥,保证电芯的性能,解决了现有技术内圈极片边缘处容易掉料,且影响容量发挥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多极耳软包锂离子电芯,其特征在于,电芯由依序设置的正极片、第一隔膜、负极片和第二隔膜组成的片体卷绕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极耳软包锂离子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内圈由依序设置的第一r角部、第一内圈部、第二r角部和第二内圈部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多极耳软包锂离子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圈部至少包括:第一弯曲部、第二弯曲部、第三弯曲部、第一平直部、第二平直部和第三平直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多极耳软包锂离子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上依序设置有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区、正极空箔区和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区;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一种多极耳软包锂离子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弯曲部和第三弯曲部中的至少一个弯曲部由第一隔膜、负极空箔区和/或负极活性物质区、第二隔膜和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区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多极耳软包锂离子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r角部是折叠至少三层的凸起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多极耳软包锂离子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r角部是折叠五层的凸起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多极耳软包锂离子电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粘接件,其中一个粘接件用于连接第一r角部和第一内圈部,另一个粘接件用于连接第一内圈部和第二r角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极耳软包锂离子电芯,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该电芯由依序设置的正极片、第一隔膜、负极片和第二隔膜组成的片体卷绕形成,正极片上设有正极空箔区和正极活性物质区,负极片上设有负极空箔区和负极活性物质区,正极空箔区和负极空箔区无活性物质,正极活性物质区和负极活性物质区设置有活性物质,正极空箔区、负极空箔区、以及第一隔膜和第二隔膜的一端卷绕形成电芯内圈。本技术通过没有活性物质的正极空箔区、负极空箔区、以及第一隔膜和第二隔膜的一端卷绕形成电芯内圈,对后续卷绕极片形成缓冲区域,减少卷绕电芯内部的内应力能够减少边缘掉料,解决了现有技术内圈极片边缘处容易掉料,且影响容量发挥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钱欢,胡琪卉,李传义,李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泰鼎新能源(浙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8
技术公布日:2024/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